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通用4篇)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通用4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通用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通用4篇)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時分配】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現在我們這兒正值什麼季節?(秋季)你能回憶起我們以前學過的關於秋的詩句嗎?(枯藤老樹昏鴉、霜葉紅於二月花……)在文人那裏,秋天是憂傷的、哀怨的、令人頓生惆悵。可在勞動者的眼裏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是喜慶的日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何其芳的《秋天》。

二、範讀課文,注意下列問題

1、找出詩中共描寫了幾種景物?

2、思考這幾種景物組成了幾幅畫面?

3、通過畫面的描繪,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4、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明確:

1、詩中寫了露珠、伐木聲、幽谷、鐮刀、揹簍、竹籬、瓜果、江面、冷霧、網、烏桕葉、槳、草野、蟋蟀、溪水、牛、牧羊女。

2、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3、抒發詩人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4、略。

三、品讀詩歌,體會詩歌意境

1、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説説為什麼喜歡這幅圖。

2、你最喜歡這首詩中的哪些詞語或句子,為什麼?

答案參考: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飄”字貼切傳神。伐木聲與清晨、露珠等意象構成一幅清淨潤澤的有聲畫。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裏──“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裏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着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並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遊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閒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肥碩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景。最後一句總束,畫龍點睛。

為什麼“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青鯿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閒的心情。

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吻合。

“歸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呼應。“遊戲”一詞虛實相生。

四、延伸拓展

我們學習了優美的詩歌,欣賞了美麗的畫面,下面就該我們描繪我們自己的秋天了。

以“秋天”為題寫一段描景抒情的文字。(最好以詩的形式來寫)

五、作業

摘抄以秋為的文字,並做點評。

【板書設計】

農家豐收圖(棲息)

秋天霜晨歸漁圖(遊戲)

少女思戀圖(夢寐)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借生日》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了一個在家庭生活中體現母女真情的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媽媽送她一隻布熊,因為媽媽總是忘記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給媽媽,並將布熊送給媽媽當生日禮物。課文中的人物對話飽含着母女之間的真情實感,要在朗讀中體會。第一次對話,體會小云疑惑、納悶的心理。從小云第二次説的話看出她懂得關心媽媽了,要通過朗讀表現出小云的天真可愛,讓學生受到感染。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今、正、雨、兩”4個字。認識2個偏旁“飠、牛”。

2、能認真聽課文錄音或教師範讀,複述課文大意。培養認真聆聽的能力。

3、認識“怎麼”在句子中的用法,並能用它説疑問句。

4、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從故事中感受母女間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寫字卡。

瞭解自己的生日和媽媽、爸爸的生日。生字卡片。課文插圖兩張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激發好奇

1、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好聽的歌曲,小朋友們想不想聽?那就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欣賞。

(播放《生日歌》,大屏幕出示一個漂亮的生日蛋糕,美妙的音符在上空飄動。)

2、師:小朋友們知道這首歌曲的題目嗎?(生:《生日歌》。)小朋友們喜歡過生日嗎?在過生日的時候,你們最希望的是什麼?

學生各抒己見,預測學生心理,最希望能得到生日禮物。(學生暢談自己過生日的樂趣。)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生日有關的新課文──《借生日》。(師板書課題。)

3、生齊讀課題---借生日。

4、看老師這個字“借”,認識嗎?讀三遍。平時你向誰借過什麼,或者別人向你借過什麼?(説話練習,既理解“借”的意義,又練習説完整句)平日裏,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但你聽説過借生日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關於《借生日》的故事。學了之後,你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借生日。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愛過生日,而借生日學生沒有聽説過,這就引導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未知欲。)

二、初讀課文,理順脈絡

1、師:小云為什麼要把生日借給媽媽呢?讓我們來讀一讀新課文──《借生日》。可是,新課文中有許多我們還不認識的新字,怎麼辦?(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掌握不同的識字方法,如:看拼音識字、聽讀識字、看圖識字等。)下面請小朋友們伸出小手一邊指着課文,一邊讀,比一比,看誰讀的最流利。

