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一枚金幣》教學反思範文

《一枚金幣》教學反思範文

上午與學生合作學習了《一枚金幣》一課,總的感覺是比較成功的,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其中有幾個教學細節讓我驚喜讓我憂。

《一枚金幣》教學反思範文

學習課文時,學生很順利地填寫好表格:

次序錢的來源父親怎麼做的兒子的表現。

第一次母親給扔笑。

第二次母親給扔笑。

第三次自己掙扔受不了(抓叫喊跑)。

在填好表格後,我讓學生觀察表格質疑,發現問題。學生的提問很精彩,不但提到了重點內容,還有針對性的進行了解答,一問多答的場面十分熱烈,同時,學生所提的問題不僅僅是我預設的那幾個,生成的一些問題也更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我不禁想起數學特級教師黃愛華老師説的一句話:只有精心的預設,才會有精彩的生成。我雖還沒達到“精心預設”的地步,但這次意外的成功讓我更加註意備課時的“精心”。

這節課也讓我發現了學生身上存在一個共性的薄弱點:概括文章的能力差。在讓學生“簡單完整概括故事”時,許多同學不知怎麼概括,要麼是語言拉雜,要麼是偏離主題,要麼是過於簡練,倒不出所以然來。

我想,學生之所以沒有概括課文的能力,是因為其以前沒做過這樣的聯繫,或者是很少做過,不知如何“開口”。鑑於此,我打算在以後講課中,加強這方面的練習,用實例教給其方法,授之以漁。

另外,有些學生髮言過於積極,把手舉得高高的,甚至故意站起來引起我的注意,以期待我的提問,對於這種現象我是贊同還是反對?給學生一個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任其發揮?這樣做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傾聽,有時也會引起大家反感;讓其“正襟危坐”的舉手,似乎有些專制,怕扼殺他們的積極性。另外,個別學生髮言踴躍,但我不可以總提問他們幾個,這時他們總能顯露出很失望的神情,甚至是歎氣——影響我講課的情緒——這個問題需要我儘快想出對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8x00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