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第二節  氣温分佈和温度帶

第二節  氣温分佈和温度帶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我國冬、夏季氣温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

2.使學生了解我國温度帶的劃分和分佈。

3.進一步培養學生閲讀等温線圖、氣温年變化曲線圖的技能,以及運用圖表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我國冬、夏季氣温的分佈特點。

2.我國温度帶的分佈。

【教學難點】

閲讀我國一月、七月氣温分佈圖,分析概括我國冬、夏季氣温的分佈特點及其成因。

【教具準備】

1.我國一月平均氣温掛圖。

2.我國七月平均氣温掛圖。

3.我國温度帶分佈掛圖。

4.用小黑板或投影片繪製以下表格。

(1)我國各温度帶≥10℃的積温表。

(2)我國温度帶分佈地區的填充表。

(3)我國各温度帶的作物熟制、主要農作物品種表。

【教學課時】

本節教學可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

複習已學知識,引入新課。具體步驟如下:

[提問] 我們在初一學過“世界的氣候和自然帶”。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世界氣温的分佈規律是怎樣的?影響氣温分佈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複習] 教師提示,啟發引導學生得出答案。

[承轉] 那麼,我國氣温分佈有哪些特點,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同學們知道嗎?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這節課也可採用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教師講述:第四章的標題為“中國的天氣和氣候”,上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的是天氣的有關知識,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我國的氣候。首先,讓我們看看我國氣温分佈的情況是怎樣的。)

[板書] 第二節 氣温分佈和温度帶。

一、氣温的分佈。

[展示圖片] 哈爾濱“冰燈遊園會”和廣州“迎春花市”的照片(也可讓學生看課本封頁彩照16和17)。

[提問] 這兩張照片都是春節前後拍攝的。從照片上看,冬季我國南北兩地的氣温有什麼差異?

[講述] 哈爾濱的冰燈中外聞名。當地人利用冬季封凍的松花江天然冰塊,精心雕刻成各種奇異壯觀的冰雕藝術品,在各色燈光的映照下,色彩繽紛。冰燈遊園會一般從元旦開始,一直延續到春節以後。每年都吸引很多遊人冒着嚴寒前來觀賞。而南國的廣州,素有“花城”的美稱。但花色最多、品種最齊、賞花人最多的要算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了。迎春花市從春節前三天開始,一直到除夕之夜。雖然這時正是我國最冷的季節,但在這裏卻是百花盛開,春意濃濃。可見,冬季我國南北氣温相差十分懸殊。

[板書] 1.冬季南北氣温相差懸殊。

[展示掛圖] 我國一月平均氣温圖(或讓學生閲讀課本圖4·5)。

[讀圖回答] 1.黑龍江省最北部的一月平均氣温大約是多少攝氏度?(約為-30℃)

2.海南省的一月平均氣温大約是多少攝氏度?(學生回答:20℃左右)

3.計算一下,我國南北一月平均氣温大約相差多少度?(相差約50℃)

4.自北向南,我國氣温分佈有什麼規律?(愈往南,氣温愈高)

5.在圖上找出0℃等温線,在課本圖4·5上用色筆描出,看看它大體與哪條河流和山脈的分佈一致。(教師向學生説明,一月0℃等温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這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要求學生記住)

[歸納] 從一月平均氣温圖上可以看出,我國冬季氣温自北向南增高;等温線排列密集,説明南北温差大;一月0℃等温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向西沿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

那麼,為什麼我國冬季南北氣温相差如此懸殊呢?

[讀表] 閲讀課文中的“冬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晝長時間表”,討論以下問題:

1.比一比,在冬至日,漠河、北京、廣州三地的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有什麼不同?(學生讀表回答)

2.想一想,在冬至日,為什麼我國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晝長也比南方短?(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 緯度位置是形成我國南北温差懸殊的一個重要原因。冬季,太陽光直射在南半球,對北半球來説,緯度愈高,正午太陽高度愈低,白晝愈短,得到的太陽光熱也就愈少,因而氣温愈低;反之,緯度愈低,氣温則愈高。我國位於北半球,而且幅員遼闊,南北所跨近50個緯度,因此氣温相差很大。

我國南北温差大的另一個原因是冬季風的影響。請同學們閲讀課本圖4·6。

[提問] 1.從冬季風的源地、風向考慮,對我國北方和南方氣温的影響,在程度上有什麼差別?(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2.從圖上看,我國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台灣島、海南島等地難以受冬季風(西北季風)的影響,這是為什麼?(教師提示,學生回答)

[講述] 每年冬季,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一帶的冷空氣頻頻南下,我國北方首當其衝。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嚴寒。而我國南方由於距冬季風源地遙遠,加之中間有重重山嶺作屏障,所以受冬季風的影響弱,降温程度遠比北方小。由此可見,冬季風的影響使我國南北氣温相差更加懸殊。

[承轉] 上面講述的是我國冬季氣温分佈的情況及其形成原因,下面我們再看看我國夏季氣温分佈的情況是怎樣的。

[展示掛圖] 我國七月平均氣温圖。

[讀圖] 1.七月,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温在多少攝氏度以上?(學生回答:我國大部分地區七月平均氣温在20℃以上。)

