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需要我們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對一個行動明確一個大概的方向。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繼續激發學生對漢字的興趣.瞭解漢字的特點.

2.初步感知形容詞的特點和作用.豐富學生詞語.

3.引導學生仿照練習“那麼……那麼……”説、寫句子。

4.背誦古詩,積累語言。

5.閲讀短文,拓展閲讀。

6.繼續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綜合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教學準備:課件、詞語卡片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語海暢遊:

1.課件出示“腳往城牆裏伸”的圖,請學生觀察:圖上畫的什麼意思,誰能看懂?

2.古時候的人用這種圖形表示一個意思,是什麼呢?

3.課件出示象形文字“足”:這就是象形字“足”。引導觀察每部分像什麼。

4.後來足又經過了哪些變化呢?

5.課件分別出示小篆“足”和楷體“足”。

6.你還知道哪些漢字的演變過程?

7.出示字卡片:跑、跳、踩,指名認讀。

8.提問:你們發現這幾個字有什麼共同的地方?意思上有什麼相同的嗎?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足字旁的字?

二.讀詞語,説詞語.

1.課件出示兩組詞語: 尾巴長長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圓圓的 雪白的浪花蔚藍的大海金色的沙灘

2.自由讀兩組詞語,思考:每組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兩組之間對比有什麼不同?

3.啟發思考:你還能仿照兩組不同的詞語説一説嗎?

4.學生板書自己知道的詞語。

5.全班學生齊讀進行積累。

三.讀句子,寫句子.

1.課件出示例句。

2.指名讀,其他學生思考:這句話有幾部分組成?(泡泡怎樣了?什麼樣?)

3.仿照句式説一説。

4.填空練習,指名讀自己寫的句子,小組互查。

四.積少成多:讀讀背背:

1.看書自由讀《宿新市徐公店》,讀準字音。

2.熟讀、練習背誦。

3.互相檢查。

四.閲讀平台:

1.回憶讀書的方法:有不認識的字怎麼辦?如何讀準生字字音?有不理解的詞語怎樣做?

2.按學過的閲讀方法自學短文:(自由讀《快樂的回憶》,圈出不認識的字,標出自然段,查閲自己不懂的詞語的意思。)

3.讀中思考閲讀思考題:貼雞毛多有趣呀!請你按順序説一説這個遊戲怎樣玩?

4.小組討論交流。

5.師生總結歸納: 板書:選雞毛、大找門、一手按,一手撫摸使雞毛髮電,同時唱歌——鬆手貼住雞毛,比貼的時間長短。

第二課時語文大課堂: 玩得真開心

一.談話激趣:同學們,你們一定會玩很多遊戲吧?都玩過什麼呢?能説一説嗎?(丟手絹、老鷹捉小雞、切西瓜……)

二.小組討論:想玩什麼?怎樣玩?

三.組合玩遊戲,同時注意觀察。

1.學生討論:我們要觀察哪些內容? 遊戲前有什麼準備?各自什麼心情? 遊戲過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動作? 説了什麼? 什麼表情? 什麼心理?…… 遊戲結果怎樣? 各自什麼心情?

2.思考:要想把遊戲説好還得把哪些內容説清楚? 遊戲名稱是什麼?遊戲規則是什麼?

四.選擇喜歡的進行小組遊戲。

五.小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等説具體。板書學生説話時帶出的好詞佳句,反覆誦讀,進行積累,強化合作學習的意識。

六.小組彙報,學生評議,老師點撥。

七.練習把遊戲寫下來或者畫下來。

八.指名讀寫好的內容,進行評議。

九.佈置作業: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玩得真開心人數遊戲名稱、遊戲規則玩法勝負遊戲前(準備、心情、表情、語言)遊戲中(動作、神態、語言、心理)遊戲後(勝負雙方什麼樣?動作、神態、語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會用音序查字法,能比較指定的形近字。

2、會給指定的詞語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能劃初步同類的詞。

3、能看圖回答問題,並按要求寫幾句話:進一步懂得鄰居間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會用音序查字法。

2、能比較指定的形近字。

3、會給指定的詞語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

教學過程:

一、第1題。

1、比較上半部分的3組形近字,想想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指名説。

2、比較下半部分的3組形近字,同桌互相説説。

3、獨立完成組詞。

4、反饋、校對。

二、第2題。

1、複習音序查字法。

2、按音序查字法查字並填空。

3、校對。

三、第3題。

1、讀題,明確題意。

2、獨立完成練習。

3、讀句子,看一看詞語填得對不對。

4、説説你還知道哪些近義詞

例:迎送生熟收放早晚苦甜

四、、第4題。

1、讀題,明確題意。

2、獨立完成練習。

3、校對。

4、讀讀句子。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劃出不同類的詞。

2、能看圖回答問題,並按要求寫幾句話;進一步懂得鄰居間應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教學過程:

