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生活中獲得的啟示,想一想生活中給你以啟示的小事,給你啟發最大的名言警句,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表達練習。

課前準備:

1、留心生活中帶給自己啟示的事情或漫畫。

2、蒐集平時在書中和生活中讀到的有啟示意義的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引入新課,明確要求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畫引起我們思考,讓我們獲得啟示。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吧!

2、請三位同學閲讀一下書上的要求。

3、明確要求。

説一説生活中讓你受到啟發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經過講清楚,把得到的啟示説明白。

交流給你啟發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説説是什麼,再説是怎樣理解的,還可以聯繫生活,通過事例來説一説對自己的啟發和幫助。

介紹一幅漫畫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直接寫漫畫給自己帶來的啟示,也可以根據畫意編一個故事,讓讀故事的人自己體會漫畫的含義。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1、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面的建議中選擇一個角度進行交流:生活中給你帶來啟發的事情;給你帶來啟發最大的名言警句;給自己帶來啟示的一幅漫畫。

2、自己根據要求先想一想怎麼説,再練一練。

3、在小組內和同學進行交流,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傾聽,相互補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1、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師生評議:不僅要評同學説得怎麼好,還要説説自己聽後受到的啟發。

3、教師根據學生髮言的不同角度給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師總結。提示積累

看來在生活中會給我們帶來啟示的東西還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圖畫,甚至一件東西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思考。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積累和思考。

第二課時 習作

一、談話導入

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同學們有的選擇了一些小事,有的選擇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畫。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

二、閲讀提示,明確要求

學生默讀提示,明確習作要求及內容。

小組互説。打開思路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三、試寫初稿。自行修改

1、回憶這組課文中作者運用的表達感情的方法,試着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2、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

 四、小組評議,互改

1、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2、根據同學的建議再次進行修改。

五、佳作賞評

每個小組推選好的作品進行全班賞評,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評。

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成功的原因,對其它同學進行一個啟發。

六、作業

自行修改,並工工整整抄在作文本上。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

1、增強口語表達的能力。

2、培養細心觀察的習慣,能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寫。

3、積累語言,增強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情感:

1、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為祖國的大好河山而驕傲。

2、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合作和交往的能力。

教學重難:

在細心觀察的基礎上,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習作,順序清晰,生動具體。

教學時數:2課時

課前準備:觀察校園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導入新課

談話引入:春天已經悄悄地來了,你從什麼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氣息?春天你們想出去找找春天嗎?今天我們就要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找到春天。

二、讀課題,明要要求。

1、自讀課題,弄明白説話的主題是什麼。(春遊計劃)

2、圍繞這個中心,要説清楚哪幾個要點呢?

(1)時間、地點

(2)準備工作

(3)開展的活動

3、除了書上提到的這幾個方面,你覺得還有必要説清楚什麼。(自由補充)

三、分小組討論

1、提出要求

(1)圍繞中心話題進行討論。

(2)分工合作,團結協作。

(3)學會傾聽

(4)作好記錄,形成書面計劃草案。可以表格的形式進行。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它

2、自由組合。並選出組長。

3、進行討論。

4、各小組進行彙報。

5、評一評:取長補短,統一意見,形成班級的春遊方案。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發現相同的兩個字變換順序之後組成的詞,所表達的意思不同。

2、會運用規律認識8個字,並學習詞語;能準確地運用詞語。

3、能自己讀懂《魯班造傘》這則故事。

4、以我們的小製作為主題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5、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樂於展示的能力與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認字、口語交際、積累詞語

難點:進義詞詞義的區分,口語交際。

 一、我的發現

1、自己讀一讀這六組詞語,讀後把你的發現告訴同桌的夥伴。

2、用各種形式認讀、正音。

3、拓展練習:聯繫生活實際,想一想,再説幾組這樣有趣的詞語。

 二、日積月累

(一)讀讀認認

1、自讀,並想想兩個熟字與新字的聯繫。

2、認記生字,同桌檢查。

3、開雙軌火車,讀生字組詞。

(二)我會填

1、讀一讀兩組意思相近的詞。

2、小組討論:説説每組兩個詞的意思。

(發明:創造。發現:發覺。優美:美好。美麗:好看。)

3、指導:把每組的兩個詞都放到句子裏讀一讀,看看哪一個詞能使哪句話的意思表達清楚。

4、學生選詞填空。

5、交流、訂正,讀句子。

 (三)我會讀

1、在小組裏讀一讀這個小故事,互相正音。

2、討論交流:魯班是怎樣造傘的?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 讀一讀。

4、查一查資料:魯班還發明瞭哪些東西?

 三、口語交際

展示作品,互相交流。

1、四人小組介紹自己的作品,先説作品名稱,再説説自己是怎樣做的。小組成員注意傾聽,互相提問。

2、推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可以是優秀作品的作者也可以是介紹的比較出色的同學。)同樣,其他同學注意傾聽和提問。

 四、展示台

1、展示自己收集的郵票、名言、諺語等。

2、鼓勵學生拓寬展示內容,從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瞭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感受童話故事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2.激發學生喜歡讀童話故事的興趣,並養成邊讀邊想的閲讀習慣。

3.會抓住童話的特點編、寫童話;

4.發揮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話故事方面的收穫。

教學重點

瞭解童話的特點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編寫童話故事的興趣。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我的發現

1.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説説你發現了什麼?

