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2篇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枚金幣》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2篇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及設計思路

本單元三篇主體課文都是按照事情的先後發展順序來寫的,與之對比,自讀課文中的幾段內容則是並列寫的,要引導學生在對比中感悟課文的寫作特點。這一點,我設計了三步走的戰略方針:一.前兩篇課文,通過讀、講及説主要內容等,體會寫作特點。二.到第三篇課文,先明確提出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寫的方法,然後回顧前兩篇再次體會這種寫法,最後説説第三篇課文是怎樣按照這個順序寫的。三.學習自讀課文,提出並列的寫法,與之對比,深化對兩種寫法的認識。

《一枚金幣》是本單元首篇課文,結合單元整體安排和本課特點,我抓住了以下三條線索來教學此文:1.故事情節發展線。通過讀、講故事及説主要內容,體會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來寫作的思路。2.人物心理線。抓住兩個“受不了”體會人物心情。3.思想內容線。通過學習活動讓學生懂得金錢是辛勤勞動換來的,懂得金錢所包含的勞動價值,知道珍惜財富。

二、學情分析

對於現在大多數孩子來説,充裕的物質生活,使他們正像文中的兒子一樣,看不到父母掙錢的辛苦,不懂得金錢中包含有勞動價值,當然也就不知道珍惜。學習本課,要在閲讀中讓學生體會到金錢是辛勤勞動換來的,來之不易,引導學生在今後生活中 懂得正確對待金錢,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三、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心情,重點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2.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金錢是辛勤勞動換來的,要知道珍惜。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進入故事情境

誰能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相機板書:老人兒子)

[整體感知課文,理清層次;再現名言,培養愛讀書的好習慣。]

(二)學習第二部分,體會老人“受不了”時的心情

1.默讀第二部分(2~8自然段)體會:有這樣一個懶兒子,老人是什麼心情?

2.聯繫實際,體會父親“受不了”的心情。

3.分角色朗讀,讀出老人的感受。

(三)學習兒子與父親的三次對話,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1.默讀兒子三次“掙”錢的經過,同桌合作口頭填下表。

次序錢的來源父親是怎麼做的兒子的表現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指名填表後,進行觀察比較,根據自己的發現質疑。

學生可能會問:

(1)為什麼前兩次兒子都笑了,而第三次卻“受不了”了?

(2)父親為什麼要把金幣扔進火爐裏?

(3)前兩次父親怎麼知道那錢不是兒子掙的?

確定第一問為研讀重點,利用表格對比學習前兩次與第三次。

[在老師引導下,學生應能提出有質量的問題,無論思考、討論什麼問題,都要立足於自讀,自己產生問題,引起思考。]

3.朗讀討論,前兩次兒子為什麼笑了。

(1)分角色朗讀前兩次對話。

指導朗讀,引導讀出母親對兒子的溺愛與縱容,讀出父親的失望與痛苦。

第二次對話中,抓住“筋疲力盡”、“滿頭大汗”,讀好兒子騙父親的話,引導積累帶“汗”字的詞語:汗如雨下、汗流浹背、汗流滿面。(用動作來提示,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2)讀後交流:父親兩次把兒子的錢扔進火爐裏,兒子都笑了,假如你就是那個兒子,你為什麼笑?説説你心裏是怎麼想的。

[學生在閲讀中,容易形成一種角色認同,利用這點讓他們進行角色置換,會得到獨特的感受、體驗,很好地理解書中人物的心情。]

4.對比閲讀第三次對話,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1)分角色朗讀。

(2)評價,重點評兒子的話讀得怎麼樣。

(3)創設情境:要想讀好兒子的話,就要像演員一樣去體驗生活。

①熟悉劇本:第三次這枚金幣是怎麼掙來的?(板畫一枚金幣)學生默讀這部分,勾畫出重點詞、句交流。

②體驗生活,以六月天割麥為例,説説兒子為掙這枚金幣付出了怎樣艱辛的勞動;抓住“苦差使”、“當牛當馬”、“幹了整整一個星期”來體會勞動的辛苦。最後歸納出這枚金幣是辛勤勞動、流血流汗換來的。(板書:辛勤勞動流血流汗)

[僅憑那些重點詞句,學生是無法體會到勞動的艱辛的,通過創設情境,豐富學生的思維與想像空間,使他們獲得更深切的感受。]

在談到六月天割麥時的炎熱時,再現帶“汗”字的詞語,

[學生積累過的詞、句及名言等,我們應儘可能多的在適當的語境中再現,給他們做運用的示範,既鞏固了積累,又培養了學生主動運用自己所積累詞句的習慣。]

(4)角色互換,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激qing、交流:兒子辛勤勞動,流血流汗掙來的金幣,卻被扔進了火爐,那扔進去的,不只是金幣,而是他整整一個星期的血汗啊!同學們,假如你是兒子,你現在會怎麼想?説一説。

(5)朗讀兒子的話,再次體會他“受不了”時的心情。

師可指名讀、範讀、激qing引讀,在讀中體會。

[通過激qing澎湃地讀,使學生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深入體會人物心情。]

(6)父子對比,再次體會父親“受不了”時的心情。

父親的錢也是辛勤勞動、流血流汗換來的,父親只扔了他一枚金幣,他就受不了,他花錢如流水,花了父親多少枚金幣啊,父親會是多麼的“受不了”啊!(指板書。)

(7)解決其他質疑,請剛才提問的同學來回答各自的問題。

4.師小結全文。讀一本好書,就像是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那麼,這個故事中那位高尚的人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師邊説邊把板書圈畫成一個人臉狀,指板書。)金錢是辛勤勞動,甚至流血流汗換來的,要知道珍惜。

(四)聯繫實際,激qing導行

1.學了這一課,你怎麼看待父母給你的錢?體會父母的辛苦,知道金錢來之不易。

2.你今後打算怎麼用他們給你的錢?