一、第5題。

1、指名讀題,説説題目的要求以及做法。

2、看例子,説説為什麼鴨子這個詞下面要劃上橫線。

3、做題。

4、説説為什麼這麼劃。

二、第6題。

1、指名讀例句,説説句式。(什麼和什麼都是什麼。)

2、讓學生説説:家用電器有哪些?水果有哪些?

3、獨立把句子補充完整。

三、第7題。

1、指名讀圖下的問題,搞清題意。

2、自由練説。

3、指名看圖説話。

4、講評。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瞭解月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

利用資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祕與奧祕,同時引導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激趣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課(引讀課題《月球之謎》),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瞭解了月球的哪些知識?

二、自主探究,讀文感悟

(一) 感悟月球的奇異

1、俗話説得好“百聞不如一見”,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嗎?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來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課件演示師敍述)

讓我們跟隨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麼?

2、請大家找一找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介紹了月球的景色?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彙報彙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麼樣的景色呢?板書:奇異。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你為什麼覺得奇異?

(出示課件)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麼又灑滿了燦爛的陽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

5、月球上的景色還奇異在哪兒呢?怎麼就覺得奇異了呢?

(出示課件)我們原本以為月球上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而今我們發現這裏沒有美麗的嫦娥,潔白的玉兔,只有塵土、巖石和環行山。這裏是多麼荒涼。你能把這荒涼的世界讀出來嗎?

6、師述:在月球上我們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時能感受陽光,還能感受到那裏沒有一點生機。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異”!(指着板書引導學生説)你能把這種感受送入朗讀中,用聲音表達出來嗎?有感情的`讀一讀,練一練吧。

7`就要和月球説再見了,讓我們拍些照片帶回地球,讓他們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異吧。

邊出示課件邊敍述讓學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異。

8讓我們把這奇異的景色告訴地球上的人們吧。(齊讀)

(二)、感悟月球的未解之謎。

宇航員們把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帶回了地球作進一步的實驗和研究。請同學們小聲讀一讀3、4、5、6段,邊讀邊想科學家做了哪些實驗?(全班交流)

1、老師把對塵土的研究還設計了一張表格,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填的又快又好?

(1)生邊讀邊填。

(2)生上前介紹。

a、細菌“一下子”“都”死在了月球塵土裏,你們有什麼疑惑嗎?

評價:為什麼?……再問一次,這次要把你的疑惑大聲地問出來?

很奇怪,是嗎? 是不是難以理解?

看,細菌在月球塵土裏,一下子都死了,難道……?(引讀)

b、繼續,下面誰來説説第二個實驗怎麼做呢?

指名——好,你能再大聲地清楚地説一遍嗎?

評價:真不錯,説得比第一次好多了。

再請個小科學家來説説。

指名——口齒真清楚。

你們能根據這個實驗中驚人的發現,來説説自己的疑問嗎?

2、看到這一連串實驗結果你們有什麼感受?

課件出示: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是多麼令人費解啊!

指導朗讀。

3、你還想把什麼放進月球塵土裏進行研究?學生大膽想象。

4、科學家對巖石的研究結果是什麼?

誰比她説得更清楚?月球的年齡研究出來了嗎?(強調:估計)

從“估計”我們知道月球的年齡有可能比地球年齡大,也有可能小,還有可能是一樣的。難怪,我們會提出這樣的疑問:難道?……(引讀)

5、面對這一個個月球之謎,你感覺怎麼樣?

課文裏有一個詞語正好表達了這個意思,是哪個詞語呢?(令人費解)

你能讀出自己的感受來嗎?你用皺起小眉頭來表達“令人費解”;你用搖搖頭來表達;你用加強語氣,讀得重來表達心中的不解;

你能帶着這種令人費解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嗎?

出示課件:這一連串的實驗結果是多麼令人費解啊!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5、通過對巖石和塵土的研究我們就產生了這麼多的疑問,真了不起。會提問題和充滿豐富的想象力是你們最可愛的地方。你還有什麼疑惑?這麼多疑惑文中用什麼來表示?

