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有關弟子規的教學設計

有關弟子規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弟子規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弟子規的教學設計

弟子規的教學設計1

一、教學內容:

二、教材分析:

此部分是“入則孝,出則悌”中的兩句話。從和長輩交談聲音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方面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這些內容都和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聯繫生活,對這些內容加深理解,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禮儀習慣。

三、教學目標:

1.瞭解《弟子規》一書的作者及內容;

2.結合生活實際,複習《弟子規》中的“總敍”;

3.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4.在學習過程中,提煉學法:讀總敍——温舊知——學新文——習禮儀——練筆力

四、教學過程:

(出示課件:音樂響起)

(一)、師生禮儀展示,營造國學氛圍,心平氣和學國學(緩慢,國學味道)

師:上課 生:起立、鞠躬

師:請(還禮)

師: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

生: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事開太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二)、複習原作《弟子規》總敍

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弟子規》的作者是清朝的李毓秀。全文分為五個部分。我們已經學習了“一、總敍”“二、入則孝出則弟”。首先,讓我們來讀總敍。(板書:讀總敍)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三)、複習“入則孝出則悌”的內容

1.孔子説:温故而知新,接下來,我們複習“入則孝出則悌”。

師:“入則孝出則弟”教育我們如何對待父母兄長。古人可孝敬父母了,有王祥卧冰求鯉、黃香温席的故事。今天,請小朋友再聽一個賢孝故事: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麼説的呢?(板書:温舊知)

親有疾,藥先嚐,晝夜侍,不離牀。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

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

2.教師: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做呢?老師從你們的小眼睛裏看到了答案。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師生分角色讀:讓我們演讀一遍,老師讀父母,你們讀小朋友。

(四)、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師:《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不少禮儀之道。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新知識

(板書:學新文)

2.出示:《弟子規》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師:先請同學們跟着老師讀一遍。(老師示範讀,學生跟讀。)

學生自己指着書本讀一遍。不認識的字可以拼讀拼音。

(同學們邊讀邊指,讀到哪就指到哪,看誰讀得好,指得準)

(五)、理解含義(從和長輩交談聲音要低和見長輩要快步向前兩個面)

(六)、小結

在長輩面前講話,聲音要低,但回答的音量大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的,和顏悦色、柔和清楚最好。這是提醒我們時時要注意別人的感受。如果發覺孩子有哪些過失及表現不妥的地方,當下就要指導他們如何做才是最好的。

有事要到長輩面前,應快步向前,等到告退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當長輩問話時,應專注聆聽,眼睛不可東張西望、左顧右盼。如果與人相處都能遵守這些基本的禮節,回饋給我們的就是所有人都願意幫助你、喜歡你。

(七)、板書設計

聲:指説話聲。 聞:聽到。

趨:快步向前。 視:視線。

弟子規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複習《弟子規》中的“入則孝出則悌”;

2、學習“謹而信”中的四句話,能夠誦讀,能夠明理,能夠指導日常行為;

3、將課堂延伸到早讀,延伸到課外。

過程與方法:

訓練為主,做到參與面廣;加強誦讀。

情感與態度:

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熱愛,明白勤學好問、有所作為,人生才有意義的道理。

行為與習慣:

提高學生的讀書興趣,多讀經典,多加積累。學習經典中的積極之處,好好做人做事。

教學過程:

一、複習闖關

教師:同學們,我們學習《弟子規》有一段時間了。我們打算分成兩組,採用競賽闖關形式複習一下前面學習的內容。

1、第一關:我會背。

2、第二關:接龍輪背。

2、第三關:快速搶答

A、做人要有愛心,應該多親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餘,時間充足,應該多讀書學習。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B、古代的時候有個皇帝叫漢文帝,他對待母親可孝敬了。母親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飯,睡不好覺。母親所服的湯藥,他都要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這個故事在《弟子規》中是怎麼説的呢?