(童話具有想象豐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擬人化,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

2.結合自己讀的童話故事談對童話的認識和感受。

日積月累

1.讀詩歌

2.談詩歌的意思

3.有感情地讀。

寫童話

1.根據童話的特點和讀過的童話故事,選擇你喜歡的動植物或人物、事物展開想象寫一個童話故事。

2.同桌互讀互改

3.抽生上台讀遍的故事,集體評改。

4.自評自改或互改。

5.謄寫。

第二課時

教學口語交際

一、自己準備故事內容

二、小組內講童話故事,選出最佳故事大王

三、請每組的故事大王上台講,集體評議,選出班級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編童話

四、自由組合,演優秀的童話。組內排練,上台表演,評出最佳演員

五、製作小組的童話故事集,展示

六、作業

1.寫出自己所看過的童話故事書。

2.辦童話故事的牆報。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發現形聲字的規律,並積累詞語。

2、引導學生在感知大量語言現象中發現規律,獲得感性認識。

3、通過口語交際,讓學生自由結合,互教互學,提高生活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通過習作訓練,幫助學生提高選材、構思、表達等能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在感知大量語言現象中發現規律,獲得感性認識。通過口語交際,讓學生自由結合,互教互學,提高生活實踐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習作訓練,幫助學生提高選材、構思、表達等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預習、準備。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創設互教互學的真實情境,激發學生濃厚的交際興趣 組織展示、交流。

1、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絕招,如小製作、小發明、小創造。

2、説説自己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本領,再説説自己的“招”好在哪裏,有哪些獨到之處。示範交際 然後引導學生對示範交際活動進行評議,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中心內容:

你準備教別人哪一招?這一招好在哪裏,是怎麼練成的?

提醒學生交際時要注意的問題:不但要講述清楚怎麼做,還要解決學本領的同學提出來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解答。

1、一個同學教,一個同學學;

2、扮演記者,對某個學生進行採訪。互教互學 創設合作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自由組合,互教互學。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和表演,大家共同評議,誰説得最清楚,誰的本領最拿手。佈置作業 建議學生把自己學到的本領或竅門向家人或朋友介紹、演示,以增強他們的生活實踐能力。

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進入情境 引導學生回憶。

教師巡視,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適當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積極好學的精神,開拓學生的習作思路。 和同桌説一説自己都會哪些本領。指導審題 在自由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仔細閲讀習作提示。

提醒學生注意這次習作的要點:要説明白自己學的是什麼本領,要寫清楚自己由不會到學會的過程。題目可以用“我學會了……”,也可以自擬。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自己學會的本領清楚地告訴別人。自主習作 教師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並巡視,以便做到對全班的習作情況心中有數,然後選擇帶有普遍性問題的習作(如,過程寫不清楚的,語言表達存在問題的)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學生構思後進行自主習作。交流評議,修改謄寫 相機指導。 小組交流,互相評議。

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謄抄。

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我的發現 引導學生用帶點的字擴詞,以加深理解,鞏固運用;

啟發學生再寫出一兩組有相同規律的詞,如,羊羣海洋,彎曲海灣,青山清晨。 學生自讀,自主發現。

積累詞語。日積月累

1、“我會填”:

根據彙報情況,引導滲透“的”“地”“得”的使用,讓學生通過練習豐富語言,形成語感。

補充練習,讓學生在感知大量的語言現象中發現規律,獲得感性認識。

光彩奪目的(焰火)(寶石)

清澈見底的(小溪)(池塘)(湖水)彎彎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遠方)

和顏悦色地(説)(講)(批評)(點點頭)(看着我)

鮮花開得(很美)(正豔)(像一幅五彩繽紛的織錦)

時間過得(太快了)(真慢)(像閃電一樣)

2、“讀讀背背”:

把這些成語放在語言環境中,讓學生通過讀句子體會成語的含義;

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大致瞭解成語的意思。積累與應用。

1、根據已有的語言感受自主填寫。

同桌交流。

2、學生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趣味語文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瞭解圖上畫了些什麼。

2、彙集課前佈置學生蒐集或編制此類謎語,開展猜謎活動。

3、順勢引導學生説説自己知道的帶數字的或帶“大”“小”的成語。如,五彩繽紛,三頭六臂,九牛一毛,千鈞一髮,萬紫千紅;大同小異,小巫見大巫,小心翼翼,大快人心,大風大浪,大吃一驚,大吹大擂,大搖大擺,大失所望。 根據畫面以及自己的成語積累,猜出謎底:開門見山,大材小用,一舉兩得,三長兩短,小題大做,百發百中。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用不同的圓或半圓的.紙片拼出不同的圖形;通過拼圖培養學生的創造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2、能較清楚地向別人介紹自己拼圖的內容和方法,學習評價別人的作品。

3、通過口語交際活動,加深同學之間的友誼,體會到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幫助,具有團結協作的精神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思路】

“口語交際”是由原來“聽話説話”發展而來的。縱觀小學一年級口語交際的內容,不外乎有以下幾種訓練方式:遊戲式、表演式、補充式、動手式、展評式、採訪式。我上的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是小學一年級語文園地四安排的一次口語訓練活動。我採取的是動手式訓練方法。訓練過程安排為:拼圖──説圖──賞圖三步。

【學具教具準備】

1、學生準備:大小不同的圓和半圓若干張(各自裝在信封裏),A4紙一張,雙面膠,小剪刀。

2、老師準備:拼好的花朵一張,20個圓笑臉,“我會拼圖”四個藝術字貼在剪好的四張半圓上,CAI課件,磁鐵,雙面膠,小剪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朗誦《拼一拼》兒歌。

“三個圈圈,三條直線,拼出小鴨,嘴巴扁扁;拼出小雞,尾巴短短。還能拼什麼?你來試試看。”

2、導入課題。這節課我們要做一個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就叫——我會拼圖。

3、師:“看看哪些小朋友手巧、嘴巧、腦子靈,小組合作好,那麼他們就會得到一張笑咪咪的臉。”展示獎品。那就進入今天的闖關吧!

