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精選8篇)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整體感悟課文內容,通過比較閲讀提高審美情趣。

2、過程和方法: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課前準備】

學生:強調課文預習,自讀課文,圈點生字詞。勾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難問題。

教師:準備課前説話訓練的資料(尊老愛幼的故事),安排學生作準備。

【教學內容】

1、整體感悟課文內容。

2、培養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體現着人世間美好的情感──親情。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都沐浴着親情。哪位同學能聯繫生活實際,説説你都感受到了哪些親情?(學生舉例回答,教師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飯、看電視、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平常的小事,也能體現出濃濃的親情。《散步》這篇課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

二、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詞。

2、教師可配樂範讀課文,學生體驗作品的語感和情感。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或仿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4、帶問題朗讀課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組:

1、課文寫了哪幾個人物?主人公是誰?

2、在散步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請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用文中的語言也可以)

三、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出示問題:讀了這篇文章,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請幾位同學談談個人的感受。

肯定個性化的發現。(這問題比較寬泛,目的是希望學生能注童個體的體驗。)

進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達的感情是什麼?(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終是研究的主要對象,這一個環節也是探究本課語言特點的思維中國)

總結: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輕鬆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筆下變得那麼重要。作者從中三、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

四、小組學習,圈畫交流

出示要求:在前面學生自己閲讀、發現的基礎上,圈畫後面幾節文字中比較特殊的句式與詞語,進一步探究語言。

(小組活動,全員參與,教師適當幫助有疑問的小組,到一定時候教師要提醒小組及時總結,準備交流。這一階段也可以將文章分成幾部分,分別交給不同的學習小組探討,這樣有利於深入推敲每一部分文字。)

五、班級交流,共享發現

每個小組派代表把最重要的發現與全班共享擇一個句子、一個詞語。

可能有的句子與詞語: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我的母親老了,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我的母親雖然高大就是整個世界。

太遲、總算、熬、分歧、委屈、水波粼粼、慢慢地、穩穩地、仔細

教師在交流中適當引導。

(分享學生的發現有助於培養學生的信心與興趣,把學習的樂趣、發現的樂趣還給學生。教學目標的真正達成在於學生自主的發現與交流中。)

六、拓展,展開想像

體驗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猶豫地依從了兒子走小路,那麼,母親會怎樣想?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在班裏談感受。

(過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得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教師小結:不管做什麼事情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之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時,應該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過渡)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喜歡看動畫片,而遙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該怎麼辦?

學生討論歸納: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要給予肯定和完善,並希望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繼續遵循這個道德準則。

(過渡)文中的我做得很好,尊敬母親走大路,母親同時也為兒子解決了這個難題,改變主意,走小路。你從中感受到什麼?

1、我們可以感受到母親對小孫子的什麼感情?

2、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什麼樣的家庭?

3、分別用兩個字概括出母親、妻子、我是什麼樣的人?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言之成理即可)。

重點研讀:

(過渡):我和妻子是如何揹着母親、兒子走過那條小路的?為什麼説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請同學們齊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這段話的深刻含義。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探討一下説説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這部分討論旨在讓學生自主探究,通過交流合作,最終挖掘出課文主旨。對於學生的討論和作答,教師應鼓勵、肯定,積極引導,適時點拔。)

教師小結: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贍養老人,又要撫養孩子,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體現了我對生活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這樣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愛,生命就像一隻永不熄滅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傳遞。

(這部分是對課文的咀嚼和消化階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最佳時機,所以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勵學生,適時啟發。儘可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重點研讀後,全班學生齊聲朗讀最後一段。

七、比較閲讀

請同學們速讀課後短文《三代》,思考問題:

1、這篇短文寫了什麼事?

2、《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較,哪個故事更感動你,説説你的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讀後,小組交流,教師鼓勵,並因勢引導:編者為何把《散步》作為本文的範文呢?肯定《散步》有比《三代》更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把兩篇文章通過比較,體會《散步》寫的精彩之處,可以從語言、寫作方法等進行比較。(學生答案會多種多樣,所以要求學生舉例説明緣由,只要説得有道理即可。)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歸納:

1、《散步》比《三代》多一些景色描寫。文中有兩處對初春的描寫,這段描寫在全文中起到襯托的作用。第一處是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大塊小塊的新綠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新綠、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氣息的透露,它顯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機,這是對生命的高歌,對生命的禮讚。第三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這些都寫出春的氣息,春天在召喚,生命在呼喚。字裏行間留露的正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愛。

2、在散步中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子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等。作者運用對稱的句子,互相映襯,使我們讀起來很有情趣。語言樸實,但藴含着豐富的思想內涵。

3、以小見大的寫法:通過描寫生活中的小事情散步,反映出尊老愛幼這個社會大主題。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比較閲讀,能夠初步對文章進行鑑賞,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嘗試運用這幾種寫作方法,一定會給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反思: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都學到了什麼?在思想上感悟到什麼?

