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反思

《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反思

組內教研課,我選了冰心的《只揀兒童多處行》。平時對冰心總是心存敬意,冰心文章的語言清麗、典雅,作品以歌頌母愛、兒童、大自然為主。字裏行間總是透着濃濃的情意,讓人心嚮往之。因此,這篇文章成為首選。由於偏愛的緣故,覺得教學這篇文章時不能僅僅停留在只學習這篇文章上,而是通過這篇帶動其他冰心的作品,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走近冰心。

《只揀兒童多處行》教學反思

設計的成功之處:

1、 夯實字詞的設計

字詞是基礎,高年級同樣要重視字詞的教學。只不過,在高年級,字詞教學不是重點而已。要求也與低中年級不同。這篇課文,我一揭入題目就引導學生理解“揀”的意思,並讓學生注意與“撿”的區別。在反饋寫了幾處地方時,我還讓學生注意“頤和園”的“頤”的寫法,注意左邊不要寫成“臣”字,並讓他們書寫一次;“瀾”字筆畫多,讓他們書空,數清筆畫。

2、 夯實文本理解的設計

主要體現在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課文很多地方寫了孩子的多,第一和第三自然還通過聯想的方法寫出了多。於是引導孩子反覆讀這段話,找出寫孩子多的地方。在此基礎上,讓孩子説了,冰心奶奶看到這麼多的孩子而感到厭煩?那麼這些句子,除了寫孩子的多,你還能品味出什麼來?學生再深入細讀,從而得出,在冰心奶奶的眼中,兒童是活潑可愛的,是充滿陽光的,是美麗的小天使。

在冰心奶奶的眼中,兒童還不僅是天使,他們還是春花呢?從而引出對5.6自然段寫海棠花的句子的理解。而學習這兩個自然段時,也只抓住一個“旺”字,圍繞它而展開句子的學習。反覆讀描寫海棠花旺的句子,領會聯想方法的妙處。

3、 夯實整體感悟的設計

縱觀整篇文章,作者以地點的轉移為線索,以孩子和花為變化中的兩個點,抓住兩個點相似的地方,揉合成一篇非常有温馨氣息的愛的篇章。怎麼讓孩子整體感悟到?我設計了仿寫的環節。仿寫的內容也從冰心的詩中得來:

童年呵,

是夢中的真,

是真中的夢,

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那麼兒童在冰心奶奶的眼中,又將是什麼呢?

兒童呵,

是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_

從冰心奶奶的詩中選仿寫的內容,意圖有二:一是形成整個教案設計的整體感;二是通過這種看起來比較簡單,表達卻很真切的方式,從整體上體會冰心奶奶的愛兒童之心。應該來説,孩子能用這種看起來有點排比的方式寫句子。

4、 文本拓展學習的設計

設計本課時,原意就不只是針對這篇課文。於是網上查看冰心奶奶的一些資料。對冰心的生平,對冰心的文風和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於是在學習課文,領會作者的思想內涵之後,我選了作者另一篇表達母愛的《紙船》作為欣賞的內容。欣賞時要求也不高,只需在靜靜地音樂中聽著名播音員丁建華朗誦,從中感悟。

我這樣由課文教學引導向課外拓展:冰心曾經説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他不僅愛兒童,她也深愛着自己的母親。32歲的時候,到美國去留學,行駛了幾個月之後,在船上寫了一首詩。這首詩以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寫成, 通過“疊紙船”這充滿童趣的行動, 寄託對母親的思念。聽一聽著名的配音演員丁建華是怎麼朗誦的。

授課的困惑:

1、這篇課文的教學在設計時想得很美,覺得比較貼近本班學生的實際。有人説一開頭要設計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讓學生覺得輕鬆,增強他們的信心。我的開頭設計讓他們讀課題,比較一下“揀”與“撿”的區別。不知什麼原因,這樣的練習舉手者竟只有寥寥數人。難道是我設計太深了?另外,根據平時的訓練,課堂練筆應該是最出風采的一段,可是,這次的課堂練習不佳。練習設計也只是將讀課文時對兒童的理解用排比的方式寫出來呀,但寫得好的不多。是不是設計本身就限制了練習的變式?

2、現實中越到高年級,學生越不想喜歡錶現自己,彷彿他們已經厭倦了那種課堂氣氛熱鬧的生活。我們想盡了很多辦法,也定了一些措施,比如設計課堂發言紀律表,定期評比;比如課堂儘量採用新鮮、就事論事的評價性用語等。但這些做法也只是曇花一現,效果難以持久。特別是到了公開課的時候,舉手的竟更是與平時不一樣。是否事先做思想教育不到位?如果真要做好思想教育,不就預示着平時教育的不足之處嗎?

後記:

後來一次到七班代課,我將這同樣的教案放到他們班上。發覺上課效果非常好,學生也覺得非常有趣味。但只上到設計的一半,下課鈴聲就響了。這時便有所感悟:是課設計的內容太多了,開課過程中,為了展示自己的設計特色,難以做到真正地落實。整個課堂是以開課為開課了,很多時候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反饋,常常是走過場的形式。比如沒讀好,就走下一步,比如沒理解好,就急着搞下一個環節等。還有一個,就是高估了孩子的預習能力。覺得佈置預習,萬事就可大吉。因此,如果退一步説,課堂教學設計和落實比起來,如何做到真正落實,顯得更重要。

標籤: 反思 兒童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vvkz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