二、展示畫面,動手拼圖

1、出示多媒體課件以後,問:“你能告訴大家圖上有些什麼嗎?”

2、説説小男孩已經拼好了什麼,每個圖形是怎樣拼成的?

3、教師小結,啟發想像:這個小朋友真聰明,用這些不同顏色,大小不一的圓片拼成這麼可愛的小兔、小熊貓和小豬。如果是你,看到這圓片或者半圓的時候,會把它想像成什麼呢?

4、説説你會拼什麼,或者你想拼什麼。

5、其實,用半圓和圓形還可以拼出許許多多漂亮的圖形,老師也拼了幾個,你們看(課件出示)。你們也想拼嗎?現在就可以試着拼一拼。

6、學生拼圖時,播放準備好的輕音樂。拼得快而且紀律又好的同學獎一張“笑臉”。

三、創設情境,口語交際

1、我將課前用圓和半圓拼成的一朵花貼在自己的胸前,並對學生説:“我叫花,小朋友們可喜歡我了,因為只有上課認真的小朋友才能得到一朵花。我還可以美化環境,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我,你們想和我交朋友嗎?”

2、“那就請你們學着老師剛才説的,説説你叫什麼?有什麼用處?”

3、學生先在小組內互説後,再指名説。

4、課件展示:“大樹底下來了兩隻小動物----小豬和小白兔,它們會説些什麼呢?請小朋友們好好聽”。(這一過程是引導學生進一步説好自己的拼圖)。

(件課播放動物對話。小白兔説:“小豬,你好!”小豬説:“小白兔,你好!見到你真高興。你這麼好看,是怎麼拼成的呢?”小白兔説:“謝謝你的誇獎。拼成我很簡單。用一張圓片做我的頭,再貼上小小的圓片就是我的眼睛,長長的耳朵是用半圓做成的;身後一個小圓片是我的尾巴;我的身體是用一個大一些的半圓做的,前後腿也是用半圓做成的。小豬,你又是怎樣拼成的呢?”小豬説:“我呀,更簡單。我的臉、嘴、兩隻眼睛、兩個鼻孔都是圓形的,只有兩隻耳朵是半圓形的。”小白兔説:“啊!真有趣!回家去我要拼一拼有趣的圖形。”小豬説:“我也要拼圖。”互道再見。)

5、小朋友們聽了小豬和小兔的對話,知道他們主要説什麼嗎?你還發現什麼呢?6、好,那就請你們學着小豬和小兔那樣在小組裏介紹一下自己的拼圖吧。

四、展示拼圖,交流評比

1、請同學們在小組裏評一評哪位同學拼得最好,説得最好,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同學上台展示,可以介紹怎麼拼的,也可以誇誇自己的拼圖。激勵其他小朋友做個認真的小聽眾,獎勵“笑臉”。

2、我們把拼得較好的同學的作品貼到黑板上讓大家欣賞欣賞好嗎?

將黑板分為三個區,動物區、植物區、其它類。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拼圖內容,將圖貼到合適的位置。

3、誰來評價一下這些同學的拼圖?

4、評出拼得最好的圖形,説得最好的同學,給予獎勵。

總結:同學們真了不起呀,可以用圓和半圓拼出那麼多漂亮的圖形。

五、課後延伸

1、課後把這些漂亮的拼圖貼到教室後面,同學們可以自由組合,利用幾個人的拼圖編一個小故事。

2、當一回“小老師”,教爸爸媽媽或鄰居小朋友拼貼圖形。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好書,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讀書意識。

2、向學生講述怎樣把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説得清楚,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讓學生認識積累一些歇後語,激發學生積累歇後語的興趣。

4、讓學生體會我國對聯語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

5、給學生自由的習作空間和更寬泛的習作內容,並進行習作興趣的激發和習作方法的指導。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讓學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讀過什麼書,再介紹自己喜歡的書。(與本年級要求閲讀的課外書結合起來,《愛的教育》《格林童話》等)

2、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介紹書的主要內容、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和讀書後的感想;欣賞書中有趣的插圖、精彩的片段;講述與書有關的趣話、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紹整本書介紹書的部分,不拘一格)

3、多向交流,聽的人提出問題,介紹者回答補充。教師相機評價,關注語言的流暢性條理性,即評即改,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一、我的發現

1、以《普羅米修斯》一文為例,讓學生弄懂抓課文主要內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課文寫了幾部分內容,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2、初步訓練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用學過的課文或片段在抓準上下功夫,語言要求不一定簡練,精練。

3、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多種方法,允許學生用行之有效的、適合自己需要的方法,並給予鼓勵推廣。

二、日積月累

1、熟讀歇後語,讓學生體會歇後語在語言環境中的形象傳神的作用。

2、請學生説説在什麼地方遇到過歇後語,教師出示幾句歇後語,鼓勵學生積累歇後語,盡力背誦歇後語。

3、書上前三句比較容易理解,後三句都包含着典故。教師相機講述《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的由來》《周瑜打黃蓋》的典故。