(五)作業

1.把本節課學到的詞語記在摘錄筆記本上,記住它們。

2.小組合作,完成調查報告。

壓歲錢使用情況調查

組員原來怎麼使用學這一課後有

什麼改變改變的原因

(或不改變的原因)

五、教學反思

(一)培養學生學會獨立閲讀的策略、方法

在本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自讀基礎上提出問題,再讀文自行解答問題,通過交流,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另外,教材對四年級學生的自學水平通過“金鑰匙”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要求,因而在本課質疑環節中,我做了引導,使學生不光會自己提出問題,而且能提出比較有質量的問題。

(二)角色互換,體會人物心情

學生在閲讀中易形成一種角色認同,我利用這點,讓他們進行角色置換:“假如你就是那個兒子,你這時笑什麼?説説你心裏是怎麼想的。”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也用此法,這招很奏效,學生把自己當成兒子,用兒子的口吻,説出了他當時的想法,很好地理解了人物心情。

(三)聯繫生活學語文,再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

在體會父親失望痛苦的心情時,還有兒子掙錢的辛苦時,都聯繫了生活實際,更好地理解了課文;而在學文後,談怎樣看待父母的錢,做壓歲錢使用情況調查,則又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在受到語言文字薰陶的同時,又深化了對所學的認識,指導了學生的行動。

(四)對於積累的點滴之我見

學生積累過的詞、句以及名言等,我們應儘可能多地在適當的語境中再現,給他們做運用的示範,既鞏固了積累,又培養了學生主動運用自己所積累詞句的習慣。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2

桐城市東關小學 朱際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枚金幣》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2.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兒子前後的變化,理解父親的做法。

3.培養學生在閲讀過程中質疑、解疑、自主閲讀的能力。

4.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懂得“要靠自己的勞動掙錢,要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兒子“受不了”的心情,理解父親的做法,學習通過語言反映人物性格。

2.懂得文中所藴含的道理:要靠自己的勞動掙錢,要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一枚金幣》(板書課題)。

2.聽寫詞語:懶惰省吃儉用掙錢當牛做馬

3.説説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4.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一對個性截然相反的父子,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二、深入課文,品讀感悟

梳理三次“掙”錢的過程

1.兒子一共交給父親幾枚金幣?父子倆又是怎樣對待這三枚金幣的呢?

2.課件出示自學導航:自由朗讀課文9--28自然段,小組合作口頭填表格。

金幣的來源

父親的做法

兒子的表現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指名彙報。

4.請學生仔細觀察表格,質疑,教師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

預設:

(1)前兩次兒子為什麼笑着走開了?

a. 分角色朗讀課文9—20自然段。

b. 採訪母親、父親這兩個角色。

(2)兒子第三次為什麼“受不了”了?

剖析兒子 “受不了”原因

1.兒子為什麼第三次“受不了”了?他究竟受不了到什麼程度?師生合作表演,學生評價。

2.齊讀25和26自然段。

3.課件出示兩個句子,比較哪個更好,並説明理由。

兒子受不了啦,忙走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把金幣拿出來,大聲説道。

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把金幣抓出來,大聲叫道。

4.指導朗讀,教學反思》。

5.瞭解兒子受不了的原因。

(1)理解“當牛做馬”和“苦差事”。

(2)引導學生想象兒子在這一星期裏所受的苦以及他的想法。

(3)體會兒子看着父親把金幣扔進火爐的心情。

(4)師引讀:是啊,他受不了啦——(生接讀: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把金幣抓出來,大聲叫道:“爸爸,你瘋啦!我替人家當牛做馬,整整幹了一個星期的苦差事,才掙來這枚金幣!而你,卻把它扔進火爐裏去燒!”)

6.聯繫實際,談感受。

7.體會父親此刻的心情,指導學生讀老人的話:“現在,我相信這是你自己掙來的錢了!”

7. 指名説説老人堅持讓兒子自己去掙一枚金幣的原因。

8.分角色讀課文第21--28自然段。

三、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1.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們有沒有什麼話想對這一家三口説呢?請拿出筆,選擇其中的一位寫一寫吧!

2.彙報交流。

3.教師小結,學生識記: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陶行知

四、佈置作業:

(二選一)

1.具體寫一次自己的勞動經歷,並寫出自己的感受。

2.圍繞一件具體的事,寫一段三人對話,注意寫出人物性格,並寫好提示語。

【教學反思】

《一枚金幣》一課故事情節雖簡單,內涵卻相當豐富。這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出發落實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學會獨立閲讀的方法,提升能力。

在本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自讀基礎上提出問題,再讀文自行解答問題,通過交流,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另外,教材對四年級學生的自學水平通過“金鑰匙”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要求,因而在本課質疑環節中,我做了引導,使學生不光會自己提出問題,而且能提出比較有質量的問題。同時,我教給學生“抓關鍵詞,品讀欣賞”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兒子“受不了”的句子,然後圈出關鍵詞,寫批註,最後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即“找句子——圈關鍵詞——寫批註——讀體會”四部曲,讓學生將閲讀內化為自己的一種能力,真正實現“自主探究”。

二、抓住情感線和相關的詞句體驗情感,做到長文短教。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閲讀教學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讀中體會文章的含義,感悟其中的思想感情。本節課,我緊緊抓住學生提出的“兒子為什麼前兩次看到父親把金幣扔進火爐笑着走開了?第三次為什麼受不了了?”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想象。並安排了豐富的、多層次的、多形式的閲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讀中思考,讀中感受人物思想感情,從而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旨。

三、挖掘教材空白,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本課文質兼美,作者在刻畫人物時,將自己濃烈的情感滲透於字裏行間。教學中應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反覆琢磨,豐富內涵,細細品味。例如:為了深入走進兒子的內心世界,在情感上與兒子產生共鳴,我引導學生豐富文本內容:想象兒子在一週內都會幫人家幹些什麼?他會吃哪些苦?這些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使學生感悟到兒子掙錢的艱辛,再去體會兒子“受不了”的所作所為就顯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最後,孩子在朗讀兒子因為受不了而質問父親的話時,就能做到入情入境,聲情並茂。

