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竇娥冤優秀課件

竇娥冤優秀課件

《竇娥冤》是元代戲曲家關漢卿的雜劇代表作,也是元雜劇悲劇的典範,小編收集了竇娥冤優秀課件,歡迎閲讀。

竇娥冤優秀課件

竇娥冤優秀課件

一、背景材料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第四冊第四單元也選了《竇娥冤》。第四冊精選了小説、戲劇、古代散文等文學作品,讓學生在多姿多彩的文學之旅中豐富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和審美水平;第四單元為中國古代戲曲單元,重點是欣賞中國古代戲曲的語言和藝術手法,把握戲劇矛盾和人物形象。該單元由兩篇元雜劇《竇娥冤》《長亭送別》和兩篇明清傳奇《閨塾》《哀江南》組成。《竇娥冤》和《長亭送別》為講讀篇目,其他兩篇為自讀篇目。這是學生初次接觸中國古代戲曲,因此,學習本文的目的是讓學生初步瞭解中國古代戲曲相關知識以及戲曲藝術的鑑賞方法,從而更好地欣賞本劇的矛盾衝突和戲劇人物。

二、教學目標及切入點

1.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元雜劇的特點;

(2)整體感知,把握本劇的劇情和結構;

(3)通過竇娥冤這一歷史冤案,認識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殘暴;

(4)通過竇娥這一形象的毀滅,體味悲劇的含義。

2.切入點

從“冤”字切入,在品味戲劇語言的基礎上,緊扣“冤”字展開教學。

三、教學過程

1.預習

(1)認真閲讀單元后《古代戲曲鑑賞》一文。

(2)誦讀劇本至少兩遍。

2.導入

由“起誓”這一特殊生活現象導入課文,隨後介紹作者及其生活的時代,讓學生了解戲曲所特有的時代內涵和這種獨特文學形式的文體特點,從而為欣賞本文奠定基礎。

3.進入新課

(1)檢查預習任務“認真閲讀單元后《古代戲曲鑑賞》一文”,初步瞭解元雜劇的特點。

(2)檢查預習任務“誦讀劇本至少兩遍”,整體感知,把握本劇的劇情和結構。

學生通過反覆誦讀進一步把握劇情,然後結合課下注釋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本劇的情節梗概。注意區別概述與複述的不同。

4.劇本誦讀,賞析戲劇矛盾

(1)賞析[端正好]和[滾繡球]兩支曲子,理解竇娥冤從何來。

(2)賞析[倘秀才]和[叨叨令]兩支曲子,理解為何“后街裏去死無冤”。

(3)賞析“卜兒哭上科,雲”部分和[快活三][鮑老兒]兩支曲子,理解竇娥為何負屈銜冤。

(4)賞析剩下的部分,理解竇娥是如何為自己申冤的。

5.研讀劇本,賞析戲劇人物

通過對竇娥負屈含冤、開場鳴冤和發誓申冤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柔弱、善良而又頑強的女子,為了婆婆自願負屈銜冤,面對黑暗的社會無可奈何,在迷信上天、抱怨上天的同時,只能把自己的一腔冤屈向天傾訴,希望上天能夠給自己申冤。

6.討論分析竇娥的悲劇

(1)社會的悲劇

在元代那個動盪不安的社會,管理者昏庸無能,是非不分,流氓橫行霸道,謀財害命。黑暗的社會滋生了他們,縱容了他們,他們互相勾結,構成了虐民的羅網。在這張網下,人的生命沒有什麼保障。竇娥的冤獄不是個人的悲劇,而是時代的悲劇,是悲劇的時代產生的時代的悲劇。

(2)生命的悲劇

讀《竇娥冤》見到了腐巧與昏庸,醜惡與無恥,但悲劇是那個時代的。如今的社會,仍有正義與邪惡的鬥爭、光明與黑暗的交鋒。可以説,竇娥的悲劇更多地是一個生命的悲劇。一個無辜的生命被戕害,一個美好的形象被毀滅,我們在感歎她的冤屈的同時,也給予了她同情的眼淚,感到真善美被毀滅時的悲憤和心靈的震撼。正如魯迅所説: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7.課堂實踐活動

展示“山西黑磚窯事件”相關資料,讓學生談談對這個當代悲劇的認識。

這項實踐活動也可改為課堂寫作練習,每個同學寫一段話,不少於200字,用時10~20分鐘。教師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決定這種遷移能力訓練的方式。

8.課後練習

(1)積累與整合

總結歸納本文出現的元雜劇的相關知識。

(2)思考與領悟

課外閲讀《梧桐雨》《漢宮秋》《趙氏孤兒》等篇目,並選擇其中一篇寫讀書筆記,從戲劇矛盾或戲劇人物方面入手,寫一篇不少於300字的短評。

(3)應用與創新

①在各地大打文化招牌引資發展的'今天,竇娥家鄉東海縣也想打出竇娥的招牌來擴大當地的影響,從而引資發展旅遊業。但是,這個念頭一出來,就引起了東海縣百姓的爭論。那麼,作為一個旁觀者,你認為這件事情可行嗎?如果認為可行,那就請你替東海縣的宣傳部門寫一篇100字的文化宣傳語。如果認為不可行,那就請你給東海縣的領導寫一篇100字的反對語。

②學完本劇後,有位同學對竇娥深表同情,為竇娥擬了一副對聯來鳴冤,請你對出下聯。另外,你還可以根據本劇內容,自選角度,嘗試再擬一副對聯。

A.上聯:天不天,地不地,天地混沌把人欺。

下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自擬對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教學反思

《竇娥冤》是一篇傳統課文,也是一篇精講課文,以前總是對它進行詳細的分析,結果適得其反,非常好的一篇文章,卻總是講不出它的精彩之處。我對此進行了反思,最後,決定捨棄面面俱到地講授,把元雜劇的知識留給學生自己整理,把對課文細節部分的研讀併入對“冤”的體會當中,對課文進行整體教學,充分信任和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

《竇娥冤》的語言很接近口語,學生讀起來沒有多大障礙,因此應放手讓學生讀;劇本中許多細節的東西也都不在課堂上提及和處理,而是留給學生一個賞析的空間。本節課緊緊圍繞“冤”字展開,把戲劇矛盾和人物形象的把握放到了對“冤”的分析之中,既緊扣了劇本中心,又照顧了對戲劇的誦讀,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對本劇矛盾衝突的思考,使他們順利地把“冤”和“悲”結合起來,深刻地理解本劇的悲劇色彩。

因為本文教學的出發點是整體理解,所以在教學中重視對戲劇語言的誦讀和品味,在誦讀和品味中完成教學目標,做到緊扣文本,深刻嚴謹。

標籤: 竇娥冤 課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7gj0q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