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教案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教案

(1)指導朗誦詩歌,培養學習興趣。

(2)小組探究詩歌意象以及象徵意義,梳理整首詩的思路。

(3)練習仿寫,培養綜合學習能力。

(4)培養愛國情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 :

有感情地誦讀,理解詩歌中新穎的意象所表現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學難點:

(1)探究詩歌中主人公“我”的具體內涵。

(2)準確把握詩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歷程。

教學過程:

讀課題

為什麼是“我”?把“我”去掉試試。

談談有什麼不同。

(用了“我”就是表達自己,更深情)

那麼,這個“我”是誰呢?

自讀詩歌,正音。

乾癟(biě) 駁船(bó) 蝸行(wō)

胚芽(pēi) 淤灘(yū) 纖繩(qiàn)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緋紅(fēi)

説説這首詩的特點。

其中一個特點就是:

有很多的“我”,還有“你”!

有很多的句子就是——“我是你……”

用了比喻的説法,把我比作很多物件。

有些比喻十分簡單,甚至省略了“我”。

(請學生劃出來——作者可能亟不可待地要告訴我們什麼)

“你”是誰?那麼,“我”呢?“我”和祖國之間什麼關係?

(有學生説“我”就是祖國,這好像有點説不過去)

引導(品讀):

第一節:

請學生讀第一節,注意這個“我”應該怎麼讀。

我問那個學生:你愛自己嗎?愛自己的話,這個“我”就有千斤分量。

我範讀。

“我”是誰——

注意作者的用詞,

作者不但説自己是水車,還説那是“老”水車,還説那是“破舊的”。

這樣的詞就是在提示我們。文中還有這樣的詞,劃出來。好好讀讀,體會一下。

以第一節為例,帶讀。再問,這裏的“我”是誰?

小結:

我是祖國的過去、曾經。

怎樣的過去呢?下一節其實作了強調——

貧窮、悲哀

我是祖國貧窮困苦的歷史

是祖國多災多難的歲月。

注:

這是我最初的感覺。

但我也肯定了學生的發言。

因為有學生説,那都是“最基層”的一些人。

可不是麼——

老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

這裏説的是“人”。這是學生給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提醒。

對於這些人,我們能感到作者的同情和悲憫。但好像也不止如此。

因為這些窮苦人,恰恰又是祖國的建設者、歷史最重要的開創者。

——“照你在歷史的隧洞裏蝸行摸索”。

所以,這裏還有感激與敬意。

帶着這種感覺我們再讀詩歌。

第二節:

下一節似乎就是在寫這些人——

我是貧窮

我是悲哀

其實是説:

一個個的“我”很貧窮、很悲哀。希望着,又痛苦着。

我問——

“祖祖輩輩痛苦的希望”怎麼理解?(“痛苦”和“希望”的關係)

“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怎麼理解?

小結:

希望,帶來的就只有失望。

痛苦,是失望的痛苦,也是希望的痛苦(就像《故鄉》中的那個人)。

美好的願望無法實現,也看不到實現的可能。

——希望無法實現,就像花朵無法降臨人間。

第三節:

下面的句子呢——

那些事物和上文有什麼不同?

劃出這些詞語——

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着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

(新事物,或者象徵着新事物、新氣象)

讀讀這節詩。感覺一下為何會有不同。從中能否感到:這裏的“我”是誰?

提的問題有:

理想為什麼“掙脱”?為什麼説“神話”?又為什麼是“雪被下的(胚芽)”?

“掛着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怎麼理解?

提示:

飢寒的年代裏,理想是温飽;

温飽的年代裏,理想是文明。

肚子都吃不飽,還會有其它想法嗎?

現在呢?理想實現的時候,又有了新的理想。

而在當時看來,這樣的理想就是——“神話”!

那藏在心中的、曾經想都不敢想的理想,現在開始萌發。

這裏有夢想實現的喜極而泣,有新的開始,有新的希望。

“我”是祖國嶄新的現在,

是祖國充滿希望的未來。

難怪作者再一次詠歎——祖國啊!

讀這三節詩,體會三次“祖國啊”感情上的差別。

注:

學生讀書不大賣力,沒辦法,我只有範讀一遍。

然後我問,哪一節的“祖國啊”我讀得最悲情。

不少學生説是第一節。可是,那不是我的感覺。

這也正常,他們的感覺可能還不那麼敏鋭。

同時也説明,前面我們對第二節品讀得還不夠。

所以,我們回過頭再看——

希望,換來的只有失望,那麼,能不扔掉這個折磨人的“希望”呢?

不能——誰能忍受那樣寒冷和黑暗?