提示:自由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教師總結:我們學習這篇文章,就是想讓同學們懂得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互愛,這樣才能使你的家庭穩定、幸福!同時也讓我們珍愛親情,珍愛生命!最後我們一起唱首歌,來感受這人間最美好的感情──親情。教師放歌曲《常回家看看》,學生齊唱。

小結:《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這節課上學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得到潛移默化地薰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給學生理解課文豐富的內涵提供了學習的廣泛空間。引導學生品味揣摩語言,也增強了語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板書設計】

散步

莫懷戚

母親 走大路 ↑承上

散步 分歧→{我 妻子 責任重大→使命感

兒子 走小路 ↓啟下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寫法。

2、學習課文優美的語言。

3、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寫法。

2、學習課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

3、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章的人性美。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有許多平凡小事,然而就這些平凡的小事透露出父母祖輩濃濃的關愛,傳達出温馨的親情。讓人回味,令人感動,請同學們回味這些美好的時刻,並講出來大家分享。

導入對《散步》的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朗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項任務:

⑴ 用一個詞概括本文事件。

⑵ 簡述文章內容。

⑶ 這一家人在散步過程中哪些細節打動了你。

2、聽讀後,抽生用一個詞慨括本文的事件,並簡述本文內容。談談課文哪些細節打動了你。

注:散步。這是一家四口散步的過程。開始我讓母親去散步,母親很順從地服從了我。後來產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兒子要走小路。最後母親改變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過去的時候,我揹着母親,妻子揹着兒子。

體現了尊老愛幼、温馨和睦、互敬互愛。

三、再讀課文,合作探究

1、討論:

⑴ 散步的過程中出現了分歧,作者是如何選擇的,請談談他為什麼要這樣選擇?

⑵ 找出你認為最能夠打動你的段落或最有價值的語句,然後把你的感受與同學交流一下。

2、交流:

注:

⑴ 我選擇了走大路。在尊老和愛幼的天平上,作者傾向了尊老。因為母親老了,剩下的時日已經不多了,兒子還小,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從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賢惠。母親慈愛,兒子活潑可愛。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温馨和睦。

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父母才是人類特有的文化之舉──(英)培根。

⑵ 談一談你認為最能夠打動你的段落或最有價值的語句,然後把你的感受説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注:

⑴ “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明確: 包含着老人對子女的依賴如同子女幼小時對父母的依賴這樣的人生哲理。體會母子之間“互相尊重,相處和諧”。

⑵ “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明確:兒子發現奇趣:兩對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現了兒子天真可愛、聰明活潑。

⑶ “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

明確:母親老了,兒子成長了,挑起了生活的擔子,這樣母親自然聽從於兒子;而我的兒子還年幼,現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責任重大。我們應該理解父母,關心父母,做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⑷ “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

明確:為選擇行走路線形成分歧,但能相互體諒達到和諧統一,反映了家庭成員之間真摯的愛。

⑸ 文中作者簡潔地描寫了南方初春的美好景色,巧妙地襯托了一幅充滿情趣的生活畫面。請找出描寫景色的語句朗讀並談談你的感受。

提示:春的氣息,充滿生機,高歌生命。

金色的菜花、整齊的桑樹、水波粼粼的魚塘,看出春天是美的,有意思的。

生活幸福,其樂融融。

體會到課文的語言美、描寫的景物美、體現的人情、人性美。

四、重點研讀,深化主旨

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確:

“世界“這是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説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親,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着,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

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説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可見,本文寫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卻表現了“尊老愛幼”的大主題,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五、創維空間,拓展練習

1、消息:

老師曾在看到報紙上有一則消息:“國慶節放假前,有許多人往養老院打電話,想在黃金週期間把老人送去託養。這樣,他們便能安心地帶着孩子出遊,因為養老院有人照顧自己的老人。”請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尊老是人類高尚的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們應該大力的傳承和發揚,這樣讓中華民族的這一奪奇琶在在世界民族之林中開得最豔、開得最美。

2、課堂調查:

⑴ 每年在你過生日的時候,只要爸爸媽媽在身邊,他們是否都為你過了生日?

⑵ 你能準確地説出爸爸媽媽的生日嗎?

⑶ 假如今天是爸爸或者媽媽的生日,請你編輯一條短信發送給他們,為他們獻上生日的祝福!(要求寫50字以內的温馨短語)

注:從剛才的調查結果看,説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對父母關心太少、理解不夠)

(學生交流短信)

課堂總結:其實,生活中親情無處不在,生活的細枝末節無不體現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親情、珍愛親情。讓我們一起用愛擔起家庭的責任,用情擔起社會的責任,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動聽、最優美的旋律吧。最後老師把這一首《讓愛住我家》送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六、親情放送,課後作業

1、(多媒體播放 flash《讓愛住我家》)

謹以此片獻給那些熱愛家庭的人們,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2、課後作業:

學習了本文,你一定有萬千感慨吧,請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筆,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説”為題,寫下你現在最想對爸爸媽媽説的話。

【附】《散步》課文解讀

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玲瓏剔透、含蓄藴藉的精美散文,它像一首動人心絃的詩,一支感人肺腑的歌,品讀這篇文章,如同在做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

一、以小見大的構思美。

本文在構思上頗有特色,採用了“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選取家庭生活中一個美麗而平凡的鏡頭——散步,來揭示親情、生命、倫理的重大主題。“一粒沙裏看世界,半瓣花上説人情”,這樣以小題材來表現大主題,為我們的寫作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範例。

