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司馬光教學設計(15篇)

司馬光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司馬光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司馬光教學設計(15篇)

司馬光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揭題激趣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播放故事,學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認讀生字“司”。

4、簡介司馬光。(司馬是複姓)

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你自己也想試着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3、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裏我們很久遠,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了一個什麼樣的詞語來表示?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司馬光在花園裏遇到了什麼事?

2、發生了什麼危險的事情?誰來把課文的二、三自然段讀一讀,大家認真聽,看他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自己體會讀,再指名讀)

3、看圖説一説:別的小朋友看到小夥伴掉進水缸裏是怎麼做的?(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説句子。)司馬光又是怎麼做的?書上是怎麼説的?找一個同學讀一讀。

比較句子:

a、他搬起一塊石頭。

b、他搬起一塊大石頭。

c、司馬光砸那口缸。

d、司馬光使勁砸那口缸。(從這兩個句子我們看出來,在句子中加上一些詞語就能使句子更具體、清楚、明白。)

4、大家試着做做司馬光的動作,體會“舉”“砸”。指導朗讀。比較“別的小朋友”和“司馬光”的不同表現,邊讀邊體會。

5、缸裏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你們高興麼?應該怎麼讀這一段?複習生字

學寫生字:(別、到)

1、讀字

2、分析

3、觀察

4、臨摹

5、書寫

教學反思:

這節課,教師以學生為主休,設計了抽讀生字詞,個別朗讀自然段,講故事的活動,激發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大膽猜想、大膽表現,體現了小學生活潑開朗的個性。

在本堂課中,我感到設計得較好的是引導學生思維循循善誘,學習感知理解課文內容。如:先引導學生學習本堂課的興趣,再讓學生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範讀。整體感知,認識生字,學生自由讀課文,我給學生提出問題:“司馬光在這篇課文裏遇到一件怎樣的事?”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司馬光和夥伴在花園裏玩……掉進了水缸)我又接着問:其他夥伴遇到這件突發事件,有怎樣的表現呢?這時學生根據思路,爭先恐後的回答: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嚇哭了,有的……有的……只有司馬光沒有慌,想出了一個很好的方法,舉起石頭砸缸。)這裏為了很好的讓學生體會“司馬光”當時的心情,讓學生學做司馬光的動作,加深感知。量後掉進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我再把課文延伸到生活中,如果這件事發生在同學們身邊,你們會怎麼做呢?讓學生説説,再和司馬光的方法比較,使學生意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在這節課裏,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如:不能很好的導入課文,組織教學不夠理想。(如:有個別學生不專心聽課等。)學生自己讀,個別讀的機會少,沒有把本課的重點詞語引導好。如:“一不小心、有的……有的……”這裏應該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理解句子,再延伸到生活中,引導學生用身邊熟悉的字説説,再讓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説一句話。

司馬光教學設計2

《司馬光》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他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夥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全文共有六個自然段,從落水到得救,情節扣人心絃。本課的教學,要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時,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根據文本我定下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 個生字。

2、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本課的重難點是: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

設計理念:

《標準》中指出:"教師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使學生獲得思想啟迪,感受到閲讀的樂趣。"因此,教學中不妨這樣做:

讀一讀,重感悟。

朗讀是語文課堂活動中的重要方式。朗讀不僅僅是為了理解課文內容、故事情節,更重要的是獲得充滿靈性的感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引導學生通過讀書讀懂課文的內容,想象課文的情境。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腦中再現小朋友驚慌的表現,體會慌亂的場面。通過演讀,讓學生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説一説,重遷移。

語文教學要逐步培養學生創造性閲讀的能力。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師應充分利用文中插圖,情節的空白處,創設説話的情境,讓學生樂説、想説、會説。教學第四自然段時,先讓學生觀察圖畫,説一説小朋友驚慌的表現;學完課文後,讓學生想象説説人們會怎樣稱讚司馬光,從而培養學生想象能力,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思路:

《司馬光》是一篇傳統的老教材。在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課的一開始設計了讓古代的司馬光超越時空以學生朋友的身份出現在今天,並準備了司馬光自我介紹的錄音,來拉近古今間的距離,使其產生親切感。讓學生聽司馬光自我介紹錄音,其實一方面也在培養學生學會專心聽講的好習慣。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我在“複姓“這一陌生的姓氏上進行了拓展,鼓勵學生進行質疑。

課文中的圖是一幅單幅圖,學生不瞭解故事內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學時我化難為簡,設計了讓學生看圖,聽老師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初步感知故事內容來看懂圖片,然後再提出幾個問題,如:這個故事主要講誰?哪個是司馬光?你是根據什麼知道的?學生圖文結合,主動地會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藉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培養自學生字的能力,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講圖畫上的故事的。

在學生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直奔重點讓學生説説課文裏司馬光做了什麼事?以此來打開,清理閲讀的思路。我根據一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讓他們試着做司馬光砸缸的動作,讓他們在做動作的過程中輕鬆地理解了“舉”、“砸”、”使勁”“幾下子”等詞的意思。在小朋友“砸”得不亦樂乎時,我又設計了:“這麼漂亮的一口大缸司馬光為何要把它砸破?”來引出故事的原因,指導學生讀出別的小朋友焦急,慌張的語氣,讓他們進行合理的想象,別的小朋友會怎樣叫喊,學一學,喊一喊。體會想象當時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動作忙亂的情景。我讓學生討論:這些表現對解決問題有用嗎?得出結論:哭一點也沒用,喊比哭好,但周圍沒有人在的話也沒用,跑去找大人需要一定的時間,即使有人來也怕晚了,總之,都不是可行之法。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圖後再仔細讀第五自然段課文,用自己的話説説司馬光遇到這件事是如何做的,與別的小朋友的區別,從而使學生感受司馬光的聰明。在感知司馬光的表現之後,我讓學生髮散想像:假如當時你在場,會想什麼辦法來救人?學生有的説:“把水缸扳倒過來, 讓水流出來,讓小朋友爬出來。”有的説:“伸手去拉,把小朋友給拉出來。”我讓學生討論這兩種方法是否可行,得出結論:都不如司馬光的辦法好。從而使學生再次感受司馬光的聰明。在教到課文結尾處,我讓學生髮散想像:“假如你是那個落水小朋友,脱險後會對司馬光説些什麼?”學生首先想到的是説些感謝之類的話,我再問:“假如你是邊上的小朋友之一,看到司馬光救出了小夥伴,肯定很高興,那會對司馬光説些什麼?”學生這是就會想到説些誇獎之類的話,我再發問:“假如你是那個落水小朋友的父母,知道是司馬光救出了自己的孩子,會對司馬光説些什麼?”學生就會説出一些感謝兼誇獎的話。這樣層層深入,就再次深化了文章的中心,達到了文以載道的教學目的。

最後通過朗讀來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在教學中我把朗讀始終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重點句、段,要讓學生多讀,在讀中反覆體會。

教學過程

一、揭題走近人物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並從中認識生字“司”)跟新朋友打打招呼,親切地叫叫他的名字。

2.光知道名字還不行,我們還是聽聽司馬光的自我介紹吧!放錄音:小朋友們好,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好幾百年呢!

