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沙之書(人教版高一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沙之書(人教版高一選修) 教案教學設計

 《沙之書》教學設計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理解“事實”和“真實”的區別

能力方法

培養學生虛構故事的能力

情感意志

情感認知---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重點

理解“事實”和“真實”的區別,“虛構”在寫作中的作用

難點

培養學生合情合理的編撰故事的能力

板書設計

沙之書

“事實”(事件)≠“真實”(虛構)

↓↓

支撐點藝術加工

效果:藝術的真實,內心的真實

教學過程:

一、檢查提問:

1.每組派兩個代表,通過生活中的點滴講述一下“你所感受到的母愛是怎樣的”

⑴自己的衣服媽媽到學校來洗。

⑵每天自己回到家媽媽都準時做夜宵。

⑶自己病了,媽媽是那樣的擔心。

⑷天冷了,媽媽總是讓我穿多一點。

注:學生所講的故事都是自己經歷的,都是客觀的再現,照相機似的翻版,在聽者內心不能產生真實的情感觸動。只能説是事實或事件。偉大的母愛不能感動人。

2.每組再派一個代表,嘗試着在這四個故事基礎上,以此為支撐點,編撰一個能讓你內心真實的感受到母愛的偉大。要通過生活中的點滴,細節。

⑴冬天的一天,自己手凍傷了不能洗衣服了,讓媽媽洗,這回可以有理由輕鬆了。於是高興的看電視,聽音樂。過了很久,媽媽還是沒有洗完,每次早就洗完了,算了不管她了。太晚了,我有些餓了,於是想到廚房吃點東西,推開門,看到媽媽用藥水搽拭自己的手,接着又尊下身子給我洗衣服。這時的我心裏有種難言的滋味,一下抱住了媽媽,哭着説:“媽媽都是女兒不懂事,讓您受苦了,媽,您歇吧,我來洗。

⑵每天下了晚修回到家媽媽都準備好夜宵等我,有一次我有事回家很晚,以為媽媽肯定作好夜宵自己休息了,因為我是讓媽媽放心的孩子。當我輕輕推開門時,卻看到媽媽伏在桌上已經睡了。看到此景內心好是愧疚,

⑷天冷了,媽媽讓我多穿一件衣服,我不肯,穿多了顯得會很臃腫。我執拗的拒絕了,匆忙就上學去了。到了教室,打開書包,突然發現裏面有一件衣服……

經過學生的編撰、加工後的故事,我們就會在內心深深的感受到母愛的偉大。這個過程就是一種創作,達到了生活的昇華,藝術的真實。

所以説,事實不等於真實。從事實到真實的過程就是想象力的作用,就是虛構的魅力。

大綱要求,中學生要具有編撰故事的能力,高考作文要求,感情要真實。這回我們就可以理解了。編撰,虛構決不是胡編亂造,天馬行空,也不是照相機似的翻版。有了細節就有了真實,內心的真實才叫真實。

二、今天我們探究一下《沙之書》,它的真實在哪裏,小説是怎樣虛構的,從哪些敍述文字中可以看出是虛構的。但我們卻不感到虛假,在內心卻有一種真實的感受-----人類的探求過程。

三、先介紹作家作品:

一個晚年雙目失明的老人

一個與母親相依為命的老人

影響了中國八九十年代眾多的知名作家

博爾赫斯(1899~1986)阿根廷詩人、小説家兼翻譯家。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1950年至1953年間任阿根廷作家協會主席。1955年任國立圖書館館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哲學文學系教授。1950年獲阿根廷國家文學獎,1961年獲西班牙的福門託獎,1979年獲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獎。

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説是博爾赫斯三大創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輝映。有一種很生動的説法是:“他的散文讀起來像小説;他的小説是詩;他的詩歌又往往使人覺得像散文。溝通三者的橋樑是他的思想。”他是與帕斯、聶魯達齊名的拉美三大詩人之一,他的詩歌語言質樸,風格純淨,意境悠遠。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構思新穎,結構巧妙,法國作家安德烈莫洛亞評價説:“博爾赫斯是一位只寫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氣候,在於其智慧的光芒、設想的豐富和文筆的簡潔--像數學一樣簡潔的文筆。”

讀書是博爾赫斯生活中一項具有壓倒性優勢的活動,而且對於他的寫作意義重大。他曾説:“我是一個作家,但更是一個好讀者。”他的最初和主要的知識來源可能是他父親的藏書室,到了開始真正作家生涯時,他已經是一個學貫東西、富有真知灼見的青年學者了。

晚年雙目失明,卻被任命為國立圖書館館長,他不無苦澀地寫了一首詩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諷刺/同時給了我書籍和失明……”但他仍以口授的方式繼續創作,成就驚人。

他的婚姻生活並不如意。他長期獨身,由母親照料生活,直至68歲才與孀居的阿斯泰特米連結婚,3年後即離異。母親辭世後,他終於認定追隨他多年的日裔女祕書瑪麗亞兒玉為終身伴侶。他們1986年在日內瓦結婚。同年,一代文學大師博爾赫斯在日內瓦逝世。

成名作:《小徑分岔的花園》(短篇小説)。小説特色:敍述乾淨利落,文字精煉,構思奇特,結構精巧,小説情節常在東方異國情調的背景中展開,荒誕離奇且充滿幻想,帶有濃重的神祕色彩。

四、問題探究:

1.沙之書,是一部什麼樣的書,請同學們概括一下。

無始無終,無窮無盡(像沙一樣,變幻不定,無始無終,無窮無盡,不斷“生長”)。

2.這篇小説的真實性在哪裏?

我的心理改變:

好奇----喜歡-----研究-----詭異-----恐懼-----放棄

這個過程與人類的探索有怎樣的關係呢?我們弄清了就知道小説的真實性在哪裏了。

起初好奇,然後設法得到,接着是鑽研,但發現對它瞭解越多,不瞭解的部分也更多,於是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無奈,緊接着迷失於無法自拔的敬畏,隨之而來的是恐懼,最終選擇逃避、放棄,讓沙之書淹沒在圖書館的書海之中。

這一變化過程既形象地説明沙之書的奇妙而神祕的特性,又表現了“我”乃至人類在無限強大的異己之物前不勝渺小、恐懼的心理。

五、佈置作業:

品讀文本,這部奇幻的沙之書告訴你一個什麼道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pwx4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