二、藴含詩意的畫面美。

本文的景物描寫着墨不多,只有兩處:第一處對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透露出春的氣息和生機;第二處描寫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景物,字裏行間流露的是一種對生活的酷愛,對生命的珍惜。兩處景物互相呼應,如同兩幅美麗的畫面,充滿了濃郁的詩情畫意和盎然的生機,為常見的散步提供了一個美妙的背景。

三、耐人尋味的樸實美。

縱觀整個行文,除文末有幾分含蓄外,其餘則明白如話,樸實但卻耐人尋味。如:“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大叫起來:‘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這兩句話充滿生活情趣,既表現了小傢伙的天真、聰穎,又表現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四、搖曳多姿的對稱美。

本文兩兩對稱的句子很多,互相映襯,搖曳多姿,很有情趣。如:“有的濃,有的淡。”“我和母親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等。仔細揣摩這些對稱的句子,卻大有意味:一邊是長輩,一邊是後代,這樣寫既表現了作者強烈的責任感,又體現了作者摯愛生活,品嚐人生甜美的無窮韻味。

五、意藴豐富的主題美。

本文雖然寫了一件小事,但卻意藴豐富,主題深刻。文中一家人互相關懷、愛護、體貼,譜寫了一首動人的親情之歌。文中一個“慈母”,一個“孝子”,一個真誠的理解,一個絕對的信任,孫子受其影響,懂事、孝順,這種良性的因果循環正反映了古樸的尊老愛幼的倫理道德之美。文中“我”和妻子是中年人的代表,這個形象具豐富的象徵意義:人到中年,肩上負着的是承前啟後的責任,既要贍養老一代,又要撫養下一代。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內容,理解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涵詠閲讀課文,感受生機勃勃的意境美。

3、動情朗讀課文,理解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學習重難點:

理解尊老愛幼的人性美,理解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學習過程:

複習展示:

收集有關友誼的詩句,寫在下面,並和同學們交流。

一、預習展示:

1、請同學們收集有關親情的詩句、格言警句,整理在下面。

2、給加點的字注音。

分歧(),拆散(),粼粼(),嫵媚(),粗獷(),小心翼翼(),漣漪(),瀟灑()。

3、解詞:

粼粼:

各得其所:

4、閲讀課文三遍,思考下面得問題:

本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從字裏行間,你感受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二、合作探究: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他們美麗的心靈,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最欣賞誰?並説出你的理由。

2找出文中寫景的語句,分別寫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什麼樣的意境和哲理?

3、“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地,走的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並和同學們交流。

三、達標反饋:

1、以“散步”為標題有什麼作用?

2、“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2、家庭出現分歧時,文中説:“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其原因是什麼?後來我為什麼決定委屈兒子?

3、“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的魚塘。”屬於什麼描寫?在文中有什麼作用?

4、“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穩地,走的很仔細”反應了人物()品質,體現了()的家庭關係。

四、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有關孝敬父母的歌曲?把歌詞整理在下面吧。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4

【背景及説明】

《新課標》的課程目標的總目標規定了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所要達到的目標,其中第7條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個在閲讀中的學生都視為一個獨特的自我,這樣才能做到目標中所説的在閲讀中注重學生情感體驗、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散步》這篇文章,正是情感體驗的上乘佳作,我想抓住這個契機,對學生實施一次情感教育。但是,認識到一篇文章的好與上好一堂課的距離,我又有一點緊張,如何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我覺得必須面對和解決這樣一個問題:散步雖然是家庭生活中常見的情景,但是,這篇文章是以成人的角度來思考和敍述的,展現的是家庭中的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祖孫之情,平時,初中學生對這樣的情景雖時而所見,卻不一定具備情感上的深處體驗。當然,簡單的做法是,教師通過宣講明白無誤地告訴他們,或者讓學生通過多次閲讀去感悟。但又使我體會到,能感動教師的,不一定能感動學生。如果找不到共鳴的地方,你在台上激動不已,學生則可能無動於衷,出現教學中常見的現象,這是既尷尬又失敗的課堂。那麼,怎樣上好這堂課呢?作為一位普通的語文教師,我又該做點什麼呢?

【建議思考的問題】

1、課堂上如何實施課前的教學設計?

2、課堂上的親情感和責任感的目標如何實現?

【案例描述】

在教學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時,我制定了這樣一個學習目標:感悟散文中的親情。於是在學生朗讀全文以後,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請找出文章中你最欣賞的語句,並説明理由,學生經過思考後找出第四自然段,理由很簡單,文字優美。但靜觀課堂氣氛,感覺比較平淡,學生似乎在配合老師完成彼此所認同的課堂教與學的任務,缺乏體驗到該文章的語言之美,親情之美,而且參與回答基本是那些比較聽話,認為回答問題是天經地義的同學。對這樣的現象進行反思,我認為這個教學目標是必要的,但提問的方式可以有所改變,應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於是,我在另一個班級上課時換了另一種方式提問,你和家人散步嗎?有。幾乎是全班同學滿臉燦爛的回答。那麼,給你留下感受又是什麼?這樣的提問激起了層層波瀾,一瞬間,課堂上呈現出與前一課堂截然不同的熱烈氣氛,下面是關於場景的部分實錄。

【教學實錄】(部分)

生1:我的感受最深的是:有一次和媽媽去散步,那一次我和媽媽手牽着手,不知道天氣太冷,還是媽媽的慈愛,讓我感到暖烘烘的,那天,媽媽給我講了我小時候的趣事,我們很高興,至今,我的手上還感到還有媽媽的餘温。

師:你給大家描述了一幅多麼温馨的畫面啊!