三、趣味語文

1、放手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對仗的工整,“趣”在哪裏,“巧”在何處。(第一個故事中對聯巧妙之處在於運用頂真的修辭手法,第二個故事中對聯巧妙地將“一百四十一”這個數字隱含在一些典故和非數字的文字中,因此稱這副對聯是絕妙的“數字對聯”)

2、“扇”是個多音字,注意區別。注音、組詞、練讀。

第三、四課時 習作

1、充分交流,開拓思路,激發興趣:

習作前小組交流,説説自己最想寫什麼,互相啟發,打開思路。

2、指導習作,不拘一格,強調清楚:

習作時確定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後,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把內容寫清楚。

3、全班交流,欣賞評價,討論修改:

進一步打開思路,全班評價,以欣賞為主,發現別人的精彩之處進行點評。另選一篇缺點明顯的習作,討論怎樣修改。引導、鼓勵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

2、創設情境,樹立生活中學習語文的觀念,能細心觀察,主動認字。

3、鞏固複習學過的形近字,併力求書寫美觀、工整。

4、通過讀句子鞏固、積累對越越句式的用法。

5、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教學準備:課件、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會認。

1、談話導入,出示木,小朋友認識它嗎?

2、出示轉盤,認讀轉盤上的字。

3、開火車認讀。

4、小組交流:這8個字裏藏着一個祕密,你發現了嗎?

5、全班交流,為什麼這些字中都有個木字那?

6、做遊戲玩轉盤,猜字謎,學生邊拍手邊説。

7、你還知道哪些字是木旁?

二、我會讀。

1、激趣導入,出示我會讀。

2、小男孩在讀什麼?你會讀嗎?你是怎麼會讀的?

3、引導學生觀察,標牌大都掛在大門邊或大門上。

4、出示六幅圖,分發給各個小組,小組合作,從八個標牌中選擇合適的貼在圖上。

5、小組交流。

6、小組派代表上台領讀標牌上的文字。

7、全班齊讀。

三、擴展活動。

1、識字比賽。

(1)小組內交流,把自己平時從生活中積累的漢字,收集在一張卡上,和同學們交流。

(2)小組間交流。

(3)老師抽查、獎勵。

2、引導發現識字方法。

(1)小朋友會認這麼多的字,能不能説一説這些字你是怎麼知道的?

(2)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該怎麼辦?

四、情境表演.

現在我們在大街上,一位同學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怎麼做呢?

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_一上語文園地四教學實錄

第二課時

一、比一比、寫一寫。

1、出示第一排的三組生字,請學生認讀。

2、請學生小組內自由説説:這些字哪些地方不同?

3、學生練説,教師巡視。

4、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十字下面加一橫土。

日字裏面多一橫目。

小字去鈎多一撇少。

5、自學第二排的三組生字,説説哪些地方不同?

6、評議:天的捺筆變彎鈎無。

手的豎鈎變彎鈎毛。

田上出頭下彎腰電。

7、寫字。

(1)強調關鍵筆畫。

(2)注意強調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3)展示作業,全班評議。

二、我會讀。

1、出示三句話。

2、學生自由讀,並説説這三句話中相同的地方。

3、同桌互讀,交流。

4、全班齊讀。

5、這樣的句子我們在哪裏讀過?説出來。

6、擴展練習。

(1)出示掛圖,小朋友的個子越長越高;樹上的葉子越來越綠;雨越下越大。

(2)請學生自由用越越來説話。

三、讀讀背背。

1、展示古詩積累。

請學生自由上台朗誦自己會的古詩,比比誰讀得好,背得多。

2、學習新詩。

(1)出示掛圖,教師配樂範讀。

(2)學生跟讀,領會詩的節奏與韻腳。

(3)學生自由讀,要求借助拼音讀通。

(4)同桌互讀。

(5)教師抽查,糾正錯音,注意鋤、誰、知、中、餐的讀音。

3、感悟詩意。

(1)學生反覆朗讀後,啟發學生髮揮想象,並根據圖和個人感悟設計動作。

(2)學生邊動作邊讀。

(3)指導朗讀。

4、課後延伸。

找一找還有哪些詩或兒歌是寫農民伯伯的,讀一讀,背一背。

四、作業設計。一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教案_一上語文園地四教學實錄

1、把詞語分類組合。

黃牛 麪包 牛奶 作業本 花貓 尺子

1 ( )

2 ( )

3 ( )

2、填寫量詞,不會寫的字用拼音。

一( )貓 一( )尺子 一( )牛

一( )樹 一( )蘋果 一( )棗

3、寫出下邊蔬菜的顏色。

豆角( ),蘿蔔( ),茄子( ),南瓜( )。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認識“男、女、開、關、正、反”六個生字,會寫“女、開”兩個生字,會説由單音節反義詞組成的一些詞語。會讀“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大地、樹葉”等詞語,並會用這些詞語説話。讓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識字,養成在生活中識字的習慣。積累兩句諺語。

學習重點:

認識六個生字,會寫其中兩個生字。

學習難點:

引導學生用詞語説句子。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進入“識字加油站”

1.師: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一些字,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個生字寶寶,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好嗎?

2.課件出示:大

學生認讀。

師:誰知道“大”的反義詞是什麼?

指名説出“大”的反義詞“小”。

課件出示“大小”,

學生齊讀。

同樣出示“上下、南北”,引導學習齊讀。

3.課件出示:男

指名認讀。教師領讀。

師:誰知道“男”的反義詞是什麼?