出示課件:省略號

三、總結昇華

1、通過剛剛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月球一定有了新的認識,新的感受。引出並板書神祕。

2月球的疑惑可真多,面對這些疑惑,我們該怎麼辦?板書:探索。

3、我們國家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月球的探索。出示課件:嫦娥登月。

4、今天老師還為這篇課文編了首詩呢。出示課件

四、發散思維,拓展練習

親近月球

1、快樂閲讀:閲讀有關月球的書 籍。如《美麗月球》、《月球探險》等。

2、趣味蒐集:蒐集有關月球的知識,舉辦《月球之謎》新聞發佈會。

3、盡情暢想: 20年過去了,我當上了宇航員。這一次我終於登上月球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本文的基本內容並掌握常用的文言詞彙。

2、通過理解和分析,欣賞富春江上雄奇秀麗的景緻,領會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3、通過誦讀訓練,進一步培養對文言文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1、在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筆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2、幫助學生理解“鳶飛戾天”兩句。

 【教學準備】

讓學生通過查《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教師準備有關富春江的風景短片及課文重點字詞的投影。

【設計思路】

本文雖是書信可與一般書信不同,人們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詞麗句構成的小品文。因此在教學時,應當使學生初步懂得怎樣審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一要教學生讀懂文本並能順暢地朗讀;二要善於啟發學生的想像和聯想。朗讀,總的説來,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時間去品味文中的意境。要注意停頓,每讀完一小層都可以作稍長的停頓,這樣才有鮮明的層次感,不至於將兩個不同的畫面交錯在一起。還要注意確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當落在“箭”“奔”二字上,才會使人感到形象鮮明。教師要做示範朗讀,也可以讓學生中讀得好的示範。

教學時由眼前的風景引入。啟發想像,教師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節,然後設問。例如,作者這次是特意選擇一個“風煙俱淨”的日子並且自僱小船出遊;作者説“猛浪若奔”不是從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駛時親自感受到的;“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覺,如此等等。根據這些情節設問,可能引起爭論,但更有可能出現教師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可愛的祖國曆史悠久,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數不勝數。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著名的景IX?

(學生討論回答。)

師:同學們知道的還真不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段拍攝於浙江富春江的風景片。下面就請大家一起欣賞。要求看完後説出自己的感受。

(學生討論回答。)

師:富春江的景色用一個字來説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學家吳均在遊覽完富春江的風光後,情不自禁寫了一篇描繪富春江風光的文章《與朱元思書》。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朱元思的書信節選,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請同學們聽讀課文,聽讀時注意字詞的讀音,分清句子的停頓。

 二、教學第一自然段

1、教師範讀後講解:①風煙:指煙霧。②共色:同樣的顏色。③俱:都。④許’:附於數詞之後,表約數,相當於“光景”“左右”。⑤獨絕:獨一無二;絕,到了極點。⑥從流飄蕩:乘着船隨着江流飄浮蕩漾。這句是作者敍述自己的行動的,省略了主語。

2、小結: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這部分是文章的總起,概括描述了從富陽至桐廬一路上的奇山異水。

3、朗讀第一自然段。

三、教學第二自然段

1、學生齊讀後講解:①縹碧:青白色;縹,音、piǎo 。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③直視無礙: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無障礙,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2、小結: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這部分以簡練傳神的筆法從靜態和動態兩方面描寫富春江的異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異”之特點。

3、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教學第三自然段

1、教師領讀後講解:①寒樹:使人看了感到有寒涼之意的樹。②負勢競上:憑依(高峻的)形勢,爭着向上。這一句説的是“高山”,不是“寒樹”。③軒邈:軒,高;邈,遠。這兩個字在這裏作動詞用,意思是這些高山彷彿都在爭着往高處和遠處伸展。④泠泠:形容水聲的清越。⑤相鳴:互相和鳴。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熱衷於功名利祿的心。⑧經倫:籌劃、治理。⑨忘反:流連忘返;“反”同“返”。⑩橫柯上蔽:橫斜的樹枝在上邊遮蔽着。上,在上,名詞作狀語。⑨猶:好像,如同。@交映:互相掩映。⑩見:同“現”,顯現,顯露。

2、小結:以上為文章的第三部分。這部分以細膩的筆觸詳寫了富春江夾岸的奇山,並抒發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在這裏,作者既從側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發了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3、齊讀第三自然段。

五、探究討論

1、作者説“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裏,“異”在哪裏?

