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貓》教學設計(通用7篇)

《貓》教學設計(通用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貓》教學設計(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貓》教學設計(通用7篇)

《貓》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藴涵的人生哲理。

2、體驗、探究小説主題的多義性。

3、品味細節描寫。

教學的重點:

體驗、探究小説主題的多義性。

教學方法

朗讀法,談話法,討論法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學生自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2、學生朗讀,勾畫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局的語句,理解作品內容。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一段生動感人的養貓的故事,來體驗一種發人深省的養貓的經歷,讓我們走進鄭振鐸的小説《貓》。(出示課件——貓)

2、預習檢測

全文共寫了幾隻貓?重點寫的是哪一隻?

二、理解

1、作品中所描述的貓,你最喜歡哪一隻,為什麼?請用這樣的句式説話:

我喜歡第___只貓,因為它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體表現這一特點的細節描寫)。

大家喜歡的基本上都是前兩隻,不喜歡第三隻,為什麼呢?第三隻貓是怎樣一隻貓呢?我們來看看。

2、閲讀寫第三隻貓的段落,勾畫相關語句,用“這是一隻——的貓,你看——”的句式説話。

(可憐——來得可憐,活得可憐,去得可憐。)

3、這三隻貓的結局是怎樣的?在文中找出這句話,體會它在結構上的作用。(亡失——總領全文)

——關於貓的悲劇。

三、體驗

1、第三隻貓為什麼不招人喜歡?如果是養第一或第二隻貓時芙蓉鳥被咬死了,我可能會怎麼樣?(各抒己見)

(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學生自擬格言:A努力完善自我!B弱小就要捱打!C努力拼搏,奮發向上。D你想得到幸福嗎?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

——關於性格的悲劇。

2、貓的悲劇僅僅是因為性格嗎?作者對這三隻不同的貓的亡失又是怎樣的態度呢?(朗讀指導——讀出感情)。為什麼“我”對於第三貓的亡失,比以前的兩隻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哪些語句表達了這種難過之情?(齊讀,品味難過之情,引導出“愧疚”)(第三隻貓的死責任在“我”。“我”的主觀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後死在鄰家屋檐上。“我”認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

——關於愧疚的文章。(只是對第三隻貓感到愧疚嗎?我到底愛前兩隻貓嗎?)

四、探究

1、為什麼要寫一篇關於貓的小説呢?僅僅是要表達對貓的愧疚之情嗎?(插入作者及作者的創作理念。)

鄭振鐸:現代作家、學者、翻譯家。福建省長樂縣1920年底,與茅盾、葉聖陶等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倡導者。曾創辦我國最早的兒童刊物《兒童世界》,並主編《小説月報》

五四前後,科學、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義、個性解放等思想已經傳入中國,鄭振鐸勇於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並身體力行。

他以一位正直作家的良心,以熱烈、真摯的情感,純樸、坦率的童心努力探討人生的真諦。他説“文藝的對象,應該是被侮辱被踐踏的血和淚”。

貓——小人物

——關於小人物的悲劇。

2、小人物可以逃脱自己的悲劇嗎?貓逃了嗎?

——關於社會的悲劇。

3、小結:這些對作品深層次的感悟,其實就是作品的主題。有許多作品,從不同角度看,對主題會有不同的理解,這就是所謂主題的多義性。

五、昇華

課堂結語:同學們,我們讀鄭振鐸的《貓》會有這樣的感慨:這哪裏是在寫貓呢?分明是一幕世態人情的寫真!那滲透在字裏行間的一種真情,一種感人肺腑的力量,就是文學作品藝術上的美的體現。請關愛生活中的“可憐貓”!

《貓》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無憂無慮、任憑、抓癢、稿紙、豐富多腔、摔跟頭、跌倒、膽子、開闢、遭殃、責打”等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藴含的感情。

4、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淘氣可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細緻觀察抓住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和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貓這種可愛的小動物大家都很熟悉,有不少人喜歡貓,養貓。我國的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生前也非常喜歡貓,養過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貓》就是他長期細緻地觀察貓寫下的。課文是怎麼寫貓的?寫了貓的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學習。

二、生自學生字詞,並檢查自學情況

三、初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

1、課文主要寫什麼?題目告訴了我們課文重點介紹的是貓。課文寫了幾隻貓呢?