(1) 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麼?(相機指導瞭解複姓,理解“古時候”當學生説司馬光姓“司馬”時,隨機問:那你們姓什麼?你呢?他呢?大家都是一個字的姓,而司馬光他是兩個字的姓叫複姓。你還知道哪些複姓?教師補充幾個如:皇甫、使徒、東方、歐陽。讓學生認讀。)

(2)小朋友們聽得真仔細,今天所學的課文就是寫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打開書找找課文哪句話也是介紹司馬光的。(出示第一段讀一讀)

(3)對司馬光你還想知道些什麼?(鼓勵質疑,梳理問題)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從讀懂課文開始。

二、初讀觀察人物

剛才,老師發現大家在讀第一段時,小眼睛忍不住看書上的插圖,這樣吧,老師把這個故事讀一讀,大家可邊看圖邊聽老師講故事。不過,老師講完了,要考考你們聽的能力。

1.教師範讀。

2.大家聽得那麼認真,那麼你知道故事主要講誰?(學生回答)

3.插圖中,哪個孩子是司馬光?你是怎麼知道的?

4.小節:這是一個益智小故事,讓我們來讀懂它好嗎?

5.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遇到生字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6.同桌交流會認的生字,挑自己喜歡的自然段相互讀讀評評。

7、快速再讀一遍課文,邊讀邊在每個自然段前標上序號。

三、朗讀感悟人物

1.我們已經讀了幾遍課文,應該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説説課文裏司馬光做了什麼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

△ 砸缸救人(重點):出示第五自然段

△ 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1)自己讀讀,根據句子的意思你會做做動作嗎?

(2)討論:你學着司馬光做了什麼動作?(詢問了解學情)

(3)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這樣的動作想説“砸”是什麼意思?其餘學生再作補充。

②通過朗讀體會,讓學生提建議怎樣把砸這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願意做的站起來做一做。

(4)這麼漂亮的一口缸司馬光這樣用力把它砸破,想幹什麼?(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學習第3自然段,得出結論:這時候不救人,一件危險的事就要發生了。

②指導讀出擔心、焦急的語氣。

(5)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缸時,心裏怎麼樣?對照別的小朋友的表現,説説怎樣做是“慌”了?

①結合學習第4自然段,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瞭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現。

②想象一下,他們慌張的時候會一邊哭一邊喊些什麼?(快來人啊!救命啊!有人掉進水缸裏了!)

③學着喊一喊,感受事情的緊急。再讀一讀第四自然段,讀出小朋友慌張的樣子來。小組討論:這些表現能解決問題嗎?

(6)繼續探尋司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麼呢?

(7)小結: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8)瞭解結果,引讀第6自然段。

(9)學着司馬光的樣子,把他遇事不慌、奮力救人的心情和樣子讀出來。

2.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引導動腦筋想辦法,求異思維)

假如你是得救的小朋友,你會怎麼説?假如你是邊上的小朋友,你會對司馬光説些什麼?

假如你是落水小朋友的父母,會對司馬光説些什麼?

4.從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他是怎樣一個小朋友?想對他説什麼話?

(把“會想辦法”、“聰明”、“勇敢”等星送給他。)

5.讓我們有感情地來讀一讀課文,感受司馬光的沉着勇敢。

四、延伸走進人物,教師講解總結

由於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後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幾百年後我們也一直記得他。課後你們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你會更加了解司馬光。

五、指導寫字:

司馬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在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的同時感悟司馬光的優秀品質。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好聽的故事,大家齊讀課題;司馬是複姓,注意節奏,再讀;“光”是因為當時司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在“光山”這個地方做官 ,所以起名“光”,再次讀好課題。

2、詞寶寶看到我們小朋友坐那麼好,急着要和大家見面呢!

3、讀得真好,告訴大家,這幾個詞還能編一個小故事呢,你來試試。

二、精讀感悟

第一自然段:

1、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帶着你的喜歡讀讀他的名字。

2、 司馬光這個故事發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出示: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你能讀好嗎?誰能把大家帶到很久很久以前,齊讀。

第二、三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發生什麼事?

2、自讀,交流,什麼樣的大水缸?

3、出示:假如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評:不錯,你的水缸最大,裏面的水也很多,齊讀。

4、就是這麼大,這麼滿的水,有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掉進去了。

5、“一不小心”?出示:練習,你能試説説嗎?

6、一不小心掉進去了,你什麼心情?試讀讀。(害怕、着急)

第四、五自然段

1、過渡:你為什麼不救他呢?水缸太高了。

2、其他小朋友什麼表現,先看圖,看看書上怎麼寫的?

3、交流:都慌了。慌成什麼程度?

4、生活中遇到兩種以上情況都會用有的…有的…還有的..

5、出示填空。通過説話告訴老師你理解了,那齊讀,讀慌張樣子。

6、小朋友可能會喊什麼?再讀讀。

7、過渡:在這緊急時刻,司馬光怎麼做的?

8、找兩個小朋友讀。

9、老師把“搬”換成“拿”你覺得好不好?指名交流

10、誰上來把司馬光砸缸樣子通過朗讀讀出來?

11、司馬光當時怎麼想的?再讀。

第六自然段

1、 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高興齊讀。

三、總結昇華

1、出示全部填空。

2、司馬光當時怎麼想的,可以看出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人?

3、大人會説,同伴會説,你會説?

四、拓展延伸

1、如果商場迷了路,你會怎麼做?

2、司馬光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要學習他遇事不慌,積極動腦,學習他勤奮好學,做一個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20 司馬光

小朋友:慌了

司馬光:沒有慌

司馬光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自主學會本課生字。

二、理解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一講。

三、能聯繫實際,説説學習課文後的體會。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句子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一講。

教學難點 從司馬光救友的故事中學習司馬光遇事沉着、冷靜、肯動腦筋的品質。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激情導入

簡單介紹文言文的知識。板書課題 29.古文兩篇

板書“司馬光救友”,讓學生説説看了課題你會想些什麼? 出示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一、準確、通順、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理解課文的意思,瞭解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三、背誦課文。

第一關:朗讀課文關

闖關提示:

一、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3分鐘可以嗎?)

學生自主學習,學習後學生讀書,相互評價,老師相機指導。

二、語速適中,停頓恰當。(2分鐘)

司馬光救友

元《宋史》 光/生七歲,與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老師範讀,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生齊讀。

第二關:理解文意關

闖關寶典:

一、先自己藉助註釋、工具書或圖文對照等方式理解課文的意思,然後小組合作交流,不懂的問題組長做好記錄。

(5分鐘可以嗎?)

