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高二課文《橋邊的老人》教案範文

高二課文《橋邊的老人》教案範文

一、教材編排:

八單元:本教材的理念以及編排方式,都很有創意,與以往教材有着鮮明的區別。它以小説的基本元素來區分單元,分為“敍述”、“場景”、“主題”、“人物”、“情節”、“結構”、“情感”、“虛構”等八大單元。

四板塊:每個單元又分為閲讀、話題、思考與實踐、鏈接。

二、這套教材有什麼特色?

1、在分類和編排上與以往不同。歷來講授作品無非是在內容、形式兩方面機械地做些文章,作品儘管千差萬別,但分析起來都是差不多的路數。這套教科書則致力於打破這樣的框架,依據小説的一些基本特質來區分為8個單元。以這些特質作為組織教材的“綱”,起到“綱舉目張”的效果。這樣的編排使本書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相當於一本微縮型、簡略型的外國小説史和小説創作論。既有利於照顧到“面”,又有利於在“點”上縱深挖掘,有利於學生形成對小説的系統性認識。

2、選文的可讀性。本來應該生意盎然的語文教育曾經在某一段時間裏被扭曲得枯燥乏味。恢復語文教育的審美活力是我們的用力之所在。故所選文章都有較強的可讀性,面孔新鮮,覆蓋面和地區廣,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和參與激情,有利於使語文學習變成一種享受而不是苦差。

3、引入較新的學術成果,清洗關於文學、小説的一些陳舊認識。有人曾經説過,教科書裏的見解一般要落後於學術研究10年。本教材致力於使新的、較有共識的研究成果進入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走出已習慣的閲讀陳見,發現另樣的進入作品的方式。比如,在談“主題”時,明確提出“小説忌諱主題鮮明,主題鮮明對於小説很難説是一個優點”。在談“人物”時,引入英國小説家福斯特的“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的概念。在談“虛構”時,區分“事實”與“真實”,明確指出“呈現事實不是小説的目的,心靈的真實才是最重要的真實”。

4、深入淺出。本書的難度按照高中生的中等水平設置。其中許多話題其實牽涉的理論問題已經比較深入,但儘量採取較為淺顯的表達方式來表述,多舉例,多提示,少糾纏名詞術語,使學生既易於進入,又知堂奧尚深,可以激發進一步的探究興趣。

5、實踐性。語文是活生生的東西,是我們日常應用的東西,具有很強的社會性,靈活性。在“思考與實踐”部分提供的“續寫”、“情景作文”、“作文評比”、“課堂討論”等方式都有利於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語文意識。將語文教學與寫作結合起來。話題從寫作的角度來設定,所設定的思考題與實踐活動,也有不少具有這方面的功能。

6、倡導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動手、動腦、動筆中完成對知識的領會與掌握。比如,在《教師用書》部分的教學建議裏,“虛構”單元的一個教學建議是:“組織一次類似於電視綜藝節目的競猜活動,讓同學講述一件事,讓聽眾判斷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虛構的。”類似的活動會非常有利於調節課堂氣氛。

7、注重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這一點也許是本教材最大的也是最有價值的特色。必須承認,現在的中學語文教學與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之間的聯繫並不密切。照理説,高中階段應當基本上完成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而實際上這個任務並未完成,由於如此,寫作教學便延伸到了大學。有些大學認為寫作教學應當在高中階段完成,於是取消了寫作課程,而結果發現現在的大學生在寫作上存在嚴重的問題,甚至連基本的寫作方式都未掌握,一些大學(包括一些十分著名的大學)正在研究與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如果我們能從高中教學中就加強寫作意識,就不至於造成如此糟糕的局面。本教材突出了寫作的位置,無論是從選文還是到設問、實踐活動,各個環節都與寫作有着密切的聯繫。從某種意義上説,這也是一門寫作課,它對於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與培養是十分有益的。

第一單元的要求是:

1、領會作品的內容與題旨;

2、掌握小説的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

3、考察小説敍述角度和敍述人稱與內容和題旨呈現的關係;

4、瞭解小説的敍述腔調和速度控制

教學目標設置為:

1、初步瞭解海明威的人生及其創作風格;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與題旨;

3、能説出小説的敍述視角和敍述人稱;

4、掌握有限視角中第一敍述人稱的運用,並能試着以第一人稱寫一段人物內心獨白。

一、賞析作品

1、如果你是導演,請策劃“我”與老人相遇前的畫面,進而品味小説語言簡約卻寓意深遠的藝術特色。 (重點詞語:踟躕。

①小説第一段交待了哪些內容?(主人公及故事發生的環境)

