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觀舞記初一下語文教學設計

觀舞記初一下語文教學設計

一、課前導學:

觀舞記初一下語文教學設計

(一)認清目標,明確要求: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a積累字詞,以課本“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為主。

b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中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舞姿的語句。

2.態度與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能力。

3.道德情感價值觀:鼓勵學生接觸、吸收、借鑑外國優秀文化,從中吸取精神營養,開闊胸懷。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優美生動的對舞蹈藝術的語言描寫。展開想象,領略印度舞蹈的藝術之美。

難點:通過反覆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二)自主學習,認真準備:

1、利用工具書,掃清閲讀障礙。

咿呀 靜穆 顰蹙 粲然 斗藪 嗔視

叱吒風雲 渾身解數 盡態極妍 端凝本色 當行星宿

2.文學常識填空。

《觀舞記》的作者是________,她的原名是________,她是我國________代著名作家和________,上學期我們學過她的詩《________》。

3、文章哪一部分是寫觀舞的?這一部分的前後分別寫什麼?資料鏈接

瞭解印度文化

印度文化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宗教色彩濃厚。在印度歷史上,印度宗教以及宗教神話就一直貫穿於這古老的文明,直到今天,仍然是印度社會各階層文化的組成部分,印度幾乎所有的文化藝術形式:舞蹈、音樂、雕刻、繪畫等內容也都受此影響,多以表現宗教為主題。

印度是一個舞蹈的國度,印度舞蹈大致上可以分為古典舞蹈和民間舞蹈。這些舞蹈大多宗教色於掌管毀滅,所以形象恐怖。他出現的時候經常伴隨着死亡的種種徵兆。他的座彩濃厚。在演出時,台前都要放上一尊舞神—濕婆的雕像。

濕婆由騎是一頭青牛,濕婆的身上經常塗有死人的骨灰,散發着恐怖...但是這並不是説濕婆就因此而不受人們的敬仰,相反的,濕婆在印度教中依然佔據着重要地位。

婆羅多舞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同時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它起源於宗教活動。“婆羅多“一詞由梵文“表情”、“曲調”、“節奏”3個字的字頭組成,所以有人釋為“表情、曲調、節奏”三者巧妙結合的藝術。舞者衣裙華麗,姿態優美,戴半圓形花環,耳環和鼻飾閃爍,光彩照人,演員的手、眼、身、法、步嚴密配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樂瞬息萬變。一場完整的婆羅多舞蹈的表演,至少包括6段,通常只由一名女演員表演。每一場表演少則3小時,多達5—6小時。

探究活動

一、 創設情境。以舞導入。

二、檢查預習

三、帶着發現的眼光尋美

四、請速讀課文,用一句話來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記敍了作者一次觀賞印度舞蹈的感受,表達了作者對古老的印度舞蹈的.嚮往之情。(引出“飛動”一詞)

全文從哪些方面表現卡拉瑪姐妹舞蹈“飛動”的美?

活動一:請用“卡拉瑪姐妹的美,美在”説一句話。活動二:師生串讀“飛動的美”。

老師讀:卡拉瑪姐妹的美,學生讀:美在。四、帶着探究的眼光悟美

選讀課文,本文描寫卡拉瑪姐妹優美的舞蹈時用了那些修辭方法?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和語段,用這種句式説一句話:

我喜歡“”,這句話中運用了的修辭方法,(表達效果)

五、帶着欣賞的眼光讀美

語段一: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他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歌裏的悲歡離合。

指導朗讀:

長眉,妙目,手指,腰肢,花朵,褶裙,舞步,鈴聲要重讀,以強調印度舞蹈的着眼點,使觀眾懂得欣賞。“輕雲”要讀得輕柔,舒緩。“旋風”要讀得迅捷,果斷。

六、質疑解惑

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對於文章內容,尤其是對一些富有深意的句子的理解,你還有什麼不懂嗎?請提出來,我們一同來解決。

七、遷移拓展,課堂延伸

八、結束語

九、作業。

帶着收穫的眼光寫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yknl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