老師提醒學生注意按要求,先怎麼,然後怎麼,注意組長的作用。 對剛才的學習你還有疑問嗎?交流,生問生答,教師相機點撥。 故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是什麼?結果是什麼?生回答,生板書。 帶着你的理解再讀一遍古文,提醒注意根據故事的情節,選擇恰當的語氣、語速。教師再次相機指導朗讀。

二、展開想象,在小組內講講這個故事。注意加上動作和表

情。(3分鐘後各小組派代表講一講。)

提醒不要受書上的文字限制。

帶着你的理解再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

通過這個故事你認為司馬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也在場你會怎麼做?(急中生智)

第三關:背誦課文關

過關要求:

正確流利的背誦課文。

(提示:可以自由背,同桌比賽背,小組合作背等)

(4分鐘後比比誰最棒!)

指名背誦,齊誦。

表揚學生,送一首兒歌《司馬光砸缸》給他們。

出示: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一、先認認真真讀課文,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二、再對照註釋,試着讀懂每一句話。

三、然後用自己的話説説全文的意思。

四、最後説説自己讀了以後的感受。

小結:

同學們,文言文的學習一點也不難,大家很容易就完成任務了。 今後大家可以自由的去遨遊文言文的海洋,去擷取一朵又一朵中國傳統文化美麗的浪花。

課堂檢測

1、按原文填空。

光生七歲, ,一兒登甕, , ,光持石擊甕破之, ,兒得活。

2、司馬光小時候遇事 、 、 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3、在事態危急的時刻,猛然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可用成語 ( )來概括。

作業

一、背誦並默寫這篇古文。

二、任選一個完成:

(一)發揮你的想象把這個故事寫成400字左右的一篇文章。

(二)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弟弟妹妹或長輩聽,然後寫一篇日記

板書設計:

29.古文兩篇

司馬光救友

元 《宋史》

起因:與羣兒戲於庭

經過: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眾皆棄去 沉着、冷靜,肯動腦筋

光持石擊甕破之

結果:水迸,兒得活

【附】《司馬光救友》教學反思

教學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用逆向思維方法探索古代有司馬光幼年砸缸破水救小孩的故事,他為什麼能取得成功,或者説司馬光聰明在何處呢?就在於他的思維方法獨特,即緊緊抓住了使水離開人這個問題的中心,用石頭破缸。

如果學生有逆向思維的能力,採取這種形式來分析問題,就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恰當路徑,或許會創造出更新更好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本質就逐步縮小,利用逆向思維來分析將是很有效的。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解題能力,有必要逐步在教學中向學生灌輸這種逆向思維的思想方法。

教學本課還採用了比較的方法。具體步驟是:

一、分組討論。你認為救小朋友可以採用哪些辦法?

二、學生彙報小組討論情況。有的説可以用抽水機把水抽乾;有的説可以用梯子讓小朋友爬上來;有的説跑去喊大人;有的説一起用力把水缸掀倒;有的説用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這些學生的彙報都是常用的辦法,有可能危及落水孩子的生命。而司馬光采用逆向思維的方法,迅速用石頭砸缸。)

三、這些辦法中,你認為誰的辦法最好?同學們一致認為司馬光的辦法最好。這樣同學們對司馬光機智聰明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司馬光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通過讀書,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積累一些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3.啟發學生遇到問題時,開動腦筋想辦法,養成積極動腦的良好品格。

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並從中受到啟示。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揭題走近人物

1.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他是誰呢?(板書課題,讓學生跟主人公打打招呼,產生親近感,並從中認識生字“司”)

2.司馬光自我介紹:我是古時候的宋朝人,姓司馬,名光,比你們早出生幾百年呢!

(1)聽了他的自我介紹,你知道了什麼?(相機指導瞭解複姓,理解“古時候”)

(2)把寫這個意思的句子讀讀。(出示第一自然段)

(3)對司馬光你還想知道些什麼?(鼓勵質疑,梳理問題,板書:事?人?)

3.司馬光生活在古代,他不能來和我們見面,如果我們想要認識他,和他交上朋友,可以從讀懂課文開始。

二、初讀觀察人物

1.自讀課文:邊看插圖邊讀課文,要讀準字音。多讀幾遍,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同桌交流會認的生字,挑自己喜歡的自然段相互讀讀評評。

三、朗讀感悟人物

1.我們讀了幾遍課文,應該逐漸開始認識司馬光小朋友了。看圖,這裏誰是司馬光?你是怎樣認出他的?

2.説説在課文裏司馬光做了什麼事?(先同桌小聲交流,再全班交流)

△和同伴玩:出示:有一回,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機動)

△砸缸救人(重點):出示第五自然段

(1)自己讀讀,根據句子的意思你會做做動作嗎?

(2)討論:你學着司馬光做了什麼動作?(師走到學生羣中,詢問了解學情)

(3)情景感悟:請一學生上台做做。

①你做這樣的動作想説“砸”是什麼意思?其餘學生再作補充。

②通過朗讀體會,讓學生提建議怎樣把砸這個動作做得再好些。(如要舉雙手,要對準了,要用力等)

(4)司馬光這樣用力砸,想幹什麼?(想砸缸──想救人)

①引入學習第3自然段,得出結論:這時候不救人,一件危險的事就要發生了。

②指導讀出擔心、焦急的語氣。(5)司馬光舉起石頭砸缸時,心裏怎麼樣?對照別的小朋友的表現,説説怎樣做是“慌”了?

①結合學習第4自然段,瞭解哭的、叫的、喊的、跑的都是慌的表現。

②想象一下,他們慌張的時候會一邊哭一邊喊些什麼?

③讀出他們慌的樣子來。

(6)繼續探尋司馬光心理,他不喊不叫不慌,砸缸之前在想什麼呢?

(7)小結:原來砸缸不是目的,救人才是目的。司馬光的這口缸砸得好!

(8)瞭解結果,引讀第6自然段。

(9)學着司馬光的樣子,把他遇事不慌、奮力救人的心情和樣子讀出來。

3.假如當時你也在場,你會怎樣想,怎樣做? (引導動腦筋想辦法)

4.從他砸缸救人這件事上,你覺得他是怎樣一個小朋友?想對他説什麼話?

(把“會想辦法”、“聰明”、“勇敢”等星送給他。)

四、延伸走進人物

由於司馬光從小愛動腦筋,會想辦法,所以後來他成了宋朝一位非常有名的人,幾百年後我們也一直記得他。課後你們再去找一些有關司馬光的故事讀讀,你會更加了解司馬光。

板書設計:

沒有慌

司馬光────舉石頭砸缸救人

想辦法

司馬光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認讀課文中的13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一兩句話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能提出問題,並圍繞問題主動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遇到困難時,不能慌張,只有沉着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設計理念: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按着雞吃米,它怎麼也不肯吃;把它放在地上,它會主動地去找着吃。學生的學習也是如此。課堂上,隨時關注學生的學情,抓住教學過程中隨時生成的教學資源,順着學生的思路走,讓課堂自然生成,將會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學過程與教學策略:

一、出示課題,讀題、質疑。

1、出示課題,指名讀、齊讀。

2、正音:司、光。

3、學生質疑。司馬光是什麼時候的人?是怎樣一個人?

