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體育《後滾翻》教學設計

體育《後滾翻》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體育《後滾翻》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體育《後滾翻》教學設計

體育《後滾翻》教學設計篇1

教學目標:(水平目標二)

1、運動技能:能試做出後滾翻動作,能模仿做出動作全過程

2、心理健康:對學習後滾翻感興趣,樂於重複練習

教學重點:團身要緊

教學器材:海綿塊若干塊、體操墊

教學過程:

一、基礎性診斷練習

1、問題(1):同學們想一想為什麼我們的設計師把車輪設計成圓形而不是其他形狀?

學生:因為圓形好看、圓形物體滾動的快……)

問題(2):同學們讓我們先來做個實驗,我們拿一塊磚頭和一隻籃球來實驗,老師用力把磚頭和籃球向前滾去,看看哪一個滾動的遠……結果很顯然是籃球,大家可以從這個實驗中得到什麼?

學生:球形物體滾動時的摩擦力比較小,所以滾得遠。

師:我們在練習後滾翻時一定要使身體團得像球一樣,只有這樣才幹把動作做好,練習時大家可以好好的體會一下。

2、提出問題:在後滾翻練習中怎樣使身體團緊?

二、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讓學生提出方案

2教師提供器材

3分組進行練習得出可操作性的`方法

三、優化評講

1各組範文一名學生將本組的練習方法展示給其他小組觀看

2教師提出要求:(1)平安性(2)可操作性(3)簡便易練性

3從中可以得到幾種最理想的練習手法

A.利用海綿塊分別夾在下顎、兩膝之間、兩踝之間

B.利用紅領巾將膝蓋、兩踝捆綁起來(合作學習)

C.雙手抱膝連續團身起練習

四、學生自我診斷與矯治

1分組練習體會這兩種方法究竟是否合適

2相互協助

3得出結論:這三種方法都很適合與團身練習

五、發展性診斷練習

1、講解:我們光學會了團身練習還不夠,這只是後滾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那麼我們還要藉助推手翻掌貼肩等輔助動作。

2、教師範文着重讓學生看清預備姿勢(兩腳兩膝要併攏,低頭含胸必需要)

3、學生嘗試性的進行練習

4、教師巡迴指導

六、自主性學習診斷(課堂小結)

師:在今天的練習中大家得到哪些東西?

生:為了解決後滾翻團身問題我們想了好多種方法,通過實踐我們也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有危險。

體育《後滾翻》教學設計篇2

教學課題

後滾翻水平二(三年級)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後滾翻的動作要領。

2.發展學生身體的靈巧度與柔韌性培養良好的身體姿態。

3.培養學生勇敢、頑強、勇於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提高相互觀察、積極思考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後滾翻推地、後倒、團身滾動動作

教學難點

後滾翻夾肘推手

一、準備部分10’

1.體育委員集合整隊,向教師報告出席人數

2.師生問好

3.檢查服裝,安置見習生

4.宣佈本課任務,提出要求

後滾翻

遊戲:繞物接力

5.隊列隊形練習:

三面轉法、原地踏步走

6.準備活動

①遊戲:老狼來點鐘

全班同學圍成一個圓慢跑,學生問“老狼老狼幾點啦?”當老師回答“十二點”學生快速的去搶佔墊子。

②徒手操:頭部運動、肩部運動、腰部運動、弓步壓腿、僕步壓腿、踝腕關節運動

組織形式:四列橫隊

設計意圖:

1.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常規習慣

2.使學生的身體充分活動開

二、基本部分27’

1.後滾翻

動作方法:背向滾動方向蹲撐,兩手同時用力推地,團身向後滾動,臀、腰、背、肩、頸、頭依次着墊,當肩部着墊時,兩手位於肩上(指尖向後),用力推墊成蹲撐。

(1)團身滾動

要求:雙腿抱膝,前後滾動

每人練習4次

(2)蹲撐,肩上夾肘推手後倒

要求:①蹲撐身體重心前壓

②肩上翻手掌心向後

每人練習4次

(3)蹲撐,後倒翻臀雙腳觸地

要求:蹲撐推地有力

兩腳積極觸地

(4)完整動作練習

(5)學習保護與幫助

保護者單膝跪在練習者側後方,當練習者滾翻至肩部着地時,一手提肩,已收提推臀幫助其向後滾動。

2.遊戲:繞物接力

遊戲方法:把全班分為六組,站在起點之後,排頭第一位同學手持一根接力棒。聽到開始哨音後,各隊第一名同學出發,繞過四個體操墊再返回,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位同學,以此類推,直至第一名再次拿到接力棒。以用時最短的組為勝。

四列體操橫隊遊戲隊形

設計意圖:

1.通過多種練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後滾翻的動作方法

2.發展學生身體的靈巧度與柔韌性培養良好的身體姿態

3.在遊戲中鍛鍊學生的奔跑能力,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結束部分3’

1.放鬆:

柔韌練習法

調整呼吸法

2.課後

3.下課,師生再見

標籤: 體育 滾翻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9lmv2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