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資料 >

詩歌鑑賞方法指導--鑑賞李杜的詩篇(蘇教版九年級必修)

詩歌鑑賞方法指導--鑑賞李杜的詩篇(蘇教版九年級必修)

 教學目標:

詩歌鑑賞方法指導--鑑賞李杜的詩篇(蘇教版九年級必修)

1、 培養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

2、 指導學生學會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 體會詩歌意境美。

2、 歸納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同學們,中國是詩歌的王國,而唐朝更是盛產詩歌的朝代。唐詩好比是中國詩歌史上的珠穆朗瑪峯,它所創立的高度,後人無法企及;唐詩又好比是中國的長江,它廣闊的流域面積,灌溉着中國的國土。在唐代詩壇的星空中,閃耀着三千多顆明星,在這閃耀的羣星當中,有哪些星星發出的光芒最為璀璨呢?

生:……

師:李白、杜甫並稱“李杜”。他們堪稱是唐代詩壇上的兩位巨人。誰能給我們簡略介紹一下李白和杜甫?

生……

師:李白、杜甫的詩歌我們學得不少,我們能不能隨口吟誦幾句呢?

生:……

師:07年泰州市中考《語文考試大綱》明確要求同學們掌握34首古詩詞,其中涉及李白、杜甫的詩歌有五首,即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行路難》;杜甫:《望嶽》、《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投影詩題)

這節課我們就通過鑑賞這幾首詩,引導同學們掌握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

二、 投石問路--如何鑑賞詩歌

師:如何鑑賞詩歌呢?現在,我們就以杜甫的《行路難》為例,一起來探討詩歌鑑賞的方法。

幻燈片放映《行路難》課文及“讀”、“説”要求:

(一)、讀一讀

1、自由賞讀《行路難》,多加揣摩品味詩歌的思想情感。

2、指名背誦《行路難》,要求把握好節奏與語調,並注意聲情並茂。

(二)、説一説

請同學們以 “透過……我讀到了……”為句式説話。

師:我先給大家做個示範。有個內容大家很容易忽視,它有助於我們把握詩歌的內容,理解詩歌的思想感情,這就是寫作背景。

李白出身於富商家庭,自幼飽讀詩書,渴望有朝一日一鳴驚人,一飛沖天。26歲時,李白開始了漫遊而兼求官的生活,但他蔑視科舉考試,所以直到42歲時,才經人引薦得到唐玄宗的召見。眼看實現理想抱負的機會終於來了,李白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然而,生性狂傲的李白,不懂得迎合皇帝,不懂得收斂自己的張揚,他遭到權貴的嫉妒和讒毀。唐玄宗給了他自由,“賜他還鄉”,讓他寫詩去。李白大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離開了長安。這首《行路難》就是李白遭權貴排擠逼迫離開長安的時候寫的。

這個內容,仿照句式,我這樣説:

透過李白遭權貴排擠,被變相攆出長安,以至滿腹才華不得施展,理想抱負難以實現的政治遭遇,我讀到了詩人內心一定是苦悶抑鬱的。

我是聯繫背景來揣摩詩人的內心感情的(板書:聯繫背景)

我已經給大家做了示範,下面請同學們暢所欲言。

(老師在課堂出現沉默時,要給予啟發、引導)重點啟發學生從題目、意象、字詞、佳句等方面入手,談自己的欣賞感悟。

如:透過詩歌題目“行路難”,讀到了詩人對世路艱難的感慨。

透過 “金樽”、“玉盤”、鬥十千的“清酒”、值萬錢的“珍羞”這些意象,讀到朋友對李白的深厚友情。

透過“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中的“停、投、拔、顧”這些動詞,能讀到詩人此時內心一定十分抑鬱、苦悶。

透過詩中的“冰塞川”“雪滿山”之景,讀到了詩歌借景抒情的藝術特色,讀到了詩人對前途艱險的擔憂。

透過“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讀到了詩人在苦悶、失望之後,想到姜太公、伊尹的政治境遇,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透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讀出了詩人最終擺脱了對前途的苦悶彷徨,對未來有了堅定的信心;讀出了詩人倔強自信,不因失敗放棄對理想的執着追求。

在學生用句式説話的過程中,要有機地補充一些詩歌鑑賞的知識、方法。

如:意象,説得通俗一點,就是詩中所寫之景,所寫之物,但這種景和物不是純客觀的,它包含有詩人的主觀情感。詩歌中有一些典型意象,往往有比較固定的感情內涵,像柳寓送別,月寄相思,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聞杜鵑則心生悲涼之感。

很多詩人講究煉字,一些動詞、形容詞、數詞等用得精當的話,回讓人咀嚼、回味。如:“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個“綠”字把春風給江南披上了綠裝這一變化活化了出來,生動而又形象。

詩歌常用的表現手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烘托渲染、引用典故、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聯想、想象等。瞭解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助於我們把握詩歌的意韻。

在學生用句式説話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總結並板書詩歌鑑賞的方法。如“審視文題”,從題目入手,可以瞭解詩歌的內容、範疇,從而大致推斷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聯繫背景”,結合作者所生活的時代、個人經歷,有助於對詩歌內容的理解,感情的把握;“感知意象”,通過賞析詩中所寫之景,所寫之物,從而把握詩歌的內涵;“推敲字詞”,揣摩字詞運用的精當之處;“品味佳句”,品析一些關鍵句、優美句的韻味、內涵。

師:同學們還知道哪些詩歌鑑賞的方法?