(學貴有疑。讓學生學會提問,一半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二、讀通課文,把握整體。

1、帶着問題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指名讀生字,並聯系課文組詞、説句。

3、結合課文説説對司馬光的認識。

(字詞的教學仍不可放鬆,讓學生結合課文來學,不但學得有趣,而且有效。)

三、研讀課文,朗讀感悟。

1、司馬光是什麼時候的人?找找課文哪一小節交待了這一內容,讀一讀。

2、司馬光是怎樣一個人?學習課文2----6小節,重點學習4、5、6小節。

(1)自由讀課文的2、3小節,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2)事情發生後,在場的小朋友是如何表現的?你覺得誰做得比較好?為什麼?

(3)對比朗讀4、5小節。注意讀出慌張急切的心情,讀出司馬光的冷靜沉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

(4)課本劇表演《司馬光砸缸》。

3、感情朗讀課文。

(對課文的研讀緊緊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展開,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探究性,使學習成為了學生的主動需要。)

四、拓展訓練,主動內化。

學了這篇課文,你想對課文中的小朋友説些什麼?想對身邊的小朋友説些什麼?

(通過説話的形式,進一步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格,使“遇到困難時,不能慌張,只有沉着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的思想真正得到內化。)

司馬光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育學生要像司馬光那樣,遇事不慌,積極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看圖,學習第1自然段

1、有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來到了什麼地方?幹什麼?

2、自讀第1節。用自己的話説説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關鍵人物。

3、再指名説説假山、水缸的位置。

4、指導朗讀。

二、學習2~3自然段

1、這時發生了什麼事?自讀第2節。

2、出示句子。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

(1)這時情況怎麼樣?誰來讀?

(2)語彙議:是否讀出了危險的語氣。

(3)指導詩詞:一不小心。

(4)指讀,個別讀,章讀。

3、在這危險緊急關頭,小朋友和司馬光他們的表現和做法一樣嗎?用畫出有關句子。自讀2~3節。

4、反饋、交流、討論。

(1)出示句子: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①理解都慌了,指導讀詞。

②引讀,別的小朋友都慌了,他們有的(),有的()還有的()。

③誰來學他們喊一喊?怎麼喊?喊些什麼?

④表演讀這句話。

⑤且擴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説話嗎?

(2)誰畫了司馬光怎麼做的句子?

①指導讀詞:沒有慌、使勁。指導讀句子,表演朗讀。

②司馬光為什麼會這樣做?他當時是怎麼想的?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③結果呢?小孩得救了,大家高興嗎?指導朗讀最後一句話。

④如果這時大人趕來了,會對司馬光説些什麼?

5、小結。

6、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表演課文:

板書設計:21·司馬光

沒有慌使勁砸缸

遇事沉着有主張

司馬光教學設計8

【教材簡析】

本課講的是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他和幾個小夥伴在花園裏玩,一個小夥伴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遇到這樣的突發情況,司馬光急中生智,舉起大石頭,砸破水缸,小夥伴得救了。本文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朗讀課文,我們能體會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會想出好辦法。

【導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生字。

2、課文插圖中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能力素養點】

1、理解課文的內容,感悟到遇到困難時,切忌慌張,沉着機智才能想出好辦法。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背誦課文,體會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質。

【導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2、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學會觀察書中插圖中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

【導學設計理念】

本文的學習重點是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並且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表情、神態,所以在設計本課的教案時,在關注到這方面。指導學生識字時,讓學生邊讀文,一邊記認生字,通過給黑板上的生字着色,加強色彩化,讓學生整體感知生字,再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找到漢字規律,然後採用問答和對唱的方式鞏固生字,效果會更好。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時,教師先示範,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後,試着朗讀,再在小組間進行評價,抓住司馬光不同表現的詞語進行感情朗讀。通過引導學生收集關於司馬光的故事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也加深了對課文的瞭解。

【導學過程】

第一課時

、揭示課題,瞭解人物:

1、導言:同學們,在距今九百年前,也就是在我國北宋時期有一位歷史學家,他就是司馬光,這篇講述的就是司馬光小時候的事。

2、哪個同學對司馬光有了解呢?請你説一説。

二、藉助圖畫,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請你輕聲讀讀課文,邊讀邊標畫出本課的生、新詞。

2、出示本課的生字卡片,請同學們認讀。

紅色卡片:(會認的字)

黃色卡片:(會寫的字)

3、指導學生看圖。

⑴通過初讀課文,看看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什麼?圖上有個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知道哪個孩子是司馬光?

⑵學生簡述畫面的內容。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文,説説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讀,讀了這段,你讀懂了什麼?

⑵“古時候”是指什麼時候?

3、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⑴指名讀,深入地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⑵再次看圖,假山和水缸在什麼位置?請你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⑶結合書上的內容和圖上的畫面,請你説説:這是一口什麼樣的水缸?

⑷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段文字,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4、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⑴自由讀這段,思考:正當孩子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不小心”是什麼意思?

⑵展開想像: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的心情怎樣?情你細想想,把自己當作其中的一個人物,説説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

⑶為什麼着急呢?掉進缸裏的小孩子面臨着什麼危險呢?

⑷用着急的心情練讀。

⑸小組內練讀後,全班交流。

⑹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小司馬光是怎麼做的?請你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上自然段。

⑴思考:小朋友們為什麼這麼驚慌?

⑵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⑶小組內練讀。

⑷個別學生展示讀。其他們學進行評價。

⑸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孩子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⑹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

6、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⑴自由讀第五自然段,思考:司馬光的表現與其他人一們嗎?為什麼?

⑵試着做司光砸自由缸的動作。説説:誰表演得好?為什麼好?練習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⑶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

⑷小組討論:司馬光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⑸再讀這一段,思考“花園裏為什麼要一口大缸呢?有什麼用?

⑹這口缸有它的自身價值,可是卻被司馬光砸碎了,聳不怕大人批評他嗎?

⑺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這一段。

7、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⑴自己讀讀這段。思考: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這段?

⑵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方法救出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讀完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穫呢?遇到緊急情況時應如何去做呢?

司馬光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大概瞭解課文大意。

2、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3、會寫“嚇、叫”兩個生字

教學重點:

認識“司、假”等13個生字

教學用具: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都知道同學們喜歡看電影、電視。今天,就請大家看一場小電影,好不好?(好。用課件播放司馬光救人的故事短片)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二、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1、(當播放到小孩子掉到水缸裏就暫停播放)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麼辦法把他救出來了?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

2、學生自由朗讀

3、自由朗讀後教師重提問“小朋友掉進水缸了,是誰用什麼辦法把他救出來了?”在學生的回答中,老師對學生的回答作適當的指導,對學生的回答作出評價並給以鼓勵,從而達到使學生初步瞭解課文內容的目的。

三、學習生字

在剛才的朗讀中,同學們是不是發現了一些字,我們看起來有點陌生呢?(是)大家看看黑板,是不是這些?(生字卡片出現生字)哦!原來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生字。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認識他們!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認讀生字

(1)請個別學生選讀生字,可以是幾個,也可以是全部一起。前面兩個學生就請其他同學讀其進行評價,然後由幫其正音的同學帶讀他幫忙糾正讀音的,並對幫忙糾正讀音的學生給以鼓勵。如果這個學生都能讀準確,就由其帶讀一次。

(2)再請1~2個學生選讀,然後就開火車練讀生字。

3、識記生字

同學們認讀生字真有辦法,一會兒就能讀好了,老師相信同學們記住這些生字也一樣有辦法。我們試試看!