2、課文主要從幾方面來寫?

四、學習第一部分內容

1、自學存疑。

2、小組討論:

⑴ 貓的性格“古怪”表現在哪幾方面呢?

⑵ 作者為什麼説大花貓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温柔可親,不高興時誰也不理,它什麼樣“都怕”,可又很“勇猛”,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⑶ 作者是怎樣把大花貓的特點寫具體的?

3、指導感情朗讀。

五、佈置作業

1、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聽寫生字詞。

2、指名朗讀課文第一部分,感受大花貓的可愛。

二、學習第二部分內容

1、提問:

大花貓小時候是什麼樣子呢?它又有什麼特點?

2、自主讀書、思考。

3、組內交流。

4、班上彙報。

5、討論:

作者是怎樣寫出貓小時候的淘氣、可愛這一特點的?

6、組內交換意見,並指名彙報。

7、找出你認為最能表現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的句子,給大家讀讀。

8、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三、回顧全文,體悟作者觀察、描寫的方法

1、點拔:

這篇課文重點介紹的就是貓的性格特點。大花貓性格古怪,小時候又很淘氣,作者是不是討厭它?

在作者的心裏和筆下,家中的貓就像個既可愛又頑皮的孩子一樣。文中有許多語句真實地表達了作者對貓的喜愛 之情,請找出來讀一讀,並説説自己的體會。

2、説一説作者為什麼把貓寫得如此逼真?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把自己覺得好的句子摘抄下來。

3、留心觀察一種小動物,寫一篇日記

【教學反思】

一、整體切入,綱舉目張

在深讀課文時,從解題引發,抓住主線,突出重點,堅持從整體切入課文,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引導學生縱覽全文,把握整體。

教者大體分三步組織教學:

1、從題入手,抓住主線,認識貓的數量。

2、自主發現,抓住重點詞句,瞭解貓的特點。

3、自由擇讀,抓住具體表現,體會貓的可愛。每一步都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功效,實現了高效的閲讀教學。

二、閲讀自主,行動自由

教學中較好地運用了選擇機制,實施了彈性化的教學設計,使學生的閲讀具有較大的自由度。

如閲讀內容的自我選擇:這是隻怎樣的貓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閲讀、自己的閲歷、自己的認識、自己的體驗,自由表達帶有個性化的理解;如閲讀情感的自我選擇:挑出自己覺得貓最可愛的地方談談體會,讀出情感。學生有權決定談自己最喜愛、談自己能談的。這樣做,開拓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空間,給了每一位學生同時、同等參與學習的可能。你的一點,他的一點,相互交流,在教師的點撥勾連下“點”又組成了“面”,昇華了學生的認識。

《貓》教學設計3

一、 導入

誰家裏養過貓?講一下發生在你們之間的有趣的小故事。

欣賞貓的圖片,談對貓的印象。

介紹老舍,齊讀課題。

二、 認讀生詞

三、 初讀課文

1、 指生朗讀

思考問題:課文描寫了貓的兩個不同生長時期,是哪兩個時期?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大貓 小貓

3、理清課文脈絡:大貓 古怪

小貓 淘氣

四、 解讀文本

1、 出示:貓的性格有些古怪

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為什麼這樣説?再次讀課文1——3自然段,帶着攝像機拍一拍老舍家的貓,遇到古怪的鏡頭來個特寫,並用波浪線定格。

2、 交流 大貓

根據交流板書 老實 貪玩 盡職

怎樣描寫貓的老實的?你見過貓睡大覺的樣子嗎?讀出貓的老實。

從哪能看出貓很貪玩?誰會呼喚它?會怎麼呼喚?

體會貓的盡職 屏息凝視什麼意思?演一演屏息凝視的貓

體會貓的温柔可親

板書 高興 不高興

找出能表現貓温柔可親的字 蹭

貓會怎樣蹭?被貓這樣蹭心情怎樣?指生讀出温柔可親。

出示句子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

3、 感受小貓

師範讀,生想象彷彿看到怎樣的鏡頭。

生交流

師補充介紹老舍先生養花的資料。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4、 生練習讀小貓部分,再次感受小貓的可愛。

五、 總結全文

六、 作業

對比閲讀課後的兩個片段,感受其他作者筆下是怎樣寫貓的,比較三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處,下節課交流。

