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二年級數學《猜一猜》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猜一猜》教學反思

猜一猜即簡單的邏輯推理。這一教學內容編排在二年級上冊最後一個單元,包括含有兩個條件的推理和含有三個條件的推理,邏輯推理思維性比較強。於是我結合學生年齡特點,把知識要點設計成一個個輕鬆有趣的遊戲。將猜一猜活動置於模擬情境中,以遊戲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在發展中感受快樂。

二年級數學《猜一猜》教學反思

遊戲一:

根據教學內容的獨特性和低年級學生愛玩好動性,我設計了生與生玩兒,師與生玩兒錘子、剪刀、布遊戲,激起學生玩的樂趣。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提出了問題猜猜我與小朋友誰贏了?先讓學生漫無邊際地猜可能老師贏,也可能小朋友贏。從中感悟無法猜準。學生再根據老師的提示我(小朋友)沒輸猜到確定的答案。這樣層層緊接,環環相扣,讓學生深刻感悟到邏輯推理要根據前提條件下結論,初步理解推理中的邏輯。這樣的引入既瞭解了學生的.思維起點,又激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遊戲二:

遊戲是孩子的最愛。為了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含有兩個條件推理的思維方法,我設計了猜蘋果、葡萄兩種水果的遊戲。遊戲時,我請一位小朋友上台與我一起演示。先不給提示請學生猶豫地猜我與小朋友分別拿的是什麼水果。老師再給出提示請學生確定地猜,並説清楚道理。像這樣教師參與活動,體現了師生的平等關係,再現了遊戲規劃。使學生明確:一要知道所猜範圍;二要讓對方給出一個間接條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猜得準。讓學生領悟到簡單邏輯推理中條件與結果的密切聯繫,同時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

遊戲三:

遊戲教學以其內在的趣味性誘發兒童潛在的學習動機。為了使學生循序漸進掌握含有三個條件推理的思維方法,我在猜蘋果、葡萄兩種水果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種水果香蕉。請兩個小朋友上台來與老師一起演示,先是老師給出第一個提示讓學生猜,當學生確定出一種水果後,再請上台演示的小朋友給出第二個提示。又一次使學生明白提示語的重要性,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明白三個條件的推理可以轉化為兩個條件的推理。這樣猜,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置身於一定的情境中,調用各種感官體驗簡單邏輯推理過程,感受邏輯推理的魅力。從而培養他們的分析推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遊戲四:

遊戲教學可以啟動和調節兒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為了內化簡單邏輯推理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我設計遊戲猜年齡。先是學生在老師一個個提示下,一步步猜出老師今年確定的年齡,再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提示讓老師猜他們的年齡,生與生之間猜年齡。通過師生互猜、生生互猜,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猜得認真,猜得主動,思維一下子被激活,課堂氣氛輕鬆、活躍,充滿笑聲,也內化了推理的思路與方法。

遊戲五:

學生活動了,親身體驗了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才能感悟到知識的內涵,為了拓寬學生的思路,提升他們的多元能力,我設計了含有四個條件推理的遊戲猜獎品。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大組,每個組的同學合作交流,根據老師的提示猜出所得獎品,並説清楚道理。四個條件的推理對二年級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分成討論交流找到推理的突破口,再猜到自己的獎品。這樣的設計不僅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讓學生體驗到合作學習的魅力。同學們在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中,邏輯語言得以訓練,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得以發展。

遊戲的設計由簡單到難,遊戲玩法多種多樣,參與者的角色也在發生轉換,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不斷變換的遊戲中高漲,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感受推理的過程,體現數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使學生達到在樂中玩、在玩中東、在樂中學、在學中樂的境界。

然而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永無止境。我做不到完美,只求更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2nyd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