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憫農》小學一年級語文原文及教案

《憫農》小學一年級語文原文及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憫農》小學一年級語文原文及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憫農》小學一年級語文原文及教案

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註釋:

禾:穀類植物的統稱。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稱。

譯文:

農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曬下鋤禾,汗水從身上滴在禾苗生長的土地上。

又有誰知道盤中的飯食,每顆每粒都是農民用辛勤的勞動換來的呢?

教案1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學會“禾、日、午、下、土、中”這6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新詞,認識“汗、誰、知、盤、粒、辛、苦”的讀音。

2、理解每行詩的意思和全詩內容,練習用自己的話説説全詩的內容。

(二)能力教學點:通過學習古詩,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在學習生字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學會看圖,培養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使學生懂得農民勞動的艱辛,知道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熱愛勞動人民,愛惜糧食。實踐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重點:理解古詩內容,學習生字。

難點:會用自己的話説説這首詩的意思。

解決辦法:教師要通過範讀,領讀,指導學生讀好古詩,結合看圖,體會詩意。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學習生字時,先讓學生自學,然後進行猜字、搶讀、找朋友的遊戲。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藉助拼音讀熟課文,理解字、詞意思,瞭解課文的大致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練習背誦。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分析字形、學習生字,並練習默寫古詩。

(二)整體感知

這篇課文是一首古詩,全詩共4行,兩句,有兩幅插圖,第一句講農民頭頂烈日,在田間辛勤勞動,第二句講作者看到農民辛苦勞動後的感想:糧食來之不易,粒粒飽含着農民的艱辛勞動之苦。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啟發談話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怎麼來的嗎?農民伯伯種地可辛苦了,每一粒糧食都飽含着他們的心血和汗水,下面大家就跟着老師一起去看看農民伯伯是怎樣種田的。

(板書課題:4憫農)

(二)初讀古詩,大致瞭解圖意。

1、出示投影1

圖上畫了什麼?你想到了什麼?

2、出示投影2

圖上畫的什麼人?在做什麼?

3、藉助拼音讓學生讀準每個生字的音,把全詩讀正確,讀熟。

4、使用生字卡,蓋上音節,檢查學生對字音掌握的情況。

讀詩時,下面幾個字,指導讀準

誰,翹舌音,讀shu0

知,讀“zh9”,不讀“z9”

5、指名讀古詩,教師予以指導評價

6、教師範讀,指導讀

(三)理解古詩內容

1、學習第一句

(1)指導學生仔細看圖,農民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做什麼?他怎麼樣了?

(2)結合句子理解“日當午”“滴”、“禾下土”

(3)用自己的話説説這句的意思(炎熱的夏天,中午最熱的時候,農民頂着烈日給禾苗鋤草。農民累得全身是汗,汗水一滴一滴地滴到禾苗下的泥土裏)

(4)通過學習這兩句,你想到了什麼?體會農民勞動辛苦的情景。

2、學習第二句

(1)過渡語。看到了這樣的情景,作者想到了什麼?

(2)齊讀第二句,體會“盤、餐、粒粒、皆”這些詞語的意思。

盤——碗裏

餐——飯

粒粒——每一粒

皆——都

(3)想象第二句話的意思,並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誰知道碗裏的飯,每一粒都是農民辛苦的汗水換來的)

3、用自己的語言説説整首詩的意思

4、指導朗讀,讀準字音和停頓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引申、擴展:學習了這首古詩,你懂得了什麼?

6、小結。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尊重勞動人民,珍惜糧食。

(四)指導背誦:出示憫農(二)讀一讀

教學反思

《憫農》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感歎詩。這首詩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動的情景,在現代也賦予了新的意義,一切收穫都是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特別是現在提倡節約型社會,珍惜勞動成果、節約社會資源更是每個人的責任。這首詩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早熟記於心,甚至達到倒背如流。對於這樣的古詩又如何進行教學呢?我想嘗試新的教學模式,以達到吸引學生的目的。以下就是我的幾點創新:

一、獨特引入,貫穿線索

語文課程是一門語言學科。語文教學我認為應從孩子們熟悉的語言故事入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我在教學開篇就引入了孩子們熟悉的動畫人物“賣火柴的小女孩”,孩子們眼前一亮,我隨即導入了和食物有關的課題《憫農》。然後以這一線索激勵學生為小女孩努力掙得食物,完成了“朗讀課文”“認讀詞語”“認識生字”等教學環節,學習效果較好。

二、遊戲滲透,興趣濃厚

在朗讀課文環節,我變換多種朗讀方式,如“自讀”、“同桌兩人共用一本書讀課文”、“指名讀”、“黃金搭檔讀”等。

在認讀詞語環節,我加入了“小老師”進行指導,學生積極性很高,小老師也得到了一次提升鍛鍊的機會。

在認識生字環節,我重點滲透了“遊戲識字”,如:“快速反應站立讀”“擺長龍”“找朋友、找影子”“碰碰車”“打撲克牌”“收麥子”等,又用“開火車”的方式進行了學習效果檢測。學生們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新課改下的“在玩中學,在學中樂”。