四、置換角色,深入體會。

學生在閲讀中容易形成一種角色認同,可利用這一點,讓他們進行角色置換,分別去體驗父親、兒子心情,體會兩個“受不了”。使孩子們從中感悟到這對父子截然不同的特點,從而理解到父親面對兒子的失望與痛苦而感到“受不了”。兒子的“受不了”,是他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一枚金幣不被認可感到傷心與氣憤。此時,引導學生想象兒子掙那一枚金幣的辛苦,使學生感悟到兒子掙錢的艱辛,從而體會兒子後來“受不了”的心情。在整個教學中,我注意情境的創設,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感受文中人物的心情,體會文本的內涵,使他們在受到語言文字薰陶的同時,建立起對金錢與勞動的正確認識。

五、聯繫生活學語文,再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

在體會兒子掙錢的辛苦時,我注意引導學生們聯繫生活實際,想象他吃了哪些苦。在學文的過程當中,我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父輩們勞動的場景,進行語言表達。在學文後,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勞動經歷,則又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在受到語言文字薰陶的同時,又深化了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從而指導了他們的行為。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3

教材簡介:

課文記敍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懶惰成性,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母親在兩次放縱兒子矇騙老人之後,只好勸兒子自己掙一枚金幣,老人一連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裏,直到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懂得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道理。

教學目的要求:

基礎知識:

1、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習會寫3個漢字。

2、通過查資料瞭解錢的作用。

3、進一步積累詞語。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寫作特點,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從不同視角透視金錢的價值;

2、熟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以誠實的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通過學習課文,學會從小認識金錢,懂得正確對待金錢。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錢能做什麼”的課前問題

1、互相彙報調查結果:10元錢能做什麼?

2、小結錢的重要性

二、複習預習課文的方法,預習課文。

1、小組交流。

A 認識多音字:

B 指導書寫

C 理解生字新詞:

辯解、筋疲力盡、懶惰、熊熊大火

2、朗讀課文,想一想:

A 本文寫誰?寫了一件件什麼事?

B 嘗試給課文分段,歸納大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枚金幣》,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中,介紹了一件怎樣的事情呢?

教師小結,隨機板書

[板書]

兒子父親

二、講授新課:

(一)學習1-8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老人為什麼“再也受不了“?

2、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3、指導想像兒子懶惰的程度讓父親受不了?

讀讀父親痛恨的話,再次體會父親的“受不了”

4、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為什麼父親要這樣做?

(二)學習9-26段

熟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寫了父親與兒子的幾次對話?

引導質疑;

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第三次為什麼會是那樣?

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小組內交流討論。想像兒子在一個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指導學生讀出兒子的憤怒的語氣。

對比兒子上兩次的表現,説説你體會到了什麼

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着説説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做?

三、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後,你覺得這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麼?寫在日記本上。

佈置作業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麼?寫在日記本上。

作業設計: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麼?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一枚金幣

老人

“受不了”只有親手創造財富才會珍惜

兒子

七、教學後記: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詞及多音字,學會積累新詞。

2、感知反義詞對刻畫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

3、瞭解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作的思路。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兒子及父親“受不了”的心情

4、理解課文內容,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學生明白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懂得珍惜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圍繞2次“受不了”抓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心情並有感情朗讀。

2、體會父親用心良苦想讓兒子懂得通過辛勤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你的父母愛你嗎?説説他們愛你的表現。

(生彙報)

2、我們知道父母是最愛自己的孩子的,可有一位父親寧可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也決不留給自己的兒子,這是為什麼呢?請看課文《一枚金幣》。 [板書:一枚金幣]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2、説説課文圍繞一枚金幣寫了一件什麼事?

生彙報 [板書:父親 兒子]

3、説説這是怎樣的一位父親,又是怎樣的一位兒子?劃出相關詞語。

4、引導學生通過兩組反義詞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徵。

[板書:辛勤、省吃儉用 懶惰、花錢如流水]

5、課文中父親與兒子共有幾場對話?請同學們找出來讀一讀。

在這三場對話中,父親與兒子的神態、心情有什麼變化呢?學生分組展開討論並填表。

三、品讀父親的“受不了”

1、師過渡:一位辛勤、省吃儉用的父親眼看着自己的兒子懶惰、花錢如流水,他當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你能用文中的一詞來概括嗎?

生彙報 [板書:受不了]

2、找出文中哪個句子寫出老人的“受不了”?

3、填空引導理解父親的感受:

他躺在牀上,把妻子叫來( )地説:“把我們的財產隨便給誰都行,就是不給兒子,這懶鬼什麼活都不幹,一文錢也掙不來。”

4、指導帶着不同感受同桌讀或小組讀

5、指名讀

四、品讀兒子的“受不了”

1、師過渡:這樣的孩子放在誰家也“受不了”,文中還出現了一次“受不了”,誰受不了?找出相關的句子。

2、引導學生自行提問:兒子為什麼受不了?

3、劃出描寫“受不了”原因的句子,抓重點詞語與前兩次扔金幣進行對比,理解這一枚金幣的來之不易。

[詞語:前2次——笑了起來 走開了

這一次——忙跑到 抓出來 大聲叫

當牛做馬 整整一星期 苦差使]

適時引導想像:兒子在一星期裏吃了哪些苦?受了哪些罪?

4、思考:當父親將兒子辛苦掙來的金幣扔進火爐裏時,兒子表現得怎樣? (傷心 氣憤 難以忍受……)

(1)適時引導思考:父親扔進火爐裏的僅僅是一枚金幣嗎?

