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大班語言教學設計:聰明的小雞

大班語言教學設計:聰明的小雞

一、設計意圖:

大班語言教學設計:聰明的小雞

當小雞遇到狐狸,似乎難以逃脱被吃入腹中的命運,可是在《聰明的小雞》這一讀本中,聰明的小雞憑藉自己的機智勇敢,保持冷靜迅速想出妙招解救了自己!在許多孩子和家長心目中認為學習好就是聰明,然而現在的孩子遇到危險後臨危不亂、用自己的智慧戰勝別人的能力卻是微乎其微。希望藉由本次活動讓幼兒知道聰明有很多種,有學的聰明的、有玩的聰明的、有做的聰明的,然後在大書閲讀中採用對比閲讀的方法,通過對比性的觀察進行推理判斷,分析人物性格特點,最終讓幼兒獲得小雞急中生智戰勝狐狸的感性經驗。這些經驗的獲得對幼兒的成長也是很有幫助的。

二、活動內容: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內容,理解故事發展的過程和結構;

2、感知小雞發起比賽的真正用意,體會故事中的幽默和樂趣。

活動準備:

大書、狐狸頭飾、情節發展表、小雞狐狸圖卡。

活動過程:

(一)、遊戲:狐狸和小雞,導入活動

1、師幼展開遊戲:狐狸和小雞。

——師扮演狐狸,幼兒扮演小雞,小雞隨音樂自由捉小蟲,音樂停止,小雞趕緊回位,狐狸開始抓小雞。

2、討論:小雞遇上狐狸怎麼辦?引出讀本。

(二)、圖畫閲讀:

1、封面閲讀:引導幼兒觀察故事角色及自然環境,並展開討論:

——小雞在哪兒遇到了狐狸?狐狸最想做什麼?小雞又是怎麼想的?小雞會不會唄吃掉?

2、逐頁閲讀畫面,觀察提問:

P1:小雞在幹嘛?它的表情如何?畫面上還有誰?狐狸為什麼躲在樹後面?狐狸想幹什麼?

P2:小雞發現狐狸心情是怎樣的?狐狸會追小雞嗎?為什麼?

P3:小雞的表情是怎樣的?它是怎麼想的?是否會被狐狸吃掉?如果你是小雞,會怎麼辦呢?

P4:小雞現在怕狐狸嗎?小雞對狐狸説了什麼?

P5:小雞、狐狸在幹什麼?小雞舉起了怎樣的樹枝?

P6:狐狸舉起的樹枝是什麼樣的?它們正在幹什麼?舉重比賽是誰贏了?

P7:小雞在幹什麼?小雞和狐狸比賽跳高,誰會贏呢?

P8:小雞在幹什麼?狐狸會服氣嗎?會不會和小雞比聲音?

P9:誰的聲音大?畫面上誰出現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P10:農夫為什麼會出現?狐狸的心情怎樣?

P11:狐狸為什麼要逃跑?小雞是否被吃掉了?它是怎麼想的?

P12:小雞最終為什麼獲勝了?

3、組織幼兒討論,給讀本命名。

——故事裏有誰?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雞?

——這個故事取什麼名字最恰當?

(三)、總結分享

1、結合故事情節發展表,梳理故事情節;

——師出示情節發展表格,引導幼兒回顧故事內容,並邀請幼兒粘貼磁性圖卡,分別展示小雞和狐狸的比賽項目,輸贏狀況,梳理相關情節。

2、總結思考:小雞提出比賽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最後是誰贏了這場比賽?

三、活動反思與總結:

《聰明的小雞》對大班小朋友來説是一個既有親切感又有挑戰性的讀本,畫面裏的信息遠遠超過了文字所要表達的信息,尤其是畫面上小雞豐富的表情變化就是讀本所要表達的思想。在本次教學中,通過讓幼兒逐頁閲讀,採用對比觀察的方法,為幼兒順利閲讀圖書找到了捷徑。

在大書閲讀活動過程中,我沒有運用過多的輔助材料,一本大書、一段音樂、一張情節發展表、幾張小雞和狐狸的卡片。這些簡單易操作的材料,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綱要》中指出: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對幼兒的回答給予積極的肯定,用開放性的提問讓幼兒自主發現、自主學習。分享閲讀最終倡導地就是自主閲讀,在本次教學活動中也融合了獨立閲讀和反覆閲讀,符合大班幼兒的閲讀能力。

同時,閲讀是一個深入的過程,是要從表面的`圖和文逐步往圖書的主題、反映的問題和表達的思想方面過渡。本次活動也給我帶來了更多的啟示:

1、豐富幼兒前期經驗

《聰明的小雞》是一本情節跌宕的故事類讀本,在孩子閲讀此類讀本前,可引導幼兒閲讀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讀本,瞭解故事的要素和寫作特點。而且,幼兒對“聰明”的感知比較狹窄,可以豐富幼兒的前期知識經驗,讓幼兒對“聰明”有更全面的瞭解。

2、“抓住兒童拋過來的球,並以某種方式拋還給他們”

在教學進行時,一切都是在發展的,不可能都如備課中預設好的一樣順,那麼就要求教師能及時“抓住兒童拋過來的球,以適當的方式去接,並以某種方式把球拋還給他們”。當孩子發現問題、生成問題時,教師的有效迴應便成為問題能否保持、開展、深入、解決的關鍵。我在組織閲讀活動中採用的迴應方式包括:順勢情節迴應、肯定鼓勵迴應、追問拓展迴應、師幼交換回應。

3、給予幼兒主動閲讀的空間

教師應根據幼兒發展需求,為幼兒創設想説、敢説、願意説的寬鬆環境,從而激發幼兒進一步活動意願,幫助孩子有效學習。並且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時而觀察、時而引導、時而介入,關注幼兒表現,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多提開放性、推理性的問題,拓寬思路,教師也應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膽預設、猜想,並在教師的幫助和引導下,重組自己的認知結構。

4、做幼兒的“共讀夥伴”

當教師以幼兒的“共讀夥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閲讀中去,並站在孩子的角度,用一顆童心去理解他們時,最容易被幼兒接納。在總結分享環節中,我出示了一張情節發展表,讓幼兒和老師一起回顧故事內容,並邀請幼兒粘貼磁性圖卡,分別展示小雞和狐狸的比賽項目,輸贏狀況,梳理相關情節。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而且自然的萌發了成就感,進而產生更強烈的學習慾望,樹立更強的自信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r4wk3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