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關於春天的數學教案(精選7篇)

關於春天的數學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春天的數學教案(精選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春天的數學教案(精選7篇)

春天的數學教案1

活動意圖: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幼兒周圍的大自然中,處處表現出生機勃勃、萬千變化的美麗景象,暖暖的陽光、柔柔的春風和細雨,到處充滿春天特有的景象。帶着親近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開展了此次數學《找到的春天》的活動。數學活動比較抽象,枯燥,幼兒難以理解和運用的。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時逐步地願意親近數學喜愛數學。用多種途徑學習感知和體驗數學。找到數學知識與幼兒生活經驗的結合點,有效地促進幼兒對數學的探索興趣和認知發展。

活動目標:

1、 在看看、説説、做做中,嘗試數一數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

2、 從不同的現象中把握春天的季節特徵。

3、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及思維抽象概括能力。

活動重難點:

嘗試數一數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

2、 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一、再現情景: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尋找春天,那請你告訴大家你找到了哪些春天的朋友?

教師根據幼兒説的進行小結歸類:

1、當我們找到小蝌蚪、蝸牛、蚯蚓、鴨子和剛孵出的小鳥,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2、當我們看到花園裏五顏六色的花越開越大,嫩嫩的小草越長越高,樹葉發芽了,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3、當人們脱掉了厚厚的冬衣,換上了輕便的春裝,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二、觀察:

它們都是怎麼排列的?和我們以前數數時看到的東西排列有什麼不同,用什麼方法可以數得準確呢?

小結:我們在數這種圓圈式(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時,一定先要確定一個起點(可以去觀察它們的不同特徵出發),之後記住它的位置後,逐個數到起點前一個物體為終止點,這樣我們就不會重複數也不會漏數。

三、嘗試操作:

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粉色的花兒越開越大,蝴蝶圍着花朵翩翩起舞,小蝌蚪也在找自己的媽媽呢,鴨司令帶着小鴨們去池塘游泳,現在你們去找一找春天的朋友,你們能幫忙數一數嗎?

春天的數學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數,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進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徵,發展幼兒觀察點數能力和思維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活動準備:

1.課件

2.圖形卡片若干

三、活動重點:幼兒能準確判斷10以內物品的數量。

四、活動難點:讓幼兒理解數的守恆。

五、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引導幼兒感知春天的特徵,複習10以內的點數。

師:孩子們,現在是什麼季節?

師:美麗的春天來了,誰知道春天都有哪些美麗的景色?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請看大屏幕,看上面有什麼?它們的數量是幾?

(二)、播放課件,啟發幼兒觀察感知10以內物品的數量及守恆。

1、排除物體大小的干擾,正確感知數的守恆。

師:春姑娘還帶來了什麼?出示課件(花)什麼花?(桃花)

師:請小朋友觀察這兩排桃花,有哪些不同?(大、小)

大桃花有幾朵?小桃花有幾朵?是不是一樣多?都用數字幾來表示?

教師:"儘管他們大小不同,但數量相同,都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

2、排除物體排列方式的干擾,正確感知數的守恆。

師:春天來了,天氣漸漸變暖和了,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出示課件,飛來幾隻小燕子?(數完後,出示數字10)它們排着什麼隊形飛來的?

師:(一橫排)小燕子飛呀飛呀,飛成什麼隊形了?(半圓形)數一數,小燕子的數量變了嗎?它們發生了什麼變化?(隊形變了,但數量沒變,出示數字10),小燕子繼續飛呀飛呀,又飛成什麼圖形?(三角形),提問內容形式同上。

教師:儘管它們的排列方式發生變化,但都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

(三)、玩一玩,做一做:進一步體驗10以內物品數量的守恆。

1、遊戲:小燕子變隊形,體驗物體的數量與物體排列方式無關。

師:你們想不想玩小燕子變隊形的遊戲?幼兒分兩組玩小燕子變變變的遊戲。大家邊説兒歌,幼兒邊變隊形,形式無論怎樣變,幼兒人數始終不變。

2、拼擺圖形卡片,體驗物體的數量與大小、排列方式無關。

師:剛才小朋友變隊形變得真好,春姑娘為小朋友帶來的好玩的禮物,你們看是什麼?(圖形卡片)