生:……

師:詩歌鑑賞的方法很多,無論運用什麼方法,都要力求從多角度對一首詩進行鑑賞。

三、 你問我答--將方法運用於實踐

    師: 中考詩歌鑑賞無外乎從內容、語言、思想感情、藝術特色等方面來考查我們詩歌的鑑賞能力。下面,我們就用剛才大家一起探討出來的方法,來鑑賞李杜的兩首五言律詩。李白的《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杜甫的《春望》。《秋登宣城謝朓北樓》是首陌生的詩吧,但“宣城謝朓樓”大家應該熟悉,李白也曾登過此樓寫過一首詩,題目是什麼?

生:……(《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敍雲》)

師:裏面膾炙人口的名句是--?

生:……(“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師:“謝朓北樓”是南朝時齊代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又名謝公樓,是宣城的登覽勝地。登樓望去,宣城處於山環水抱之中,句溪和宛溪的溪水,縈迴映帶着整個城郊。這首詩作於天寶十三年,這年中秋節後,李白從金陵再度來到宣城。

鑑賞這兩首詩時,採用“你問我答”形式,把全班分為兩大組,一大組為《秋登宣城謝眺北樓》出題,一組圍繞《春望》出題,題目出好後,兩大組互問互答,出題時引導學生從品析文題、背景、意象、關鍵詞、關鍵句等方面出題。先讓學生齊聲朗誦《秋登宣城謝眺北樓》並提示學生看這首詩下面的幾個註解。

出示幻燈片。

 

然後組內開始討論出些什麼題目。

(討論數分鐘後,兩組同學互問互答。)(事先老師要認真備課,心中備學生,備問題,備答案)如:

(一)《春望》

問:《春望》是杜甫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答:安史之亂後,杜甫在逃難途中,被叛軍捉住,帶到已經淪陷的京城長安,看到春天京城的荒蕪的景象,痛心疾首地寫下的。

問:“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現力,請説説它的表達效果。

答:“深”字表現了因戰亂而京城荒蕪的景象。

 “花”“鳥”本為娛人之物,為什麼作者見了卻落淚、驚心呢?請你説説其中藴涵的思想感情。

答:因為感傷時局,加之久別思家之苦,所以詩人站在花前也無心欣賞;聽到悦耳的鳥鳴也無心傾聽,反而落淚驚心,詩人用這兩個美好的事物反襯了內心的傷心與痛苦。

問:“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向來膾炙人口,為什麼?

答:這兩句寫出了戰亂中的人思念離散親人、盼望得到親人音訊的心情,它常常引起思家遊子的共鳴。

(二)《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問:“畫”“明鏡”“彩虹”這幾個意象怎樣品析?

答:這幾個意象運用了比喻,把傍晚晴空下的宣城比喻成“畫”,繞城而流的兩條溪水比喻成“明鏡”,溪水上的兩座橋比喻成“彩虹”,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登樓遠望的感受,以及對宣城美景的賞心悦目之情。

問:“夾”“落”兩字準確生動,請仔細品味。

答:“夾”準確地寫出了句溪和宛溪繞城合流的蹋骸凹小弊既返匭闖雋司湎和宛溪繞城合流的態勢,“落”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夕陽下的雙橋像是天上的彩虹落在溪上?br>

問:“寒”“老”二字藴涵什麼情感?

答:藴涵着詩人內心的悲涼。詩人登樓覽景,視線在轉換,他看到靜寂的村莊中升起的炊煙,周圍成熟的橘柚在這傍晚時分似乎帶上了幾分寒涼之意;深秋時節,梧桐葉枯,看上去梧桐樹也帶幾分蒼老。詩人聯想到自己和謝朓的共同不幸,心裏不禁生髮出些許悲涼來。

問:“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抒發了詩人什麼感情?

答:抒發了詩人對謝朓的懷念。李白遭權貴排擠離開長安之後,一直處於失意之中,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李白只能寄情山水,懷念古人,向大自然訴説心聲。

四、 小試身手--學生自我實踐

讓學生運用剛剛學過的方法,獨立完成課堂小練習。兩大組可進行分工,一大組學生完成《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鑑賞題;另一大組的學生完成《望嶽》的鑑賞題。完成好後,進行課堂交流。

教師事先準備幻燈片,在學生答完後,要進行評價,並公佈正確答案。

   

五、 小結及作業

1、 小結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

師:今天通過對五首有關李白、杜甫詩篇的鑑賞,同學們已基本掌握了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請大家記住五個“要”:一要審視文題,二要聯繫背景,三要感知意象,四要推敲字詞,五要品味佳句。

2、 小結李白、杜甫詩歌風格的不同。(見投影)

 

3、 結束語

俗話説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學們,中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燦若星河,讓我們鑽進詩海里遨遊吧。“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讓我們把中華民族的詩歌文化發揚光大,也做一個多情的詩人吧!

4、 課後作業

請同學們完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詩歌鑑賞作業。

(附課後作業)

閲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完成下列各題。

1.杜甫是在什麼情況下寫成這首詩的?請聯繫詩人的個人遭遇和時局作簡要説明。

2.透過文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你知道了哪些內容?

3.讀“羣童抱茅”這一節,你想象出怎樣的畫面?

4.請分析“如麻”的“雨腳”,“冷似鐵”的“布衾”這兩個意象所包含的感情。

5.寫出詩歌的主旨句,並作簡要賞析。

6.揣摩“卷”、“飛”、“渡”、“灑”、“掛罥”、“飄轉”等動詞的表現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ziliao/gqrgj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