教學反思

《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我根據教材特點,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了富有創意的教學設計。教學中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重視朗讀訓練和挖掘教材的語言因素;不僅讓學生通過讀書瞭解作者寫了什麼,而且更注重使學生通過與文本對話領悟作者怎樣寫和為什麼這樣寫,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既切實有效,又情趣濃烈,在課堂中,學生們學得生動主動、輕鬆愉快。

這一課的主要特點表現在:

(一)整體感知,準確把握主要內容

引導學生在初讀全文的基礎上,歸納出文章的整體脈絡。大貓性格古怪,小貓淘氣的特點。通過“從哪裏能體會出貓的性格古怪”和“再現小貓的淘氣場景”這些整體感知的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走進課文,走進作者,在與文本的對話中逐步感悟、理解,從而逐步準確地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即貓的性格特點。

(二)體悟情感,學習、品味語言文字

在《貓》這篇課文裏,作者用樸實無華而又生動傳神的語言、貼切形象的比喻和擬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寫出了貓的種種惹人喜愛的神態舉止,表達了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在本課教學中我着力引導學生通過品詞析句,瞭解內容、體悟情感、學習語言。譬如,運用不同方法、手段指導學生理解“屏息凝視”的詞義,感受貓的盡職;將“小梅花”和“小腳印”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比喻運用的精妙。

本課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對學生缺少及時的評價性語言,對學生的引導也不夠到位,以後應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摸索改進。

《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無憂無慮、任憑、抓癢、稿紙、豐富多腔、摔跟頭、跌倒、膽子、遭殃、開闢、責打”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體會課文藴涵的感情。

4.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一、談話導入,播放課件,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貓嗎?想親眼看看各種神態的貓嗎?下面,我請同學們欣賞一組貓的圖片,欣賞之後,用一個詞來説説你對這組貓總的印象。

2.(放課件)生欣賞。

3.生回答:調皮、可愛、機靈、活潑、憨厚、忠誠等,

師:同學們説得真好,用詞也很貼切。有位作家的家裏也養了一隻貓。作家還專門為此寫了一篇著名的文章——《貓》。板書課題:貓

師:大家齊讀課題,(貓)叫得再親切點兒,(貓)。作者是誰?(老舍)關於老舍在學《趵突泉》時已作了介紹,我們對他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他家的貓又是怎樣的呢?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梳理重點

1.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把課文讀一遍。讀後,四人一個小組交流一下,你們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把小組內認為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找出來,以待全班交流。

2.學生讀書,教師巡迴指導

3.師:同學們剛才讀得很認真,交流得也很熱烈,現在可以把你們組中認為最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提出來。

生提問題,師梳理如下重點問題:

生1:為什麼説大貓的性格古怪?

生2:把一組組截然不同、相互矛盾的詞用在同一只貓的身上,不矛盾嗎?

生3;為什麼説小貓更可愛?

生4:小貓把老舍的花弄得枝折花落,他為什麼不生氣?

生5.為什麼把貓的腳印説成小梅花?

生6:屏息凝神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師:剛才同學們提了這麼多富有價值的問題,咱們就圍繞着這幾個重點問題展開討論,如果其餘同學還有什麼別的疑問,課下再和老師討論,好嗎?咱們現在逐個解決問題。

三、解決重點,品讀佳句,體會思想

(一)下面咱們來解決前兩個問題。問1.2(略)

師:怎樣解決這兩個問題?(讀書)大家讀書,從文中找到答案。生讀書。師:現在,請同學們讀一讀文中講述大貓古怪的句子。生讀有關句子。同時老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貪玩盡職

大貓

膽小勇猛。

師:生活中你發現貓是否也是這樣呢?學生列舉生活中看到的貓的特點。

師:現在你們還認為第二個問題矛盾嗎?

生1:不矛盾,所有表現集於一身,恰恰體現了它的古怪

生2:我認為作者這樣寫才能體現大貓古怪的性格。

生3:我認為這樣寫更能表現大貓特有的靈性和魅力。

生4:我很喜歡這樣寫,似乎把一隻靈氣活現的貓置於大家面前,更能讓人產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師:大家説的真好。確實如此,上面的各種表現從單個來説,都構不成貓古怪的性格,但把一組組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表現都集於貓的一身,就使貓的性格變得不同一般,令人琢磨不定,因而顯出了它的古怪。(板書:古怪)

師:為了檢查我們這一部分的掌握情況,小智慧星——“聰聰”專門出了一道闖關題,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勝利闖關?