師:小朋友都會用圖形卡片拼擺好看的圖案,老師把小朋友分四組,每組卡片都不一樣,看看哪組的小朋友拼擺的圖案最漂亮(注:每位幼兒最多用10張卡片)。完成之後,幼兒欣賞每組的作品,猜一猜是什麼圖案?用的圖形卡片的數量是多少?尋找數量相同,但是圖案不同的圖形。

教師:"儘管它們的排列方式不同,但圖形卡片的數量不變。

教學活動一:找春天活動目標:

複習10以內的數,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的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的物品的數量。

進一步感知春天的特徵,發展幼兒觀察點數能力和思維的抽象概括能力。

活動準備:

大小不同的桃花形狀的粘貼卡片各10朵,柳葉形狀的粘貼卡片20個,青蛙、蝌蚪等粘貼卡片各10個。

每位幼兒10朵小紙花和一張白紙。

幼兒用書第2冊第41~42頁。

活動過程:

創設問題情景:數字要跟小花、柳葉、青蛙、蝌蚪交朋友,請你們幫幫它們吧。

(1)引導幼兒由觀察小花、柳葉、青蛙、蝌蚪組成的圖片。為它們與數字配對,感知10以內的數。

(2)鼓勵幼兒能夠説出春天的基本特徵。

感知物體的數量與大小無關。

(1)將大小不同的桃花各擺成一排,引導幼兒觀察比較。

(2)請幼兒説出他們的數量各是多少,是不是一樣多。

觀察感知物體是數量與排列方式無關。

(1)將柳葉按不同的方式排成兩組,或一組散開,一組集中,或排成各種不同的幾何圖形。

(2)引導幼兒發現無論怎樣變化排列的方式,但柳葉的數量是不變的。

引導幼兒玩粘貼"花園"的遊戲。

(1)請幼兒將各自的10朵小花貼在白紙上,排列成自己喜歡的形狀。

(2)引導幼兒互相比較自己花園裏的花是不是一樣多。

閲讀幼兒用書第2冊第40-41頁,引導幼兒思考説出畫面中的物品的數量。

活動評析:

新鮮的事物對孩子們來説很吸引,拿出剪好的花之後,他們的眼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一堂課下來,他們時時刻刻跟着思路走。連平時不太認真的孟令傑都很認真。

春天的數學教案3

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裏,幼兒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顏六色的花朵,在春風裏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結合我們班的活動主題“春天真美麗”我們在主題牆上佈置了許多不同顏色、名稱、形狀的花朵供幼兒欣賞,豐富幼兒對花朵的認識,結合這一主題,我們在區域活動中的“美工區”裏也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活動材料,引導幼兒為花朵塗色、裝飾桃樹、製作桃花等,正體現了我們班的子課題“在區域遊戲中幼兒探究能力的培養”的理念,本次《春天的花》的數學活動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幼兒在鞏固顏色的同時獲得有關分類的經驗,提高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能按顏色分類,並能將同一種顏色的花朵“種”在相應顏色的花盆裏。

2、會按顏色標記和點子數貼相應顏色和數量的花,並對3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進行匹配。

3、喜歡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熟悉常見的顏色並能按顏色進行分類活動。

活動難點:

會按標記在記錄紙上貼相應顏色和數量的花。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大花朵,數量和幼兒人數相等;

2、紅、黃、藍三種顏色的花盆各一個;

3、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小花朵,數量是幼兒人數的5倍;

4、操作架;

5、記錄單,數量和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説説看看:我看過的花。

1、提出問題。

師:春天到了,小草怎麼樣了?花兒呢?

師:你都看過哪些顏色的花呀?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説一説自己看見過的花。)

2、展示“花朵”。

師:陳老師今天也帶來了漂亮的花,(出示花朵)數一數有幾朵?這三朵花有什麼不同?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我先滲透了科學課的內容,讓幼兒説説在春天都見過哪些花,然後出示三朵不同顏色的花,引導幼兒觀察這三朵花的不同,能説出“紅、黃、藍”這三種顏色,鞏固幼兒對顏色的認識,為下面的環節做準備。)

二、按花朵顏色分類:花盆裏的花。

1、討論花朵種在哪裏?

