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秋冬有別異曲同工--郁達夫《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比較賞析 (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秋冬有別異曲同工--郁達夫《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比較賞析 (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散文《故都的秋》和《江南的冬景》在郁達夫的筆下能各盡其妙,又異曲同工,都體現了意境的唯美、生活的雅趣和都市文人的悠閒。

秋冬有別異曲同工--郁達夫《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比較賞析 (蘇教版高一必修一)

一、意境的唯美

在作者的眼中,北國的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在營造這“悲涼”的美的意境上,郁達夫的確是下了功夫的,全憑他獨特的視角來調遣這身邊的景。如坐在院子裏“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還有“從槐樹葉底,朝東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以及秋蟬的“衰弱的殘聲”、“北方的秋雨”等等,北平的秋天可寫的景物很多,但作者偏偏選擇這些看起來不那麼鮮豔奪目的景物,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表現“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作者完全是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感覺、自己的心境來表現北國秋天特有的“美”,儘管我們認為這些景物是蕭條的、衰敗的,對這種美的意境的感知和作者或許有點距離。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為了表現江南冬天的可愛、温暖和生氣,除了實寫江南的植被:“雪白的桕子着在枝頭……”,可以“亂梅花之真”,“草色頂多成了赭色,根邊總帶點生氣”,來表現江南的冬天藴藏的生機。在寫江南微雨寒村裏的冬霖景象時,則是一任自己的主觀想象,為情設景,為美造景,通過“你試想想……”,“若再要點景緻

進去……”盡情揮灑筆墨,描繪出一幅朦朧、淡雅的水墨畫,其意境則會讓人“得失俱無,死生不問了。”這不是美的極致麼?

在描寫江南雪景的時候,引用詩句給我們呈現了圍爐對酒、月映梅花酒香、柴門犬吠人夜歸、夜雪一枝梅獨開等畫面,着意營造富有濃厚生活氣息的江南雪景圖,充滿了詩情畫意。

可以説,作者在這兩篇散文中是一個唯美意境的營造家,不但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也讓讀者美的體驗甦醒了,情不自禁地嚮往這種美的意境。

二、生活的雅趣

郁達夫之所以能營造這樣美的意境,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具有不同於一般人的高雅情趣和獨特體驗。在《故都的秋》中提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着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作者欣賞的不是秋天裏的明豔、熱烈,他認為色彩豔麗者,像淡紅者為“最下”,而淡漠、冷落者如藍色或白色的牽牛花,甚至殘敗的生命,如“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是最雅緻的,在一般人看來,這種秋草是不美的,但秋草也是生命,能直面生命的衰敗的感覺,也是需要勇氣的,也是一種審美情感的開拓。而在《江南的冬景》中,格調和《故都的秋》截然不同,作者鍾情的是江南冬天的明朗、和暖、迷人。整體來看,歷代文人寫江南春天的名篇可謂多矣,而寫冬天的詩文尤其是比較有名的則不多。但郁達夫卻能獨具慧眼,把江南

的冬景描寫得温潤可愛,可見他的審美趣味不同一般。這種高雅的情趣主要體現在:一是景物的描寫富有選擇性。江南的冬天畢竟是冬天,落葉滿街,比不上秋天的色彩繽紛,春天的萬紫千紅,相較於春天、秋天,冬天的温暖是不可多得的,所以作者尤為欣喜,突出給我們呈現了老翁小孩“曝背談天”的可愛情景,還有烏桕樹的雪白的桕子、草根邊帶着的綠意……不由自主地讓人產生對春天的期盼,“若是冬天來了,春天也總馬上會來。”作者寫冬景的用意在於寫對春天的渴望。其二是對微雨寒村、江南雪景等優美意境的營造,恰恰體現了作者高雅的情趣。第三是江南的冬天正適合作者“恣意享受”的趣味,而感到“快活”。總之,兩文雖情感不同,風格不一,但都體現了作者高雅的情趣。

三、都市文人的悠閒

這兩篇散文都是作者離開當時政治文化鬥爭的中心上海,遁隱到杭州以後所作,也許是遠離了都市的繁華,也許是為擺脱心情的鬱悶,郁達夫這個時期的散文大都體現了作為“瀟灑的閒遊名士”的閒情逸致。而這種悠閒的情調在兩篇散文的景物和場面中是隨處可見的,比如 “租一椽破屋來住着,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裏一坐……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正是有這等悠閒的心境才能有細緻的觀察和敏鋭的感覺,就連掃街的掃地以後 “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在作者看來都“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閒。”一般人不會去注意這種細節。而關於秋雨以後都市閒人“緩慢悠閒的聲調”的描寫,更是切合了作者的心境,因而描寫得貼切自然、生動逼真,讓人感覺如在目前,讀到此處,也不由得跟着平平仄仄起來,彷彿自己也成為一個“都市閒人”。

在《江南的冬景》中,這種都市名士的悠閒是貫穿始終的。寒郊散步可謂是悠閒的突出表現,作者認為能在寒郊散步“實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給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種特異的恩惠”;在江南的旱冬時節,“因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閒步逍遙的機會自然也多。”在文章的最後,作者看着“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連文章也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去湖上散散步罷!”可見在江南晴朗的冬日裏散步是作者一種特殊的愛好,在那個時代,也只有像郁達夫這樣才情兼備的文人才有這等悠閒的情致。郁達夫説:“文學作品,都是作家的自敍傳。”他的散文也明顯帶有“自敍傳”的色彩,可以説這一冬一秋的散文正是作者當時心境的真實寫照。而他“豐厚的中外文學素養、典籍學識和閲歷經驗,賦予他對生活的敏鋭感受力,深透吟味力和高超鑑賞力”,形成充滿詩的氛圍、情調的境界,釀造出一種情景交融、意境幽遠的韻味美,給人以高雅的藝術享受,而作者的淡泊、悠閒的情致也藴含其中,藴藉深遠,令人回味無窮。

參考文獻:

[ 1 ] 孫紹振.名作細讀--微觀分析個案研究[ M ]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 2 ] 俞元桂.誰信風流張敞筆 曾鳴悲憤謝翱樓--郁達夫散文綜論之二[J].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

 

樊光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nonn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