(2)師指導感情朗讀此句,亦可按學生自己的感受讀。

(還包含了兒子用辛勤的汗水換取的勞動成果)

5、師生配合讀27、28自然段,感受父親的心情變化。

(前:傷心 痛心 失望 後:欣慰 高興 激動……)

6、説一説:

如果你就是兒子,當你真切感悟到父親三次扔金幣的用心良苦時,你會對父親説些什麼呢?

五、總結,揭示主題

父親的用心良苦不但改變了兒子,也同時讓我們明白到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懂得珍惜;只有親身參與的勞動,才能創造價值的道理。

[板書:勞動 創造 財富 珍惜]

六、聯繫實際,談話延伸

1、談一談:父母平時給的零花錢你覺得怎麼用才有意義?

2、金錢是辛勤勞動才獲得的果實,除此以外,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也是我們勞動的果實?

[板書]

一枚金幣

父親 辛勤、省吃儉用

創造

“受不了” 勞動 財富

(珍惜)

兒子 懶惰、花錢如流水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的教學既要抓住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理清思路,又要抓住整體感知課文,瞭解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在閲讀理解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在感悟的同時,把重點放在課文兩處“受不了”時人物的心情體會上,在此基礎上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學中,可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體會父親的失望和痛苦的心情。其間,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引導學生思考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而已,第三次為什麼會這樣呢?針對自己的質疑進行集體交流,還可以分角色讀課文,進入情境,體會兒子心情的變化。

二、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作的思路,感悟老人這麼做是想讓兒子懂得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三、教學難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

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大家再次快速瀏覽一遍課文,説一説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二)默讀思考

1.老人是怎樣教育兒子懂得這個道理的?(補充畫批課文)

2.組織好語言,準備小組交流。

(三)集體交流

學生先把自己找到的語句讀一讀,再聯繫上下文談理解。隨後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有語氣地讀一讀這些語句。

這個環節展開生生互動,互相補充、質疑、評價對方的朗讀……

1.第一部分(1~8自然段)

抓住“再也受不了了”一句體會老人寒心、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帶着悲哀、痛心、無奈、失望的語氣讀這部分課文。

“老人堅決地説”讀出毫不猶豫的語氣來。對於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慣了的兒子,老人此時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呢?

2.第二部分(9~20自然段)

抓住“兒子笑了起來”這一句,體會:一枚小小的金幣對於一個花錢如流水的兒子來説根本不算什麼(聯繫前文第一自然段),所以“扔”金幣的舉動對兒子沒有任何觸動。

抓住“兒子又笑了起來”這一句,體會到兒子仍然無動於衷。

3.第三部分(21~28自然段)

讀“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把金幣抓出來,大聲叫……”一句,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表演,體會:兒子這回是眼睜睜地看着爸爸把自己辛辛苦苦親手掙來的一枚金幣扔進火裏,正因為這枚金幣的來之不易,所以兒子才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一枚小小的金幣看起來不起眼,但只有親身體驗才會懂得珍惜呀。

(四)分角色朗讀第二、三部分課文,再次對比前後三次兒子的不同反應,充分感悟:父親的做法妙在以讓兒子親身體驗,代替枯燥的説教,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小組內可分工進行角色扮演,表演課本劇。)

(五)展開討論:分析人物

此時你能來評價這個故事中的三個人物嗎?可以通過文中對人物語言和動作的不同描寫,有根有據地運用書中的詞語來評價,再加上自己的感受。要求語言流利,表達清楚。

小結

故事中的父親對兒子沒有一味的説教,而是用三次扔金幣的方法來告訴兒子珍惜財富是獲得財富的前提條件,勞動果實的獲得是要付出艱辛勞動的,我們在享受時一定要珍惜勞動成果,同時還應該知道勞動者的艱辛。

教師發給每個小組一枚印製好的金幣,請同學們將這節課的最大收穫濃縮為一句話或者幾個詞寫在金幣背面。寫好後大家交流(分享收穫)。

課後延伸

1.完成《語文伴你成長》冊上的相關習題;

2.繼續練習朗讀課文;

3.你打算怎樣支配自己積攢的壓歲錢?給自己設計一個小賬本。

板書設計:

一枚金幣

扔第一次:逛第二次:跑第三次:掙笑笑抓

五、教後反思

這節課在教學時抓住了兩條線,一條是情節線,即引領學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理解課文內容;第二條是抓重點詞句來感悟,如對話部分。為體現“文道統一”,在第一遍理解的基礎上,二遍理解採用了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而後又通過“評價人物”的方式進一步挖掘理解課文。

因為課文中的對話很多,所以這節課上尤其加強了朗讀的指導,通過學生互相“評讀”的形式展開,父親與兒子的三場對話,環境一樣,事件也有極其相似之處,隨着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人物情緒也在發生變化,要讀出這種變化,朗讀的語氣就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在反覆的“評讀”過程中,學生的“讀”確實表達出了父親失望、痛苦、無奈和驚喜的情感變化以及兒子冷漠、自私、傷心和憤慨的情感變化。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容

2、 懂得以誠實的勞動換來金錢的道理

3、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情。

教學重點

明白老人的用意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

由歌曲《一分錢》引出話題:比金錢更重要的是什麼?並交流。由此引出“課文中的父親眼裏比金錢更重要的是”

二、研讀課文

1、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並想開去。

2、抓住“改變”,引導學生讀、悟、議。

重點引導:

(1)兒子態度的變化,體會他“受不了”時的心情。

(2)感悟老人想讓兒子明白什麼道理?

(3)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在讀中悟情悟理。

三、延伸,導行。

1、文章結尾父親還會説什麼?兒子會説什麼?母親呢?