生2:我的感受最深的是;小時候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簡直就是一隻小懶蟲。每天,奶奶揹着我上幼兒園。那時,我覺得奶奶的背很寬、很廣,趴在奶奶的背上,我覺得特舒服。如今,我也上初中了,奶奶的背也有些駝了,我常想,奶奶的背是不是小時候揹着我而駝的。

師:你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生3:我曾見過別人一家子的散步,令我感受很深。一個小男孩,他們的父母也許都是啞巴,只見小男孩走在他們的中間,他的手不停地在胸前晃動,也許是打啞語,他們的父母只是一味地笑,是那麼歡樂。

師:你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幸福的畫面啊!想不到,我們的同學對散步感受如此真實、細膩。現在,我們可以驅譴我們的慧眼和靈感到文章裏去散步,首先請同學們默讀課文,談一談你的感受又是什麼?

學生1:孝心

學生2:親情

學生3:温暖

學生4:敬老愛幼

的確,這樣的散文內涵,由於有了散步感受的感情作鋪墊,又有問題的激發,學生不再是應付老師,而是神情活躍,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自然而然地進入解決課文,研討問題的情境之中。我又靈機一動,設計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給全班同學聽,並説明喜歡的理由,學生們頗有興趣的尋找,再紛紛而毅然的舉起手。

生1:我喜歡第四自然段。因為這段是一處優美的環境描寫,交代了全家人散步的美的背景,也暗示了老人對生命的嚮往。(接着,該生便聲情並茂地讀了起來。)

生2:我要補充的是,春景也有新生之意,這也説明母親在風燭殘年之時,家庭的温馨使她的生命獲得了新的生機。

生3:我要選第七自然段,因為這段母親眼中看見的景色很美,油菜花,桑樹,魚塘,表明了母親對生命的嚮往。(朗讀略)

生4;還有一個字用的好,我非常喜歡。摸,表現了老人疼愛孫子的感情,這個孫子可真幸福。(一陣笑聲)、

生5:我喜歡第六自然段,因為,分歧的產生是全文的關鍵。我的選擇舉局不定,表明了我既有敬老之心,又有愛幼之心。特別是最後決定走大路,也看出我非常孝順。

師:同學們能夠對我的情感理解,非常了不起,(一片掌聲),同時,也可以看出我的責任重大。

生6:(怯生生地)老師,我能否喜歡一個字?(得到我的讚賞後)熬,因為熬字能夠使一個老年人,得到了家人的悉心照顧,又過了一年。

師:講得真好,能結合這篇文章來理解文中的詞,達到我們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大家課後可以進一步地探討。

【課後反思】

教學設計應當如何進行?我覺得課堂設計非常重要。同樣的目的,不同的課前設計,結果回怎樣呢?也許我的前一堂課也會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但是,讓學生感到語文學習的興趣,以及正確理解親情感和責任感是難以企及的。我認為,課前教學設計應聯繫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説話的機會和展現自我機會,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會煥發青春活力。

記得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而這堂課能夠真正地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這堂課,我真正明白了課前教學設計也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條永遠流動的河。課堂應該是有生命的,我願永遠把握這生命的脈搏。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5

第一單元解讀

第一單元閲讀部分有8篇課文,以不同的生活為背景,抒發了同樣感人至深的親情。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有: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豐富多樣的親情。解決問題的途徑有:結合閲讀提示和課後練習,抓住重點難點問題,深化對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理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體味親情。

寫作的要求是“從生活中學習寫作”。“寫作導引”講解了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寫作生活的方法。“寫作實踐”要求觀察並寫作秋天的景物、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

《散步》的解讀

“閲讀提示”提示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主題。。

課文圍繞“散步”這一中心事件,寫了四件小事:“我”勸母親去散步,兒子發現有趣的散步隊形,母親和“我”的兒子發生分歧,“我”背母親、“我”的妻子背“我”的兒子,表達了豐富多樣的親情——“孝敬”“慈愛”以及中年人的“家庭責任”。

“研討與練習”第一題要求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旨。這是教學的重點。第二題是理解文章關鍵句的含義,這一題有助於學生理解文章主題的深刻性。第三題是品味景物描寫的作用。第四題是品味對稱式句子的表達作用。第二、三、四題是教學的難點。

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內容簡短,語言質樸親切,但意藴豐富。初一學生朗讀和初步感知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沒有多大難度。但結合“研討與練習”清晰地理解文章的重點和難點,對初一的學生來説,還是有比較大的難度。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一、正確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基本讀準節奏,積累“信服”等詞語。(重點)

