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初步認識鐘錶的面,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通過交流、合作、學會認讀整時,認識鐘錶。初步建立時間觀念。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比較等活動,培養觀察能力和探究合作的學習意識。

情感目標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結合日常生活作息時間,培養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看鐘面的整時。

教學難點:

時間的兩種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自制課件,鐘面模型、

學具:每人一張沒有時針和分針的鐘面、橡皮泥、兩根牙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老朋友,他是誰呢?(課件顯示圖)懶羊羊怎麼還在呼呼大睡,懶羊羊經常遲到,羊村的小羊們決定送給懶羊羊一件禮物,你們猜會是什麼禮呢?(放音效)(鬧鐘)。

2鬧鐘不停地嘀嗒嘀嗒地走着,它能告訴我們什麼?

生:它催我們早早起牀。

生:它能告訴我們時間。

3除了鬧鐘,有這種作用的還有什麼?

生:手錶、枱鐘、掛鐘、公雞…

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的鐘表,它們漂亮嗎?你們想不想認識它們?

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鐘錶。(出示課題)

4、鐘錶是我們生活中的好朋友,它不僅有漂亮的外衣,身上還藏着很多的數學知識,想不想和懶羊羊一起來了解它。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1.認識鐘面師:仔細觀察鐘面上有什麼?

生討論,彙報:有12個數字

師:都有哪些數字,這些數字在鐘面圍成一圈,最上面的數是(),最下面的數是(),最左邊的數是(),最右邊的數是()。

師:(課件出示)我這裏有一個缺了數字的時鐘,你能把殘缺的鐘面補齊嗎?

師:鐘面上除了有數字還有什麼?(時針和分針)

師:兩根針長得一樣嗎?長的針叫什麼?短的針叫什麼?

師:為了讓小朋友記住這兩根針,老師編了一句兒歌:時針長,分針短,轉來轉去真好玩。

出示四個鐘面:找找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

小結:剛才通過小朋友的細心觀察,我們認識了鐘面,鐘錶沒有嘴,但卻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那麼鐘面的時間你會看嗎?懶羊羊可不會看,我們一起當小老師教教它好嗎?

2.認識整時出示4時、6時、10時、12時四個鐘面説一説你是怎麼看時間的?誰也能像他這樣説?

比一比:撥出的時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什麼不同的地方?

兒歌:分針指12,就是整時了。

鐘面上有幾個整時?

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9時。要準確的表示時間還得用“上午、下午、晚上”這些詞語。比如説:“上午9時,我在讀書,晚上9時我在睡覺”。

師:“現在讓我們拿出手中的鐘表自己撥出一個整時的時間,然後説一個時間自己在做什麼事?可以從早上説起。”

生撥再彙報

師:小朋友們,時間很寶貴,我們要養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按時起牀,按時睡覺的習慣。

3.學習兩種計時法我們學會了看時間還要學會把它記下來

⑴電子表示法:(出示4:00的卡片)你見過這種時間嗎?在哪見過?

生:電話顯示屏上,電腦上,電視上,電子錶上,手機上。

師:這是整時的第一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請你模仿這種寫法寫出剛才鐘面下的三個時間。師:説一説電子表示法表示整時有什麼特點呢?

生:中間有“:”,後面都是00,是幾時前面就是幾。

⑵漢字表示法:記錄時間還有另一種方法:

漢字表示法介紹用漢字“時”表示的方法

比較這兩種寫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⑷小明的一天:

師:學會了看時間,寫時間,我們還要合理的安排時間,我們一起來看小明的一天是怎樣過的?師:師: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兩圈,所以會有兩個8時。,為了區分這兩個8時,我們説的時間前要記得加上早上、中午、下午、晚上這些時間詞,如第一圖,我們可以説小明上午8時在讀書,誰也能像老師這樣説?

小結

媽媽的話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快樂連連看

2、説一説

3、擺一擺:用兩根牙籤在鐘面上擺出一個整時的時間並寫下來。

4、遊戲:人體時鐘

5、畫一畫: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漂亮的時鐘,並寫出所畫的時間:説一説要怎麼畫?

