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黃鶴樓送別的教學反思

黃鶴樓送別的教學反思

黃鶴樓送別是一首經典的詩歌,那麼教師們對於這首詩的教學過程有什麼感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大家閲讀參考!

黃鶴樓送別的教學反思

黃鶴樓送別的教學反思

本課屬於“文包詩”的形式。課文記敍了年輕的李白在黃鶴樓為好友孟浩然餞行的事,描繪了長江邊 煙霧迷濛、繁花似錦的陽春美景,抒發了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 課上,讓學生抓住“依依惜別”,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比如:抓住“孟夫 子”、“兄長和老師”、六個“您”等等,通過細心朗讀,結合看插圖,領會課文語言。 李白佇立江邊凝視遠望,內心必然思緒萬千,作者以省略號留下藝術空白,給讀者以廣闊的感悟空間。 課上,通過引導學生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想象説話,與其心靈對話,感悟詩人內心深處豐富細膩的情感, 產生共鳴,更好地體會兩人依依惜別的深情。 古詩的學習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通過相互討論交流的方式找到文中和各句詩相對應的句子,藉助文 中的語言理解詩的意思。至於詩中的詞語,只要抓住“辭”、“孤帆”、“唯”等稍加點撥即可。還可以 指導學生對古詩和文中對應的句子進行反覆吟誦,加深體會。 “文包詩”這類課文既不同於單純的古詩教學,又不同於普通的課文教學,它要求在教學中做到詩和 文不割裂,從文理解詩。我在教學中比較重文,對文詩結合處理得還不夠細膩。理解了“文”,對詩的理 解不一定會水到渠成,所以要做到“文”“詩”結合。

黃鶴樓送別的'教學反思二

《黃鶴樓送別》是一文詩兼美的“文包詩”形式的課文,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李白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別詩,但它卻不同於“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樣一種深情體貼的送別。從李白、孟浩然兩人關係來看,雖帶有一絲依戀,幾許惆悵,但更多的是李白表達自己的敬仰與嚮往,是一種富有詩意的送別,基於這一點,文章充滿了詩情畫意。本文文章是詩歌的擴展和闡釋,詩歌是文章的濃縮和提煉,詩話對照,情景同現,使得詩與文渾然一體,旨在使學生通過課文更易於理解詩歌的意思,體會詩歌的意境,領悟詩歌的情感。這是一篇培養學生聯繫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文本。

“感人心者,莫乎於情”,課堂上激動學生的是情,打動學生的是情,震撼學生的仍然是情。可以這麼説,沒有情感的教學是不吸引人的教學。《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出發,把情感、態度、價值觀列入課程目標之中,更可見情感是語文教學的靈魂。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沒有一條富有詩意的感情和審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學生全面的能力發展。”

基於以上思考,我在教學《黃鶴樓送別》時,試圖沿着情感的緯線,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層層深入,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感悟兩位大詩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一、整體入手,潛心會文

上課伊始,緊扣題眼“送別”設問,理解“餞行”,初步感知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別”之情,緊接着,讓學生默讀課文二至四自然段,通過“找、劃、寫”的方式潛心會文,讓學生通過與文本的對話,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兩位大詩人的深情。

二、含英咀華,涵詠真情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含英咀華,涵詠真情。比如:“令人敬仰”、“譽滿天下”、“一直”、“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佇立”、“凝視”等,引導學生細細品味,並通過“以讀激情”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指導學生不僅看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文本內部,發現文字背後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後藴含的人物的豐富情感。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於:對“文包詩”這類課文的教學把握還不夠,它既不同於單純的古詩教學,又不同於普通的課文教學,它要求在教學中做到詩和文不割裂,從文理解詩。可我在教學中比較重文,對文詩結合處理得還不夠細膩。儘管我認為,只要理解了“文”,對詩的理解會水到渠成,但必要的“文”“詩”結合環節還是需進一步落實的。

標籤: 黃鶴樓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z8x3z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