二、學習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所表達的豐富多樣的思想情感,加深對親情的理解,培養學生對家庭的熱愛。(重點)

三、結合生活體驗,感悟文章關鍵句的意藴,理解文章主題的深刻性。(難點)

四、瞭解景物描寫及作用,積累文中對稱式的句子。

教學設想

以朗讀為基礎,在讀的過程中通過師生的相互發問和探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和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情感的豐富性。“研討和練習”的第三、四題,可採用積累的方法摘抄在筆記本上,讓學生今後逐步理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正確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播放歌曲《家是温柔的港灣》

家是温柔港灣/你我停泊的港灣/風雨再大都不怕/只要有個温暖的家/愛是温柔港灣/你我渴望擁有它 /旅途再苦也不怕/只要有個温暖的家/多少年以後/所有的温暖/哪怕只剩一句話/親愛的你好嗎……

家為什麼如此令人魂牽夢繞?因為家裏有親情。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重慶著名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感悟家的温馨。

2、我們一起來背誦李白的《靜夜思》

故鄉為什麼令漂泊在外的遊子魂牽夢繞?因為故鄉有家,家裏有親人,家裏有親情的温暖。今天,我們一起來品讀重慶著名作家莫懷戚的散文《散步》,感悟家的温馨和幸福。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1、分段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試讀課文,訂正學生朗讀的字音和節奏。

(1)易讀錯的字 熬áo過 嫩nèn芽 分歧qí 霎shà時(剎那) 拆chā散 委屈qū 水波粼粼lín(嶙峋、魚鱗)

2、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問題:本文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請不同層次的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然後引導學生結合“閲讀提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參考:“我”勸母親散步;全家一起散步,兒子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景象;“我”的兒子和“我”的母親為走大路和小路發生了分歧,“我”的母親説走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別背起母親和兒子。

3、問題(1)請用一句話概況本文的主要內容。(我們一家四口人在田野裏散步)

(2)題目有什麼特點?(文章主要事件的概括)

(3)文章第一段簡潔的內容交代了哪些內容?(此次可講解記敍的要素和文章開頭的特點)

散步的時間——初春,地點——田野,人物——我、母親、妻子、兒子,起因——母親老了,身體不好,經過——發生了分歧,結果——走小路,“我”和妻子揹着母親和兒子走過不好走的路。

三、品讀課文,感悟温暖的親情。

1、根據“閲讀提示”回答: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有哪些?

2、齊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説説,你從哪兒感受到“孝敬”“慈愛”?除了這些?你還感受到了親人之間的哪些情感?(尊重、信賴、中年人的家庭責任感)

3、採用個人讀、分組讀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質樸的語言品味其豐富細膩的情感。

參考:(1)母親信服地點點頭,就去拿外套。

(2)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3)我的母親有熬過了一個嚴冬。

(4)“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

(5)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6)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

(7)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

四、問題探究,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

1、請用最簡潔的語言,給本文重擬一個標題,並説説你的理由。

學生回答後,教師把關鍵性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分歧、走小路、背、媽媽和兒子;孝敬、尊重、關愛、信賴、疼愛、慈愛、責任。

2、請學生把黑板的詞語分成兩組,並引導學生去發現兩組詞語的特點,最後歸納出給文章擬題目的兩個角度:內容和角度。同時也教給學生整體感知的方法:從題目入手把握文章的內容和主題。

3、自由發言:在這些題目中,你認為哪些比較好?説説你的理由。

五、課後作業

1、理解並抄寫“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

2、藉助工具書,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1)母親信服地點點頭,就去拿外套。

(2)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

(3)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4)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出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出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

3、蒐集關於“家”的詩詞、歌曲,並把精彩的句子摘抄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品讀文章最後一段,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強化對課文內容和主題的理解。

問:《散步》記敍了怎樣一件事?表達了哪些思想情感?

二、齊讀課文,培養學生流暢朗讀的能力。

三、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段,然後品味其妙處。

1、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段。主要是個人讀,對讀得好的要給予掌聲鼓勵。

2、問題探討:你認為,文章最後一段,哪些地方寫的好?

參考:

(1)“在陽光下”烘托了詩一般的意境。

此處可拓展將本文的景物描寫及作用。(本文有兩處景物描寫,描寫的時春天田野裏充分生機的景象,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時的温馨幸福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

(2)“背”這一細節描寫表現了一家人互相關愛的温馨與幸福。

(3)文章最後一句話的含義。抓住關鍵詞語“好像整個世界”,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好像整個世界”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方法,突出“我”和妻子的責任重大,因為作為中年人的“我”和妻子,肩負着孝敬父母和撫養孩子的家庭責任,維繫着家庭的和諧和幸福。)

此處可拓展講講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本文以“散步”這一小事,反映了家庭如何才能和諧和幸福這一重大的社會問題。)

3、可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背誦最後一段。

四、摘抄文章對稱式的句子,反覆朗讀,品味其好處。

五、拓展延伸,探討問題,培養學生對家的關注、對親人的熱愛。

1、周國平説,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種漂流,家是什麼呢?家是一隻船,家是温暖的港灣,家是永遠的岸。那麼,你認為,家是什麼呢?