(1)學生在黑板上的生字卡片裏選擇自己會的生字來給大家講講自己的認識方法。(要求學生認真傾聽別人説話)

要求學生能把生字的讀音讀準,然後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來認識這個生字,教師對其做適當的指導,最後用這個生字口頭組詞或口頭造一個句子。

(2)到最後剩下幾個比較難的生字,老師在課堂上的指導。如:司,“乙”字部,左邊加一豎就能變成“同”字,組詞:司機、上司、司馬光。假:把單人旁換成雨字頭就變成“霞”。缸,部首:缶,換掉偏旁可變成“江”,組詞:水缸、大缸、米缸。慌:心裏什麼都沒有,只長滿草,害怕得很就是心裏“慌”,組詞:慌張、慌忙、心慌。使:按照偏旁筆畫來教。勁:把輕的車字旁換成力字旁。砸,猜字謎:一個三框面朝東,一塊石頭背後撐,一條毛巾藏肚中。組詞:砸破、砸爛、砸鍋賣鐵。

(3)把所有的生字都不帶拼讀齊讀一次。

(4)脱音讀生字。

同學們真棒!把那麼多的生字都認識了,要不我們現在來玩一個小遊戲來輕鬆一下吧?(好)

我們就來玩“登山”:誰能一口氣怕到山頂取到小紅旗就是贏家,老師就獎勵他一朵紅花。(生詞卡片出示爬山式的脱音生詞,把13個生字分成三小組,請大概4~5個學生“爬山”。)

四、寫字指導(學會能寫“嚇、叫”兩個生字)

遊戲我們就玩過了,我們現在要靜下心來學學寫字了。剛才我們學習了“嚇、叫”這兩個生字。

(1)先讓學生觀察該如何寫好這兩個生字有何相同,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嚇、叫都是口字旁,兩個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口”字應該寫得高)

(2)教師在黑板上範寫(教師邊説寫的要點邊寫生字)

(3)學生隨着音樂寫生字。

(4)大部分學生寫完就找兩個學生的生字展示並作簡單評價。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司馬光》這一課,我們都知道機靈的司馬光救回了掉進大水缸的小朋友,還學習了13個生字並且寫了“嚇、叫”兩個生字,同學們都學得很認真。下一節課我們再來把這篇課文學完,大家回去再仔細讀讀課文,聰明機靈的司馬光是怎麼救人的。

司馬光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司、假”等12個生字,會寫“別、到”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重點和難點

1、認識並書寫生字。

2、通過朗讀感悟司馬光勇敢、機智的品。

3、能從課文插圖中學習仔細觀察人物的表情、動作、神態。

三、教具

多媒體課件、小黑板、生字卡片、錄音機(帶)

四、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認識生字、感悟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人物。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輕聲地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小黑板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抽讀檢查)。

4、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

1、聽錄音機,數數全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2、看第一張幻燈片,説説水缸在假山的什麼位置?

3、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正當們玩得高興時,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不小心”是什麼意思?

①展開想象:這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小夥伴們什麼心情呢?

②看第二張幻燈片有一個小朋友掉進水缸裏,體會小夥伴着急的心情。

③用急切的語氣練習朗讀。

過渡:在這危險的情況下,司馬光是怎樣做的?請默讀第四自然段。

3、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①思考小朋友們為什麼這麼驚慌?

②在這萬分緊急的情況下,一個小朋友去叫大人,大人來了能不能救出小孩呢?他的方法好嗎?小組討論。

③練習朗讀、讀出驚慌、害怕的語氣。

4、學習第五自然段

①學生自由讀,思考: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他的表現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看第三張幻燈片。

②全班試着做做司馬光砸缸的動作。

③小組討論:司馬光的做法好在哪?他是個什麼樣的孩子?

5、學習第四張幻燈片,並指導朗讀。

(四)發散思維訓練。

還有別的辦法救出落水的小孩嗎?

(五)總結全文

(六)佈置作業:

背誦課文,並把這個故事講給家裏人聽。

(七)板書設計

20司馬光—機智、勇敢

砸缸

救→小朋友

資料提供者:小林

司馬光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學會九個生字,認識國字框、爪字旁、犬字底。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綠線內的六個字,只認不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3、通過朗讀課文,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機智救人的品質。

教學重點:

1、學會九個生字,重點指導寫:候、爬、使。

2、通過看圖、想象、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積極開動腦筋、機智救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難點:體會司馬光遇事沉着、積極開動腦筋、機智救人的高尚品質。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黑板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上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齊讀課題——司馬光。通過上一課的學習,你從故事裏知道了一些什麼?

2、師:小朋友真會讀書,會思考,從課文裏知道的可真不少,今天呀,老師希望小朋友繼續開動你聰明的小腦筋,再來學好課文,好嗎?

二、精讀第二自然段:

1、師:(示多媒體)瞧,誰來了?(司馬光)你知道司馬光是什麼時候的人呀?示:古時候,讀幾遍。你從圖上哪裏看出司馬光是古時候的人?對呀,那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示:古時候,有個孩子叫司馬光。指名讀。(指導讀好輕聲)

2、看,(示多媒體)司馬光和小朋友們在幹什麼?你知道他們在玩什麼遊戲嗎?他們在什麼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們玩得真起勁呀!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句話讀好?出示:一天,他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指名,小組。

3、我們再看圖,花園裏有些什麼景物呀?水缸在什麼位置呀?(示多媒體)這口水缸怎麼樣?水多不多?怎麼知道的?你能讀好這句話嗎?示:花園裏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1)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好在哪?(點擊“大”“滿”,指導讀好)(2)誰比他讀得更好?(3)齊。

4、打開課本,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精讀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戲的快樂時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是什麼事呀?看,(示多媒體)和文:有個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進了大水缸裏。

(1)指名讀。

(2)小朋友是怎麼掉進大水缸裏的?(點擊:爬上一不小心)指導讀好這句話。

2、水缸這麼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進了這樣的大水缸裏,會怎麼樣呢?

3、這時的情況真是十分危急,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示:千鈞一髮,領讀三遍。

4、突然發生了這樣的意外,小朋友們可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這下子,小朋友們可亂套了。(示多媒體)看,小朋友們怎麼樣了?還有的小朋友沒畫出來,他們可能怎麼樣了?你能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説話嗎?

5、書上是怎麼描寫這時的小朋友驚慌害怕的樣子的?你能在書上找到這句話嗎?讀給大家聽聽,看你找的對不對?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心裏害怕極了,嚇得一點主意也沒有,這句話中有一個字最能説明小朋友此時的心情,哪個字?(點:慌)你還從這句話中哪些詞看出小朋友“慌”了?(點:哭喊跑找)

(2)誰能讀出小朋友此時的驚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齊。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1、此時,有一個小朋友的表現與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誰呀?(示多媒體)司馬光有沒有逃走?有沒有害怕?師:他非常冷靜,鎮定,他是怎麼做的?示:司馬光沒有慌,他搬起一塊大石頭,使勁砸那口缸。指名讀。司馬光是怎麼砸這口缸的?(點擊:使勁)是什麼意思?從圖上哪裏看出司馬光很使勁?他為什麼要這麼使勁?(大石頭缸厚)誰把這句話讀好?齊。

(1)誰願意上來學學司馬光砸缸的樣子?