三、運用視頻,突破難點

在理解古詩含義時,有一定難度,我給學生播放了“小豬吃米飯”的視頻,讓後發問“你喜歡小豬嗎?”,通過學生的回答,我適時地講解了古詩的含義,學生理解的很清楚。然後播放了《洪都拉斯飢餓兒童》的視頻,學生看後吃驚的表情讓我至今記憶猶新,我及時引導學生説説自己此時的想法,學生説了很多令我感動的話,也深刻的認識到了“珍惜糧食”的重要性,深化了本課主題。在評選出“表演小明星”後,我以視頻“絢爛煙花”加以表揚,在歡快聲中結束了本課教學,學生感覺意猶未盡。

四、看圖表演,加深認識

我請學生欣賞圖片,並根據圖片內容在小組內挑選人員,上講台進行表演,表演時老師負責攝像,學生積極性很高,都把自己的狀態表現出來,都想成為今天的“小明星”。我適時引導“要想成為小明星,平時應該怎麼做呢?”學生都能説出“要愛惜糧食”,我以總結的方式再次給孩子們強調“愛惜糧食,杜絕浪費!”。在此環節學生不僅需要自己組織語言,同時還要設計動作,這一過程更好的讓學生認識到現在提倡節約型社會,珍惜勞動成果、節約社會資源更是每個人的責任。

五、不足之處:

1、在欣賞圖片表演環節,由於前面環節進行的不緊湊,時間不夠用了,我只好以老師指導的方式,引導學生説一説圖片內容,告訴大家“這樣做對嗎?”“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未能進行完整表演,這是本節課的一大遺憾。

2、本節課開始時,我已告訴大家要評選出今天的“小明星”,可是未能進行完整表演,評選環節我只是以口頭表達的方式表揚,沒有在“絢爛煙花”的音樂聲中進行頒獎活動,這又是一處遺憾。

也許,每次上完課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遺憾,沒有遺憾就沒有下一次的亮點,更不會在反思中一次次成長、進步,期待自己今後在課堂上的精彩表現!

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初步瞭解詩意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古詩。

2、嘗試用配樂誦讀、歌唱等方式學習古詩,激發吟唱古詩的樂趣。

3、懂得糧食的來之不易,要愛惜糧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你們今天早飯都吃些啥呀?

師:那你們知道你們早上吃的饅頭、粥都是用什麼做出來的呢?(老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繼續提問,直至幼兒答不出)

師:告訴你們吧,它們都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瞧!農民伯伯來了。

2、(出示農民鋤地的圖片):農民伯伯在幹什麼呀?

3、師:古時候有一個小朋友叫李紳,他看到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就寫下了一首古詩,名字叫《憫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學習古詩,初步理解詩意。

1、(出示視頻)完整欣賞古詩一遍。

2、師:這首古詩名字叫什麼?(出示ppt1)

3、師:那這首古詩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逐句講解並學念古詩。

(出示Ppt2):圖上有誰?他在幹什麼?小朋友看,掛在天空中紅紅的是什麼呀?那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的太陽最紅最熱?

老師小結:中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大地,農民伯伯還在田裏鋤草鬆土。

齊念第一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除草的動作。

(出示Ppt3):你們看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流出了什麼?汗水一滴滴都滴到哪裏?

老師小結:太陽火辣辣的照着,一會兒工夫農民伯伯的臉上就流出了汗,一滴一滴滴到了在禾苗下面的土裏,農民伯伯辛苦不辛苦?

齊念第二句詩句,並學做農民伯伯擦汗的動作。

(出示Ppt4):這是什麼?誰知道我們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

齊念第三、四句詩句,並學每天吃飯的動作和牢記在心的動作。

4、師:下面我們一起來完整的念一念,(完整朗誦兩遍)

5、師:小朋友念得真不錯,如果配上音樂來念一念會怎麼樣呢。(配樂朗誦兩遍)

6、師:小朋友念得真棒,都像一個個小詩人了。下面我們再把剛才的動作加上去念一念。(加上動作配樂朗誦兩遍)

7、師:剛才我發現有幾個小朋友朗誦非常好,我們請他們上來表演,(個別幼兒表演)

三、引用《月亮婆婆喜歡我》的曲調學習用歌唱古詩,萌發喜歡古詩的情感。

1、師:老師還把這首好聽的古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一起來聽聽。(老師示範唱)

2、幼兒學習歌唱《憫農》。

四、教育幼兒要從小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師:小朋友,我們學了這首古詩後,知道每天吃的飯是從哪裏來的?農民伯伯這麼辛苦的勞動,那我們小朋友吃飯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出示圖片):小朋友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為什麼?

五、結束。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念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pvyy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