師:出示課件:貓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現在: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既膽小又(勇猛);高興時,(温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出)。

指生讀句填空,闖關成功。指生讀,生齊讀,進一步體會大貓的古怪。

(二)解決問題3

師:作者寫了大貓的古怪,為什麼又寫小貓更可愛?

生1:大貓的古怪比起小貓的淘氣,就顯得小貓更可愛。(板書:小貓可愛)

生2;因為小貓淘氣而可愛。(板書:淘氣)

生3:我可以舉例説明,我和老師比,我就顯得可愛,小動物也一樣,越小越可愛。(師:同學們同意他這種説法嗎?不同意。認為老師更可愛。生3還是認為自己更可愛。師:我也覺得這位更可愛,老師也許更可親吧!

(三)解決問題4

師:雖然剛滿月的小貓很可愛,但也很淘氣,而且大貓又古怪,老舍先生是不是討厭他們,生氣了呢?

生:沒有。

師:從哪看出?

生:讀“它們.........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出示課件)生看,問:從哪幾個詞看出老舍先生沒生氣,怎樣理解這幾個詞?生:從“生氣勃勃、天真可愛”這組詞中看出的,這兩個詞一般用來形容小孩特活潑可愛,這裏卻用來形容貓)

師:怎樣理解這句話?為什麼不生氣?

生1:老舍先生把貓當小孩,當寶貝來寫了。

生2:把貓當孩子寫,顯得很可親,當然不會生氣了。

生3:好比家長生氣了,也不願打小孩子一樣,因為他愛這隻貓。

生4:我從這句話中看出老舍對滿月貓的喜愛之情。(板書:喜愛)

師:誰能帶着喜愛的語氣來讀讀這個句子。指生讀。願意給老師一次朗讀的機會嗎?(師範讀)

生練習讀,然後老師指名讀。

師:剛才同學們讀得真有感情,通過讀這個句子,你還體會出什麼?(生1:老舍先生很慈善;生2:老舍先生是位重感情的人;生3:老舍先生是個有愛心的人。)

師:是啊,老舍是個愛花的人,他的情感世界始終和花聯繫在一起,在養花過程中他“有喜有憂,有笑有淚”,可是花草被貓折騰得枝折花落,他卻沒有因此傷心落淚。相反的,他卻感覺到這時的小貓是那樣的“生氣勃勃、天真可愛”。由此可見,老舍先生不但對滿月的小貓十分喜愛,而且是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四)解決問題5.6

師: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能表達出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請同學們小聲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

學生讀有關句子。生1: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麼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放課件)

師:看,多麼盡職的一隻貓呀!誰願意把貓盡職的語氣讀出來。指名讀,男女生對讀,齊讀。

生2: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温柔可親。

生3:它還會豐富多腔的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師:誰願意當這隻可愛的貓,為大家亮一嗓子。(一個學生起來學貓叫)多麼善於變化的一隻貓呀!叫腔真美,我們為他的精彩表演鼓鼓掌吧!(學生鼓掌)

生4: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放課件)生齊讀這句話。

師:剛才有同學提出這個句子好在哪裏?現在咱們討論一下,小梅花指的是什麼?(腳印)把腳印比作梅花,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説體會。

生1:把腳印比作梅花,看出腳印很美。

生2:老舍很喜歡貓。

生3:老舍善於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是個熱愛生活的人。

師:現在請大家從文中選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看誰將獲得這節課的“金話筒”獎。學生練習朗讀。之後,小組選代表比賽。

師生共同評出獲獎者。

師:剛才同學們找得很全面,讀得也很美。讀得美,源於作品寫得美。老舍先生用如此細膩的筆調向我們表達了他與貓的親密關係。在他的心裏和筆下,這隻貓就像一個既可愛又頑皮的孩子,極富靈性。而作者恰似一位深愛子女的父親在向別人娓娓講述自己的孩子。

三、轉換角色,搭建對話平台,拓展延伸。

師:同學們,這隻極富靈性的貓生活在一個既温暖舒適又充滿愛心的家中,它一定會心存感激。它會對老舍先生説什麼呢?