四、課末總結

事情做錯了可以改,東西用了可以再買,可是時間呢?過去了就不再回來。小朋友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

設計説明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初步認識鐘面。教材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由於時間和時刻都是比較抽象的概念,因此,根據學習內容的自身特點,根據課標精神,我在設計教學時力求體現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聯繫生活,合作交流,人人蔘與。具體的有以下幾個特點。

1.精心設計情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實踐表明:教師只有精心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為學生學習作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他們才能主動探索,進而獲取知識。

如羊村的小羊送禮物引入新課從而認識各式各樣的鐘表並瞭解它的作用。一來貼近生活,學生在生活中碰到過,學習後能為生活服務,二來通過具體事件豐富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蔘與。

教學改革的重點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持續發展。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者是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以自己的方式來理解事物。

如“認鐘面”這一環節中,讓大家觀察鐘面上有些什麼,人人都參與觀察、表達、交流,感性地接觸到鐘面,然後在反饋中自由地説,盡情地説,再從小朋友自己的語言中拉出所要學習的中心內容。

3.重視動手操作實踐。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課標倡導的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動手實踐,根據學習知識的性質特點,結合大量的操作活動來學習。

如鐘面觀察、撥時鐘;練習書寫時刻。在這些活動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做數學”,及時反饋交流,讓操作與思維聯繫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

4、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玩中學

為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把練習設計成有趣的數學遊戲。如:快樂連連看、人體時鐘、畫一畫。練習也富有彈性由易到難,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從解決問題中獲得成功感。特別是最後一題畫時鐘並用兩種方法寫出所畫時間是對整節課的總結和概括。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84頁、85頁。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觀察與對比中會認、讀、寫整時。

2、培養學生觀察與表達的能力

3、溝通生活與數學的聯繫,引導學生感受時間的寶貴,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按時作息。

教學重點:

認整時、記錄整時。

教學難點:

特殊時刻的認識.

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引入新知

1、創設數寶寶情景

2、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認識鐘錶

(2)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自主學習認識鐘面

(1)學生自己觀察鐘面,思考鐘面上都有什麼。

(2)提問:誰知道鐘面上的這兩根針叫什麼名字?它們長得一樣嗎?

(3)學生在其他鐘面上指出時針和分針。

(4)演示時針、分針旋轉的方向,學生用小手指模仿操作。

2、歸納總結認識整時

(1)依次出示三個鐘面,分別提問:這是幾時?現在時針指向幾?分針指向幾?

(2)分析比較找出規律,提問:學習了這三個鐘面,請你比較一下,這三個鐘面的時針和分針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3)歸納總結:

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板書)

(4)鞏固新知:

撥一撥,説時刻。

(5)認識電子計時法

(三)鞏固練習拓展新知

1、投影出示教材85頁的第一幅圖,?

(1)提問:小明幾時在做什麼?師生共同完成其他幾幅圖。投影展示,全班交流。

(2)問:小明9時在幹什麼?同樣是9時,為什麼做的事卻不同?

2、判斷時間

3、過幾小時是幾時?

4、拓展新知

你知道嗎?(課件展示書上85內容)

(四)全課小結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錶(包括電子錶)表面上的整時數.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錶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

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錶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説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説:“鬧鐘”。

師:鬧鐘有什麼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牀。

生2:可以告訴我什麼時候幹什麼。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板書:認識鐘錶

[評析:抓住學生年齡特徵,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謎語引出鐘錶,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然後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麼?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後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麼?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邊説邊拿實物鍾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着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評析:這裏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麼想的,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麼知道的?同桌互相説一説。

生:同桌互相説。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説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幹什麼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你能用一句話説説看整時刻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好,我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

師:誰願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小結:小朋友們説的都很對,是的,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撥一撥小鬧鐘?

生:想。

師:撥一個8時,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注意時針、分針轉動的方向。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你撥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樣嗎?

師: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撥一個3時。

生:撥鍾。

師:誰願意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説説你是怎麼撥的?

生:積極舉手表現自己。教師及時給以獎勵。

[評析: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麼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麼樣?請大家看你桌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寫出鐘錶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比比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生:獨立完成填空,有同學小聲説:“怎麼兩個都一樣?”

師:你發現什麼了?

生1:兩個一樣,都是9時。

生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麼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説的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評析:讓學生髮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瞭解時針要在鐘面上每天轉兩圈,所以一天中有兩個9時,拓展了學生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並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説説圖中的小朋友在什麼時刻幹什麼嗎?

