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習作1教學反思

習作1教學反思

習作1的內容前前後後看了幾遍,腦海中反覆出現兩個詞:簡單、複雜。説簡單,是因為教材為我們提供了一篇特色鮮明、手法精巧的範文,再加上後面的“寫作提示”,可以説,大多數學生無需老師過多的點撥、引導,便可知曉該如何去寫;説複雜,是應了一句老話:看花容易,繡花難。範文將二八月雲的“巧”寫得細緻入微絕非一日之功,需要反覆觀察、敏鋭捕捉其變化,而這在課堂上是難以完成的。因此,我覺得對於這次習作而言,習前的觀察尤為重要!如果學生有了細緻認真的觀察,課上對寫法稍加點撥,下筆成文應該不成問題。

習作1教學反思

本次習作我將時間花在指導學生去觀察。首先是確定觀察對象,本次習作很明確,是一種自然現象,如朝霞晚霞,月圓月缺,春風春雨,霧起霧散……任何一種自然現象皆可入文。其次是如何觀察,這是指導的重點。從觀察時間來看,需要連續觀察,不可能一步到位;從觀察重點來看,是着眼於現象的“變化”,如觀察春風,風有大小強弱,給人的感覺明顯不同;從觀察方法來看,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用眼觀察,用手記錄(可設計一些小表格),用心聯想……

對於這次習作的寫法指導,我將範文用足用好,發揮其引路功能。那麼,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呢?從謀篇佈局的角度看,範文抓住了二八月的雲在造型和色彩這兩方面的特點,且,未平均用力,而是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雲造型的“巧”,又從三種情況加以描繪:集中在一起的雲、分散的雲和魚鱗似的'雲。做到了有詳有略,可謂“疏可走馬,密不透風”。對於這些方法的領悟,我讓學生自行走進文本,潛心會文,用列提綱的方法提煉出來;從遣詞造句的角度看,範文疊詞的修飾和比喻句的描繪很有特點,比如“高高低低”、“層層疊疊”、“錯錯落落”、“明明暗暗”……如此一番修飾,雲的造型躍然紙上。運用比喻句是這類文章常用的方法,作者把雲比作“巍峨高聳的雪山”、“露出海面的、覆蓋着皚皚白雪的島嶼”、“魚鱗”,惟妙惟肖,引人遐想,在讀者的腦海中迅速架構其“言”與“象”的橋樑,讓讀者過目難忘。

學生有了課前充分的準備,在瞭解了範文的寫作技巧後,輕鬆成文,且大都寫得細膩、優美,令我竊喜不已。

習作《春雨》節選:

春雨瀟瀟灑灑地下着,樹木乾枯的枝條蒙朦朧朧有了一層淡綠的色彩,雨水順着枝尖滴落下來,變成了一串串亮晶晶的音符。地面也濕潤了許多,散發出一種令人清爽的芳香氣息。小草也偷偷地鑽出來,開始編織綠色的地毯。

多美的句子,多有敏感性的心靈,像這樣的句子我還看到很多,真是讓我對孩子的潛力充滿無限挖掘的渴望。

標籤: 反思 習作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90ezm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