(學生討論,發表意見。)

老師歸納:

學生只要能抓住重點,説出水之清澈(“千丈見底”“直視無礙”)和山之峻峭(“爭高直指,千百成峯”),也就能夠大致領悟這篇寫景美文的魅力了。

2、寫景要注意條理,請大家分析討論這篇文章寫景的順序。

(學生討論,發表意見。)

教師歸納: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總寫富春江奇特秀麗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異水”來寫;第二自然段寫異水,運用比喻和誇張將富春江“異水”形象地表現出來;第三自然段寫“奇山”:作者從視覺、聽覺感受的角度來寫,給景物蒙上了一層清淡幽雅的色彩。

 六、全班集體朗讀全文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把課文改寫成現代文,介紹富春江的景色,作為本課所放錄像的解説詞。資料鏈接:

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賤,均好學而有俊才。沈約曾見其文,頗為讚賞。天監初,柳惲任吳興太守,召他為主簿,常與他賦詩。後為建安王蕭偉記室,升國侍郎。他曾表求撰寫《齊春秋》,完稿後上呈武帝,武帝惡其實錄,“以其書不實”,命焚燬。後奉詔撰寫《通史》,未就而卒。事見《梁書》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吳均傳》。今人朱東潤《詩人吳均》一文中有吳均年譜 (見《中國文學論集》,中華書局1983年出版)。

吳均是史學家,他著有《齊春秋》三十卷、《廟記》十卷、《十二州記》十六卷、《錢塘先賢傳》五卷,註釋范曄《後漢書》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學家。《梁書》本傳説:“均文體清拔有古氣,好事者或學之,謂為‘吳均體’。”《隋書·經籍志》四著錄:“樑奉朝請《吳均集》二十卷。”《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皆為二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吳均集》三卷。”可見其文集宋時已大部分散失。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5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蒐集信息,以及預習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從養花中得到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蒐集關於老舍養花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花草能裝點自然,美化生活。人們都愛賞花,有的人更愛養花。哪些同學自己養過花,把你養花的感受説一説。養花是件非常有樂趣的事,今天,我們學習《養花》,看看老舍先生對養花有哪些獨到的感受。

二、介紹寫作背景。

本文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發表在《文匯報》上的一篇散文。老舍旅美時得了“腰脊骨軟組織粘連”,動了手術。後來在回國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動,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後,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經痛”症——即課文中説的“腿病”。老舍養花,是從33歲結婚組織家庭後開始的。解放以後,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興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別愛養菊花,經常與愛養花的朋友互相交談,致使花的品種達到100多種。大風、暴雨來臨,全家就搶救花草。到了羣花盛開的時候,老舍先生總是邀請好友前來飲酒、賞花,他覺得這是非常有樂趣的。

三、驗收預習第一項,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預習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語句,勾畫出生詞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運用工具書或聯繫上下文進行理解。把易讀錯的字音和難寫的生字記在預習本上,並想辦法記住它。

(2)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蒐集有關老舍及老舍養花的資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第一項。

過程:4人小組學習,由小組長負責組織輪讀課文,互相傾聽,彙集預習中讀音、生字詞問題,並互助解決,解決不了的由組長負責記錄在預習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a、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計較、門道、曇花、菊秧、大雨傾盆、狂風暴雨、奇花異草、三年五載、秉燭夜遊、有益身心、勝於吃藥、置之不理、自生自滅

(注意矯正計較的“較”、曇花的“曇”傾盆大雨的“傾”的讀音。)

b.説説自己弄懂了哪些詞語。

(注意弄懂“計較、門道、秉燭夜遊、置之不理、三年五載”的意思。)

四、驗收預習第二項,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指生按自然段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給每一自然段列一個小標題。)思考:作者圍繞養花講了哪些內容?

(為什麼養花;養什麼花;養花要摸門道;養花有益身心;養花使人喜悦;養花使人傷心;養花的樂趣。)

2.談談自己已經讀懂了什麼?

預設:

(1)老舍先生養的都是好種易活的花。

(2)養花很辛苦。

(3)養花能增長知識。

3.提出不懂的問題。

預設:

(1)“花草自己會奮鬥”是什麼意思?

