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角的分類課件人教版

角的分類課件人教版

利用自己的活動角,同樣把角的一條邊向左、有移動,觀察移動后角的大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查閲!

角的分類課件人教版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41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 周角,並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係。

2.初步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

3.通過觀測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平角和周角的形成過程,並根據角的度數加以區分。

4.體會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區分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周角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學用具:各種角

學習方法:探討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請看黑板。”

(出示主題圖)

師:“你看到了什麼?誰能説一説?”

學生回答:略。

師:“如果請你們再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這些物體,你又能發現什麼?”

學生回答:這些物體中都含有角。

師:“是嗎?讓我們來看一看。”

師:“果然如此!你觀察得真仔細。獎給你一顆智慧星。”

“生活中存在着許許多多的角。通過以往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哪些關角的知識?同桌互相説一説。”

貼上課題“角”,學生交流後回答:略。

師:“僅僅知道這些,你們就滿足了嗎?”

“那你們還想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呢?“

學生回答:略。

師:“看到同學們這麼虛心好學,老師真的是非常高興。好吧,那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有關角的知識。”

二、新課教學。

1.認識直角。

(1)學生動手,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橫着對摺,再豎着對摺。

提問:折出的角是什麼角?量一量這個角有多少度?

從而得出:直角是90度。板書:直角90度

(2)你能説出身邊有哪些角是直角嗎?(課本的角、黑板的四個角……)

2.認識平角。

(1)學生動手,把剛才折成的直角紙打開來。兩個直角組成一個新的角,這個角有什麼特點?(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2)請你指出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裏?(頂點沒有變動,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了。)

(3)這個角是多少度?(180度,因為是兩個直角組成的。)

(4)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度。

板書: ·

(5)請你們用自己的活動角操作,旋轉一根硬紙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成一個平角。

(6)你能説説平角與直角有什麼關係嗎?(一個平角等於2個直角。)

板書: 1平角=2直角

(7)右面圖形哪個是平角?·

引導學生明確:圖①是一條直線,它沒有端點,

也就不是平角;圖⑦是兩邊在一條直線上,而且有一個端點,所以它是平角。

3.認識鋭角和鈍角。

(1)教師演示。

先出示直角,然後將角的一條邊向右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小於90度,可以得到60度,30度.....

再將角的'一條邊向左移動,這時兩邊所夾的角就大於90度,可以得到120度,150度……但一定不超過180。。

2.學生操作。

利用自己的活動角,同樣把角的一條邊向左、有移動,觀察移動后角的大小。

3.通過操作,移動角的一條邊後,這些角的度數與90度角相比,你可以分成幾類?

引導學生歸納出:一類是小於90度的角;一類是大於90度又小於180度的角。

教師明確指出:小於90度的角叫做鋭角;大於90度而小於180度的角叫鈍角。

問:鈍角必須符合哪兩個條件?

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鈍角的概念。

反饋:

(1)觀察周圍哪些平面上的角是鋭角或鈍角?(三角板上有兩個鋭角;紅領巾有兩個鋭角,中間的角是鈍角……)

(2)下面各角的度數分別是什麼角?

35度 96度 45度 135度 90度 170度 89度

4.認識周角。

(1)教師演示。

把摺扇慢慢打開,讓學生看清扇子把轉動了一週,也就是兩條邊重合了。

(2)教師畫圖。

讓學生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知道了周角的畫法

(3)學生操作。

把自己活動角的一條邊,旋轉一週,兩條邊重合了。

(4)師指出: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週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板書)

讓學生指出周角的頂點和兩條邊,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條邊重合了。

(5)你能説説周角、平角、直角有什麼關係嗎?

引導學生明確:

1周角=2平角=4直角(板書)

(6)你能把學過的幾種角按照角的大小,從大到小順序排列嗎?

二人討論後得出: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鋭角。貼角的分類

三、鞏固練習。

師:“如果老師給你一些角,你能分辨出是哪種角嗎?請大家拿出練習紙,按要求填空。”

請一名學生在實物投影上寫。集體訂正。

師:“讓我們回到生活中的物體。”

點擊,回到生活中的物體。

師:“你能用剛才所學的知識,説一説這些角都是什麼角嗎?”

學生回答:略。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有這些角?”

學生回答:略。”

四、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知道哪些有關角的知識?”

五、作業: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今天我們認識的這些角。

六、板書設計:

角的分類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2011-10-10

教學反思

《角的分類》是人教驗教材第七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角的分類》的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鋭角、鈍角、平角和周角,並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係,培養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在分類思想的指導下,三個特殊角同時出現,形成一個問題的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時間和空間。《角的分類》和《角的畫法》是同一課時的兩個內容,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所以我分了兩個課時。《角的分類》算其中一個比較簡單的內容。在教學後我感想頗多:

1、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教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讓學生充分體驗 數學來源於生活並運用於生活實踐中,是數學學習的最終目的。很多數學規律、數學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原型,學生善於捕捉生活素材,教師儘量提供學習空間,使學生能從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獲得主動探究數學的快樂!通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為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説”、“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要求學生用活動角轉出一個自己喜歡的鋭角,説説什麼樣的角叫鋭角。再轉出一個直角,同樣要求量一量,再得出結論。教學鈍角的時候,同樣也要經歷這個過程。教學周角時,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學具轉動的邊,木條繞着它的一端轉了一圈,由此得出一週角是360度。

在探索新知角的分類部分的教學環節,由於根據不同的標準,必然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另外由於中年級的學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較弱,難免出現思維的漏洞,邏輯的錯誤,這就需要老師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時間,合作學習的機會,相互交流的平台。於是,老師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再以小組為單位彙報交流。這樣,學生在親身體驗和探索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在小組交流中發現思維的漏洞,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

不足之處,在教學周角時,沒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周角的形成過程,及這個360度怎麼得出的,沒有和學生好好探討。如果能用多媒體慢慢演示,讓學生觀察的是它轉過的範圍。可以這樣:先轉到直角的位置,提問:現在是什麼角,是多少度?繼續轉到平角的位置,提問:現在是什麼角,是多少度?由此得出,周角是360度,2個平角

4個直角。這樣效果會更好些。

標籤: 課件 人教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je4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