2、這節課讓你明白了什麼?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懂得珍惜的道理;

2、瞭解人物特點,體會人物心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用三種對話形式續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瞭解人物特點,揣摩其在不同環境下的心情,展開聯想,讀出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語:(師指課題)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金

幣)對,這是一枚金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格魯

吉亞的童話王國,去感受一枚金幣給我們帶來的

啟迪。

2、學生齊讀課題。

3、過渡:首先老師要檢查一些同學們昨天的預習情況。

請看大屏幕。

二、開火車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給帶點的字注音。

仍然 逛街 辯解 苦差使 兩俄裏

筋疲力盡 省吃儉用 懶惰 受不了

(1)仍然、逛街、省吃儉用檢查字音;

(2)辯解:區分“辯”與“辨”;

(3)苦差使:提問多音字讀音;

(4)兩俄裏:理解詞義(大約兩公里);

(5)筋疲力盡:a理解詞義 提問寓言故事的成語

(6)懶惰:a記字形 b反義詞 c寫兩遍

(7)受不了:a檢查字音 b理解詞義 c用一句話説説有什麼事

讓你受不了?

2、學生彙報在什麼情況下受不了?

過渡:是啊,《一枚金幣》中的人物也和你們一樣,也有受不

了的時候,他們是誰呢?因為什麼受不了?

3、邊説邊出示課件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文中描寫了誰受不了了?為什

麼?

三、瀏覽課文尋找“受不了”

1、生彙報父親受不了

2、生彙報兒子受不了(師板書:父親 兒子)

3、過渡:這是兒子第三次把金幣交給父親兒子受不了,那麼

前兩次為什麼能受得了,而第三次受不了了呢?請大家默

讀課文,完成屏幕上的表格。《一枚金幣》

四、自學分組填表

過渡:分組填寫描寫母親、父親、兒子動作、態度的詞語。

屏幕出示:

母親

父親

兒子

動作

態度

動作

態度

動作

態度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五、學生彙報

1、三名學生彙報三次

2、師填表

3、(師指母親那欄表)觀察母親的態度有哪些變化?

(1)生回答:從前溺愛、包庇、袒護,現在醒悟

(2)師:母親態度轉變後,對兒子説了些什麼呢?

屏幕出示:母親的話

(3)師:你認為這段話應該怎樣讀?(認真、嚴肅、無奈)

就請你用(認真、嚴肅、無奈)的語氣來讀。

4、過渡:……兒子受不了啦,為什麼?

屏幕出示:因為這枚金幣是兒子( ),而父親卻把它扔進火

爐裏,所以兒子受不了啦!

5、生用“因為……所以……”彙報

6、師:聯繫我們的生活兒子眼裏的苦差事還有那些?

生用“因為……所以……”回答

7、師小結:剛才同學們是聯繫上下文和聯繫生活實際理解“苦

差事”和“當牛作馬”的意思的。

8、過渡:……兒子是怎樣做的呢?

屏幕出示:(兒子那段話)

(1)出示

(2)學生齊讀

(3)出示填空

(4)師:從這幾個動詞中體會到什麼?(心情、道理)

師板書:珍惜勞動成果

(5)指名讀

9、過渡:……兒子又説些什麼呢?

10、屏幕出示:(爸爸,你瘋啦!……扔進火爐裏去燒!)

11、師:兒子是什麼樣的心情呢?

12、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悟去讀文。

13、師範讀。

14、出示課件:(完整)

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把金幣抓

出來,大聲叫道:“爸爸,你瘋了!我替人家當牛作馬,整整

幹了一個星期的苦差使,才掙來這枚金幣!而你,卻把他扔進

火爐裏去燒!”

15、師生合作讀。

16、師:父親看到兒子的表現激動地説:“現在我相信這是你

掙來的錢了!”

六、指導寫作。

1、過渡:……此時此刻他們又會説些什麼呢?請你發揮想象,

也寫一段對話。

(1)在寫之前老師想給大家點建議:

(2)屏幕出示:温馨提示:

請你用上三種對話形式這樣對話就不會顯得單調。

2、生寫對話

3、師評價

七、師總結。

兒子獲得的.僅僅是一枚金幣嗎?(不是)更是人生的一種啟

迪,它讓一個懶惰、花錢如流水的兒子,變成了勤勞、節約、懂

得珍惜勞動成果的人,同時《一枚金幣》這個故事也讓同學們對

金錢有了新的認識。正像阿拉伯諺語説的那樣:“勞動是幸福的

左手,節約是幸福的手。”只有用我們的兩隻手才能緊緊地抓住《一枚金幣》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本着教師、學生共同與文本對話的原則。緊緊抓住文

中兩次出現的“受不了”一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想象,從而層層深入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1)引導學生瀏覽文本,並讓學生找到並理解父親“受不了”的原因。

(2)通過學生自學填表並且通過表格的對比,找到兒子“受不了”的原因。先通過聯繫上下文、聯繫生活實際(説一説現實生活中兒子眼裏的苦差使還有哪些?)理解“苦差使”、“當牛作馬”的含義,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兒子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一枚金幣不被父親認可感到傷心與氣憤而“受不了”時的心情。

(3)引發學生以對話的形式續寫,進一步與文本對話,揭示中心,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當兒子聽到年邁的父親對自己的肯定,知道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不禁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此時此刻他們又會説些什麼呢?請你用上三種對話形式,這樣你的對話就不會顯得那麼單調了。)

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

本節課我自始至終都關注着學生的個性體驗,以讀代講,讀中感悟,並引導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融入自己的朗讀中去。如:體會母親的慈愛、嚴肅和兒子的“受不了”時,先請學生説一説她(他)當時是什麼心情?然後請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文中,讀出每位學生對文本中人物不同的理解。

本節課不足之處:我建議學生寫續寫時用上三種對話形式,但當學生彙報時有個別同學只用了其中一種或兩種,我當時應給予適時、適當的點撥。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通過朗讀,體會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作的思路,感悟老人這麼做想讓兒子懂得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朗讀課文,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教學重點:

1、感悟課文內容,體會兒子“受不了”的心情。

2、感悟老人讓兒子明白的道理。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通過朗讀,體會課文的寫作順序。

