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6篇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6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6篇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1

在此節課的教學設計方面,我以動物王國的小動物召開國慶聯歡會為主題,以瞭解各種小動物扮演的角色入手,調動了小朋友的學習積極性,以故事的形式貫穿了所有的例題與練習題,讓同學們認識了加號和加法算式、瞭解了當需要解決“合起來”的問題時,需要運用加法。其中還設計了讓小朋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利用鉛筆來表示合起來的過程以及小兔子拔蘿蔔的遊戲,提高的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組織方面,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培育一個小小的蘑菇園,比比哪個小組的小園丁種植的蘑菇最多,以小朋友競爭的心理提高了其聽課效率和回答問題的熱情。

課程的組織相對完整,但是存在着很多的問題:

1、課程的導入部分太長,在設計時過多了關注了“怎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問題,卻忽略了數學的本質,教學語言宂長,沒有意識到數學的教學語言應該是簡潔的。

2、在課堂中,我説的太多,沒有給學生足夠的展示空間,應該讓學生多説,將觀察到的東西用語言描述出來。因為總是擔心一年級的孩子沒有能力完整的説出圖畫的含義,所以導致一手包辦的心理很膨脹,自然就説的很多了,讓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鍛鍊,忽視了應該從小鍛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

3、課堂知識的容量不夠,練習力度不夠。講了新知識點後當堂的鞏固練習很重要,我在課堂中設置的練習不夠多,沒有讓學生得到足夠的練習。

4、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需要課間休息的加入,而我因為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攝入完全忽視了這個問題。連續的講授容易讓學生產生學習疲勞,以致有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5、應注重教學中細節的設置,比如次節課中加號是初次學習,應該要教授學生加號的寫法,不能因為自認為簡單就忽視這一個細節的環節。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將注意力放在研究數學的本質上,不能將注意力放錯地方。要着重培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問題的能力,放手讓孩子多説,聽、説、寫全方位結合起來學習,以鍛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以講練結合的方式,並以遊戲介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中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2

《認識圖形》人教版第一冊的內容。這節課的展開建立在已學習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之上,讓學生從立體圖形的面上抽象出平面圖形,並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

根據教材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我的教學過程安排如下:

一、遊戲導入,引出新課

在這個環節我設計了兩個遊戲,其一是“摸一摸、猜一猜”的遊戲,讓學生摸已學過的立體圖形,猜出它的名字,用此來引出立體圖形。

其二是“偵探遊戲”,以油漆桶被小朋友翻到、卻留下一串腳印為噱頭,展開尋找腳印主人的偵探遊戲。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首先讓學生自主探究怎樣能得到立體圖形的腳印,然後圍繞兩種套取腳印的方法展開研究。首先得到長方體的腳印,採用教師主要操作、學生觀察的方式尋找長方形對邊相等、鄰邊不等的特徵,以形象記憶長方形。

再讓學生動手操作描出其他立體圖形的腳印,既而認識正方形、圓和三角形,並得到打翻油漆桶的是三稜柱,其腳印是三角形。

三、鞏固練習,強化圖形認識

這個環節我用圖形與學生的互動為主線,分別設置了五個練習。

其一,“分餅乾”,每種立體圖形要吃形狀不同的餅乾,讓學生進一步識記各圖形的形狀,並在潛意識裏鞏固面從體出。

其二,“數圖形”,各種圖形組合成一座房子,讓學生數出各圖形的數量,進一步讓學生識記圖形的特徵,並鍛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從相對複雜的組合圖形中抽象出個別圖形並數出其個數。

其三,“生活中的圖形”,將展示生活中存在的圖形和讓學生尋找教室中的圖形相結合,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圖形隨處可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其四,“找朋友”,將大小不同的圖形發給學生,讓學生為黑板上的四種圖形找朋友,並展示在黑板上,以輕鬆娛樂的遊戲進一步加深小朋友對四種圖形的辨識。

其五,“拼圖形”,首先展示用四種圖形拼成的美麗圖案。引起學生對圖形拼組的興趣,再讓學生動手操作拼組圖形,鍛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四、課堂小結

再次識記四種圖形,以鞏固新知。

為了這節課的展開我做了充分的準備,但是由於經驗的缺乏和不夠成熟,暴露出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

1、教學語言不夠簡潔,太多太碎了。數學課堂上的語言要是精煉、簡潔的,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的時間,但是我的語言卻顯得多而雜了,是沒有經過仔細的錘鍊的結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錘鍊自己的語言,讓我的語言也能夠變得簡單、具有啟發性。

2、這次的課堂上出現了一些意外,耽誤了點時間,所以整堂課我都像在趕時間一樣,()教學過程進行的太快,留給學生的時間就更短了。而且在課堂上更關注了自己的教學過程,給學生的關注不夠。

而這個小小的意外也更暴露出了我的心理素質太弱的現實,沒有隨機應變的處理髮生的事件,而讓這個意外大大影響了我的教學進度,一味的往前趕課,讓我的課堂成為了一場馬不停蹄的不成熟的展演。

3、數學語言的表述不夠嚴謹。在課堂的教學中有一些我之前不太確定的問題,但是並沒有確定以後再開始上課,導致在課堂中出現了不夠嚴謹的數學語言。再以後我一定遇到不能確定的問題先請教討論清楚再呈現在課堂上。

4、設置的問題不夠有效。在課堂上我發出的部分問題,孩子回答的讓人啼笑皆非,都是因為問題設置的不夠好的原因。其實也是我不太懂得應該怎樣設置有效的問題,我會邊學習邊改進。