但是想要實現卻又不可能,所以你看——“祖祖輩輩”:

一代一代的人!世世代代地追求着,卻又始終失望着。

然後,我們一起再讀這一節。去體驗那種欲説還休的無奈與辛酸。

第四節:

“我”既是祖國的過去,也可以是它的現在和未來。

——“我”到底是誰,是什麼?作者到底想説什麼?

……

提升——

第一階段:

我是一切。

一切的希望、

一切的記憶、

一切的情感、

一切的思想、

但我們得説清楚——

誰的記憶、情感?

不是祖國,而是祖國的人。

所以,——

“我”就是中國人。中國人就是“我”。

所以作者才説——

我是你十億分之一(我是中國人)

我是你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中國人是我)

第二階段:

因為我是中國人,

因為中國人是我,

所以,——

我愛我的祖國。

為什麼?這是什麼道理?

(我沒想到,當時就有學生這麼問:為什麼我是中國人我就要愛祖國呢)

……

看看,詩的第一節的末句——

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

理解它的意思:

祖國承載着我們的痛苦和命運。

把我們拖出了滯澀難行的淤灘。

看看,這兩句話哪句合適——

祖國,把我們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

我們,把祖國從水深火熱之中拯救出來

提示:

祖國和國家不是一回事。

其區別在於——

“祖國”是全體中國人用尊嚴、用情感、用記憶、用信念凝成的。

所以,——

只能説是祖國養育了我們。(所以,文中才會寫道“你餵養了我”)

只能説愛國的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是我”,而不是“我是中國人”。

(因為“我是中國人”,所以我愛國,這樣的愛國往往是盲目的;但“中國人是我”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這一個一個的“我”是這樣的……他們痛苦過、迷惘過、愛過、恨過、追求過……值得去愛)

如果把第二句的“祖國”改成“國家”是可以的。

——是中國人用手、用血汗、用信念(“祖國”)拯救了國家。

第三階段:

那麼,這是一羣___________的中國人?

(“我”是怎樣的,中國人就是怎樣的)

為何説“迷惘的”、“深思的”、“沸騰的”?

——能從前面的三個詩節中找到應證嗎?

迷惘:不知這樣的.日子何時是一個盡頭。

深思:痛苦的希望思索是對出路的探尋。

沸騰:看到祖國更為廣闊、光明的前途。實現了一些卻又看到更多。

讀最後一節詩(注意頓號)。

——為什麼是“傷痕累累的”乳房?

……

既然餵養了我,

既然以傷痕累累的乳房餵養了我,

既然餵養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

那麼,——

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

你的榮光不就是我的榮光嗎?

從“你”到“我”再到“你”——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再讀體會——

最後一個“祖國啊……”是怎樣的一種感情?

(撲向祖國的懷抱,和它融為一體)

附——七班的上法:

因為講得過於抽象,反而沖淡了詩意,

所以後兩個階段我在七班是這麼問的——

我是中國人,

中國人是我,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你覺得哪一個更像我愛祖國的原因。

有學生説,是“我是中國人”。

我説,對,我們一直這麼以為的。“我”有什麼可驕傲的!

但是,今天,我們得記住了——

板書:我中國人

讓我們驕傲的是“我”。

為什麼?

這首詩給了我們答案。或許,前面的詩都可以給我們答案。

我們可以看看這一個一個的普普通通的“我”創造了什麼?

他們是怎樣地愛着恨着,怎樣地用他們的悲喜改變了世界!

回頭看那些劃過的詞語——

破舊、疲憊、燻黑、乾癟、失修、

貧窮、悲哀、痛苦、理想、掙脱、眼淚、笑渦、黎明、噴薄……

這寫的分明不只是國家的變遷史,而是中國人的記憶和心路歷程。

(就像文中説的,我曾經迷惘過、深思過、沸騰過……)

注:

是的,我再一次想起,詩歌要記錄的——

從來不是客觀的真實,而是人的感受、印象。是人心內在的真實。

也讓我想起了《安塞腰鼓》中的語句:

“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脱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

然後,

同樣看看首節的末句——

把纖繩深深勒進你的肩膊

理解它的意思——誰拯救了誰?

祖國承載着我們的痛苦和命運。

把我們拖出了滯澀難行的淤灘。

……

小結:

祖國,是全體中國人用記憶和情感凝成的。

已經不是一個“國家”的概念了,它只存在於我們信念中,給我們前行的動力。

所以,不是我們拯救了祖國,而是祖國養育了我們!

所以,文中才寫道……(一起讀最後的那幾個詩行)

——為什麼要説“傷痕累累”?為什麼是“去取得”?

……

結語:

這貧窮、這悲哀、這痛苦,都是你。

這富饒、這榮光,這自由,都是你。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

我享受着你給我的一切。

也承受着你給我的一切。

既驕傲,且悲哀——

這是迴盪在整首詩歌的旋律。

再讀全詩。

標籤: 教案 祖國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2kj7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