(2)一起讀好這句話(可自己配動作)

2、此時,(示多媒體)及文:水缸破了,缸裏的水流出來了,掉在缸裏的小朋友得救了。師生接讀,指導讀好輕鬆的語氣。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樣?你能對司馬光説句心裏話嗎,誰來誇誇司馬光?示:司馬光,你!

4、師:司馬光能在這種十分危急,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在短短的時間內想出這麼一個好辦法救小朋友,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這時的司馬光,示:急中生智,領讀。

5、小朋友,如果當時你也在場,你還會想出什麼辦法救這個小朋友?看誰的辦法比司馬光更棒?

6、總結:司馬光的辦法在當時的緊急情況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讓我們再一起來誇誇司馬光。(自己説自己的)。

五、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把課文美美地讀一遍,讓老師從你的讀中感受到你已經對課文讀懂了。

六、課文學完了,你從這個故事中讀懂了什麼道理?

七、回去把這個故事讀給爸爸媽媽聽。

八、課外延伸:

司馬光能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想出這麼一個好辦法來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師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馬光一樣的聰明,機靈,好嗎?聽好這樣一個故事:

司馬光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司、跌”等5個生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結合註釋,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個故事。

3.緊扣重點詞句,感悟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的美好品質。

【教學重點】

參考註釋、抓住重點詞句等方法理解全文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説説全文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司馬光聰穎機智、遇事沉着冷靜的美好品質。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誦讀《孔融讓梨》和《道邊李苦》。

一、導入新課,感悟語言。

1、老師説一句話,同學們説意思。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同學們説出老師説的話和現代語言不一樣,

教師小結:像這樣的語言就叫“文言”,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文。文言文非常簡練,有時一句話就只有一個字,但細細品味,隱藏着很多意思在裏面。學習文言文要會想象,把一個字讀成好多字,把一句話讀成好多句話。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文言文《司馬光》。(板書:司馬光)。

3、學生齊讀課題,師介紹“司馬”是複姓。

二、初讀課文,培養語感。

1. 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司馬光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wèng),足跌(di)沒水中。眾皆(ji)棄(qì)去,光持(chí)石擊甕破之,水迸(bèng),兒得活。

後出示讀音易錯字:登甕 水迸

2. 有節奏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讀準停頓:

(課件出示)

司馬光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3. 師生承接讀

師:羣兒/戲於庭,

生:一兒/登甕,

師:足跌/沒水中。

生:眾/皆棄去,

師:光/持石/擊甕/破之,

生:水迸,兒/得活。

4. 你問我答讀

讀:羣兒幹什麼? 誦:羣兒/戲於庭,

讀:一兒幹什麼? 誦:一兒/登甕,

讀:發生了什麼? 誦:足跌/沒水中。

讀:其他小孩子的反應如何? 誦:眾/皆棄去,

讀:司馬光又是怎麼表現的? 誦:光/持石/擊甕/破之,

讀:事情結果怎麼樣? 誦:水迸,兒/得活。

5.變換格式讀(ppt上豎着排列,由右往左讀)

6.記憶比拼讀

羣兒戲於庭,( ),( )。眾皆棄去,( ) ,水迸, ( )。

7.去掉標點讀。(配樂)

司馬光

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三、理解課文,感知人物。

1.理解句子的意思。

談話引入:同學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下面同學們就來説説你讀懂了哪些詞句的意思。

要求:利用註釋、插圖、工具書、聯繫上下文、已積累的經驗等方法理解文中詞句。

2.交流彙報

句式:我讀懂了 (詞或句子),它的意思是 。

3.古今對譯讀。

古文:羣兒戲於庭, 現代文:一羣小孩在庭院裏面玩,

古文:一兒登甕, 現代文:一個小孩站在大缸上面,

古文:足跌沒水中。 現代文: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

古文:眾皆棄去 , 現代文:其他的孩子都離開了,

古文:光持石擊甕破之,現代文:司馬光拿石頭砸開了缸,

古文:水迸,兒得活。 現代文:水從而流出,小孩得以活命。

4.一主兩翼對對讀。(帶文)

主:羣兒戲於庭, 兩翼:有幾個小朋友

圍呀圍着那大水缸

大家一起捉迷藏

調皮又歡暢

主:一兒登甕, 兩翼:撲通通一聲響

足跌沒水中。 有人掉進了大水缸

主:眾皆棄去 , 兩翼:大家全都嚇壞了

慌裏又慌張

主:光持石擊甕破之 兩翼:有一個小朋友

名字叫做那司馬光

搬起一塊大石頭

砸向那大水缸

主:水迸,兒得活。 兩翼:呀 哐噹噹一聲響

流水嘩啦啦往外淌

夥伴鑽出那破水缸

5、學生複述故事。

6、想象補白,豐滿故事。

一羣小孩在庭院裏面玩,他們(怎麼玩?),一個小孩(玩着玩着?),就站在大缸上面,( 他朝水裏看,看到了?),失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沒。(那個落水的小孩?)其他的孩子好慌張,(有的······有的······還有的······)都跑掉了,司馬光靈機一動,(他心想:?)拿石頭(怎樣?)砸開了缸,水從而流出,小孩得以活命。(小孩和司馬光會説些什麼?)

7.讀了課文,説説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樂於助人.、機智勇敢、沉着冷靜)

四、延伸拓展,以文帶文。

1. 自由誦讀《你讀我誦》中的《孔融讓梨》(p132)和《道邊李苦》(p134),用橫線畫出表現主人公美好品質的句子,在邊上批註上合適的詞。

2.交流

3.作業

自選《你讀我誦》中的《孔融讓梨》(p132)或《道邊李苦》(p134),利用豐富的想象,把它改編成一篇現代文。

【教學反思】這是同學們第一次接觸文言文,為了激發孩子們熱愛文言文的興趣,不讓他們產生畏難情緒,我設計了“讀一讀”“譯一譯”“説一説”“編一編”四大板塊,在教學中進行層層推進,特別是在“讀一讀”上下足了功夫,通過劃分節奏讀、你問我答讀、變化格式讀、記憶挑戰讀、去掉標點讀等多種形式的美讀,培養學生的語感,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因為《司馬光砸缸》是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同學們基本上都聽過,所以在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時,我沒有一詞一句地去解釋意思,而是放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利用以往理解詞語的方法去翻譯,從同學們的發言中可見效果還可以。最後説説課文大意,也是本單元的一個訓練重點,我依然由“趣”入手,在按原文複述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補白想象的創編,目的是為學生平時學會抓細節寫一件具體的事而服務的,課後練習的佈置也是這種指向。縱觀同學們的課堂表現,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挺高漲的,跟我的配合也很默契,不足的方面也有很多,如課堂上我對個體學生的關注還是不多,對學生的評價語也缺少針對性,對於個別偶發細節處理得不夠機智,這些方面都是以後我需要在教學中大力去完善的。