②幾乎一景一筆,為什麼唯獨對老人着重筆,且分置首尾?(注重語言的輕重勻稱,結構的`錯綜,與下文的過渡照應。)

③由本段看小説的敍述語言有何特點?(語言簡約,不事渲染,淡化主觀色彩;但包藴豐富的內容,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

2、依據課文中的對話,尤其是“我“與老人對話時“答非所問”的情景,説説你感受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①“微笑”“最後”“只得”(對故鄉的熱愛,被迫離開的不捨和無奈。愈是平靜,愈是微笑,愈是令人心酸。)

②矛盾:“我”問老人的家及政治態度時,老人的繁衍;老人問“我”動物能否捱過炮火,“我的心不在焉。(兩人身份不同。“我”作為反法西斯戰士,關注自己的戰鬥任務,最多也是對老人境況關心;而老人遠離政治與戰爭,內心關注的是與自己相伴的動物的生命。)

3、在上述活動的基礎上,與同學一起思考、討論:

短篇小説不可能像長篇小説一樣對社會歷史作壯觀的描寫,它只能選取一個小角度、一個側面,以小見大地折射出有意義的主題來。

人物形象與故事的主題有何關係?(老人充滿愛心,其形象閃耀着普通的人性的光輝,與踐踏人類生命的殘酷戰爭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旨在呼喚人性與愛的迴歸,斥責非正義戰爭給世界帶來的災難。“我”只是充當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一個觀察者,並沒有發表議論和流露感情。第一段末尾的那句“他太累了,走不動了”,以及“我”與老人的對話中插入的一句“那是他的故鄉,提到它,老人便高興起來,微笑了”,都是“我”的揣測而已。儘管如此,我們通過對有關戰爭的場面描寫和與老人的談話以及催促老人離開這些細節,還是可以看出,“我”是對老人同情的,對戰爭厭惡的。)

主旨提煉:《橋邊的老人》實在是一篇小品:僅由一幅畫面、一段對話構成,格局之小,筆法之簡練,在宏大戰爭主題的小説林中,可以説微不足道,但《橋邊的老人》彷彿一個小小的窗口,以小見大地揭示出戰爭的殘忍、罪惡,顯示出戰火紛飛的年代裏人性的善良——對生命的尊重與對和平的渴望。

4、結尾的表達作用:

①交待故事的結局。

②點明故事背景。

③渲染氛圍,烘托心境。

④象徵手法,暗示中心。

5、小結小説的藝術特色:語言簡約;寓意含蓄深遠。

海明威曾在《午後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中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經寫了出來。冰山在海里移動很莊嚴宏偉,這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八分之一是讀者所看到的,八分之七雖然沒有寫出來,能為讀者感受到的。”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論”。(對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研究者們注意到了海明威的文體風格,認為海明威早年從事新聞記者工作,練就了簡約幹練的文體風格,在從事小説創作後,他還是提倡簡練的電報體寫作風格。海明威的小説使用的是最普通的詞和日常用語,摒棄了空洞詞藻。)

二、敍述分析

(1)介紹敍述視角。

小説一開始,就要給自己找一個敍述的身份和位置,這就是敍述視角,或者敍述角度,這是小説的立足點,它決定了敍述者以何種身份、何種角度來講述故事。'作者一敍述者一人物'三者有不同程度的交叉重合關係,從而使小説的敍述方式產生不同的審美效果。

(2)介紹敍述人稱。

敍述視角可以分為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全知視角基本上是敍述者等同於作者,他超越小説的所有人物和事件,瞭解小説的全部細節和所有人物的心理及命運。全知視角的敍述一般採用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

有限視角是現代小説的一大貢獻,這時敍述者只瞭解故事的部分情節,故事的敍述者往往是小説中的一個人物,採用的是第一人稱或者第三人稱的敍述方式。第一人稱'我'的運用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小説主人公'我'就是故事的講述人,敍述者和人物重疊。

(3)根據上面的介紹,請你再次閲讀《橋邊的老人》指出這篇小説的敍述人稱,並與同學討論、分析這種敍述人稱的藝術效果。

學生討論分析,教師指導,得出觀點:

《橋邊的老人》中,第一敍述人稱'我'的出現將敍述限定在一個有限的視角中。

(2)《橋邊的老人》敍述視角分析:

首先,這種角度給了我們一種'親歷'的感覺,彷彿這是一篇來自戰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可以增加一些真實感和親切感。

其次,採用第一人稱,可以避免作者的介入,更多的是顯示故事而不是講述故事,顯得比較客觀。具體説來,小説通過'我'之眼,通過'我'與老人之間的對話,尤其是老人三次嘮叨着'貓會照顧自己,可是,另外幾隻東西怎麼辦呢?'這樣的細節描寫,將老人的內心之痛刻畫入微。儘管沒有一句帶有情緒化的語言,卻令我們感受到對戰爭的譴責和對和平的熱愛。

