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二年級數學下冊《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下冊《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

《小小圖書館》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與減(一)中三位數筆算減法的第一課時。教材通過“小小圖書館”這一個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索並掌握三位數減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計算。同時,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成驗算的習慣。

二年級數學下冊《小小圖書館》教學反思

繼續培養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課程標準》指出:依據教材創設的情境,把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使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本着這個教學理念,,這節課,我儘量給學生創造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去主動探索不同的計算方法,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回顧教學實踐,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願望。本節課我把書中的情境圖創設成: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新開了一間小小的圖書館,聽説裏邊的圖書可多了,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圖書館裏看一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搭建一個獲取數學信息的平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我用課件出示了主題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並提出哪些減法問題,然後探索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而且將數學計算融入了生活情境中,使學生體會到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課程標準》指出:由於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會有所不同,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因此,在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圈一圈格子圖、獨立思考、小組合作等方式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體驗探究新知的樂趣。在講解筆算退位減的方法時,學生説,我用課件配合演示,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自主探索,體驗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然後在多種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選擇一種對大家來説普遍適用、易於接受的方法,即算法優化的選擇。

4、讓練習變得生動有趣。

練習,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其效果如何,直接關係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設計的習題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並與生活息息相關。把豎式修改變成了“森林醫生”,看誰能幫助“森林醫生”找到大樹的病因,醫好大樹的病;把填數練習修改成了幫小紅修補被狗咬壞了的本子,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肯定有點 的同時,也存在着不足:

1、因為怕學生提出的問題和我的預設發生衝突,直接讓學生提減法問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

2、在教學中對課堂時間的調控和分配能力還差一些,前面提出問題的時間過長,導致後來的練習時間較少,部分練習題沒有完成。

經過反思,我認為今後的教學應在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努力優化課堂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zvrp9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