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遊戲做教案及教學反思《繩子》

小班遊戲做教案及教學反思《繩子》

作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遊戲做教案及教學反思《繩子》,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班遊戲做教案及教學反思《繩子》

一、遊戲目標

(一)認知目標

1.發展幼兒思維的發散性、想像的豐富性和靈活性。

2.讓幼兒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別、年齡,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人格目標

引導幼兒向靈活性和興奮性等創造性人格特徵方向發展,培養幼兒傾聽別人説話的習慣。

二、遊戲準備

(一)物質準備

電話三個,紅花,黃花。

(二)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初步瞭解了電話的問答形式,對自己的年齡也基本瞭解。

三、遊戲方法

1.引入課題。

2.遊戲玩法和規則。

兩幼兒分別拿着話筒進行對話,—方問,另一方答,內容可以是一方問另一方的姓名、性別、年齡。回答對的獎給小紅花。

3.幼兒熟悉遊戲玩法後,教師鼓勵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如媽媽、爸爸等。

4.獎給語言連貫的幼兒小紅花,對能基本符合要求的幼兒獎給小黃花。

教學反思:

打電話是孩子十分喜愛的一種假想遊戲,如何讓孩子學會打電話,首先,我讓孩子觀看各種電話的圖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種電話。接着播放打電話動畫,之後,老師示範打電話的過程,然後創設情境讓孩子表演。在學習打電話的過程中鼓勵孩子敢説敢講,引導孩子把話説明白,説清楚,培養孩子大方、有禮貌的説話態度。

活動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的問題,有些小朋友不敢參與到活動中來,還有的'不敢用語言應答。我耐心地引導孩子撥打自己喜歡的親人或好朋友的電話,鼓勵他們把自己想説的話慢慢説出來,感受活動的樂趣。

活動結束之後,我深深地體會到單純地看教案和將它變成一節活動是真的不一樣的,想象和事實的差距很大。還是那句古話:“教學相長也”,對於孩子而言我是他們的老師,但是對於我而言他們才是我的老師,在活動中,孩子們的反應最直觀的顯現出了這個活動的效果是如何,目標是否達成,價值是否可取,對於我們而言,課程的選擇權雖在我們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這個權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觀察孩子、瞭解孩子,在進行選材、教學時,多想、多問、多看,這才是重中之重!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句話用於我們的教學也是適用的,加油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xvep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