請同學們小組討論,説説自己的心裏話。學生討論。

師:現在我冒昧地做一次著名的老舍先生,你們每個人就是那隻可愛的貓。可愛的貓兒們,你有什麼心裏話現在就盡情地傾訴吧!

生1:老舍先生我真幸運,有你這樣的主人。

師:謝謝你的誇獎,我有你也很幸運。

生2:老舍先生,我把你的稿紙弄髒了,你卻不生氣,你真是個寬宏大量的人啊!

師:因為你給我帶來了創作的靈感,我感謝你還來不及,怎麼能生氣呢?

生3:如果有來生,我還要做您的貓,陪伴您。

師:但願如此,有你的陪伴,生活會更精彩。

生4:老舍先生你這麼善良和仁慈,以後我再也不任性了。......

師小結:多麼富有人情味、善於回報的貓呀!如果老舍先生如今還健在,一定會被你們真摯的話語所感動,説不定還能寫出更多的佳作呢!

四、學生自留作業,發揮創新意識。

師:同學們,這節課憑着你們的力量,讀懂了課文,有了很多的收穫,或許還有不少的疑問。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佈置一道作業題,把疑問解決掉,好嗎?

生1:我要把這篇課文中的好詞好佳句寫進我的“知識百寶箱”內。

生2:我打算回家上網查閲資料,進一步瞭解貓。

生3:我準備辦一期關於“我”喜歡的貓的手抄報,讓大家都來認識貓。

生4:我打算寫一篇觀察貓的作文,和老舍先生比一比。(師:是呀,只有挑戰,才能進取。)

生5:我要以文中這貓的口氣,寫一篇童話故事,誇誇老舍先生是怎樣愛我的。

生6:我要為街上的一些流浪貓找一個温暖舒適的`家。(你真是個有愛心的孩子。)

師:有句話説得好:“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其實,課外還有更大的學習語文的空間。希望你們帶着這節課的收穫或疑問,繼續積累,繼續探索。老師將永遠做你們學習上的導航標!

《貓》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各部分內容,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使學生感受到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老舍先生愛貓、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難點】

體會古怪的貓可愛。

【教學準備】

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誰見過貓?誰來説説貓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家的貓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板書:

貓的性格古怪

滿月小貓可愛

三、深入學習

1、貓的性格古怪:

⑴請同學們默讀這一部分,能從哪些詞句看出貓的性格古怪?畫出相關詞句。

⑵小組交流並填空:

貓既( )又( ),它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⑶指名彙報。

⑷重點體會“温柔可親”:

①小梅花指什麼?老舍先生為什麼説貓爪印是小梅花?你有什麼體會?

②同學們聽過貓豐富多腔地叫嗎?你能從中聽出什麼?

③有感情地朗讀。

⑸瀏覽這一部分:

看看課文從幾方面寫貓的性格古怪?

出示課件。

⑹説説省略號省略了什麼?你見過的貓有哪些古怪的表現?喜歡它嗎?為什麼?

2、滿月小貓可愛:

⑴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試着用你的讀讓大家聽出滿月的小貓更可愛。

⑵指名讀,體會,評議。

⑶小貓把老舍先生辛辛苦苦養的花弄得枝折花落,老舍先生為什麼絕不責打它們?你有什麼體會?

⑷出示句子:

你見了絕不會責打它們,它們是那麼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⑸滿月的小貓這麼可愛,咱們一起把小貓可愛的形象深深記在腦海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自己喜歡的句子。

⑹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背給同桌聽。

⑺師生共背第四自然段。

四、瀏覽全文

看看全文主要講了什麼?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

喜愛

五、圖片交流

看到這麼多可愛的小貓,此刻你最想做什麼?

六、作業

1、背熟第四自然段。

2、選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表達。

(可寫、可畫、可拍照、給同學家人講……)

《貓》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貓》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但內容具體,描述生動,剪裁得當,構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的優秀範文。作者通過長期細緻的觀察,對成年貓的古怪性格及剛滿月的小貓的淘氣可愛作了細膩、生動而又逼真的描述,字裏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十分喜愛的感情。

學生分析:

貓,很多學生家庭都飼養過,學生和它們也發生過有趣的事情,所以學習本文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也能產生和作者相同的感受———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策略:教學這篇課文,主要抓住以下三個環節:

(1)找出總起句並理解句意。

(2)課文圍繞總起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麼寫這些內容的;

