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設計 >

《做框架》的教學設計

《做框架》的教學設計

一、前期分析

《做框架》的教學設計

1.學習任務分析 本節內容選自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二章第5節的內容。本節內容主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探索新知為主。本節內容不僅為學生學習本章第7、8兩節課打下知識基礎,而且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由此可見,本節內容無論在學科的知識框架中還是在實際生活的應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學習者分析

本節授課的對象為六年級的學生。六年級學生課外知識豐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已經初步瞭解了框架結構的特點,但知識是零散、表面的。他們有把知識通匯貫通並接受必要新知的需求。本班學生愛動手、探索,但是實際操作能力還是有待加強,因此需要加以正確引導。由於本節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繫,不僅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引起本班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理解並會運用三角形框架的穩定性

過程與方法: 1.會合理運用三角形框架來加固框架結構2.小組合作設計製作一個支撐能力強的立方體框架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以及小組成員合作交流的樂趣 2.STSE3.認識到科學在生活中廣泛應用,體會到科學促進社會的發展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三角形框架的穩定性及製作支撐能力強的立方體框架

教學難點:製作支撐能力強的`立方體框架

四、教學準備每一小組:不同長度的小棒和橡皮筋;教學課件;立方體框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PPT展示圖片(各種框架結構的建築物),讓學生尋找這些建築物的共同特點,並進而引出框架結構和特點,並引出這節課我們來一起做框架。

(二)探索新知,新課教學

(1)簡單三角形、正方形框架的製作

首先讓學生小組製作簡單的三角形、正方形框架。待學生製作完成後讓學生分別對三角形、正方形的各個方向施加力,他們能發現什麼?引導學生探索三角形容易變形還是正方形容易變形。進而引發學生思考:你們可以採用什麼方法加固正方形框架呢?你們的理由是什麼?學生小組合作想方案,並進行實施。完成後小組分享方案展示成果並解釋理由,最後教師再進行總結。

(2)立方體框架的製作

過渡:製作完簡單的框架後,下面我們來一起嘗試製作比較複雜的立方體框架。在學生開始製作立方體框架時提出以下要求:

①合理選擇小棒的長度 ②合理利用材料,即利用最少的棒製作支撐能力強的立方體框架 ③注意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 提完要求後,並指出如果小組完成後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講台特定編號的

後面進行展示,然後讓學生小組合作嘗試立方體框架的製作,教師尋訪不同小組給一定的指導。待各小組都把作品展示在講台桌上時,過渡:我們來比一比哪一組的框架支撐能力強。然後教師拿出自己提前製作的立方體框架,讓學生比一比老師製作的框架與他們製作的框架有什麼不同,並進而分析得出不是支撐面加不加斜杆影響不大,從而得出運用最少小棒製作支撐能力強的立方體框架的方案。

(三)知識梳理,課堂小結

首先讓學生根據板書回憶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四)檢驗教學,課堂鞏固

課內:PPT展示一些梯度性的習題,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課外:從力的方面解釋斜杆的作用;完成作業本。

標籤: 教學 框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sheji/38ld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