司馬光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多種形式朗讀,把課文讀準、讀通,讀出停頓和節奏,嘗試背誦。

2.通過藉助註釋、結合插圖等方法理解字詞意思,理解這篇文言文的內容,感悟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沉着冷靜。

3.通過觀看微課,反覆朗讀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有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反覆朗讀,讀準、讀通,讀出停頓和節奏,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瞭解文言文的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初讀,感知文本特點

1.同學們,你知道嗎?在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長河裏,有一些少年,他們智慧的光芒點亮了我們的童年,想認識他們嗎?逐次出示圖片,學生説出故事。(課件出示——圖1:孔融讓梨;圖2彥博灌水取球;圖3曹衝稱象;圖4司馬光破甕救友。)

2.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生説。(板書:司馬光)司馬是姓,光是名。親切地叫一叫。大聲喊喊他。生讀課題。像這樣由兩個字組成的姓,你還知道嗎?生説。聽説過“司馬光砸缸”這個故事嗎,哪位同學來給我們講講。

3.如果把剛才同學講的原原本本寫下來,就是白話文。那你知道古人是怎麼描述這個故事的嗎?翻開課本102頁,自己大聲地讀一讀。

4.讀過了嗎?和平時的課文有什麼不同?生自由説。

5.師小結:你們發現得真好,這是古人寫的文章,我們把它叫做——文言文(板書:文言文)。那什麼是文言文呢?讓我們簡單瞭解下。生觀看微課視頻,初步瞭解文言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齊讀課題。

第二板塊:細讀,把握停頓節奏

1.朗讀生字。小老師帶讀。“甕”字的讀音強調,“甕”長什麼樣子?圖片出示甕和缸,讓學生來猜,説出理由。(板書:插圖)補充和甕有關的成語:請君入甕,甕中之鼈。

2.一讀,意在正音。

要求:兩分鐘時間,用自己的速度,朗讀課文,能讀幾遍就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自由讀。指名讀。師相機引導正音。

3.二讀,重在停頓。

引言:讀古文講究“斷句”。我們知道原來古文是沒有標點的,課文為了大家學習方便,加上了標點。有標點的地方當然要停頓,但一些句子中,根據它的意思,沒有標點的地方需要拖個長音。這樣讀,你自己比較好理解,聽的人也容易聽懂。請大家拿出筆來,聽老師讀一遍,注意聽我讀到哪裏沒有標點卻拖長了字音,你就在哪裏畫一條斜線。(板書畫斜線“/”)為了便於大家聽和畫,我讀的慢一點,拖音也放長一些,明白嗎?師範讀。指名讀。

課件出示: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生校對修正。

按照這樣的停頓方法,自己再試着讀一讀課文,要求:不但要讀正確,更要注意句子的停頓。男女生讀。

2.三讀,貴在節奏。

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着節奏晃動。(師示範)讀出滋味來的人都是這樣,你們也試一試,看看能讀出滋味來嗎?

自由讀。齊讀。

第三板塊:品讀,理解文本含義

1.課文讀通讀順了,那你是否讀懂了呢?我來考考大家?出示電子課文。

老師剛才讀了課文內容,發現沒有司馬光這個名字啊?(生説)光就是司馬光,你是怎麼知道的。(生説,師板書:註釋)這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藉助註釋,我們還理解了這些字的意思。(課件出示註釋)

文中就只有司馬光一個孩子嗎?還有哪些人,用橫線劃一劃。(羣兒、一兒、眾、兒)生説,並理解意思。

這些孩子在幹什麼?請用筆圈出文中人物的動作。(戲、登、跌、去、持、破)指名説。師圈畫。

2.品讀句一:羣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戲”是什麼意思?生説。

一羣孩子在庭院裏嬉戲、玩耍,用古文來寫就是——羣兒戲於庭。那麼,如果一羣孩子在園中玩耍呢?就叫——(羣兒戲於園),在樹林中嬉戲呢?叫——(戲於林),在池塘裏嬉戲呢?原來,這“戲於什麼地方”就是在什麼地方嬉戲、玩耍!一羣孩子在庭院裏嬉戲、玩耍,玩得多開心哪!讀——羣兒戲於庭。

“足跌沒水中”,一不小心,腳下一滑,“呯——”地一聲,掉進了甕中,水很深,一下沒過了頭頂!這一切發生得太快了,一眨眼的工夫哪!所以,“跌沒/水中”你不妨讀得快、急。

3.品讀句二: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

猜猜看這一句大致是什麼意思?生説。當看見有人掉進甕中,其他的小孩有怎樣的反應?能想象一下他們當時的樣子嗎?有的孩子……有的孩子……還有的孩子……小朋友們,讓我們穿越時空,也來當一回古人,把剛才的話用簡短的文字説一説。試着用“眾皆棄去,一兒XX,一兒XX……”的句式説一説。(一兒呼救,一兒大叫,一兒驚走,一兒狂叫,一兒大哭……)

當小夥伴們驚慌失措的時候,司馬光在幹什麼?生説。這“持石擊甕”要讀得迅速有力,才能顯得司馬光做事果斷、利落!“破之”呢?你就長舒一口氣吧,緊張的氣氛一掃而光,所以讀地慢些——破——之——,結局皆大歡喜,所以要緩,語氣上揚,兒——得活——。

4.師生合作帶着語氣讀課文。

5.從司馬光破甕救友這件事上,你覺得司馬光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指名説。生説師板書。

6.司馬光真了不起,想記住這個故事嗎?自己先試着背一背。生自由背誦。填空形式集體嘗試背誦。

小結延伸

小結:同學們,今天我們學了《司馬光》這篇課文,從司馬光破甕救友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一個機智勇敢、沉着冷靜的孩子;我們還第一次學習了文言文,初步瞭解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可以藉助註釋、插圖,碰到難句反覆多讀幾遍。

延伸:還記得以前學過的《曹衝稱象》的故事嗎?老師這兒有一篇用文言文寫的《曹衝稱象》,想不想讀一讀?(下發課外閲讀:文言文的《曹衝稱象》)喜歡的話課後去讀一讀吧!

板書設計

司馬光文言文

機智勇敢插圖

冷靜沉着註釋

司馬光教學設計14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着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説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3.分別抄有第四、五兩段課文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師述: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2、師繪聲繪色地講故事,並相機出示掛圖。生思考故事主要講的是誰?

3、生回答,師板書:司馬光(齊讀課題)

4、師簡介司馬光。(司馬光是宋朝的文學家,司馬是複姓,光是名。)

設置懸念:今天我們就是要講一講司馬光小時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麼救人的,為什麼要救呢?(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二、指導看圖,初步瞭解圖意。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有些什麼?

2.圖上有幾個小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哪個是司馬光?