(3)找出並理解重點詞、句是如何表現中心的。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自讀自悟是閲讀的基礎。教師切忌用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遵循這一理念,我充分利用本課內容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課文是怎樣具體生動地描述成年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的淘氣可愛,激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能力。

2、學習圍繞總起句具體描述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

引入選擇機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入研讀機制,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貓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感情,從而愛護小動物。

2、引導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讀懂重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生動具體地敍述了小貓的淘氣和大貓的古怪性格,激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

教學難點:

學習圍繞總起句具體描述的方法。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瞭解老舍。

教師:查閲相關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誰養過貓,能給大家説一説嗎?(最好能講一下發生在你們之間的有趣的小故事)我也喜歡貓,給大家帶來了幾張貓的圖片,請大家欣賞一下,看這些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請同學們學學貓叫。聽説過著名作家老舍嗎,他也很喜歡貓,並且經過長期觀察寫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步感知,理清脈絡。

讀讀課文,課文寫了有關“貓”的哪些內容?(讓學生明確:課文寫了有關“貓”的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成年貓的古怪性格;二是小貓的活潑可愛。)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明確學習目標:學習課文是如何圍繞這兩方面具體生動描述的,並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講讀第一段。

(1)朗讀第一段。,找出本段的重點句,並想想句子的意思。(討論後明確:本段的重點句是:“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也是本段的總起句。)

2、輕聲讀課文,思考: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哪些地方?

(出示學習方法):

挑:你最喜歡、感受最深、最能體現作者喜愛之情的一個句子,劃下來;找這句話中的重點詞。

想:這些重點詞的特別含義。

讀: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3、範例教學:出示:“説它老實吧,它有時候的確很乖。”

a、讀讀這句話,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的確,乖)。

b、想這些重點詞的特別含義:乖是什麼意思?(老實、聽話。)我們什麼時候用“乖”?(老舍把貓寫成了小孩子,對貓多親暱啊!)那再加上“的確”呢?(更加深了對貓的喜愛之情。)

c、初步體會:這一句雖然不長,用詞不多,但深刻地寫出了大貓的可愛,強烈地表現出作者的喜愛之情?——指導朗讀這句話。

4、自主學習:

同學們按這種方法讀課文,選自己最愛讀的一句話,細細體會、學習課文。

5、組內交流。

6、彙報交流:

它閉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重點詞:閉息凝視:寫了大貓捉老鼠的專心負責、全神貫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來的樣子,作者對大貓盡職精神的讚揚。

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要求給你抓癢。

重點詞:蹭:摩擦(你在什麼時候誰那兒也蹭幾下?)用蹭表現了貓對作者的親近,作者對貓的喜愛,在作者眼裏貓像一個撒嬌的小孩。

跳下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重點詞:小梅花。把稿紙上髒乎乎的腳印比作美麗的小梅花,足見作者對貓的寵愛喜歡。

(生交流一處,朗讀體會一處。)

7、小結第一段:課文圍繞“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作者寫貓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麼感情?課文寫貓可愛的地方很多,可以説課文每一句都寫出了貓的可愛,每一處都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請同學們一齊讀課文,讀出你的這種感受來。齊讀第一段。

8、體會小貓之更可愛。

(1)、大貓已是如此可愛,而小貓更是可愛,請同學們按同樣的方法學習第二段,邊讀邊想:課文哪些寫出了小貓更可愛,作者更喜歡?

(2)、交流:

(3)、是啊,滿月的小貓是多麼的淘氣調皮、生氣勃勃、天真可愛,所以更可愛,令人更喜歡。請同學們拿起課本自由讀第二段,讀出你更喜歡小貓的感受來。

四、總結寫作方法:

同學們,我們用自己的努力,讀懂了大貓古怪得可愛,小貓是淘氣得更可愛。在老舍爺爺筆下,貓是多麼活潑可愛啊!祖國的語言文字是多麼優美迷人啊!想想本文在寫作上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

(明確:本文圍繞總起句寫,內容具體,描寫生動。)

五、總結談話,昇華主題。

貓,在日常生活中,是一種極其普通的小動物。然而,在作者老舍爺爺的筆下卻顯得那麼惹人喜愛。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這正説明了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美好的事物,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爺爺那樣——不但能發現美,欣賞美,而且能創造美。

六、作業:師述:你能學習課文的寫法,圍繞總起句寫一段具體的話嗎?