生1:小紅7時起牀。

生2:早上,媽媽叫小紅起牀。

生3:小紅在早上7時起牀。

師:那你是幾時起牀,又是幾時睡覺的?在鐘面上撥出來,並同桌互相説一説。

生:活動。

師:我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牀,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師: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並説説這個時刻你在幹什麼?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下面,我們來輕鬆一下,做做課中操。

[評析: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並説説這個時刻在幹什麼。既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這種鐘錶示時刻外,還能用什麼表示時刻呢?

生:用手錶

生:用電子錶。

(電腦出示3個時刻)

師:請同學們看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麼?

生1:都表示5時。

生2:一個是鍾,一個是手錶,一個是電子錶。

生3:我發現前兩個都是用分針時針表示的,第三個是用電子錶顯示的。

師:仔細觀察,電子錶是怎麼顯示時間的?

生:電子錶的表面有兩個點,左邊是幾就表示幾時,右邊是幾,就表示幾分。

師: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們獎勵給他一塊獎牌。説的非常好,電子錶的表面有兩個點,當兩個點的左邊是幾,同時,兩個點的右邊是兩個0,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像電子錶顯示的這種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

生1:電話顯示器上。

生2:電視上。

生3:手機上。

師:你能試着用這種方法表示2時嗎?

生:練習。

師:誰願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寫法?

生:積極要求表現自己。

師:(大屏幕顯示8時)8時和3時用這種表示方法,又該如何表示呢?

生:在練習本上用第二種表示方法寫。

[評析:通過學生觀察比較,發現了表示時間的兩種方法,再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為學生再次積累感性認知。]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師:請同學看大屏幕,時間老人還給我們送來2個鐘面,你能準確地説出現在是幾時,並説説這時候你該做什麼嗎?同桌互相説一説。

你能試着用兩種方法把這兩個時刻表示出來嗎?

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仔細觀察這兩個鐘面,看看6時和12時,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有什麼特點?

生:6時,時針和分針成了一條線。12時,時針和分針合在一起了。

2.師:猜謎:公雞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鬧盈盈,長針、短針成一線,請問這時幾時整?

生:6時整。

師:誰有補充?

生:早上的`6時整。

師:那再過一小時是幾時呢?

3.手勢遊戲:由老師給大家做幾個手勢,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根據老師的手勢馬上説出是幾時整?(3時、6時、9時、12時)

4.下面,我們來玩個撥鐘錶的遊戲,同桌兩人一人在鐘面上撥針,另一個人説時刻,交換練習。

5.我們來玩個小品好不好?請幾個小朋友上台來做幾個動作,你猜他時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用你的小鬧鐘撥出時刻,誰最先撥好就上好鬧鈐。

(1)洗臉:撥的時刻有6時,6時半,7時,9時理由是晚上睡覺前洗臉。

(2)睡覺: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1時理由是午休。

(3)讀書: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

(4)吃飯;撥的時刻有7時吃早飯,12時吃午飯。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幹,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撥出的時間也很合理,一節課馬上就過去了,時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很寶貴,我們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準確掌握時間,按時起牀,按時睡覺,不浪費時間,做個遵守時間的好學生。能做到嗎?

四、全課總結。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節課,老師感到非常的高興,那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把你的收穫告訴大家好嗎?

[總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繫實際。體現數學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

2.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3.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4.評價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光彩。李老師絕不吝嗇對學生的讚揚與激勵,教師的一顆愛心使評價煥發出藝術的魅力。

5.整節課收放自如,學生和諧發展。師生角色分明,關係親切融和。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認,讀整時;

2、能夠用兩種方法表示整時;

3、引導學生認識時間,幫助孩子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設計:

雖然學生剛上一年級,但他們已經在生活中積累了一定認識鐘錶的經驗,在教學整時認讀時,首先讓學生認識鐘面,分清分針和時針,通過學生的討論、交流,對比、觀察“三個鐘面(6時、8時、4時)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得出結論: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然後通過活動,看一看、撥一撥,加強對整時的認識,與生活聯繫,出示電子表示法,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用兩種方法來表示整時,最後出示小明一天的作息時間,滲透學生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養成遵守和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指導語:今天是我們一一班全體學生第一次來多媒體教室上課,你們高興嗎?老師非常高興,有這麼多的老師在後面看着我們一一班小朋友,看看誰表現的最好。

引入課題:好了,大家坐的這麼端正,老師就送大家一個禮物,猜一猜:有位好朋友,會走沒有腿、會説沒有嘴,他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牀、什麼時候睡覺。(出示課件)提問:説一説你們在哪裏見過鐘錶?