C、古人對待父母是如此孝順,當父母教導我們、責備我們的時候,《弟子規》又告訴我們可以怎麼做呢?相應的《弟子規》中的語句是:

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讓他們暖和,夏天要讓他們涼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請安,晚上要伺候他們睡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E、把財物看輕了,相互之間的怨恨從哪裏產生呢?説話互相忍讓,憤恨自然就消除了。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F、對待長輩要懂得禮貌,吃飯時要讓長輩先動筷;落座時要讓長輩先入座,而走路時也要讓長輩在前,晚輩在後。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G、遇到長輩時,騎着馬就要下馬,坐着車就要下車;長輩走過去時,要在原地待上一會兒,待長輩走出百步後才可以離開。相應的《弟子規》的語句:

二、引入新知,多種方式誦讀

1、教師:《弟子規》與我們平時的生活禮儀有緊密的聯繫。今天我們要用弟子規來習禮儀(板書:習禮儀)。

2、創設情境:大家一定看過《喜羊羊與灰太狼》,你知道哪些人物呢?(指生答)你最喜歡誰呢?(生答)今天,就讓我們結合《弟子規》給喜羊羊評評星級吧。

3、惜時方面:

(1)教師描述:清晨,鳥兒唱着歌兒,空氣多麼清新,陽光多麼温暖,新的一天開始了,喜羊羊早早地起牀在誦讀《弟子規》了,可懶羊羊還在睡懶覺,他這樣做對嗎?那應該怎樣做呢?(出示懶羊羊睡懶覺的圖)用《弟子規》中的話就是:出示“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師範讀)

師生對讀,指名對讀。

教師:是啊,一日之計在於晨,一生之計在於勤。古代的時候,有不少關於珍惜時光的故事(列舉:聞雞起舞等2個故事,出示視頻)

教師:同學們要珍惜時光,切莫“老大徒傷悲”。

出示珍惜時間的名言。

4、着裝方面:

(1)教師:吃完早飯,喜羊羊穿戴整潔,揹着書包出發了,看他多精神。路上遇到了衣冠不整的“邋遢大王”,你們喜歡和誰做朋友呢?(指名説)

(2)教師:是啊,《弟子規》中也説:

出示:“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教師:這裏四個字特別難讀,請個別學生來讀,齊讀。

教師:你能和平時生活中的物品連連線嗎?

教師:是啊,大家一定要注重服裝外貌的整齊清潔,戴帽子要端正,衣服釦子要扣好,襪子穿平整,鞋帶應繫緊。這樣的學生人見人愛。

師示範讀,生跟讀。

兩人一組表演讀。

5、飲食方面:

(1)教師:快吃午飯了,今天的午餐真豐富。喜羊羊吃得可真香,可美羊羊卻有些不情願。看她皺着眉頭,嘟着一張小嘴。這個情景被喜羊羊看見了,喜羊羊告訴美羊羊弟子規中説過:

出示:“對飲食 勿揀擇 食適可 勿過則”

(2)教師:誰能説説這句話的意思?

(3)教師:同學們拍手齊讀。

6、行走方面:

(1)教師:上課鈴聲響了,大家早就坐在教室裏等待老師來上課。老師拿着書本趕往教室的'時候,發生了這麼一幕:(驚訝的圖片)發生什麼了呢?原來是老師拿着書本往教室裏走,喜羊羊急急忙忙地跑過來,撞到老師身上,把老師的書本、眼鏡全撞掉了。老師説:喜羊羊同學,你怎麼這麼莽撞,《弟子規》中怎麼説的?喜羊羊一時説不上來,誰來幫助他?

出示:“步從容 立端正 揖深圓 拜恭敬”

(2)教師:同學們走路時步伐應當從容穩重,不慌不忙;站立時要抬頭挺胸,精神飽滿,不可以彎腰駝背,垂頭喪氣。

(3)教師:同學們一起拍手讀。(全體起立,把手放在身後,注意“立端正”“讀緩慢”)

五、小結

1、喜羊羊一天的學習結束了,現在我們給他評評星級吧。指生填寫表格,並説説理由。

2、其實,這四句話是《弟子規》“三、謹而信”中節選的,“謹”的其他內容我們將在“經典早讀課”上誦讀。

六、師生配樂朗讀這節課的內容。

1、師:弟子規都是三字一句,四句一組,讀起來朗朗上口,還押韻呢,就象我們小時候唱兒歌一樣非常好聽,讓我們一起邊拍手邊唸吧!