學生彙報“女”。課件出示“女”,並領讀“男女”。

同樣認識“開關、正反”。

4課件出示六個詞語,學生齊讀。

指導書寫“女、開”

6.師:這六個詞語都是由反義詞組成的詞語,像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

學生彙報:進出,來回,裏外……

二. 字詞句運用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組詞語,誰會讀?

課件出示: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大地? 樹葉? 青草? 蓮花

飛鳥? 小魚? 青蛙? 雪人

指名認讀。齊讀。

師誰能用裏面的一個詞語説句話?

老師舉個例子:我們這裏現在是秋天……

引導學生用詞語説話,師及時鼓勵。

三展示台

師:其實我們不只可以在課堂上識字,生活中到處都能識字,同學們找一找在我們學校的哪兒有字,你認識嗎?

學生交流、展示

師:我們走在大街上也可以識字,買東西也可以識字……我們要養成在生活中學習的好習慣。

三. 日積月累

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字,真棒!老師這有兩句諺語,誰能讀下來?

課件出示:一年之計在於春,

一日之計在於晨。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學生如果讀不下來,師領學生讀。

學生自由讀、背。

四. 佈置作業

從生活中認五個生字,並説説從哪認的。和爸爸媽媽一起讀:小松鼠找花生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口語交際:

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聽的習慣,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簡潔、清楚。

2、習作練習:

寫一篇看圖作文,通過課前查閲相關資料,認真觀察圖畫,想象當時的情景,想象要豐富合理。培養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

3、我的發現:

能發現這些比喻句表達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4、日積月累:

讀成語,瞭解成語的含義,並能試着運用。

5、拓展延伸:

通過寬帶網,瞭解戰爭帶來的危害,同時,通過課外閲讀、看電影電視、聽故事、參觀展覽等形式瞭解為和平而戰的英雄人物。

【教學重難點】

口語交際、習作練習。

【課前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的新聞、英雄人物的故事。

第一課時 小小新聞發佈會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不斷改變。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裏,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新聞的存在。想一想,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知道新聞?(看電視、看報、聽廣播、上網等)

1、你最喜歡看什麼新聞?指名説。

2、看新聞有什麼好處呢?舉例説一説。

3、既然新聞有這麼多的好處,假如讓你來講新聞,你們認為應該講清楚什麼呢?

4、那我們就來開一個“小小新聞發佈會”:

⑴ 主持人宣佈相關要求:先在四人小組內講新聞,講後每人評議另外三人,講得怎樣,最後每組推選一名代表到班上講新聞。

⑵ “時事”、“教育”、“日常生活”三個版塊代表分別發言,每人發言後有一分鐘的提問時間。

⑶ 評價他們的發言,教師參與交流、指導。 ⑷ 總結他們的優缺點再次準備。

⑸ 新聞發言人發言。

⑹ 選出“最佳新聞發言人”“最佳新聞”“頭條新聞”等。 ⑺ 主持人宣佈新聞發佈會結束。

二、師生總結

1、通過今天的發佈會,你有一些什麼樣的收穫?

2、同學們,作為新世紀的建設者,我們從小就要學會關心國內外大事,同時,我們還要通過各種渠道鍛鍊自己的口才,增加自己的膽識,像這樣的發佈會我們以後還會經常進行,希望更多的人能通過這種活動鍛鍊自己,提高自己。

第二、三課時

一、課前蒐集資料交流

1、同學們,課前我們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背景,誰來説一説。

2、啟發談話:

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這張相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看了這些,你有什麼想説的?

二、結合圖形讀習作要求

1、習作有幾個要求?哪幾個?

2、你認為這次習作的重難點是什麼?(觀察和想象)

三、根據觀察,你想到了哪些問題

1、這個小孩為什麼要哭?

2、他的媽媽在哪裏?

3、當時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4、這個孤獨的孩子以後的命運可能會怎樣?

……

四、根據問題自編故事

五、方法指導

1、仔細觀察圖畫,結合圖畫內容介紹歷史背景。

2、根據觀察展開豐富而合理的想象,編一個完整的故事,寫清楚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六、練習習作,指名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見。

1、小組交流,評議誰講得最精彩。

2、在説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七、推選小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評議

八、同學之間互評互改作文

九、課外延伸

蒐集更多的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並講給你的朋友聽。

第四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從字裏行間瞭解了戰爭給孩子們帶來的苦難,聆聽了他們對和平的呼喚,現在就讓我們再次讀讀那些詞句,更深刻的感受一下吧!

二、學習“讀讀寫寫、讀讀記記”

1、學生自由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小組學習:讀詞語,相互正音,交流詞語的意思,交流讀記詞語的方法

3、學生書寫“讀讀寫寫”得詞語。

4、師聽寫。

三、我的發現

1、自由讀句子,體會帶點的詞表達的感情。

2、同桌交流。

3、全班指名交流。

4、小結:

兩組帶點的詞表達的感情不同。

四、教學“日積月累”

1、指名讀成語。全班齊讀。

2、四人小組交流詞語意思。

3、全班指名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説明。

4、讀讀記記成語。

5、讀一讀,注意觀察每一橫排有什麼規律。

6、選一個成語説一句話。

五、教學“寬帶網”

1、朗讀寬帶網中的內容。

2、你在生活中還收集了哪些英雄人物的故事?

