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語文知識 >説課稿 >

三角形分類的説課稿

三角形分類的説課稿

初步認識了三角形,但對三角形的三邊關係未曾探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角形分類的説課稿,歡迎參考~

三角形分類的説課稿

三角形分類的説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陽泉市郊區文苑小學的侯俊青老師。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三角形的分類》

一、説教材

首先説教材。“三角形的分類”是“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是在學生認識了直角、鈍角、鋭角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開展學習的。學好這部分知識,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也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了基礎。

二、説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探究掌握三角形的.分類方法,體會每類三角形特徵,並能夠識別直角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

(2)通過觀察、測量、分類、記錄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悦,從而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熱情。

根據教材特點,我把“使學生能按角和邊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定為本課的學習重點,“能理解並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徵以及各類三角形之間內在聯繫”為本課教學的難點。

三、教法與學法

“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以活動促學習是本節課的教學定位。通過情景創設、學生經歷探索發現、討論交流、獨立思考等活動,同時通過教具、學具、電子白板機的運用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對話”的機會,進而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四、説教學流程

圍繞以上總體思路,我設計了“複習導入——探究新知——鞏固應用——回顧總結”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一)複習導入。

首先是複習導入。我利用白板的作圖功能畫出一個角,通過拖動角的其中一條邊,使角的大小發生變化。我適時引導回憶角的分類知識,在角度接近直角時利用白板中的量角器驗證並規範畫出直角,同時指出當我們目測不能判斷一個角是否是直角時要藉助數學工具來幫忙,為新知鋪墊的同時感受學數學嚴密、謹慎。接下來我利用白板工具中的圖形識別筆呈現出不規則的一個圖形變成了一個三角形,激發學生對三角形認知的回憶。在以上的複習鋪墊後我以獎勵學生欣賞拼圖中引出課題。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二)探究新知。

在探究新知環節我設計了自主學、合作學、交流學、和書本學等不同的學習方式,把探索的時空交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

在探究交流按角分類過程中我利用白板讓學生進行板書呈現,取代了之前小黑板的作用,交流中教師也可以用白板筆進行批註。利用白板的作圖、旋轉功能演示三角形中不可能有兩個直角或鈍角,將抽象化直觀。在分類小練習中請學生用拖動的方式將白板上的三角形分類送回家,先進的教學手段大大激發學生的表現慾望,激趣同時給學生提供了展示的機會。

在自學交流按邊給三角形分類中我用白板演示把等腰三角形旋轉後請生介紹各部分名稱以此學生對等腰三角形認知情況。之後把這個等腰三角形兩條腰拖拽至和底邊一樣長時提問:通過自學你知道這樣的三角形叫做什麼三角形?還是等腰三角形嗎?從而探究發現等邊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關係,突破了教學難點,再一次藉助直觀形象獲取抽象的數學知識,且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三)鞏固練習

在後續練習中我設計了判斷題和圖形操作題目,的是辨析概念,此處用了屏幕批註功能。

(四)回顧總結

我讓學生説説通過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收穫,並用幕布幫助學生回顧整理所學的知識,及時有效地鞏固新知。

最後我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結束我的説課:“如果能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成一種禮物來領受”。我的説課完畢,謝謝!

標籤: 説課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yuwenzhishi/shuokegao/z7z2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