三、初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是怎樣寫圖畫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讀要求:

(1)讀準每個字音。

(2)畫出本課的生字。

(3)標好自然段

2.説説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四、精讀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出示生字卡片“古時候”,幫助學生理解“古時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讓學生説説,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知道這篇課文要寫誰的事情。

(4)回到課題,是以人物的名字作為課題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幾句話,這兩句話分別講了什麼?

(2)藉助圖畫學習第2句話,弄清缸與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強調是裝滿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園裏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裏裝滿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思考:

①那個小朋友是怎樣掉進缸裏的?

②掉進缸裏的小朋友會出現什麼情況?

(2)學生回答思考題後,教師略作小結,為突出司馬光遇事不慌,聰明果敢作好鋪墊。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再次自由認讀生字詞。

2.不看拼音,直接認讀生字詞。教師檢查:開火車讀。

3.看到課後字表裏的字,你覺得哪個字最難記住?你記住了嗎?你是怎樣記的?你已經記住了哪些生字?

4.指導書寫“幾、個”兩個生字。

第二課時

一、學習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討論:從哪裏看出別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嚇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學生讀文想象後,讓學生表演第4段的內容。

(5)小結:別的小朋友心裏着急,動作忙亂,司馬光表現怎麼樣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用筆畫出司馬光砸缸的動作。

(2)出示卡片: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砸破了。

(3)討論:

①司馬光沒有慌,他是怎樣做的呢?

②“舉起”與“拿起”作比較,“舉起”説明什麼?

③指名讓學生表演“使勁砸”的動作。

④“幾下子”告訴了我們什麼?

(4)再引導學生看圖,討論:

①司馬光為什麼要砸缸?

②能用別的辦法救出那個掉進缸裏的小朋友嗎?

(5)小結:司馬光砸缸救人這件事可看出他是個遇事不慌、聰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得(dé)”的讀音。

(2)讓學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馬光説一句感謝的話。

二、朗讀四至六自然段課文。

三、發散學生思維。

如果你是當時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員,你會怎麼做呢?司馬光是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那麼你還有什麼辦法救小朋友呢?

要求:大膽想象。

學生踴躍講出自己的辦法。

四、説話訓練。

誇誇司馬光。(你真是個好孩子!)

五、小結。

學了司馬光砸缸救人,我們懂得了遇到緊急事件,要沉着冷靜、動腦筋、想辦法。

第三課時

一、總結全文。

1.指名朗讀。

2.看圖複述故事。

3.讓學生説説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二、完成課後作業第2題。

1.卡片出示兩組句子:

(1)他跟幾個小朋友玩。他跟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

(2)司馬光砸缸。司馬光用(石頭)砸缸。

2.要求學生找出每組的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

(1)第1組的第2句寫明在什麼地方玩,並體會表示地點的詞語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組的第2句寫清楚了司馬光用什麼東西砸水缸。

三、指導學生識記字形並書寫

1.開火車讀生字,讀詞語。

2.自己描生字,記字形,相互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候:不要漏寫第三筆“豎”。

孩:第三筆是“提”,右邊要寫緊湊。

都:指導雙耳旁的寫法,第一筆“橫撇彎鈎”,不要誤寫成2筆。

哭:不要漏寫最後一筆“點”。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後封口。

朋:由兩個“月”組成。

跑:“足字旁”,右邊是書包的“包”。

四、作業佈置。

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板書設計

20 司馬光

都慌了

掉進缸裏

別的小朋友—————叫 喊 跑 找

沒慌

司馬光———————拿砸(幾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機智勇敢)

司馬光教學設計1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和8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育學生遇事要像司馬光一樣沉着機智。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指導識字、寫字。 3.通過朗讀第四、五段理解司馬光遇事時與別的小朋友反應不同,説明他是個愛動腦筋機智聰明的孩子。

課前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3.分別抄有第四、五兩段課文的小黑板。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學習生字 這堂課我們要來認識一位古代的小朋友,他是誰呢?(板書:司馬光)請學生讀準”司“。告訴學生“司”是“司機”的“司”,在這裏與“馬”組成複姓。再請學生讀準“光”的音。提示“光”的音。提示“光”的筆順。學生完整地讀課題。

二、過渡激趣,整體感知 1.司馬光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能寫在課本里讓我們大家學習呢? 2.聽課文錄音,注意良好的聽讀姿勢、聽讀習慣的培養,特別要學生注意看清課文標點,聽好停頓的地方。 3.學生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的長句子。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留心聽,聽後互相評議。

三、突出重點,教學課文

1.司馬光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現在很遠很遠了,課文第一段用了一個什麼詞表示?學習古時候”讀準“時”。

2.有一回,司馬光和幾個小朋友在花園裏玩,突然,發生了一件很危險的事,司馬光是怎麼做的呢?結果怎樣呢?請同學們自己學習二到六段。要求:仔細讀課文,畫出講司馬光表現的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再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交流討論。 (1)發生了什麼危險的事?誰來讀二、三兩段課文?其他人注意聽有沒有讀出危險的感覺。 (2)別的小朋友年看到小夥伴掉進小缸,他們怎麼樣了?先指名回答,再讀有關句子。然後引導學生學習生字“都、慌、嚇、哭、喊”,啟發學生自己分析“嚇、哭、都”的字形。 (3)司馬光的表現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指名讀第五段。其他同學注意聽他有沒有強調出司馬光與別的孩子不同的地方。評議,練習朗讀。 (4)結果怎樣? 這裏採用師生對讀方式怎樣?朗讀最後一段。

4.司馬光救出了小朋友,那時,他自己也還是個孩子,學習生字“孩”,注意“孩”是子字旁,寫法與“子”不同,最後一筆是“提”。啟發學生思考還有什麼辦法能救掉進缸裏的小朋友。學生可能想出以下辦法:①把小朋友拽出來;②在缸裏,拉他出來;3把缸推倒等。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們愛動腦筋,然後將方法進行比較:大家想的辦法基本是讓人離開水,但在當時情況下,缸太大,太重,喊人又來不及,司馬光能及時想到用大石頭砸破缸,使水流出,讓水離開人。這個方法巧妙而實用,這與他遇事愛動腦筋是分不開的。朗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二、鞏固生字詞 1.開火車讀生字,讀詞語。 2.自己描生字,記字形,相互交流記字方法。 3.指導寫字。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候:不要漏寫第三筆“豎”。 孩:第三筆是“提”,右邊要寫緊湊。 都:指導雙耳旁的寫法,第一筆“橫撇彎鈎”,不要誤寫成2筆。 哭:不要漏寫最後一筆“點”。 三、課後練習 1.完成課後練習2。 2.完成課後練習3。 先讀讀“塊、快”,引導學生髮現它們讀音相同,右邊字形相同,左邊偏旁不同。瞭解“塊”常指“土塊、石塊”,所以有“土”旁;“快”一般指速度高,走路、做事等用的時間短,也有“快要、將要”的意思。然後讓學生試着自己填空,然後集體訂正。 3.補充練習。媽媽( )下班了。 這輛汽車開得真( )呀! 我有一( )橡皮。

標籤: 司馬光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q8nr2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