3、學生展開收集資料。

4、舉辦故事交流會,評選故事大王比賽。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1

語文園地三

教學目標:

1. 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 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 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 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點:

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教學準備:

蒐集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課件,講述一個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事例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自主選擇、自主交流

1. 請學生閲讀口語交際的要求,説説口語交際的內容

2. 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主練説

3. 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夥伴互相交流

4. 小組內交流,推選一個代表到台上交流。

5. 學生對上台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要求:語言準確、清楚、連貫,態度大方

6.評出最佳發明家、最佳資料員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説

1.生針對自己的説再次修正,並給同桌説,糾正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習作

教學過程:

一、明確寫作要求

1.生自讀寫作提示,説説這次作文寫什麼?

(寫綜合性學習的發現、或活動過程、或心得體會)

2.師引導:

注意: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資料。

二、自己書寫

三、同桌互改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2

我的發現

這一項訓練旨在引導學生髮現詞語的特點,進一步體驗祖國語言的豐富和發現的樂趣,積累詞語。其中包括兩大組詞語,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每組詞語的兩個字都相同,只是交換了前後的位置。第一大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因為顛倒了字的順序,所以表達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組的第一豎行是表示事物名稱或地理位置的詞,交換了字的位置,就變成了表示動作的詞。

過程建議:

1、出示詞語。

奶牛 牛奶 圖畫 畫圖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讀詞語,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

3、全班交流發現。

4、你還能説出類似的詞語嗎?以小組競賽的方式,看哪一組説得多。

5、隨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然後用多種方法朗讀。

日積月累

這一部分包括 “讀讀認認”、“我會填”和 “我會讀”三項內容。 其中“讀讀認認”教學重點是認識八個生字,積累由這些生字組成的新詞。“我會填”是選擇近義詞填空的練習。“我會讀”是閲讀《魯班造傘》這篇短文,目的是讓學生增加閲讀量,積累語言,激發動手創造的慾望。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1、自由讀兩組字:你發現了什麼?(形聲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識記新字。)

2、小組合作交流,説説你記住了哪個字?是怎麼記住的?

3、卡片認讀——任意抽讀——送信遊戲——同桌互讀

4、任意選擇喜歡的字進行擴詞練習。

我會填

1、讀句子,説説每組的兩個詞語是什麼關係?(近義詞)

2、結合生活分別用這兩個詞造句。

3、説説差別。

4、填空,互相檢查。

我會讀

1、默讀短文,自主識字。

2、朗讀感悟:魯班是什麼樣的人?(善於思考,動手創造)

3、談談自己讀完短聞後的心得和體會。

4、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口語交際

這次訓練是以“我們的小製作”為主題開展口語交際,是對本組專題的擴展和延伸。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同時在交際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與人協作的能力。

交際準備:

1、學生課前進行的小製作(如:用毛線編織蝴蝶結,用塑料瓶做成花籃等)

2、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個交際小組。

過程建議:

1、學生將課前佈置製作的小製作拿出。如,用毛線編織蝴蝶結,用塑料瓶做成花籃,用紅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紙疊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愛的小製作。

3、小組交流、彙報製作過程。別人講的時候,聽的同學可以提出問題,講的同學要作解答。

4、小組推薦做得好、説得好的同學在班上展示、介紹自己的小製作。

5、評一評誰的小製作做得好,誰介紹得好。

6、將學生的小製作辦成一個展覽。

展示台

這次展示枱安排了兩項內容:一是展示自己收集到的郵票、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其實這只是一個範例,教學時應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和才能。還可以結合口語交際活動辦個“小製作展覽”,給學生創造相互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培養他們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們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

1、展示:與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蒐集到的圖片與材料。(內容不限)

2、全班交流自己的蒐集途徑,大家互相學習借鑑。

3、總結:每個人交流一個蘋果,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每個人交流一個思想你便得到許許多多的思想,願同學們,時時處處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將美與他人分享。

4、以此專題辦個展覽。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於觀察,勇於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勇於交際的能力。

2、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三、教學過程

(一)口語交際

1.生自由讀要求,思考:本次交際的內容是什麼?(交流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觀)

2.生自由分組交流。師提示:要説清這個自然奇觀在哪裏?奇在何處?最好能説出奇觀是怎麼形成的。

3.生推薦生一名參加全班交際。

4.全班交流,師生注意評價。生可以提問,也可補充,還可以討論。

5.全班評議。

(二)習作

1.生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圍繞自己遊覽過或瞭解到的一處自然景觀,寫一篇習作。

2.生審題,確定自己想寫的內容。

3.生與同桌同學交流。

4.生擬定草稿。

5.師初評:

(1)語句通順。

(2)沒有錯別字。

(3)有條理,有順序。

(4)有重點、清楚地介紹。

6.生根據提示,四人小組評議。

7.定稿,抄習作。

同步作文

彩虹

每次雷雨後,都會出現彩虹。彩虹很好看,由紅、黃、藍、綠、紫、粉紅和淡藍組成的。

為什麼雷雨後會出現彩虹,因為雨後,太陽蒸發掉了雨水,光透過雨水就出現了彩虹,但過一會兒彩虹就會消失。因為彩虹很好看,一到下雨時,我就會跑出來,到屋檐下,等雨下完我就走出去等着彩虹的出現。我最喜歡彩虹中的紅色,因為它代表的是中國,是我們的國家,所以我很喜歡彩虹,不光是這樣,彩虹裏還有我最喜歡的顏色,綠色和藍色,我永遠喜歡彩虹。關於彩虹還有一個神話,每次雷雨後,天上出現了一座七彩橋,玉皇大帝便讓雷公、電母、風婆、雨司把膽敢上橋的妖魔、鬼怪劈死,再向織女借來七彩玉衣,讓成仙的人進入仙界。