2、模仿下面的形式,續寫幾句話,表達你對親情的理解。

親情是臍帶,維繫着你的生命;親情是牽手,給予你温暖與依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或欣賞音樂《家是温柔的港灣》。

2、《散步》是一篇秀美雋永、藴藉豐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頌歌。它是人的心靈在親情、人性、生命這三點構成的軌跡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七、作業

課外練筆:家是温馨美麗的港灣,家是心靈愉悦的空間。家庭成員應互相謙讓、互相體貼,互敬 互愛,使家其樂融融、幸福美滿!請拿起你的筆,描寫你們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幸福的情景。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6

一、創新教學設計構想:

莫懷戚的《散步》是一篇表現家庭成員間真摯感情的散文,文質兼美。讀出它的深層含義對七年級的農村學生來説,很不容易。新課程理念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我採取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授課方式,讓他們自由閲讀課文,組織學生討論,學生、老師、文本之間平等地對話。讓他們通過討論,迅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解主題。讓他們自由選取感點欣賞,在研討中進入散文的意境,領略散文的'美。

教學流程:設身處地,導入新課故事接龍,感知理解課文美點尋蹤,探詢美感。

二、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課文,發現美、感受美、品味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勇於承擔責任的情感。

教學重點整體感知課文,培養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以學生活動為主,適時予以點撥,組織學生討論。

教具、實驗情況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活動一:設身處地,導入新課

辛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辛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往往滲透着深情的愛,即使產生了分歧,其解決也體現了温馨、和諧。

設想一下,晚飯後,全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喜歡看戲曲節目,爸爸媽媽喜歡看時事報道,你卻喜歡看言情故事武打片,遙控器在爸爸手中,他會怎麼辦?如果在你手中呢?

今天,我們共同欣賞莫懷戚的散文《散步》,看看作者家庭成員之間的分歧是怎樣解決的?

教師範讀課文,學生感知課文。

活動二:故事接龍,感知理解課文

(一)故事接龍,感知課文

1、《散步》寫了一件什麼事?請大家把文章的故事情節分解成若干個小故事,我們來個故事接龍。

2、瞭解故事中得人物概括人物間的關係(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説,選取其中一種板書)?

3、教師點撥:據作者講,本文就是取材於一次全家三代四口的散步,正因為它來源於生活,是真實的,所以才感人。我們寫作文也應該學習這一點。

(二)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教師點撥:我們已經初步把握了文章的故事情節,這只是最表面的東西,還應該對其進行更深一層的探討,進而理解其內容,把握主旨。請大家再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我”勸母親、順母親、背母親分別説明了什麼?

母親改變主意,妻子背兒子又説明了什麼?

作者寫一家人散步這件小事,用了“分歧”、“責任重大”,是否大詞小用?試解釋?

④如何理解“一霎時……關頭時那樣”和結尾句。

2、學生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適時點撥指導。然後推薦一名代表發表見解。最後師生共同交流,達成共識。

活動三:美點尋蹤,探詢美感

1、其實,一篇成功的散文作品,無非是三個方面:一是真,二是善,三是美。真就是真實,源於生活,前面已講過。文章宣揚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這是善。美呢?大家再讀課文,用你們的慧眼來發現、文章中的美。(利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集體探詢,集中意見,説出發現。)

教師示例:文章的開頭很美,美在開門見山,美在一開始就是“我們在在田野上散步”這個有詩意的鏡頭。

(一)人物美和主題美

(二)語言美

(三)意境美(景物描寫)

總結

1、這節課我們從幾個方面發現了《散步》中藴含的美,可以説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禮,希望大家課後對課文再進行品味,從中發現更多的美。

2、拓展延伸。

分發《父父子子》課外閲讀練習。

學生積極發言,各自在這種情況下的做法,其他同學評論,大家暢所欲言。

學生認真聽讀,感知課文,瞭解內容。

學生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生先同位討論,然後積極發言,其他人補充,最後師生達成共識。明確:

學生先討論,教師點撥,然後積極發言,

學生分四人小組,進行積極討論。

每組推薦一名代表,發表本組的討論成果。

師生共同交流,達成共識。

愛、尊、孝

疼、護

不,借散步反映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以小見大。

④參考課後練習一。

學生討論。

師生共同交流達成共識。

(一)人物美和主題美

人物:“我”誠懇孝敬;妻子賢良温順;母親老邁順從而又有涵養;兒子聽話懂事天真可愛。

主題:宣揚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語言美

1、對稱。

2、含義豐富。

3、意在言外。

(三)意境美

第一處: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寫。

第二處:母親所望到的小路遠處的景物

兩處景物描寫富有詩情畫意,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以學生熟悉的家庭到導入新課學習。

為新課的學習設置情境。

加強對文章內容的感知和理解。

整體感知課文。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使學生了解真實的重要性。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合作學習的習慣。

使學生不僅理解課文,而且學會欣賞文章的美。

示例,給學生一個模仿的規範。

分組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

使學生對文章整體有一個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使學生有所鞏固。

板書設計:(一)

愛護幼小的生命

成熟的生命人生的一種責任

善待衰老的生命

(二)