5、評價語言太單調了。老師們都説對於學生的評價要具體,但是有的時候我會覺得詞窮,不知道要怎樣具體的評價學生,有的時候覺得學生回答的答案不好評價,就不評價了,這也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我相信實踐出真知,我會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汲取營養,不斷的成長。向狼借路教學反思線的認識教學反思先學後教教學反思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3

11-20各數的認識是一年級教材第七單元的內容,20以內的數絕大多數兒童在入學前已初步會數,但對於數的概念卻未必都清楚。同時一年級的小朋友參與數學活動,很少是因為認識上的需要,而只是對數學活動本身感興趣。因此,在本節課教學中我想除了落實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外,更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會到數學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在教學中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通過問你們喜歡水果嗎?老師這裏有很多水果,數出你喜歡吃的水果,好不好?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後有讓學生抓花生米先估數,再數數,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2.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設計整個教學過程時,我基本上是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為基本模式展開的。不僅讓學生在這個自主學習的活動中不斷充分、主動、積極表現自我,同時也注意用積極的語言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如同學數水果數量時,及時問你是怎麼數的?除了一個一個的數外,還可以怎樣數?於是有的同學出現了兩個兩個地數或三個三個地數。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感悟,從中學到了教學的思想,數學的方法,從而更深刻地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3.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教師的講解去獲得的。”根據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主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觀察、、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例如數的組成,我並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如何機械地記憶,而讓學生在重複猜小棒的遊戲中感悟,在動手擺小棒中體會,使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的過程。

4.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

通過在看尺子提問題時,生生之間的搶答,在“小小運動員”時,運動員介紹自己,然後下面裁判的評價、提問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與他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同時,這也是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的表現之一。學通過在看尺子提問題時,生生之間的搶答,在“小小運動員”時,運動員介紹自己,然後下面裁判的評價、提問題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與他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同時,這也是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的表現之一。生在互動中,使知識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發展,情感在交流中體驗。

總之,整節課中,我做到了三個突出,突出主體性,創造學生參與條件;突出民主性,轉變了教師的角色;突出實踐性,主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課堂教學應始終要牢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使學生真正地獲得數學知識,在數學學習上才有更大的發展。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4

上完這節課,感想很多,總體講,我的這節課基本完成了教學任務,整節課,以學生活動為主線,讓學生自己探索,合作學習,他們在活動中有了發現,在合作中享受了成功。

一數學因親自動手而生動

給物體按一定標準分類是學生的再創造的過程,在着一過程中,學生不僅自主的學到了相關的知識,掌握了一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親歷分類的過程中獲得了一種深刻體驗。通過用實物讓學生自己動手分從中不僅達到了預設的目標,而且收穫了幾分驚喜和生動,有的學生能按不同的標準分。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應儘量讓學生動手,儘可能的創造一些機會和條件,讓學生親自獲得知識。

二數學因聯繫生活而精彩

一年紀的孩子不會為數學的嚴謹和邏輯的魅力所折服,可他們會因為數學的現實、有趣、好玩而喜歡。因此,低年是級數學教師就要盡力從學生的身邊、生活周圍去挖掘和尋求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讓他們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周圍,數學是現實的、有用的,從而使數學更加豐富和鮮活,在本課中先從學生熟悉的玩具入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起學習興趣,然後讓學生説説身邊都有那些物體是按分類擺放的,學生開始擺放。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5

教學片斷:

師:請9個同學站在台上,5個同學站在台下。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生1:台上台下一共有幾位同學?

生2:台上同學比台下同學多幾個?

生3:台下同學比台上同學少幾個?

師:今天我們重點來研究一下一共請了幾位同學來做遊戲。

生1:老師一共請了14位同學做遊戲。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我是數出來的。先數台上的同學,1、2、3、4、------9,再數台下的同學,10、11、12、、13、14。

師:還有別的辦法嗎?

生2:台上有9個同學,上來一位同學,台上就有10個同學,再加上台下的4個同學,就是14個同學。

生3:請台上的5個同學到台下來,這樣台下就有10個同學了,再加上台上的4個同學,就是14個同學。

生4:台上有9個同學,我把他們先看成1`0個,這樣就多了一個,加上台下的5個就是15個,再減去1個就是14個。

師:好,遊戲做完了。現在大家想一想,9+5=?

生1:把5分成1和4,9+1=10,10+4=14。

生2:把9分成5和4,5+5=10,10+4=14。

生3:因為10+5=15,所以9+5=14。

反思:

通過以上教學,得出以下啟示:

一、算法多樣化,不是學生,已有經驗的簡單重複。

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是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構件的過程,但是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他們對同一問題的理解也會產生差異。因此,我們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數學,但這並不意味着學生的學習方式是盡善盡美的,對一些低思維層次的算法,教師不能放任自流。

二、算法優化不是強制的過程

教師引導學生對不同層次的算法進行分析比較,在質疑和辯論中促進低層次思維學生的發展,這無疑是算法優化教學的本質功能,但是,優化的過程是學生不斷體驗與感悟的過程,而不是教師強制的過程。所以在課時,讓學生通過遊戲的設置,使學生感受到算法優化的好處,但是仍然強調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三、學習是一種體驗與感悟的過程

有效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應採用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要為學生創設有利於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提供充分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產生的全過程。

第一冊數學教學反思6

這一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比較成功,學生真正“動”起來,思維“活”起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首先我抓住學生年齡特徵,用音樂引出鐘錶,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

我還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並説説這個時刻在幹什麼。既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充分利用了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繫實際。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

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促使學生層層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鐘錶的認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oerw4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