(2)養花其實很辛苦,而老舍先生為什麼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一種樂趣?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

五、佈置作業

1.摘抄體現作者愛花的句子。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瞄準感覺。

從課文中,我們感覺到,花兒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繽紛的色彩,給了我們豐富而敏鋭的感受。自古以來,詩人作家寫花的很多,不同的詩人和作家對花的感覺也不一樣。我們已經初讀了《養花》這篇課文,知道著名作家老舍正因為愛花,所以才養花。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大作家的業餘生活,去盡情體味一下老舍先生養花到底有哪些樂趣?(板書:養花 ——樂趣 )

二、深入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出示中心話題:

老舍從養花中獲得了哪些樂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結合中心話題自己默讀、感悟。

2.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討論疑點。

3.全班彙報。

採取一人發言,其他人補充及教師點撥的形式。

預設:着重理解以下內容:

(l)“花開得大小好壞都不計較,只要開花,我就高興”,“小院子裏一到夏天滿是花草”。(可以體會出作者愛花,確實把養花當成了生活中的一種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的情感。)

(2)作者養的花沒有奇花異草,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草。(這句話中“自己會奮鬥”是擬人的修辭手法,指有些花草不怎麼選擇天氣,不怎麼需要養花技術,就能自己生長。作者愛花,養花,不是為了研究和試驗,而只把養花當作生活中的樂趣。所以作者“只養些好種易活的自己會奮鬥的花。”)

(3)作者養花,不是對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們,像好朋友似地關心它們。(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過程中,摸出了一些規律,增長了知識,從中得到了樂趣。)

(4)“不是亂吹,這就是知識呀!”(這是作者學會養花後的自豪之情的流露,這就是樂趣。)

(5)如此循環,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於吃藥。(“如此循環”指“像這樣循環”。指作者工作的時候,總是寫一會兒就到院子裏去看看,澆澆這棵,搬搬那盆,然後回到屋裏再寫一會兒,然後再出去……這句話是説養花付出的勞動可以使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調節,對身體和精神都有好處,比吃藥效果還要好。在辛苦中瞭解了勞動的意義,得到了樂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勞動的感情。)

這裏有兩點值得進一步探討。

a.作者為什麼説得感謝它們?(因為養花,作者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了調節,消除了久坐或久站帶來的腿部不適,代替了吃藥,自然身體好,心裏更高興,這就是“有益身心”的意思。)

b.作者兩次使用“腰痠腿疼”、“熱汗直流”,你認為作者是在抱怨養花勞累嗎?為什麼?(作者不但沒有抱怨養花的勞累,反而從辛苦中體會到了樂趣。“這多麼有意思呀!”這就是作者勞累後的感受,這是苦中有樂,是勞動帶來的快樂。)

(6)、投影出示句子: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a.讓學生不改變意思,換一種説法:(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是真理。)

b.這句話説明什麼道理?(勞動可以創造一切;幸福生活是勞動創造出來的;人活着,就應該勞動。)

c.補充空白,強化感覺。

師:a、老舍在勞動中發現了真理,其實我們還可以從他的文中

發現不少真理,繼續讀下去,你也會發現不少真理的。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b、你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真理,聯繫你的生活説説:

不勞動,就( ),這也是真理。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4自然段。

(7)作者養花能得到別人的讚賞,並與朋友分享勞動果實,心裏自然特別喜歡。這也是養花給作者帶來的樂趣。

(8)菊秧遭災,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鄰家,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説明作者寬厚待人。當花受到摧殘時,養花的人難免憂傷,這説明作者對花產生了特殊的感情,傷心中表現了作者愛花、惜花之情。

(9)從小貓上房看出了院子裏的花草很多。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種、一百多棵”。 還養着曇花…… 説明:老舍養的花不僅數量多、而且品種多。“送牛奶的同志進門就誇‘好香’,”這些都説明老舍的花養得很好。對養花充滿了樂趣。

(10)養花的樂趣,歸結起來就是:有喜有憂,有笑有淚,有花

有果,有香有色,既須勞動,又長見識。作者從養花中得到這些樂趣。正説明作者愛勞動、愛生活。)

教師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此段並隨機板書:

有喜有憂 有笑有淚

有花有果 有香有色 熱愛勞動 熱愛生活

即須勞動 又長見識

小結:作者通過養花,掌握了養花的門道,在他眼裏,花草就像孩子一樣需要呵護,這足以看出他對自然界中一切生命的熱愛。走近自然,珍惜自然,關愛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正是我們所提倡的。

三、回顧全篇,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總結養花的樂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向生活延展。

a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對養花的新認識。

b、從《養花》中,你對老舍有什麼瞭解?

(熱愛生活,熱愛勞動,探求知識,積極奮鬥。)

3、 向課外拓展。

推薦閲讀:老舍的《勞動最有滋味》或《勞動的開端》

四、佈置作業

選擇一種喜歡的花草寫一篇短文,要寫出這種花草的特點和你為什麼喜歡它。如果你養過花,也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yg7j2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