意(疼)依

主從

變孫

改散步子

互相敬愛

母親(老)和睦融洽兒子(幼)

(孝)背母親妻背兒(護)

(尊順母親我責妻子

(愛)勸母親任感委屈兒(愛)

使命感

尊老愛

(三)

散步

莫懷戚

真:源於生活

善:尊老愛幼

美:物美、主題美

語言美

意境美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7

一、導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理解課文真實優美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在朗讀中品味文章內容的方法。

2、在合作探討中提高賞析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自身實際,理解、感悟文中的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二、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體會文章的意境美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人説,幸福的家猶如港灣,讓我們的心疲憊時靠岸,有人説,濃濃的親情猶如甘泉,滋潤我們枯涸的心田。家因為有了真愛而温馨,因為有了親情而美好,那麼,家究竟是什麼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張舊照片,還是一種揮之不去的記憶?今天我們來學習《散步》,讓我們跟隨作者去進行一次別樣的心靈之旅

設計目的:(以優美的排比句式導入,營造美的氛圍。讓學生體會課文中所藴含的感情。)

(二)新授:

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題目,哪些人散步,在哪散步?讀課文時要注意這些問題。

2、先看大屏幕,掌握目標

3、然後欣賞一組關於親情的圖片,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什麼?

4、配樂朗讀,想象本文的意境。

(看到大家深情的朗讀,我也彷彿沉浸在親情的世界裏,我想大家一定感知了許多道理,我們來探究兩個問題)

設計目的:

(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通過閲讀,熟悉課文內容。教師作適當點評,鼓勵表揚。)

5、整體感知:

(1)本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2)文中的幾個人物誰的權力最大?究竟聽誰的,是由人決定的嗎?(讓愛作主)(教師提醒邊看書邊劃書,並做旁批,教師板書)

老師:一家三代在田野散步,表現出尊老愛幼,互相關愛的濃濃親情,推而廣之,人類的延續,社會的推進何嘗不是這種愛的傳遞呢,母親愛兒子,兒子孝順母親,那文中的母親,兒子各有什麼特點呢?

6、研讀探究:

(1)用兩個字概括文中人物的特點,你最欣賞哪個人物,為什麼?設計目的:(教師發揮引導的角色,讓學生自己説出自己的理解。)

(2)找出文中關鍵語句,體會其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找出中心句))

(3)朗讀最後一段,感悟最後一句的含義。

(4)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是否還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文中的分歧。(暢所欲言)

(5)這個家庭有什麼特點,為什麼如此和睦温馨?(愛與責任)

7、學生質疑:分組研討

8、賞析優美語句,從你喜歡的片段中?感悟到了什麼樣的意境和哲理?

9、體驗拓展:

(1)親情是無處不在的,它不僅停留在作者家中,還瀰漫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裏,需要我們用敏鋭的眼光去發現,那你瞭解哪些親情故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別人的,説出來與大家交流。

(2)當我們閉上眼睛,一幅幅感人的畫面便呈現在我們面前,是誰在日落昏黃時,倚在窗前焦急地盼我們歸家,又是誰在我們出門時,仔細叮嚀;當然是我們的父母。

仿寫:“爸爸媽媽是_______;我是_______。”(“和美”的家需要我們用愛去經營,需要我們用責任去支撐。)

老師:從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父母為我們做的太多了,父母的深愛我們無以回報,怎樣才能表達對他們的感激,怎樣才能承擔起家的責任,讓父母快樂輕鬆一些,是我們做兒女值得深思的問題。

(3)談收穫,談感悟。

(三)總結:

這節課我們共同欣賞了一篇秀美雋永的散文,就好象沿着心靈的軌跡完成了一次愉悦的旅行,在旅行中,我們體會到,親情不僅是聲情並茂的述説,更應該是落到實處的行動;,不只是父母殷切的希望,更應是兒女無言的回報;親情不單是今天課堂上的片刻領會,更需要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去感悟,去實踐。就讓我們的小家永遠親情洋溢,讓我們的“大家”永遠愛意無限,讓我們的心靈之舟在“家”這片海域裏有所歸依,沒有終極-----

(四)作業:寫作文〈〈親情樹〉〉

放一首關於家的歌《讓愛住我家》,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五、教學反思: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發展獨立思維的重要階段,他們的主動性和求知慾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因此,我通過引導學生去自讀自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通過朗讀、圈畫、小組討論、揣摩鑑賞從中對散文有初步的瞭解,體會課文濃濃的親情,並從中感悟出正確的家庭倫理道德準則。在教學方法上,我選用朗讀法,將朗讀作為主線貫穿整個課堂教學,讓學生在朗讀中進入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反覆吟誦,最終用朗讀表達出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對親情的感悟。

課文《散步》的優秀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美。從字裏行間去感悟、發現。

3、培養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養。

二、教學重點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語言,體會親情的美好。

三、教學設想

在教師充滿激情而富於親和力的語言引導下,學生運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構建新的學習方式。

四、教學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出示圖片

同學們,家是温馨的港灣。全家人一起中秋賞月,一塊共進晚餐,一同欣賞電視……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這樣的尋常小事,也體現出濃濃的親情。現在,讓我們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孫三代人的相親相愛,和和美美……敬老愛幼,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莫懷戚的《散步》一文,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愛幼更尊老的故事。(板書課題和作者。)

展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

(二)整體感知,梳理文章結構線條

1、全班齊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下列問題。

明確:朗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調、語氣、語調、語速幾方面。勾畫出文中有情趣的的句子。

2、思考問題,快速搶答

①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

明確:一家祖孫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啟發: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幹什麼?)明確: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初春,田野。

②圍繞“散步”這件事理出文章結構線條。

教師可圍繞“散步”這一中心事件設計相關問題來啟發學生。邊答邊板書。

1、散步的緣由是什麼?