現在彩虹已經不容易見了,因為人們污染環境,要珍惜彩虹出現的時刻。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

1、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穫,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展示事例,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xx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幹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

發明了木製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音樂轉換為沉重的曲調,教師語氣沉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鴕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

只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裏沒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彷彿颳了一場龍捲風,或像洪水剛剛衝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後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係,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現;蒐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夥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彙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台少的同學,善於發現突出典型並積極向組員推薦。

三、全班彙報,互動交流

1.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彙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説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後舉手向彙報的人請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閲資料、實踐探究。

2.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閲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説,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誇一誇。教師巡迴指導。

第二課時 習 作

一、自主彙報,確定習作內容

1.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彙報本次習作想寫什麼。

2.小結:本次習作,是寫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説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二、自主習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四、謄寫作文底稿。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一、個性展示台

1.教師發下習作本,學生閲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2.學生自主上台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詞語:上台在黑板上寫。

句子、段落、篇章:上台宣讀,自己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於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推薦發表或參賽。

二、教師做小結

1.教師從優劣得失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2.提出有共性的問題(如語句、層次、標點等)引導全班評議集體修改。

三、個人再修改

各人放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再次修改明顯錯誤或有毛病的地方,錯別字詞訂正寫在習作眉批空處,每個寫三遍。

對習作不合格的同學,教師指導重新寫作或當面指導修改完善。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讀一讀,自己悟一悟。

2.説一説,讀一讀,分組感悟。

第一組:終於説明了科學家揭開蝙蝠探路的祕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覆試驗的結果。

第二組:根本強調了如果不是我們自作聰明,這些海龜是完全不會受到傷害的。

第三組:居然進一步強調了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在朗讀時,注意這三個詞語語氣稍重一點兒。

3.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裏的兩個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組裏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閲讀文章與説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舉一舉例子: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例句來嗎?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想一想意思。

2.自主説,聯繫生活實際説説自己理解的氣象諺語,教師適當點撥。

3.多種形式積累:自主背、相互背、齊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注意引導學生背一背當地常説的氣象諺語。

三、佈置思考作業

你想做的展示台內容。

第五課時 展 示 台

一、課前準備

1. 討論,確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個人或分組確定一種或兩、三種展示方式,如:

a)主辦認識大自然手抄或黑板報。

b)仿生學課外讀物介紹會或建立仿生學圖書借閲角。

c)仿生學發明創意賽。(可結合口語交際、習作進行)

d)大自然的啟示圖片展。

e)佈置小發明、小製作實物展台。

f)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收穫優秀習作欄目。

2. 行動,籌備展示活動。

籌備時,時間上可有一定的彈性,要充分發揮各小組小組長的作用。

二、展示評比

學生在一定範圍內展示籌備的成果,評比小小發明家課外資料蒐集能手辦報大王採訪能手等,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者精神獎勵。

《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朗讀詩句,交流心得,體會現代詩歌的特點。

2、通過資料的蒐集和整理,瞭解古代著名詩人的主要成就和代表作品。

3、朗讀感悟,積累語言,體會詩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優美性。

4、仿寫詩歌,激發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一:回顧交流,統整詩歌特點

1、導語:本單元我們一起學習了《短詩三首》《綠》《白樺》《在天晴了的時候》這4首詩歌,詩人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和真摯的情感向我們呈現出了種種美好的事物,讓我們感受到了詩歌神奇的魅力。這節課,就讓我們繼續探索詩歌的美妙吧!

2、請同學們再次讀一讀本單元的詩歌,找到你最喜愛的一首並思考:詩中的哪個方面令你印象深刻?和旁邊的同學交流一下。

提示:

(1)可從語言、想象、情感三個方面進行思考。

(2)生自讀,師巡視,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詩句思考交流;生集體交流。

要點:

(1)語言的節奏感:現代詩歌雖然句式不如古詩工整,但也講究押韻,讀起來要朗朗上口。例如:哪一顆星沒有光?/哪一朵花沒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裏沒有你波濤的清響?都押了“ɑng”這個韻。(請生再找一找其他押韻的詩句並朗讀,感受詩歌語言的節奏感。)

(2)詩歌包含豐富的想象:大膽的想象更有助於突出事物的特徵,表達詩人的感受。例如:好像是綠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處是綠的……詩人開頭便是想象,寥寥數語就把春天一望無際的綠色與生機刻畫得淋漓盡致。這是春天的特點,更是作者對春天的直觀感受。

(3)詩歌飽含作者的真情實感:詩人的情感充斥於每一處意象、每一種想象之中。(請生舉例説明並再次通過朗讀感受作者的真情實感)

3、總結:詩歌的魅力是無窮的,它或許藏在語言的節奏中,或許藏在詩人的想象中,當然,真摯的情感更能打動人心。

板塊二:趣味遊戲,認識詩人

1、 導語:中國的詩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時期,我國就有了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歷代著名詩人更是數不勝數。

2、遊戲1:識字認詩人。

(1)出示生字:屈、淵、孟、甫、韓、愈、禹、錫、仲、龔。

你們認識這些字嗎?請讀一讀。

要點:杜甫的“甫”讀“fǔ”;范仲淹的“仲”讀“zhòng”;龔自珍的“龔”讀“gōng”。

(2)這些字都選自古代著名詩人的姓

名。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叫“識字認詩人”,看誰的反應快。

提示:例如,老師喊“屈”,你們要迅速喊出“屈原”;先同桌互練,再全班一起玩遊戲。

3、遊戲2:讀線索猜詩人。

(1)你對這些詩人有哪些認識

呢?把你對詩人的認識説給大家聽一聽。

提示:關於詩人的資料有很多,可以從所處朝代、代表作、人生關鍵事件等角度交流。如韓愈,唐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倡導古文運動。代表作有《師説》《進學解》等。