最後,'我'作為故事的敍述者講述的僅僅是'我'的所見所聞,對其他人物的感受只能推測,這對讀者而言,要求能挖掘人物的心理,玩味故事的內涵。比如,在小説末尾,當'我'再次催促老人離開,而老人卻無力起身時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老人'搖晃了幾步,向後一仰,終於又在路旁的塵土中坐了下去',那時我在照看動物,他木然地説,可是不再是對着我講了,我只是在照看動物。這一切都是客觀地呈現出來的,關於老人在戰爭中的命運和老人對現實的情感等,都需要讀者借小説的信息推導出來。

三、應用與拓展

1、找出一篇採用全知視角寫作的短篇小説,並與《橋邊的老人》相比較,領悟不同的敍述方式產生的不同的審美效果。

2、完成課後'思考與實踐'第一題:《橋邊的老人》中,法西斯的威脅近在咫尺,老人卻還在掛念着自己看的小動物們,表現出人性的光輝。試用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描寫老人的內心世界。

3、再找幾篇海明威的短篇小説來讀,體會他提出的語言'冰山'理論。

四、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説家。他於1899年生於芝加哥附近的一個醫生家庭,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曾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擔任駐歐洲記者,並以記者身份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晚年患多種疾病,精神抑鬱,1961年自殺。他的早期長篇小説《太陽照樣升起》(1927)、《永別了,武器》(1927)成為表現美國“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擺脱迷惘、悲觀,為人民利益英勇戰鬥和無畏犧牲的反法西斯戰士形象《第五縱隊》,長篇小説《喪鐘為誰而鳴》。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形象”(代表作《老人與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學創作的早期,他寫出了《在我們的時代裏》、《春潮》、《沒有女人的男人》和長篇小説《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等作品。這一時期,正值西方世界沉淪為愛略特在社會崩潰背後所看到的荒原時期,長篇小説《太陽照樣升起》就是寫戰後一羣流落歐洲的青年的生活情景以及他們精神世界的深刻變化。小説主人公傑克?巴恩斯是一名美國記者,戰爭毀掉了他的性能力。他愛上了一名英國護士勃瑞特?艾希利,後者也傾心於他,但他們無法結合。

一個美國作家羅伯特?柯恩——一個對生活頗多虛妄與浪漫幻想的人也愛上了勃瑞特,但她並不喜歡他。這一羣歷經滄桑的青年,戰後浪跡歐洲大陸,整日無所事事,聚飲、爭吵或毆鬥。戰爭奪取了他們的親人,給他們留下了肉體上和精神上的創傷,他們對戰爭極度厭惡,對公理、傳統價值觀產生了懷疑,對人生感到厭倦、迷惘和懊喪。小説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譴責了戰爭,具有反戰色彩。小説因寫了一代人的迷惘而成了“迷惘的一代”文學流派的代表作。

《永別了,武器》(又譯《戰地春夢》)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為主題,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現的歷史原因,控訴了戰爭毀滅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們的心靈,並使千百萬無辜生因此塗炭。這篇作品顯露了海明威散文風格的基本特色和“現代敍事藝術”。作品故事情節簡單而意境純一,語言樸實無華,句子短小凝練,環境描寫達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據在非洲的見聞和印象寫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馬扎羅山的雪》,還發表了《法蘭西斯?瑪貝康短暫的幸福》。1932年發表了《午後之死》,尊奉美國建築師羅德維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趨於精煉,縮短了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提出了“冰山原則”,只表現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實、含蓄、耐人尋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內戰為背景創作了著名的長篇小説《喪鐘為誰而鳴》,這是一部承前啟後的重要作品。它寫了國際縱隊的志願人員羅伯特?喬丹為配合一支游擊隊的一次炸橋行動而犧牲的感人故事,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創作中思想性最強的作品之一,在相當程度上克服和擺脱了孤獨、迷惘與悲泣的情緒,把個人融入到社會中,表現出為正義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二戰後,海明威創作進入晚期,其代表作為《老人與海》,由於小説中體現了人在“充滿暴力與死亡的現實世界中”表現出來的勇氣而獲得195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一生的創作在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他以自己的經歷披露了當權者的偽善和現實的殘酷,刻畫了美國年輕一代的迷惘情緒,作品中洋溢着對勞動人民的熱愛,在探索藝術創作的途徑中使現實主義在開放性的兼容幷蓄中獲得了新的光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8n2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