明確:為了年老多病的母親。“我的母親又熬過了一個嚴冬”,既寫出了母親忍受痛苦度過嚴冬的情景,又寫出了“我”為母親最終安然無恙而慶幸的心情。

2、在母親不願出去散步時,我怎樣勸説母親?明確: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在。(板書:勸)

3、一家三口散步是生活中常見的鏡頭,但我們一行人卻是與眾不同的。我和妻兒陪着又熬過一個嚴冬的母親去欣賞初春的秀美景色,大自然蓬勃的生機將會使母親獲得新的活力。請同學們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

明確:“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這段話通過初春秀色的描繪,表現了春天蓬勃的生機,暗示熬過了嚴冬的母親將會獲得新的活力。

4、我和母親的關係如何?

明確:“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這句話表明母親明理,兒子孝順,相映成趣。生命原本就是這樣,代代相因,生生不息。

5、和美與温馨是家庭生活的主旋律,但偶爾也會發出不和諧的音符。家庭猶如一口池塘,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浪起伏。我們在笑聲中散步,在岔路口,卻發生了分歧?

明確:這個三代之家就像平靜的水面湧起了波瀾,“我”的母親要走大路,“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順,便於老人行走;小路難行,可是秀色可心。(板書:分歧)

6、一老一小,不能兩全,只能顧一頭,面對矛盾,該怎麼辦?(板書:讓)在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的情況下,“我”決定舍魚而取熊掌。“我”認為,母親年老體弱,餘年不多,伴隨她的機會已很少;兒子年紀尚幼,來日方長,伴隨他的機會還很多。於是“我”決定委屈兒子,順從母親,作出了“走大路”的決定。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的美德。但母親的選擇是——

生:走小路。

7、又體現了我國另一種傳統美德?

明確:愛幼。奶奶疼愛孫子,總是謙讓,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還是寵着孫子。

8、體現了奶奶是什麼樣的人?

明確:奶奶是一位温和慈愛,謙讓體貼的老人。

7、矛盾解決了,多和美的家庭啊!有意思的小路的確不平順,我和妻子怎樣做?明確:作為主心生命骨的我們,鄭重其事地分別背起了母親和兒子。(深沉朗讀末段)“我的母親雖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兒子雖然很胖,畢竟幼小,自然也輕。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含義深刻。它以輕襯重,突出了“尊老愛幼”的重大意義,還寫出了中年人已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正在繼承和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譜寫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新篇章。這一“背”,實際上是背起了生活的重擔,架起兩代人心靈的橋樑。含蓄地寫出人到中年,肩負着承前啟後的責任,贍養老人撫育孩子的重大使命。(板書:背)

(三)研讀課文探究主旨,挖掘“尊老”內涵。

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你最喜歡文中的那一個人?理由是什麼?大家可以和同位討論。學生討論後回答。

(四)語言賞析,美點尋蹤,探究質疑:

1、找出你感受最深,覺得最值得體味的句子,讀出來,並説説你的感受。自己先思考,再在小組內交流。

提示:可以從寫景的句子和文章的主旨句下手。

1、你覺得這篇散文美在哪裏?

(1)尊老愛幼的人性美

(2)景物描寫的意境美

(3)平實質樸的語言美

(五)聯繫實際,展開想象,體驗感受。

1、設想晚飯後,全家一起看電視,爺爺奶奶愛看戲曲,爸爸媽媽愛看電視劇,你愛看動畫片,遙控器在你手裏,你該怎麼做?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家庭矛盾,通過這件事你悟出了什麼道理?

(不管做什麼事,應先考慮老人的感受,先照顧他們,他們辛苦了一輩子,不容易。文中的“我”決定順從母親而委屈孩子,原則上是一個“孝”字,當上有老,下有小,兩頭無法兼顧的時,應該照顧老的一頭,這正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體現。)(小組討論)

(六)小結:

“尊老”和“愛幼”都可貴,這既是一個人也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標誌,但我更贊成培根的話,“尊老”更可貴。因為這是人類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珍貴美德——“孝”的集中體現。

送給同學們最真誠的話語。孝心,永存心頭。親情,永存人間。

(七)寫作指導作業

給予我們寫作的啟示。寫自己身邊真實的故事,説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用心靈的眼睛尋找真情,用你的手中的筆,抒寫實感。

作者懂得精心選材,以小見大,文章只是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的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就表現了一個重大的主題: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秀傳統在新時代再次發揚光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7g2l3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