(2)我們來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稱叫“讀線索猜詩人”。遊戲規則:每個詩人可以設計三至四個資料線索,先出示第一個線索,看是否有學生能猜出,如無人猜出,可公佈第二個線索,以此類推。

提示:可作一個示範。如猜陶淵明,先出示“田園詩派創始人”,如果學生猜不出,再出示“東晉詩人”,如果學生依舊無法猜出,接着出示其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以此類推。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是讓

學生能夠自主蒐集並整理資料,認識8位古代詩人及其作品。在教學中抓住這兩點,通過趣味遊戲讓學生辨識詩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總結學生髮言時需要注意捨去非典型要素,緊抓人物典型特徵,做到短小精悍、層目清晰。)

 板塊三:感悟遷移,體會詩歌語言的準確優美

1、朗讀詩句,欣賞色彩。

(1)朗讀教材“詞句段運用”中的例句,關注加點部分,你發現了什麼共同點?

加點部分都是描寫顏色的內容。

(2)同樣是寫顏色的詞語,有什麼不同?試着將詞語歸歸類。

要點:

第一類,“彷彿塗上銀霜”,運用比喻生動地展現了色彩。

第二類,“晶白中透着淡藍、青

蒼”,這些顏色的描寫十分準確、細膩,在一種顏色中還有具體的區分。

第三類,“綠得嬌嫩、黃得蓬勃、藍得多麼醉人”,作者不光寫到了顏色,還用各種形容詞表現了顏色帶給人的感受,讓色彩也帶有了情感。

2、回顧詩歌,深化體會。

(1)本單元學過的詩歌中有沒

有這樣的描寫?請同學們找一找?

(2)請學生朗讀相關詩句並圍繞準確性和情感特徵談談自己的體會。

(3)試着仿照例句,選擇一種寫法仿寫一段,用文字將色彩變鮮活。

3、遷移運用,仿寫詩歌。

4、學生自讀兩節詩歌,思考兩節詩歌的加點部分有什麼特點。

要點:

第一節詩歌的加點部分都是寫地點的,把地點寫得具體明確,富有詩意。

第二節詩歌的加點部分都是寫事物的,把事物的特點顯示出來了,和諧而富有美感。

加點部分的內容都是按照順序遞進的:第一組的地點越寫越小,越寫越明確;第二組描寫的事物是由遠及近、自外向內的。

5、詩歌往往精簡凝練,如果採用縮句的方式,可以將兩節詩歌的加點部分簡化如下。請你讀一讀,再對比原詩,看看哪種寫法更好。

這些事——春天的早晨,

是永不漫滅的回憶:怎樣的可愛呢!

園中,風,

葉下,衣袖,

膝上。心情。

要點:原詩的寫法更好。原詩的描寫更具體、細膩,刪去的部分能夠表現事物特點,反映主題,幫助我們理解詩文的思想,同時還能營造出優美的意境,使詩句更富美感。

師總結:詩歌整體精簡凝練,詩歌的一大特點就是把能夠反映核心思想的簡單詞彙具體化、詩意化、意象化。通過組合這些具體化了的短語突出主題,表達情感。

6、根據詩歌的特點,試着按照例文,任選一節進行仿寫。

(1)學生仿寫,小組內交流評改。

要點:整體簡練;具體意象的描寫能夠突出特點,反映思想;意象能夠按照一定順序排列。

(2)詩歌展示,集體評議,教師點撥,再次修改完善。

(設計意圖:本部分所展示的兩節詩雖然描寫的方面不同,但本質上是一樣的——將能夠反映核心思想的簡單詞彙具體化,以創設意境,抒發情感。過多的解讀容易造成學生理解上的混亂,因此從本質特點入手,從具體的層面入手,學生易模仿。在初步的模仿下首先達到“形式上的詩”,再逐步去斟酌修辭,充分抒發情感。)

板塊四:日積月累,情感昇華

1、朗讀感受,以讀促悟。

(1)自讀“日積月累”中的名言,整體感受詩歌的魅力。

(2)學生結合實際,談談對這些名言的體會。

要點:結合具體詩句感性地談談詩歌的節奏感、理想性、情感性。

2、拓展閲讀,結合事例,昇華情感。

(1)出示艾青、朱光潛、華茲華斯的相關資料和詩作,請學生閲讀並結合名言再次思考其含義。

(2)生交流,師點撥並總結現代詩歌的魅力所在。(三句名言分別凝聚了詩歌的三大特徵:語言富有節奏感、表達美好的願景、抒發真情實感。)

(3)再讀名言,感悟詩歌的魅力。

(4)教師補充拓展其他關於詩

歌的名言或優美的詩歌作品。

(設計意圖:此處的三句名言是對以上所學詩歌特徵的極為凝練且詩意化的總結。在學生已經通過以上學習進行感受的情況下,主要通過讓學生自讀相關材料,結合作者的成就或詩歌作品令其自主感性認識。迴歸詩意,迴歸感性,讓學生多一些餘味,多一些長久的思考和體驗。)

標籤: 教學 園地 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x4l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