2、學習課文1——20自然段,瞭解前兩枚金幣的由來及發生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體會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寫作。

2、根據文中三次出現金幣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來教學。

(1——13)、(14——20)、(21——28)。

三、學習課文1——20自然段。

瞭解兩枚金幣的由來及發生的故事。

四、指導有感朗讀1——20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師:昨天我們學習了課文《一枚金幣》的1至20自然段,邊説邊板書課題。

來,讓我們打開書再一起讀讀,進入課文共同回憶一下。

2、學生齊讀1到20自然段。(注意讀書的姿勢;用心讀;讀出自己的體會。)

3、昨天學習的內容都想起來了吧,考考你們:誰發現兒子前兩次拿回金幣給父親時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生答:發現相同的地方是:兒子的兩枚金幣都是媽媽給的,兩次拿給父親,父親都把金幣扔進火爐裏,兒子兩次都笑笑地走開了。

師:兒子笑笑走開了,你的理解是:(那不是他自己掙來的,他不在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三枚金幣,看看與前兩次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學習課文21——28自然段。(第三枚金幣)

1、學生自由讀這一部分。

師:認真讀書,想想第三次與前面兩次有什麼不同?

生:這一次媽媽説不行,兒子出去掙錢,父親又扔,兒子抓金幣,父親相信。

師:這一部分你們有什麼問題想提嗎?

2、學生提問,教師歸納。

3、帶着同學提出的問題默讀:邊讀邊思考:父親為什麼後來相信了?從哪看出是兒子自己掙的?

4、生答。(兒子忙跑到火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抓出金幣,大聲叫到)

師:同學們原來是從兒子的表現中知道的。

5、生再讀25、26段,找找兒子的動作(忙跑、抓、叫到),感受當時的心情。

師:這裏為什麼用“抓”字,不用“拿”呢?

6、有感齊讀25、26段。

師:剛才同學提出兒子這麼愛錢,為什麼媽媽給的兩枚被扔進火爐,他不去抓。而自己掙的那一枚卻從熊熊大火中抓出來呢?誰知道。

引導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23段)知道這枚金幣是兒子自己幹了整整一個星期掙來的,鼓勵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景,從中體會掙錢的辛苦。

7、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有感朗讀。

8、指名讀、評價。

9、多種形式練讀。

三、領悟道理:

課文三次出現金幣,你們懂得老人想讓兒子明白什麼道理呢?(通過自己勞動換來的是最珍貴的)

師:學到這,我們來討論一下開課時提出的問題:課文裏講了三枚金幣,為什麼課題不叫三枚金幣,而叫一枚金幣呢?説説你的看法。生答

看來老人讓兒子明白的道理,你們也明白了。掙錢要取之有道,靠勞動掙來。想想還有不理解的嗎?

四、擴散思維。

師:想一想,兒子經過這一次自己辛苦掙錢,以後會怎樣呢?

聯繫自己平時想想,錢不是你們自己掙來的,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你們是怎樣做的?

通過學習,我們從中吸取好的信息,懂得一些道理。我們再來看看這幾個生字書寫生字。

1、讀準字音,觀察字形。

2、認真書寫。

3、摘錄好詞、句。(摘錄好詞、句是個寶,要把這個寶記下來。)

板書:

一枚金幣

父 子

扔 走

又扔 走

仍然扔 受不了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圍繞兩次“受不了”,抓住相關的重點詞:兩組意思相反的詞,辛勤、省吃儉用和懶惰、花錢如流水,感悟到這對父子截然不同的特點,從而理解父親“受不了”的原因。抓住“掙、當牛做馬、苦差使”,體會兒子“受不了”的心情。

(2)瞭解人物特點,體會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意目標:

(1)讓學生懂得至於親自創造的財富才會予以珍惜的道理,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受老人與兒子的不同內心活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齊讀課題——《一枚金幣》。

2、回憶主要內容。

打開書87頁,快速瀏覽課文,回憶文章圍繞一枚金幣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主要講一位老人讓自己的兒子去掙一枚金幣的事)(板書:老人兒子掙)

3、回顧上節課的問題,引出今天的學習主題。

圍繞主要內容,上節課,我們提了個什麼問題?老人為什麼要讓兒子去掙錢呢?(掙?)讓我們先了解故事的起因。

二、學習課文,品味兩個“受不了”

(一)品讀父親的“受不了”

1。學習故事的起因,明白老人受不了的原因。誰想為我們朗讀1——8自然段。其他孩子邊聽,邊想這是一個怎樣的老人,他有一個怎麼樣的兒子?用三角形把相關詞語勾下來。

2。學生彙報,引導學生抓住兩組反義詞對父子的形象進行建立。

3、父親看到兒子還是——是一種什麼感受,你能用書上的一個詞來概括嗎?(板書:受不了)老人受不了什麼?你從文中哪個句子看出老人受不了了?用波浪線勾畫下來。指名讀。通過解讀“受不了”,感悟父親的心情,並帶着這樣的心情朗讀。

(二)品讀兒子的“受不了”

1、默讀9——28自然段。思考:

兒子幾次將金幣交給父親呢?父親怎麼做的?兒子有什麼表現?共同完成表格。

2、觀察表格,父親的做法與兒子的表現,你心裏有什麼疑問?(學生質疑)

3、解決問題:為什麼前兩次父親扔金幣時,兒子的表現是笑?

4、品讀“受不了”,把直接描寫兒子受不了的句子勾下來,讀一讀,你從哪些詞語看出兒子真的受不了了?齊讀,體會兒子的受不了。同樣是扔,為什這次麼兒子會“受不了”呢?(掙)

這枚金幣是怎麼掙來的?(抓“當牛做馬”“苦差使”“整整一星期”理解。)

5、他把這枚辛苦掙來的金幣交給父親時,父親卻仍然把金幣扔進火爐裏,不信任兒子,你想兒子會怎樣?指導學生讀好這一句。

6、此時,在兒子眼裏,父親扔進火爐裏的僅僅是一枚金幣嗎?金幣裏包含了什麼?