2、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本。

(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3、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讓學生一起回答。)

4、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哪個自然段。你最喜歡小朋友的朗讀嗎?誰來評價一下?(引導學生積極發現他人朗讀中的優點,進行正面評價。)

(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閲讀為主,學生自己能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講,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5、師:剛才這幾位小朋友讀的真好,還受到了誇獎。你們想不想和他們一樣讀的非常好?那就請大家端起課本,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好嗎?(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讀課文。)

6、感悟媽媽和小云説的話:媽媽笑着説:“我忘了”。媽媽真的忘了嗎?小云把生日借給媽媽前,心理會想些什麼。(先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討論和交流的結果。)

三、識字遊戲,快樂識字

1、做識字遊戲,幫助識字,提高識字興趣:

⑴師:小朋友們讀課文讀的這麼好,相信大家一定從課文中認識了不少的新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用新字來做一個有趣的識字遊戲,好嗎?

(大屏幕出示一組生日蛋糕,每個蛋糕上有一個生字,生字旁邊有一個生日小蠟燭,如果學生讀對了生字,旁邊的蠟燭就會亮起來。)

反饋時,學生會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着將這個字讀3遍。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⑵師:還有幾個小蠟燭沒有亮起來,説明這幾個字小朋友們識記起來有些困難,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識字方法吧,(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擴大信息源。)誰願意當小老師來教教其他小朋友?好,現在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幾個字,好嗎?小朋友們讀的真好,瞧!小蠟燭亮起來了!

⑶師:小朋友們喜歡做識字遊戲嗎?(喜歡)那我們再來用生字卡片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嗎?(師舉起一張生字卡片)這是什麼字?(生:放)小朋友們的面前也有一些生字卡片,如果哪個生字和“放”能組成一個詞語,那它就是“放”的好朋友。來,我們一起唱《找朋友》的歌,哪個小朋友的面前有“放”的好朋友,就趕緊把他送送上來吧!

再請兩位小朋友上台給“班”和“快”找朋友,其他學生拍手唱歌。

師:老師這裏還有許多生字卡片,送給咱班的小朋友,課後小朋友可以繼續做“找朋友”的遊戲。

2、教師指導,強化識字:

教師指導認識偏旁“飠、牜”並重點指導認記“飯、物”,小組“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5顆星。

(飠、牜兩個偏旁,是新學的,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指導學生重點來記。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於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四、再讀課文,探究感悟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進一步感悟課文內容:

⑴師:這些新字都找到了他們的好朋友,多開心呀!我們也來找找我們的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大家同意嗎?(學生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分角色朗讀課文。)

2、你們能説出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嗎?(學生根據自己的親身感受,各抒己見,師生共同評議。)

3、總結談話:我們的媽媽愛我們並且關心我們,那麼,我們也應該像媽媽一樣雲愛身邊的人,雲關心他們。

(在學生的問答中,引導他們進一步感悟課文內容。使學生懂得媽媽愛我們,我們也愛媽媽,知道報答媽媽的愛。)

五、作業設計:

想象故事的結尾,把課文中的故事説給別人聽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畫雞》是明代著名畫家唐寅為表達自己對雞的喜愛與讚美,寫的一首詠物詩,語言淺顯易懂。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雞並不陌生,對於寫雞的古詩,學生樂於學習。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雞的讚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讀8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

3、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麼動物,為什麼?

2、猜猜老師喜歡什麼動物。

3、明代有位叫唐寅的大畫家也喜歡公雞,他不僅為公雞畫了一幅畫,而且還為它寫了一首詩,名字叫《畫雞》。(板書)

二、讀古詩:

1、師讀古詩,學生不出聲,用手指。

2、師再讀古詩,生可輕聲跟讀。

3、師帶讀古詩。

4、小老師帶讀古詩。

5、比賽讀。

三、認讀生字:

1、圈出文中生字,生自主識字。

2、單獨出現生字,生識字組詞,師帶上拼音帶讀。

3、識字小遊戲:摘蘋果。

四、理解詩意,體會情感。

出示前兩行詩

1、生讀詩句,師:這是一隻什麼樣的公雞?(板書:美麗)

2、生帶着感受讀。

3、像“紅、雪白”這些表示顏色的詞語,你能説幾個嗎?