師:花朵是長在哪裏的呀?

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三個花盆,看看這些花應該種在哪個花盆裏呢?

(引導幼兒根據花盆的顏色,説出將相同顏色的花擺放在對應顏色的花盆裏。)

2、我會擺花。

師:小朋友的椅子下面也有一朵花,請你把它拿出來,看看是什麼顏色的?

師:請你們把手裏的花種到花盆裏吧,記住哦,一邊種花一邊説:×顏色的花種在×顏色的花盆裏。

(師幼共同檢查花朵擺放的對不對,一邊檢查一邊説:這裏都是×顏色的花。)

(評析:這一環節我以問題:花是長在哪裏的啊?引導幼兒思考。在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後我再出示三個不同顏色的花盆,一個紅色花盆,一個黃色花盆,一個藍色花盆,再提出問題:那這些花分別應該種在哪個花盆裏呢?再次引發幼兒思考,並鼓勵個別幼兒嘗試示範貼花,接着請所有的幼兒都拿出自己椅子下面的花,看清楚自己手裏的花的顏色,再去貼花,使每位幼兒都有操作的機會,培養幼兒能按顏色進行分類的能力。這一環節也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點。)

三、貼花朵,點物匹配。

1、出示“賀卡”。

叮鈴鈴~~

師:喂,好的,小朋友們一定會願意幫忙的,再見。

師:剛剛春姑娘給老師打來了電話,她請小朋友幫忙做賀卡,你們願意嗎?

師:好的,那我們來看看這張賀卡應該怎麼做呢?

(引導幼兒瞭解:根據記錄單上的點子和顏色標記,貼幾朵×顏色的花。)

2、示範貼花。

師:誰來試試?按照“賀卡”的要求貼花。

3、幼兒貼花。

師:那邊還有許多賀卡呢,請你們每人去拿一張,然後坐到位子上看看你的賀卡上要求你怎麼貼花。

(請幼兒回到座位,觀察講述自己拿到的賀卡。)

師:請你們按照“賀卡”的要求去貼花吧。

4、展示“賀卡”。

引導幼兒集體觀察,糾正錯誤,體驗活動的快樂。

(評析: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解決本次活動的難點,為了讓幼兒按標記操作記錄紙,我首先以春姑娘的“電話”來激發幼兒的興趣,提出要求,引導幼兒觀察“賀卡”的內容,讓幼兒有產生完成“賀卡”的慾望,通過示範操作之後,再引導幼兒獨立操作,最後通過集體驗證的方式讓幼兒正確感知3以內的數量。這樣一步一步的將難點化易,讓幼兒層層吸收。)

春天的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影響準確判斷10以內物品的數量。

2、發展觀察以及點數能力,體驗數數的快樂,進一步感知春天特徵。

活動準備:

PPT課件,一副春天的大畫,春天裏各種動植物的貼紙圖片,數字寶寶貼紙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數數來了幾位小朋友,説説自己能數到多少。

二、觀看幻燈片 數數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裏也有數數,我們一邊看一邊數吧。

1)春天來了,冰都融化了,看看誰來了?(小蝌蚪)數數有幾隻蝌蚪,(6只蝌蚪),它們要幹什麼去呢?(找媽媽)它碰到了誰?(小金魚)有幾條?(7條魚)我們用數字7表示,這是小蝌蚪的媽媽嗎?(不是),小蝌蚪很禮貌的跟小金魚説了聲再見。【出示幻燈片4.5】

2)小蝌蚪又遊啊遊,這次它們排了幾個隊伍?(兩個隊伍)這次小蝌蚪碰到了誰?(烏龜)烏龜有幾隻?(9只)用數字9表示,小烏龜是小蝌蚪的媽媽嗎?(不是)小蝌蚪很禮貌的跟小金魚説了聲再見【出示幻燈片6.7】

3)小蝌蚪又遊啊遊,這次它們排了幾個隊伍?(三個隊伍)這次小蝌蚪碰到了誰?(小鴨子)小鴨子有幾隻?(10只,11只....)

