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三年級美術《團包紙工》的教學設計

三年級美術《團包紙工》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三年級美術《團包紙工》的教學設計

知識與能力:認識“團包紙工”這種揉皺的紙塑造立體形象的造型形式,學會“團包”造型的各種基本手法並能製作幾種造型。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根據想象、創造、學習運用各種手法,將皺紙團成各種簡單的形狀,再進行適當裝飾,使之成為完整的藝術形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體驗塑造立體形象的趣味性,在簡單有趣的操作中感受形象創造的快樂。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掌握團包立體造型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驗皺紙的特徵,熟練運用“團”、“包”的方法,製作與眾不同的皺紙立體作品。

三、教學策略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選用各種廢舊紙材,運用“團”和“包”的方法制作各種立體造型。初步體驗簡單的立體構建原理,激發學生對立體造型的興趣。教學中可以採用“體驗感悟——觀察發現──嘗試探究──欣賞提升──聯想創造”的教學策略,從教師的直觀演示入手,使學生明確“團”與“包”的概念、方法,以團包作品的趣味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拆一拆”引導學生了解團包材料的特性,學會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立體作品的團包。;運用嘗試探究的方法,以小老鼠為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幹紙團揉造型的方法並分析表現物體的形象特徵,學會抓住特徵表現物象的方法;通過對範作的欣賞與剖析,使學生了解多種多樣的創作方法,學習濕紙團揉造型的方法以及使用材料的技巧方法,激發學生對形體創造的興趣,啟發學生大膽表現,合作探究創造出與眾不同的造型。

四、教學過程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

設計目的和説明

體驗感悟

1.教師出示一張白色皺紋紙,它表面凹凸不平,有皺紋,非常柔軟,看一看教師要用這皺紋紙做什麼?(教師演示“團紙團”)

你能用一個字表示這個動作嗎?——團

2.老師用皺紙團了一個紙團,成圓球狀,繼續看我又在做什麼?(教師演示“包”)

教師用一張紅色皺紋紙把這個紙團包了起來,固定了它的外形,現在你們看看它又變成了什麼?(教師演示做“蘋果”)

3.剛才老師用了兩張紙,通過“團”“包”的方法制作了一個簡單的紙造型──蘋果。你們也想試試這種有趣的方法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團包紙工(板書課題)

通過直觀演示,使學生明確“團”與“包”的概念、初步學習、瞭解“團”、“包”的方法。

通過團包作品的趣味變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觀察發現

1.欣賞紙作品。

同學們喜歡這種立體的紙作品嗎?老師還做了幾件紙作品,下面就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出示紙作品)

2.小組討論交流。

猜一猜,它們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里麪包的是什麼?

説説你摸到的感覺

試一試,把紙作品拆開看一看,想一想哪些材料可以用來製作團包紙工?

(大的形體用廢舊報紙,小的形體用濕巾等軟質紙,外面用皺紋紙包裹等)

3.仔細觀察,這些用紙團做的小物品有什麼外形特徵?

我們在進行“團包”製作的時候,要注意抓住各種物體的外形特徵,它的外形像什麼就把紙團成什麼樣。

欣賞簡單的立體造型作品,激發興趣,感受立體造型作品的特點。

通過“拆一拆”引導學生了解團包材料的特性。

學會如何選擇合適的材料進行團包。

嘗試探究

1.這樣有趣的方法,你想試試嗎?

現在就請同學們把紙團一團、包一包,同桌兩人合作,自學教材中小老鼠的製作方法。

2.學生嘗試製作。

提示外形特徵:耳朵大、嘴巴尖、尾巴細長。

3.展示自己的作品,請同學們猜一猜你製作的是什麼?運用了什麼方法進行造型?

(揉、捏、折、團)

説一説,我們在製作中要注意什麼?

我們將不同的部件相粘貼時注意:各個皺紙團包造型間的'大小變化、粘貼接觸面的大小、整個立體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細部刻畫。

總結制作手法:幹紙團揉造型

4.製作步驟

(1)準備材料:根據製作形象的大小、造型需要選擇合適的紙進行團包。

(2)概括大形:抓住形象特徵,採用“揉”、“捏”、“折”等方法團出各種形狀,簡潔、 形象、概括的表現出外形特徵。

(3)包裝打扮:將團好的皺紙包好進行固定,綜合運用剪紙、拼貼、粘貼、繪畫等方法進行裝飾、打扮。

以小老鼠為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共同合作,學習並掌握幹紙團揉造型的方法。

引導學生抓住特徵進行表現,嘗試不同的造型方法,發現製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瞭解製作的方法步驟,初步進行造型構思。

欣賞提升

1.欣賞團包的“海星”作品

(1)想一想,這個海星是怎樣製作的?

製作手法與“小老鼠”有什麼不同?

小老──幹紙團揉造型

海星──濕紙團揉造型

(2)出示,瞭解濕紙團揉造型方法。

a將濕報紙團成海星的造型,壓實。

b將紙巾包在外面,用水打濕後更易成型。

c捏出細節,幹後上色、裝飾。

2.欣賞作品,看看其他同學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與創意。

(1)小女孩

這個可愛的小女孩,她的哪一部分是用團包方法制作的?(頭部)

她的辮子是怎樣製作的?

(用線繩一節一節紮起來)

(2)捲心菜

它是怎樣製作的?

(一層一層邊團邊粘,葉脈是用白色餐巾紙搓成條粘貼上去的)

3.討論交流:説一説你想把紙團包成什麼形象?運用哪種方法進行製作?

學習濕紙團揉造型的方法以及使用材料的技巧方法。

通過對作品的欣賞與剖析,使學生了解多種多樣的創作方法。

聯想創造

1.佈置作業

大膽想象、創造,用皺紙團包各種簡單的造型,選擇幾個造型進行粘貼組合,採用“團”,“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個紙立體造型或小組集體創作一組紙立體作品。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輔導要點

(1) 組織小組討論、嘗試揉、團、包等多種造型的方法。

(2) 利用皺紙團包各種造型時,引導注重抓住各種物體的外形特徵,要求學生所選擇的造型的外形應以簡潔,形象為主。

(3) 利用製作好的各種皺紙團造型組合立體造型時,着重講解粘貼:各個皺紙團包造型間的大小變化。粘貼接觸面的大小,整個立體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細部的刻畫。小組比一比,看看哪一組團包的造型最多、最新穎,

3.展示評價

(1)展示:桌前有四個商店“新鮮的蔬菜”“好吃的水果”、“可愛的小動物”、“小百貨”,請同學們把你們的作品放到相應的商店裏。(出示商店牌)

(2)評價:模仿小顧客,看一看,選一選,哪個蔬菜、水果團包得好?説一説哪個有不足之處需要再加工。

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嘗試塑造有着不同的新穎造型,

激發學生對形體創造的興趣,啟發學生大膽表現,合作探究,進行造型創意。

以情境化的評價形式,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感受生活、熱愛生活,自己動手美化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情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j028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