出示總起句(任選一題):

(1)貓真老實。

(2)貓很盡職。

(3)課間活動真豐富多彩。

(4)教室真安靜啊!

板書設計:貓

老實、貪玩、盡職

温柔可親、一聲不吭

一性格古怪 膽小,勇猛喜

―――――――――――――愛

耍個沒完之

二淘氣可愛 摔疼了也不哭情

摔交打鞦韆

課後反思:

1、閲讀的過程是學生對讀物按其不同個性、經歷重新建構的過程,本身就充滿了研究性。本案正是從這一點出發,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自主探究,以一課一問(一個研讀專題)取代了傳統的情節分析、煩瑣提問這一難以突破的課堂模式,把課堂時空真正還給了學生,以充分展示生命活力。(週一貫評點)

2、合作探究,真切感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我安排了學生自由選擇問題,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經過一番激烈地探討學生們感悟深刻,發表了各自獨到的見解。

《貓》教學設計7

一、導學目標:

1、瞭解作者及作品,識記生字、詞語。

2、品讀探究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主旨。(重點)

3、品味作者樸實深邃的語言背後所藴含的情感。(難點)

二、導學引領,自主學習

(一)基本知識學習

1、查閲資料,簡介作者

2、記住“讀一讀,寫一寫”詞語的讀音、寫法、意思。

3、朗讀課文,初步觸摸不同的貓

①朗讀課文,組內任選一部分最能打動你的段落來讀。

②初讀課文後,完成下列任務:

A、在文中標出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地位、結局的語句,理解作品內容

B、填空:讀第只貓,我看到了一隻的貓(所填詞語應該符合課文的意思,並能在文中找到依據)

C、按時間順序將圍繞着貓發生的故事組成一串,構成一段家庭養貓的悲劇史。

得貓—養貓—()—再()—再()—再()—復()—復()—復()

(二)難點突破

1、快速瀏覽課文,説説第三隻貓與前兩隻貓的區別,為什麼“我”對於第三隻貓的死比前兩隻貓的亡失“更難過的多”?(根據前面勾畫的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地位、結局來比較)

2、細讀課文,重點閲讀第三隻貓

按照理解填空:再讀第三隻貓,我讀出一隻的貓。(思考角度:①大家對第三隻貓的態度是怎樣的?②與前兩隻貓相比有什麼不同?③不寫前兩隻貓,行嗎?)

3、精讀課文,體會情感

①找出自己認為作者情感濃厚的句子,體會“我”的感情

按照理解填充句式“讀,我體會到”。

②學生朗讀,小組同學評價(教師課堂指導朗讀)

(三)學法指導

抓住故事情節和寫作對象的特徵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困惑所在:

三、組內合作,收穫分享

(1)我們組講解的問題是:

(2)我們組講解的思路是:

(3)講解中需要強調的關鍵點和重難點是:

四、課前熱身,自我完善:

1、給加點字注音:

鄭振鐸()澀()慫恿()

悵然()蜷伏()懲戒()

2、課文結構嚴謹,首尾呼應,請找出這兩個句子是

3、重點讀“我心裏十分難過……”一段(語速由舒緩而稍微加快,語調由低沉到略有升高),用“對於,我想説”的句式表達一種看法。

例:對於作品中的貓,我想説:在不合理的社會中,弱小者總是飽嘗着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成為冤案的犧牲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

對於,我想説:

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課堂交流流程建議:

導入——預習檢測——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品味語言——質疑小結

(二)交流點撥:

學習本文重點要放在第二隻貓的失蹤與第三隻貓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進行。探究,就是研究課文的抒情議論,探究作者究竟想説什麼,諷喻的是什麼社會現象,在哲理層面上是什麼意思。

六、課後練兵,體驗成功:

閲讀“三妹在樓上叫道:‘貓在這裏了’”到文章最後,回答:

1、文段中的貓是指第只貓。文中與“妄下斷語”相呼應的句子是哪一句?

2、文中“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刺我良心的針”有何深刻含義?表現了“我”的什麼思想感情?

含義:

思想感情:

3、為什麼作者對這隻貓的亡失,比以前的兩隻的亡失更難過?

4、談談你對“自此,我家永不養貓”的理解

標籤: 通用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x8rg2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