到底是幾隻,我們應該用什麼辦法數?可以先固定一隻小鴨子,按順序往下數,最後數出是10只鴨子。用數字10表示,小鴨子是小蝌蚪的媽媽嗎?(不是)小蝌蚪很禮貌的跟小鴨子説了聲再見【出示幻燈片8.9】

4)小蝌蚪又遊啊遊,變成了小青蛙長大了,找到了青蛙媽媽了,所以都很高興。

總結:

我們來看看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總共排了什麼隊形。

第一次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是排了什麼隊形的?(一橫排)

第二次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是排了什麼隊形的?(兩橫排)

第三次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是排了什麼隊形的?(三橫排)

第四次小蝌蚪找媽媽的時候,是排了什麼隊形的?(排了一個圓)

總共換了幾次隊形?(四次)小蝌蚪的數量有沒有變化?(沒有)

小蝌蚪們找媽媽找了這麼久,青蛙媽媽幹什麼去了呢?

三、找春天

1.青蛙媽媽它去找春天了,它把找到的春天藏在了這副圖裏,你們在這幅圖裏發現了什麼呢?(小花,池塘,風箏.....)【出示幻燈片15】

找出春天裏的祕密,燕子、柳樹、蝴蝶【出示幻燈片 16.17.18 .19.20】

2.我們把青蛙媽媽找到的春天的祕密都找出來了,你們説春天有什麼祕密呢?(春天花開了,草綠了,燕子來了........)

四、動手操作

1.出示大畫,找找春天裏的祕密。

這裏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春天的圖片,每人找一組你喜歡的,把它粘在這副畫上,記住我的要求,給它排出各種不同的你喜歡的隊形,並數一數它總共有多少個,來這邊找到相應的數字朋友貼到它的旁邊。

2.幼兒動手操作

3.共同觀看小朋友們的操作結果,檢查是否有錯誤。

春天的數學教案5

設計思路: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益於對幼兒進行思維的訓練。教師要通過實踐認知讓幼兒細心觀察,積極思考,使幼兒對事物的探索由直接感知轉為表象,從而構建初步的數學知識。幼兒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實、具體的問題,真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如隨着主題活動的開展,氣候日益變暖,衣着漸薄,太陽高照,孩子們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來園活動和自由活動的時候,我們班的孩子會找自己的朋友到植物角看看小花,數數小花的花瓣。但是,總會有孩子因為數的花瓣數不統一而發生爭執,她們願意一遍又一遍地數,為此樂此不疲。我在個別化活動中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投放了一些呈封閉狀排列的點數(任務卡上呈現)。起初,孩子是對圓形的封閉狀排序的物體產生了矛盾。我將幼兒發現的問題當作一次開展集體數活動的契機,從低結構向高結構發展,由點及面培養孩子數數能力,也進一步培養孩子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以及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經驗探索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的數數方法,提高數數能力。

2、通過幫助小動物尋找春天的朋友的活動,體驗春天的季節特徵和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愉快情感。。

活動準備:

1、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的材料:鴨子、蝌蚪、蝴蝶、花。

2、數字卡片、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再現

1、最近我們都在説春天的朋友,你知道春天有哪些朋友呢?

小結:動物有燕子、鴨子和蝴蝶;植物有五顏六色的花、嫩嫩的小草和剛發芽的樹葉,原來春天有許多朋友。

二、幫青蛙媽媽找蝌蚪

1、青蛙媽媽説:“我的孩子們從很遠的地方游過來,多得我數不清。怎麼辦呢?”

誰來數一數青蛙媽媽有幾個寶寶?(青蛙在中間,蝌蚪圍一圈)

2、青蛙媽媽怎麼樣才能數完呢?