2.黑龍江省北部和海南省南部的七月平均氣温各約多少攝氏度?我國南北氣温大約相差多少攝氏度?(學生回答:黑龍江省北部約為16℃,海南省南部約為28℃,我國南北七月平均氣温相差僅12℃左右,氣温差別不大。)

3.我國七月平均氣温最低的地區分佈在哪裏?為什麼?(教師提示,學生回答:我國七月平均氣温最低的地區分佈在青藏高原。因為這裏海拔特別高,所以成為我國夏季氣温最低的地區。)

[歸納] 從七月平均氣温圖上我們看到:夏季,除了青藏高原、天山和大小興安嶺外,我國大多數地方氣温均在20℃以上,全國普遍高温。

[板書]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讀表講述] 為什麼夏季我國南北氣温相差不大呢?請同學們閲讀課文中的“夏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晝長時間表”。

夏季,太陽光直射在北半球。我國大多數地方的正午太陽高度都較大。北方的太陽高度雖然比南方要低一些,但白晝時間比南方長,得到的.太陽光熱並不比南方少多少。因此,我國夏季南北氣温相差不大,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温。

[練習] 請同學們完成本節課文後的選做複習題l、2。

[板書] 二、温度帶的劃分及其分佈。

[提問] 我們知道,地球上有熱帶、北温帶和南温帶、北寒帶和南寒帶五個温度帶。請同學們想一想:劃分地球五帶的依據是什麼?我國主要位於哪個温度帶?(教師指示,學生回答:地球上的五帶是根據温度高低和熱量多少來劃分的,我國絕大部分位於北温帶。)

[講述] 那麼,用什麼指標來衡量一個地方的温度高低和熱量多少呢?人們一般用農作物生長期內積温的多少來反映?

我們知道,温度是影響農作物生長與發育的主要因素。由於大多數農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氣温穩定升到10℃以上時才能活躍生長,因此我們把日均温達到10℃以上的持續時期視為作物的生長期。把作物生長期內,每天的日平均氣温累加起來,得到的温度總和叫做積温或活動積温,寫作≥10℃積温。

[板書] 1.温度帶劃分的指標:≥10℃積温。

[展示表格] 用小黑板掛出我國各温度帶的≥10℃積温表。讓學生説出我國共有哪幾個温度帶,從家温帶到熱帶≥10℃積温的變化情況。

[掛圖] 掛出我國温度帶分佈圖。

[指圖講述] 根據≥10℃積温的多少,我國自北向南可以分為五個温度帶: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和熱帶。另外,由於青藏高原海拔特別高,形成了一個天高地寒的高原氣候區。

[板書] 2.主要温度帶: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青藏高原氣候區。

[讀圖回答] 閲讀我國温度帶分佈掛圖或課文圖4·8,回答以下問題:

1.我國寒温帶分佈在什麼地區?中温帶主要分佈在哪些地區?(教師指圖,學生回答。)

2.我國暖温帶和亞熱帶分別分佈在什麼地區?這兩個温度帶之間的分界線,大致與一月平均氣温的哪條等温線一致?(教師指圖,學生回答。教師再補充、糾正。)

3.學校所在地屬哪個温度帶?

[板書] 3.温度帶的分佈。

[填表歸納] 在以上讀圖的基礎上,教師出示我國各温度帶分佈的填充表(見下表),指導學生填出各温度帶的分佈地區。

[講述] 不同的温度帶,積温的多少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温度和熱量條件,從而適宜栽培和推廣的農作物品種不同,作物熟作也不一樣。

[展示表格] 用小黑板掛出我國各温度帶的作物熟制和主要農作物品種表,或閲讀課文中的“我國各温度帶的積温和作物熟制”表。

[提問] 請同學們説出各温度帶的作物熟制和主要農作物品種有什麼不同。(學生讀表回答)

[練習] 完成課文“做一做”練習:

1.讀哈爾濱和廣州各月氣温曲線圖(圖4·9),算一算一月份兩地氣温相差多少攝氏度?七月份兩地氣温相差多少攝氏度?(學生讀圖回答:一月份兩地氣温相差約34℃,温差懸殊;七月份兩地相差約5°~6℃,温差不大。)

2.讀我國一月平均氣温圖(圖4·5),看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的氣温各約多少攝氏度?為什麼四川盆地冬季氣温高於同緯度地區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教師提示,學生回答。從我國一月平均氣温圖上看,四川盆地在4℃以上,長江中下游平原在4℃以下。這兩個地區雖然緯度相似,但四川盆地的地形封閉,受冬季風的影響要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小得多,所以冬季氣温比長江中下游平原高。)

3.當地屬什麼温度帶?冬、夏季氣温如何?有哪些主要的農作物品種?作物一年可以幾熟?(學生議論,教師提示、説明。)

(佈置作業)

1.選做複習題3。

2.在填充圖冊上完成有關的填圖練習。

【板書設計】

第二節 氣温的分佈和温度帶。

一、氣温的分佈。

1.冬季南北氣温相差懸殊。

2.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二、温度帶的劃分及其分佈。

1.温度帶劃分的指標:≥10℃積温。

2.主要温度帶:寒温帶、中温帶、暖温帶、亞熱帶、熱帶、青藏高原氣候區。

3.温度帶的分佈。

標籤: 分佈 氣温 第二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lpp4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