2、過渡:哎,讀着揹着,弟子規有沒有走到你的心裏去?我們班的同學不僅學習了弟子規,在生活還要運用《弟子規》中的話來要求自己,而且有的同學在誦讀中還有不少感觸,他們把自己對《弟子規》的理解運用到實際中。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指生答,對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

3、師: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不僅把《弟子規》背好,在生活中還要按《弟子規》中説的那樣做,做一個文明有禮的人。希望,同學們在讀了《弟子規》後,能夠自覺而快樂地去閲讀更多的經典,把禮儀之風,文明之風帶到校園的每個角落。

弟子規的教學設計3

【活動目的】

1、閲讀《弟子規》片斷,學習弟子規裏介紹的知識,瞭解其中的人文故事,懂得恪守規範的道理。

2、激發學生閲讀中華經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孝心和感悟經典內容的能力。

3、展示誦讀成果,增強學習經典信心。

【活動設計】

1、全班學生成扇形分成三個方陣,領頌6名學生,每2人一組,兩個組站在方陣之間,另一組站在中間方陣前面。

2、方陣學生手捧書有弟子規的文件夾,領頌學生不拿道具,根據具體情境做適當表演。

3、採取誦讀、分組、領頌、呼告、唱讀、男女、混合等多種誦讀方式。

【活動過程】

1、開場白

(6齊)尊敬的領導、各位嘉賓、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①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如長江黃河流淌千年,生生不息;

②博大精深的中華經典,如天上繁星奪目璀璨,星光熠熠。

③經典啟迪智慧,國學浸潤人生。

③我們把國學經典引進課堂,與高尚對話,與智慧碰撞,經受着民族文化的神聖洗禮。

④打開歷史長卷,穿越千古塵埃,首先向我們走來的就是先賢至聖的儒家文化。

⑤儒家經典中,最為朗朗上口的《弟子規》,它是古代讀書人的日常行為規範與道德操守。

⑥《弟子規》集傳統文化教育思想之精華,無不給人以精神的滋養與啟迪。

男:我們誦讀《弟子規》,感悟《弟子規》,踐行《弟子規》。

女:它讓我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

男:“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讓我們孝敬父母。

女:“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讓我們友愛兄弟姐妹。

合:讓我們在學中做,:讓我們在做中學,把經典誦讀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飛向未來。

①下面請欣賞八(十)班全體同學誦讀《弟子規》。

2、誦讀展示

【全班多種形式誦讀“弟子規……勿搖髀。” 】(設計:略)

(6齊)“衣貴潔,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

(齊)教我們謹慎。

(6齊)“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齊)教我們誠信。

(6齊)“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

(齊)教我們仁愛。

(6齊)“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齊)教我們親仁。

(6齊)“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

(齊)教我們親近仁德。

(6齊)“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齊)教我們努力學習

3、結束語

①②:誦讀中華經典,讓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③④:誦讀中華經典,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人格的脊樑。

⑤⑥:腹有詩書氣自華,中華經典使我們充實,中華經典使我們明智。

(齊)讓我們每個人都走進經典國學的樂園,頌中華千古詩文,揚聖賢之道。

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朝氣,讓我們的心靈沐浴書香。謝謝大家!

【活動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走近經典,讀了《弟子規》“總述”、“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等部分內容。雖然只是部分,但卻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弟子規》的聖賢之道,《弟子規》可以説濃縮了中華民族五千年集體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去看,去想,去品味,去研究,去銘記,用它來規範自己的言行,把它看做修身立命的根本。

標籤: 教學 弟子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4kx0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