出示後兩行詩:

1、師:這隻公雞不僅美麗,叫聲也很好聽,生讀詩。

2、誰來模仿一下公雞的叫聲。

3、公雞一般什麼時候叫呢?這又是一隻怎樣的公雞?

(板書:勤勞)

4、生帶着理解讀詩,教師可適時範讀。

5、迴歸整體,齊讀(或背)全詩。

五、書寫指導:

指導書寫“平、户、開”。

六、小結,作業佈置。

板書設計:畫雞

美麗

勤勞

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4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12個生字,會寫“鬆”字。認識筆畫“撇折”、“豎勾”,認識三個偏旁“户和“屍”。

(2)、過程與方法目標

a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b、瞭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特點。

(3)、情感與態度目標

激發喜愛動物的情感。

2、教學重難點: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鬆”個字。

(2)、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好問話的語氣。

3、教學準備:課件、小動物的圖片。

4、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謎語熱身

小朋友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今天帶來幾個謎語,看誰猜得又快又準?出示六個謎語PPT。

2、這些小動物今天也來到咱們班了,他們來幹什麼呢?打開課本P83,來,一起告訴老師,他們來幹什麼來了?請舉起靈巧的右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題)

3、大家看這三個字有什麼共同之處?(有共同的筆畫“豎彎鈎”,輕聲“巴”師範讀“尾巴”。)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初讀課文

比賽已經開始了,這麼多小動物究竟有哪些小動物參加比賽呢?獅子大王讓他們藏在了課文裏面,只有小朋友認真去讀才能找到他們,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如果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帶上拼音多讀幾遍(學生回答的同時,師貼上相應的圖片)

2、識記生字

(1)通過加一加識記“公鬆巴把”;

(2)識記半包圍結構,通過“屍”字頭記住“户”字頭;

(3)去掉拼音識記生字;

(4)(出示全部生字)

a生練讀

b齊讀

c男女生對讀

d小組對讀

e生開火車讀

(5)(出示生字詞)生齊讀、開火車讀詞語。小結識字的方法

三、學習課文

(一)學習問句

1、剛才小動物們偷偷地和老師説,小朋友們表現得不錯,還想請小朋友們當裁判呢,想當裁判可得把課文讀好了。

2、出示問句,師檢查句子的朗讀,指導,範讀,生展示讀。

(二)學習答句

1、現在比賽項目知道了,那比賽結果怎樣呢?同學們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嗎?請同學們快速讀一遍課文。(指名學生上台貼動物尾巴詞語卡片)

2、師生採用一問一答對讀課文

3、同桌一問一答對讀課文

4、朗讀全文邊讀邊想象比賽的場景。(師生合作讀課文;男女生合作讀課文)

四、遊戲拓展。

(出示馬、牛、魚、蛇、鱷魚、袋鼠的尾巴圖),請學生上台貼尾巴。

五、學做小詩人

(出示燕子、小牛、小魚的圖片)用“誰的尾巴()?()的尾巴()。”的格式編兒歌。

六、學習生字

1、小朋友們,比尾巴大賽這麼熱鬧,連天上的白雲也過來看了,他看着看着就忘了回家了,我們送他回家吧?

2、出示雲、公、車,你發現什麼?都有撇折

3、昨天,我們已經説了要怎樣才能寫好這個筆畫呢?

4、師範寫,生描一描再寫一個。

七、課外知識拓展。

師:動物尾巴各有各的特點,他們的尾巴呢各有各的作用,你們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這樣的作用呢?

八、作業佈置

請同學們課後查找有關動物尾巴的資料、文字和圖片,課餘時間和小夥伴交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np8o9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