7、面對兒子的聲聲責問,老人説了什麼?讀——,老人此時是怎樣的心情,帶着這樣地心情讀。(高興、激動 欣慰)老人欣慰的是什麼?(板書:珍惜)

三、揭示主題

1、 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珍惜。

四、拓展延伸

教後思: 文本的情味是實實在在通過對言語的研讀“品”出來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緊緊圍繞文本,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詞析句,實現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精彩詞、句,進行分析、比較、推敲,這樣不僅可以感受到文章的語言之美、意境之美,還能體會到作者譴詞造句之精妙,從而能讓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世界。品什麼詞?怎樣品詞?在《一枚金幣》的教學中,我有了一些實際的體會:

一、抓住情感線和相關的詞句體驗情感。

語言文字為表情達意服務,作者往往為了表達某種情感而寫作,或直接表現,或於字裏行間藴藏情感。所以文章表現的情感是選擇切入點時首先考慮的,許多課文感情基調明顯,文章的情感就是行文的線索或主旨。

通過對《一枚金幣》的深入解讀,我們找到了“受不了”這個切入點。通過緊緊抓住文中兩次出現的“受不了”一詞,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激發想象,朗讀感悟,從而層層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內涵,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二、豐富詞語內容,激發朗讀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文質兼美,作者在刻畫人物時,將自己濃烈的情感滲透於字裏行間。教學中應抓住文章的關鍵詞句反覆琢磨,豐富內涵,細細品味。

為了深入走進兒子的內心世界,在情感上與兒子產生共鳴,我引導學生豐富文本內容:想象兒子在一週內都會幫人家幹些什麼?他會吃哪些苦?這些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使學生感悟到兒子掙錢的艱辛,再去體會兒子“受不了”的所作所為就顯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最後,孩子在朗讀兒子因為受不了而質問父親的話時,就能做到入情入境,聲情並茂。

三、引導質疑,品讀詞語。

一枚金幣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一處看錶格質疑的環節表格中的重點詞都是與“受不了”一詞相關的,由學生對這些詞進行質疑,也是對文本的思考,這樣既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也教給了學生品析詞句要多問問為什麼,才能理解深刻,認識到位,學生的語感也會由此提高。

中給學生以人文關照,讓學生在獲得言語智慧的同時,也得到人文知識的滋養,從而把人文性落實在工具性上面,使得兩者相得益彰,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0

一、教材簡介

課文記敍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懶惰成性,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母親在兩次放縱兒子矇騙老人之後,只好勸兒子自己掙一枚金幣,老人一連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裏,直到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懂得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道理。

二、教學目的要求

基礎知識:

1、獨立認識漢字3個,學習會寫3個漢字。

2、通過查資料瞭解錢的作用。

3、進一步積累詞語。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寫作特點,按照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從不同視角透視金錢的價值;

2、熟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以誠實的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通過學習課文,學會從小認識金錢,懂得正確對待金錢。

三、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交流“錢能做什麼”的課前問題

1、互相彙報調查結果:10元錢能做什麼

2、小結錢的重要性

二、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1、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A重點指導“惰”的書寫

B認識多音字“差“

2、讀課文,想一想:本文寫誰?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理解課文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受不了”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把有關句子畫下來。

2、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兩次,一次是老人“受不了”,一次是兒子“受不了”)

3、老人因為什麼“受不了”了?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讀讀父親痛恨的話,再次體會老人對兒子的失望之情。)

4、夫妻倆商討的結果是什麼?

5、熟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寫了父親與兒子的幾次對話?

6、小組裏讀讀這三次對話?找找兒子的表情、動作的句子重點讀讀

7、引導質疑;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第三次為什麼會是那樣?

8、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小組內交流討論。

⑴想像兒子在一個星期的工作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難?

⑵讀讀這次對話,有感情的朗讀

指導學生讀出兒子的憤怒的語氣。

9、分角色朗讀三次對話

10、對比兒子上兩次的表現,説説你體會到了什麼

1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着説説父親為什麼要這樣做?

12、小組間共同討論,學習課文後的體會,全班彙報。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後,你覺得這篇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麼?寫在日記本上。

作業設計:通過學習,你的體會是什麼?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一枚金幣

老人

“受不了” 只有親手創造財富才會珍惜

兒子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1

教材簡介:

課文記敍辛勤勞動,省吃儉用把兒子養大成人的老人,看到兒子懶惰成性,萬般痛心與無奈,只好打算將所有的財產送與別人。母親在兩次放縱兒子矇騙老人之後,只好勸兒子自己掙一枚金幣,老人一連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裏,直到相信金幣是兒子掙來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懂得只有親手創造的財富,才會珍惜的道理。

學情分析:

對於現在大多數的孩子來説,充裕的物質生活,使他們正像文中的兒子一樣,看不到父母掙錢的辛苦,不懂得金錢中包含有勞動價值,當然也就不知道珍惜。學習本課,要在閲讀中讓學生體會到金錢是辛勤勞動換來的,來之不易,引導學生在今後生活中懂得正確對待金錢,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從不同視角透視金錢的價值。

2.熟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懂得要以誠實的勞動換取金錢的道理。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教學重難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閲讀理解能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 、 導入

1.童話是智慧老人送給孩子的禮物,你們喜歡一枚金幣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故事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下面我們一起重温故事。

2. 放課件 、師範讀。

3. 請孩子們説説故事講了件什麼事?

二 、 學習故事的經過

1. 過度:父親要兒子去掙金幣哪怕一枚也好,是希望他能改變現狀,兒子最終有變化嗎?這種變化是一次完成的嗎?