總結:你們在這麼多地方見過鐘錶,鐘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大家真聰明!鐘錶能夠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什麼時候上課、放學、吃飯、睡覺),它的作用多大呀!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錶,板書“認識鐘錶”。

二、新授

1、看,老師帶來了一個鐘錶,你們仔細觀察這個鐘錶,鐘面上都有什麼呢?

板書【分針(長)、時針(短)】還有12個數字,大家來讀一下。

2、拿出你們手中的鐘表,同桌互相指一指,那個是時針、那個是分針。

3、那我們認識了鐘面,先把表放下,下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麗麗每天什麼時候起牀?你們認識鐘面上的時刻麼?

總結:我們生活中通常説的7點,在教學上把7點説成7時,大家仔細觀察7時的時候,時針和分針都分別指着幾呢?説得很好,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7,這就是7時。

4、那你們知道這個鐘錶幾時麼?分針和時針都指着幾?

5、仔細觀察這幾個鐘面分針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總結:分針都是指向12,時針指向(6、4、8),那麼,我們就説:當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

6、既然大家都認識了整時,老師就來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麼?

(1時、5時、7時、8時)回答的真好,老師説時間,你們自己動手撥一撥;同桌互相説時間,動手撥一撥。

我們剛才學習了用中文來記錄整時,那麼你們知道整時的另一種表示方法麼?出示課件“12:00”,你們知道這是幾時麼?你們在哪裏見過呢?(手機上、手錶上、車票上……)。那麼,我們來看一下7時,該怎麼用電子表示法表示呢?先寫7,接着在7的右下方寫兩個上下並排的小圓點,然後寫兩個0,他們都讀作7時、7:00。

三、練習

我們認識了時間,就要合理的安排好時間,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小明是怎樣安排時間的。

四、總結:

我們今天學會了什麼?收穫可真不小!那麼我們就要像小明那樣合理安排好時間,做一個珍惜時間、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一年級數學上冊《認識鐘錶》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夠認識鐘面,認識整時,會用兩種方法記錄整時。

2、通過讀、想、説、練等實踐環節,提升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能夠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鐘面,知道整時的表示方法。

難點:會用兩種方法表示鐘面上的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課前兩分鐘(3分鐘)

小主持人主持,兩分鐘的小視頻——《一寸光陰一寸金與古人記錄時間的方法》,對孩子進行科普,古代人是用日晷等記錄時間,再介紹現在生活中人們用什麼記錄時間。由此導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2分鐘)

生齊讀學習目標,帶着目標準備開始學習任務。

三.小組交流(5分鐘)

心中帶着目標,拿出前置小研究和準備好的鐘錶,小組討論積極配合,動手操作,分工明確。

四.小組展示(15分鐘)

小組長:帶領孩子向大家問好介紹自己小組

生1:向大家展示第一題,我發現鐘面上面有數字,有時針,有分針,我的彙報完畢,誰願與我交流。

生交流:我還發現了時針長,分針短;我還發現了一個特點,時針轉得慢,時針轉的快。

生2:在展台下邊説邊展示第二題,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8,是8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3,是3時;分針指向12,時針指向6,是6時,我的彙報完畢,誰願與我交流。

(生操作交流過程中,師適時板書)

生交流:你説的很好,就是説的有點慢,沒有珍惜時間;你説的很好,可是我表示的是8:00,可以嗎?(此時,師適時引導。兩種寫法都可以,審清題意,選擇適當的寫法。)

生3:我來給大家彙報第三題,整時的寫法,讀法。生交流。

生4:我來給大家彙報最後一題。

生交流:你畫的針不直;你畫的兩個針長短差不多,我們分不清。

五.談收穫(5分鐘)

生做小老師進行彙報,老師帶着孩子再次強調重難點。

六.我會練(8分鐘)

小明的一天,生準確的説出小明每個時間點在做什麼。

並結合今天學習的知識,做一張自己的時間作息表,用來提醒自己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養成合理利用時間的好孩子。

七.贈名言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下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pwlje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