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

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數學第五冊第43頁例題和“試一試”,第43-44頁“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學習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學會解決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2、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解答乘法、加減法相結合的兩步計算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乘法、加減法相結合的兩步計算的.問題的不同解法。

教學準備:準備上衣、褲子的圖片(褲子圖片上標有28元的標籤)。

教學過程:

一、創設生活情境,導入新課。

談話:星期天,郭老師去商場為孩子買衣服,瞭解到了以下信息,(依次貼出圖片)。

褲子:28元

上衣:價錢是褲子的3倍

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或問:你能解決哪些問題?或是你想知道什麼?)(學生獨立思考,同桌交流)

根據學生彙報,教師板書:

1、一件上衣多少錢?

2、買一套衣服多少錢?

3、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錢?(或:一條褲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錢?)

二、探索新知,感知方法。

談話:我們學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實際問題,有時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我們可以利用“數學畫”來“畫數學”,讓“數學畫”來幫助我們發現數量間的關係,解決實際問題,想了解嗎?

師生討論“畫數學”的方法:

一條褲子28元可以用一條線段來表示:————,線段可長可短,根據實際情況來畫。上衣的價錢不知道,鼓勵學生嘗試畫。通過討論要明確上衣的價錢是3個28元那麼長的線段。

師生共同完成線段圖:褲子————

上衣————————————

1、“一件上衣多少錢?”

提問:這個問題的問號該標在哪兒?怎樣標?你會解決嗎?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書:28×3=84(元)

師:你能給同學們説説你是怎樣想的嗎?

2、“買一套衣服多少錢?”

提問:誰來講講“一套衣服”指的是什麼?那麼“買一套衣服多少錢?”這個問題的問號該標在哪兒?為什麼?(學生討論,並標出問號)

師: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完成後,教師組織交流。)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價錢

84+28=112(元)……一套衣服的價錢

綜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4……上衣和褲子一共是4個28元

28×4=112(元)……一套衣服的價錢

綜合算式是:28×(3+1)

3、“一件上衣比一條褲子貴多少錢?”

學生嘗試畫線段圖,標出表示問題的部分,並獨立解答。

指名板演,組織學生交流,説説為什麼要這樣畫線段圖,問號為什麼標在這兒,以及自己在解決問題時是怎樣想的?

方法一:28×3=84(元)……上衣的價錢

84-28=56(元)……上衣比褲子多的錢數

綜合算式是:28×3-28

方法二:3-1=2……上衣比褲子多2個28元

28×2=56(元)……上衣比褲子多的錢數

綜合算式是:28×(3-1)

4、比較:第2個問題和第3個問題在解的方法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嗎?

三、組織練習,鞏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題和第2題。

分別出示帶子圖,要求:先説説帶子圖所表示的意思以及問題各表示什麼意思,然後獨立解答,最後在小組裏交流。彙報時要説説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2、“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從題目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還有哪些信息我們不知道?你會解決嗎?

提問:看着這張表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你會解決嗎?(四人小組合作,互相提問並解答)3、獨立作業:“想想做做”第4題和第6題。

四、質疑問難,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你是怎樣獲得的?還有什麼不懂的嗎?

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教學設計2

一、創設問題情境,自主探究解決方法

1、課件演示小猴摘桃的情境。

毛毛猴説:“我們一共摘了42個桃。”

提問:如果你是小猴,你準備怎樣安排自己的食物?

學生可能提出兩種方案:(1)每天吃的個數同樣多。(2)每天吃的個數不同,如:第一天吃9個,第二天吃12個。

談話:(課件演示長尾猴説:“每天吃9個,吃了3天。”)這兩隻小猴告訴我們哪些數學信息?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設想小猴會如何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食物,從而調動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問題“這兩隻小猴告訴我們哪些數學信息?”引導學生整理已知的信息,熟悉問題情境。]

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估計學生會提出:吃了多少個桃?還剩下多少個桃?……

談話:我們先來解決其中一個問題:還剩下多少個桃?你能獨立解決嗎?

[設計意圖:變靜態展示問題為動態生成問題,培養學生根據已有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

2.探究解決方法。

要求學生先獨立思考解決,再進行小組交流。

學生可能有下面兩種想法:(1)從條件想起。根據每天吃9個桃,吃了3天可以求出長尾猴吃了多少個桃,再用一共摘了42個桃減去吃的桃,得到還剩多少個桃。(2)從問題想起。要求還剩多少個桃,需要知道摘了多少個桃和吃了多少個桃,已知摘了多少個桃,所以要先求出吃了多少個桃。

如果學生不能想到從問題想起,則進行如下引導:要求還剩多少個桃,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題目中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吃了多少個桃,怎麼辦?

[設計意圖:預計學生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並設計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可以使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對自如。讓學生在嘗試、交流、反思的過程中,明確不論是從問題想起,還是從條件想起,都要確定第一步求什麼,有利於學生逐漸形成解決問題的思路。]

談話:你能根據上面的討論,自己列式解答這個問題嗎?

學生嘗試列式,教師板書:

(1)吃了多少個桃?9×3=27(個)

(2)還剩多少個桃?42—27=15(個)

提問:9×3求得的是什麼?42—27為什麼會得到剩下的呢?

[設計意圖:對上面兩個問題的討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每一步計算的含義,明確實際問題的數量關係。]

3.引導反思,形成思路。

提問:為什麼要先算已經吃了多少個桃?

4.遷移解題思路。

出示“試一試”。

毛毛猴説:“我一共摘了42個桃。”長尾猴説:“第一天吃(9)個,第二天吃(12)個(用學生課始時提出的數據)。”大卡提出問題:“還剩下多少個?”

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應先求什麼?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並在小組裏交流自己的想法與計算方法。

標籤: 教學 兩步 計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k7vk0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