2.默讀9--28自然段,勾出父親是怎樣對待三枚金幣的,感受下兒子的變化。

(1)學生勾畫。

(2)找到後讀一讀。第一次:父親扔,兒子笑;第二次:父親扔,兒子笑;第三次,父親扔,兒子抓。

(3) 同樣三枚金幣,價值相等,遭受同樣的待遇,兒子的反映為什麼截然不同,變化如此之大?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前兩次兒子對待金幣的態度。

(4)讀9—13自然段,説説兒子為什麼笑?他在想什麼?這時父親是什麼心情?

(5)讀14—20自然段,兒子為什麼會笑?父親又是怎樣?

師小結:這兩枚金幣都是媽媽給的,兒子對待金幣沒有一絲觸動,只是一笑置之,可當父親第三次把金幣扔進火爐,兒子的反映完全不同了。

三、 學習故事的結果

1. 齊讀句子。(兒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火爐前,用手從熊熊大火裏把金幣抓出來。)

2.從這一句找出動作的詞語,從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兒子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反映?

3. 你是從哪裏體會到的體會道到的?(熊熊大火,非常心痛金幣,以至於受不了)受不了是什麼心情?為什麼受不了?(整整幹了一個星期活)

4. 想想這整整一個星期中他會受哪些折磨,會吃哪些苦頭,想想兒子會有什麼變化?

5. 這種變化歸工於誰?

(父親多殘忍呀,讓兒子去受這樣的罪,還三次把兒子掙來的金幣扔進火爐裏去燒,你們的看法呢?老人想讓兒子明白什麼道理?)

四、 深化中心

討論:那請你們想想許多年以後,父親去世了,兒子靠自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來到父親墳前,會對父親説些什麼心理話。

五、 總結

希望同學們做一個熱愛勞動的孩子,同時也做一個珍惜他人勞動成果的孩子。

板書設計:

爸爸 一扔 二扔 三扔

一枚金幣

兒子 笑笑 抓

教學反思:

一、培養學生學會獨立閲讀的策略、方法。

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在自讀基礎上提出問題,在讀文自行解答問題,通過交流,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另外,教材對四年級的學生自學水平通過“金鑰匙”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要求,因而在本課質疑環節中,我做了引導,使學生不光會提出自己的問題且能提出比較有質量的問題。

二、角色互換,體會人物心情。

學生在閲讀中易形成一種角色認同,我利用這一點,讓他們進行角色置換:“假如你就是這個兒子,你這時笑什麼?説説你心理是怎麼想的。”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很好的理解人物心情。

三、聯繫生活學語文,再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

在體會父親失望痛苦的心情時,還有兒子掙錢的辛苦時,都聯繫了生活實際,更好的理解了課文;而在學文後,談怎樣看待父母的錢,做壓歲錢使用情況調查,則又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從而使學生在受到語言文字薰陶的同時,又深化了對所學的認識,指導了學生的行動。

《一枚金幣》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

1、 理解課文內容

2、 懂得以誠實的勞動換來金錢的道理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心情。

教學重點

明白老人的用意 體會兒子“受不了”時的心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

由歌曲《一分錢》引出話題:比金錢更重要的是什麼?並交流。由此引出“課文中的父親眼裏比金錢更重要的是 ”

二、研讀課文

1、 聽錄音想一想,這篇課文中有幾個角色?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繫?你能把它簡單完整地説出來嗎?

(兒子花錢如流水、懶惰――父親要兒子掙一枚金幣――母親放縱兒子來欺騙老人,兩次被識破――勸兒子自己去掙金幣――兒子自己掙來的金幣被父親第三次扔進火裏,兒子連忙從火裏把金幣抓出來――父親相信這枚金幣是兒子掙來的)

是呀,可憐天下父母心,面對這樣的兒子,老人實在是 板書(受不了)

他説什麼,我們應該怎樣讀,讀出什麼語氣。 指名讀,集體讀。

2、於是,老人想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他説:“……

3、讀這句話時,我們用怎樣的語氣?

4、默讀課文填表

5、剛才,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已經初步瞭解了這個故事。那麼,兒子一共交給父親幾枚金幣呢?三枚。父親是怎樣對待兒子交給他的這三枚金幣的?請小組合作填表

一枚金幣

次 序

錢的來源

父親怎樣做

兒子怎樣做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針對這個表格,你發現什麼?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1、前兩次父親扔掉兒子的金幣,兒子只是笑笑而已,為什麼第三次金幣被父親扔掉兒子就“受不了”? (因為是兒子辛辛苦苦掙來的。)

2、 哪些句子體現了兒子掙錢的辛苦?

3、想象兒子在勞動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

4、是呀,當辛苦掙來的錢被父親扔掉後,兒子是怎樣的心情?(傷心與氣憤)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讀兒子的話呢?指導朗讀。

5、課文中有幾處“受不了”?分別是誰“受不了”?兒子“受不了”是因為辛苦掙來的錢被父親扔掉,那麼,父親為什麼“受不了”呢?是呀,父親因為兒子不願掙錢,只會花錢,是個無用的人,因此非常失望痛苦,

6、父親與兒子的這三場對話,有哪些相似之處,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父親與兒子的情感又有哪些變化呢?請同學分角色朗讀這三場對話。你覺得他們讀得好嗎?好在哪裏?不足之處又在哪裏?教師指導朗讀。

三、延伸,導行。

1、文章結尾父親還會説什麼?兒子會説什麼?母親呢?

2、這節課讓你明白了什麼?

你打算寫下一句什麼樣的警言呢?

四、課外延伸

快到新年了,長輩又要給你們壓歲錢了,你每年能收到多少壓歲錢?你們是怎樣支配壓歲錢的?佈置學生課後分組調查訪問,每組寫一份調查報告,在班上進行交流。

壓歲錢使用情況調查

組員

原來怎麼使用

學這一課後有什麼改變

改變原因(或不改變原因)

五、佈置作業

展開合理想象,寫下來:兒子通過這次自己掙錢,以後會怎樣?這一家三口會怎樣?

標籤: 教學 一枚 金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pjxj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