3、小結:原來只要找到起點,我們就可以數清楚了。

三、數數春天的朋友

1、春天到了,蝴蝶圍着花朵翩翩起舞,花園的花越開越鮮豔,鴨司令帶着小鴨出來游泳了,小蝌蚪也出來找媽媽了。現在請你們去找一找春天的朋友,你們能幫忙數一數嗎?(要求將相應的數字貼在圖形中間)

2、如果你數好了,請把春天的朋友請上來。有的小朋友動作快,有的小朋友動作慢,你們一定有各種數數方法,來介紹一下你們的方法。

3、如果你有二種或者二種以上的好辦法,你覺得哪種方法最方便?為什麼?

小結:數數的方法有很多種,特別是在數按某一形狀排隊的事物,一定能找到最合適、最便捷的方法。

四、活動延伸

1、你們為春天找了那麼多朋友,春姑娘開心極了,她也帶來了許多禮物,有漂亮的碗、雨傘、手鍊,看上面有各種花紋和顏色,你能用最便捷的方法數出圖案的個數嗎?

2、你們現在已經找到各種好方法,下次去植物角數花瓣一定難不倒你們。

春天的數學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8、9的數量。

2、進一步學習將相等的物體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係。

3、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卡片若干。(六隻青蛙、六隻白鵝、七隻鴨子、七隻烏龜、八條小魚、九隻蝦子。)

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第9頁,筆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組: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

三、活動準備:

一、集體活動。

(1)看數字拍手

師:小朋友,今天數字寶寶要和我們玩一個遊戲,看哪個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小手最能幹,能把看到的數字用拍手來表示出來。小朋友想和數字寶寶來玩這個遊戲嗎?

幼兒遊戲

師:小朋友真能幹!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有一隻傻小熊也出來春遊,它來到池塘邊,看見池塘裏有許多小動物在玩,想數一數有哪些小動物?可是怎麼也數不清,現在,它想請小朋友幫幫忙,幫它數數池塘裏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幾隻?小朋友願意幫這個忙嗎?

(2)目測數羣。

教師出示實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引導:圖上有什麼?有多少動物?怎樣數才能又快又對?先看哪邊?有幾個?接着再數……

幼回答

師和幼兒一起檢驗。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來老師想考考你們,把一樣多的小動物排在一起,誰願意來試一試?

(3)按序排卡片。

請幼兒上來給實物卡片排隊,啟發幼兒想一想,一樣多的應該怎樣排?知道將數量相同的卡片上下襬放。並引導幼兒説説:你是怎樣排卡片的?為什麼將青蛙和白鵝放在一起;鴨子和烏龜放在一起?……

集體進行小結:青蛙和白鵝數量都是6,鴨子和烏龜數量都是7……

二、操作活動。

給圓點找朋友,並按從小到大的次序排隊

三、活動評價

請幼兒上來説説你是怎麼做的?為什麼?

春天的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9的數量,認識數字9。

2、能將相等數量的物體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係。

3、能按活動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事物卡片若干(6只青蛙、6只白鵝;7只鴨子、只烏龜;8只蝌蚪、8條魚;9條金魚、9只蝦)

2、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20套

3、幼兒用書活動過程:

1、目測接數池塘裏的動物。

(1)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春天到了,許多小動物都出來了,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各有多少?你是怎麼數出來的?怎麼樣數能又快又對?

(2)引導幼兒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判斷出每種動物的數量。

2、把數量相等的小動物放在一起。

(1)師:小動物們要玩遊戲了,它們要和數量一樣多的小動物一起玩,誰願意來幫它們找一找?(請個別幼兒來找一找)(2)請幼兒示範將數量相同的卡片擺在一起,引導幼兒説一説6只白鵝和6只青蛙一樣多……(3)師:每隊小動物想找一個數字做朋友,它們應該找誰呢?

(4)出示數字卡片,請幼兒匹配數卡。

3、認識數字9。

(1)師:三隊小動物都找到了數字朋友,還有哪隊小動物沒有找到數字朋友?那它們應該找數字幾來做朋友呢?

(2)師(出示數字9):這是數字幾?它是什麼樣子?像什麼?它還可以表示什麼?

4、幼兒操作活動。

(1)找出數量相等的動物。

(2)兩邊一樣多。

(3)數物拼版。

5、評價活動。

分別請幼兒介紹每個活動的情況,引導其他幼兒對應檢查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活動相對於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境,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並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通過一系列的遊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dll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