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我想長大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我想長大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我想長大,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 小班語言:我想長大

活動目標

1、學會認真傾聽故事,養成好習慣。

2、能夠看着圖片簡單描述圖片的內容。

活動準備

《我想長大》故事自制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教師發小青蛙、小猴子、小老鼠的聲音,引起幼兒興趣。

師:呀!是誰在叫呀?今天黃老師從杭州的動物園裏請來了三位小動物,他們是?(青蛙、老鼠、猴子)

二、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三、結合故事自制書講述故事。

1、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2、誰想長大?

3、小老鼠用了一個什麼辦法讓自己快快長大?(大象)接着它去和誰去比啦?

4、小猴子又是怎麼做的?接着它去和誰去比啦?(大河馬)

5、小青蛙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幼兒學小青蛙的辦法,練習跳高)接着它去和誰去比啦?(大犀牛)

6、哎呀?小青蛙、小猴子、小老鼠最後有沒有找到一下子長大的辦法?

7、教師小結:三個小動物最後沒有找到一下子長大的`辦法,它們還是那麼小不過它們還是盼着快快長大。

8、它們沒有找到辦法,那我們來幫幫忙,給它們想一個辦法讓它們夢想成真!好嗎?請幼兒來想辦法。

9、幼兒討論好辦法。然後發表自己的意見

10、我們想了這麼多的辦法,肯定會有一種辦法適合它們的。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語言課,新課程的目標讓幼兒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但是我還是再古板的教,一味地告訴,包辦代替,課堂上給予幼兒表現的機會很少,相互交流的過程太少,教師只在一次一次的講述,導致幼兒在後面環節開始沒有興趣,注意力不在我的身上了,教師講述的次數過多。而且在教具的準備上有些草率,大書的紙張大小不統一材質不好,拿在手上不方便,讓人看了不美觀,整體感不夠,故事畫裏的動物不是很形象。很容易會誤導幼兒的視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pzm02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