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高中美術課件資料

高中美術課件資料

第10課 通俗的浪潮

高中美術課件資料

教學目標:

瞭解大眾文化和美術之間的關係,對大眾文化如何進入、影響美術有一定認識,對美術的“雅”、“俗”之分有自己的判斷。

教學重點:

瞭解大眾文化和美術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如何看待藝術中的“雅”、“俗”。

教學難點:

讓學生認識藝術的“雅”、“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觀賞兩張不同時期的唱片封面,短短數十年唱片封面怎麼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呢?你是怎麼看待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我想到的有以下2點:1、大眾的審美觀,隨着社會的發展,時刻都在發生微妙的變化。2、經濟、科技的發展刺激了美術的發展,如:計算機的出現。通過這問題引出今天的課題“通俗的浪潮”。)

二、美術作品有“雅”、“俗 ”之分。

1、《煙草廣告女郎》。內容、形式、技法有什麼特點?美術作品有“雅”、“俗”之分,你怎麼看待這件作品的?

(在《新華字典》中,對雅的解釋是“正規標準”和“美好大方”。而俗呢,則為“大眾習見”和“趣味不高”。)

這其實不是件“正經”的美術作品,而是隨商品附送的,很現在商店賣唱片附送的明星海報是一個道理。這些畫是水彩畫,並使用西方的繪畫技法完成的,畫了個時髦的女性,形象畫的很逼真;它沒有崇高的目的,僅僅是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慾望;雖然當時的文人認為這樣的作品“俗氣”,但很受老百姓歡迎。但在當代這種海報已成為舊上海大眾文化的重要標誌,很有文化的特殊性,成了價值不菲的藝術品。所謂大俗即大雅。所以“雅”與“俗”在一定條件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2、電影海報(越接近大眾文化,越被大多數人認同,就越容易顯得“俗”氣。) (電影海報的作用,就是準確快速的傳達給你電影的信息。)

老電影海報(松花江上、飄)。這組海報有什麼特點?

(由於時代的侷限性,當時的海報基本上以手繪的方式,採用西畫顏料和西畫造型方法完成的。)

美國商業大片海報 (指環王、蝙蝠俠)。海報發展到現在,可以看出大眾的審美趣味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現代海報基本都屬於電腦美術作品,電腦上的製作的普及代替了傳統的手繪,其更具觀賞性。應大眾的審美的需要,出現了有很強視覺效果的海報。)

文藝電影海報 (霸王別姬、花樣年華、紅高粱)

(相對來説文藝片的海報更具藝術性一些。)

3、通過3組對比圖片,讓學生自由討論對美術作品“雅”、“俗 ”的認識。

① 《六順圖》,商品畫,技法比較糟糕,畫面表現手段很平常無奇,其題材也很顯俗氣。

《小魚都來》齊白石,畫面的題材很平俗,畫家在表現這題材卻一點也不俗氣,直率自然,有不可言説的清曠意境,當然和他幼年的鄉村生活經歷分不開的。

② 《月景》商品畫,這樣的畫表現的很有大眾講的所謂“像”的因素。在色彩搭配上和寫實技巧上還有待提高。

《星夜》凡高,這幅畫,展現了一個高度誇張變形與充滿強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在他的畫上,那些象海浪及火焰一樣翻騰起伏的圖像,充滿憂鬱的精神和悲劇性幻覺,極具個人魅力。

③ 《甌海中學校園雕塑》其雕塑,很老套,類似雕塑很多,有很強的“俗”氣。

39英尺高的現代雕塑《漢堡王子》,講述了很抽象的形象表達了偉大的政府混亂。

小結:“雅”與“俗”本無固定的界定標準,且“雅”與“俗”在一定條件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所以認識“雅”、“俗 ”之分,要善於把握自己的立場做出自己的評價。

三、通俗文化帶來的藝術創作靈感。

出示**宣傳畫,並簡單描述這段文化的特徵。

(思考:假如以這段歷史為背景,你可以做出怎樣的美術作品?)

作品欣賞

1、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畫家想表達什麼想法?)

面對“**”大批判文化向新消費主義文化的轉變,藝術家所作出的闡釋,充滿了智慧、幽默和強烈的視覺吸引力。他以觀念主義的方式記錄了一個時代殘存的英雄主義幻覺及其沒落。兩種文化的的碰撞製造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他對波普藝術圖像風格的個人化闡釋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國風格和符號。

2、張曉剛的《大家族》系列 (這些畫帶給你這樣的感受?)

畫面中的人物有六七十年代中國人所特有的表徵:全家福合照、中山裝以及中國人所特有的外貌特徵:單眼皮、瓜子臉、特定時代特定的呆滯表情。他的作品抓住了一個逝去的時代的脈絡,那種呆滯的表情和驚覺的目光彷彿凍結了中國人特有的心路歷程對年長者來説,這是一種回憶;對年輕人來説,這裏有着某種難以言傳的神祕。

3、網站形象廣告

這則廣告都以**視覺文化為基本造型元素,幾個外形俊朗的時尚青年再現了**時期的武鬥形象,或三個男青年手持利斧,跨步站立,或幾個男女青年都右臂曲起舉在胸前作出捍衞的姿勢,配以弟兄們,砍和姐妹們,上等雙關廣告語,將上網和砍價這兩個概念用詼諧和戲謔的方式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應該説這是一次大膽的解構**視覺文化的嘗試,用特殊年代的視覺形象來激活酷文化的內核,獲得頗有衝擊力的視覺效果。

四、練習:欣賞下面的美術作品,談談作品中參考了哪些大眾文化的元素。

1、《亞威農少女》畢加索

主要是參考非洲土著藝術,特別是非洲面具。

2、《瑪麗蓮·夢露 》 安迪·沃霍爾

以夢露的照片為型,用絲網印刷技術製作。

畫中,畫家以那位不幸的好萊塢性感影星的頭像,作為畫面的基本元素,一排排地重複排立。那色彩簡單、整齊單調的一個個夢露頭像,反映出現代商業化社會中人們無可奈何的空虛與迷惘。

3、《盤》 汪正虹

以中國傳統的盤為原形,用玻璃鋼製作,放大了數倍後做成雕塑。盤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展現給世人。且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

4、《赤色的威脅 》曾嶽

以中國古代地震儀為型,以當代 “中國威脅論”的言論為主題,作者通過一種非常巧妙、幽默的藝術語言,展現給大家。

總結: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對美術作品的細緻觀察,進而發現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獲得更多的審美享受。美術作品有“雅”、“俗”之分,我們要多去接觸一些高雅藝術,不斷提高對作品的欣賞能力。

標籤: 美術 高中 課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j8klq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