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福樓拜加的星期天》教學案例(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

《福樓拜加的星期天》教學案例(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

 

《福樓拜加的星期天》教學案例(人教版七年級必修教學案例)

教學案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人教版七年級下)

內蒙包頭北重四中    孟瑞霞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認識人物形象的個性和共性,積累文學語言的精華

技能目標:

能結合資料進行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目標:

親近世界文豪,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染。

[教學重點]

人物形象的共性與個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時分配]

1×45分鐘

[課前預習]

1、四人一小組,每人想辦法蒐集並整理文中一個人物的資料。

2、朗讀全文,提出一個希望探究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從孩子們瞭解的作家談起自然引入。

二、主體部分。

1、交流、彙報--資源共享。

由先前組成的四人小組,選出組長一名,組長負責組織組內交流彙報,各組員根據自己對資料的整理積極發言。

2、 閲讀、置疑--整合建構。

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讓學生進入情境。

( 要求: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提出你希望探究的那個問題。)

3、擇友、擇師--真情告白。

選擇其中一位你特別想結識的文豪做朋友或導師。清楚地説明理由。

三、導練部分。

    1、摘抄並朗誦一些精彩詞句。

2、積累詞語:準確的詞語、生動的詞語、感情色彩強烈的詞語。

3、 積累句子:精緻優美的句子、文采飛揚的句子、餘味無窮的句子。

……

[精彩教學片段實錄]

師:假如你是孫悟空,現在就可以變作一個風流倜儻的文學青年,去到福樓拜的單身宿舍參加這次聚會,你最願意和誰交朋友或選誰作老師?

生1.導師--博學、和藹、正直、威嚴,屠格涅夫、左拉、福樓拜、都德,他們都是世界文豪,人類思想的導師。幾番考慮,我最看好的還是《最後一課》的作者都德,到現在小弗郎士的描寫依然那麼清晰。作為老師,讓學生永遠地記住他所説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這比做在本上的筆記更實用。

生2.我倒希望都德成為我的好朋友,經常感受他像唱歌一樣的講話調子,活躍的語言帶給我快樂,帶給我舒適的感覺。

生3.我覺得都德手勢生動、舉止活躍,可以讓我更好地理解事物,這樣生動的人誰會不喜歡呢?做朋友和導師都是最好的。

生4. 福樓拜用法語創作了一本響徹世界的鉅作《包法利夫人》,書中對各人物的刻畫都深刻地折射出一個偉人的睿智,從他的家裏沒有一樣是用來裝飾的物品,從他可以用很犀利的一句話結束一場辯論,從他的思想可以縱觀歷史來看,無不透露着他是一個思想境界脱俗的人,這正如我向往的境界,因此我選福樓拜當我的導師。

生5.我喜歡滑稽,渴望激情,就象福樓拜,“做着大幅度的動作(就像要飛起來似的),從這個人面前跨到那個人面前,帶動得他的衣褲鼓起來,像一條漁船上的風帆……”如果他成為我的朋友,他一定會用他過人的智慧教會我怎樣演繹激情,讓我在人民、在社會需要我的時候義憤填膺,朝着那黑暗大笑!

生6. 福樓拜有李白一樣放任不羈的性格,這樣的人寫出來的文章,才有豪氣、有力度,我願意像福樓拜一樣,學他所擁有的東西。

生7. 福樓拜容易激動,更能靜下心來傾聽,這是一種美德,相信他周圍一定是充滿生機的,這一點,讓我有一種想與他成為朋友的衝動。

生8.博學的人是最吸引人的,福樓拜“能從茫茫的歷史中找出兩個類同的事實或兩段類似的格言並加以比較”,他的知識面是多麼寬廣啊!與他交往能使眼界開闊。他洞悉宇宙,望穿千古,即使是短短的幾句話,也可以讓我在歡樂中學到最深刻的道理。我願拜他為師。

生9. 屠格涅夫是一個十分有趣的人::輕輕的並有點猶豫的聲調,無論什麼事情,經他一説,便一下活了起來,那些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能在你眼前浮現出來,我真想有他這樣的朋友,這樣我的生活也可以變得多姿多彩。

生10. 屠格涅夫博學多識,具有狂熱的理想,尤其是醉心文學。他們談話很少涉及日常瑣事,常談到文學史方面的事件,他能流利的翻譯歌德和普希金的詩篇,多麼希望能遇到這麼一位導師啊!

生11.作為一名導師,能在汲取別人的意見之後再發言,能平靜温和地對待大家,這是難能可貴的,左拉做到了。他總喜歡在人們激情衝動之後再發言,他很少説話,喜歡思考。另外,他的發達的腦門深藏着智慧,他的豎立的頭髮顯現出的堅強也是我喜歡的,所以我希望他做我的導師。

師:同學們的發言異彩紛呈,有對人物的個性與共性的準確把握,有對人物的感性和理性的選擇。聽着大家的發言,我也忍不住心裏要選一選。

……(視現場的情形決定説還是不説)

師:學習語文,不但要探究書本,還要用所學來指導生活。反過來,生活也是學習語文的源泉。

……

我的反思: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課內自讀課,這種課型強調學生的自主實踐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進行選擇,自覺參與。教學的過程應該是學生自我活動為主的過程。我的每個教學環節的設計都極力體現着這一點思想。教材只提供了星期天聚會的情節材料,文中人物羣像的把握,對人物的評價,老師也好,學生也好,都是在自己知識經驗觀點的基礎上的重新建構。完成這種意義的建構的外在因素就是由師生、學生與學生交往互動構成的教學環境;內在因素就是師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情感體驗、處世態度等。為抓住教學重點,實現三維目標,主體部分三環節層層鋪墊,環環相扣。

本課例的教學重點是認識人物形象的共性與個性。情感目標是親近世界文豪,得到美的陶冶、情的感染。在“擇友擇師”環節中實現了此目的和目標的大融合。下面我們來剖析一下。福樓拜家的星期天聚會本身是熱鬧的,但如果把學生對課程的情感態度排除在教學範圍之外,一味地進行人物形象分析,用教學語言渲染如何熱鬧,學生就不可能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他們熱鬧他們的,他們高尚他們的,與我無關。教學之巧就巧在老師輕輕一點,化作孫悟空,參與到聚會中,物色朋友導師,學生的興趣馬上被激發起來。成人很容易懷着一種高山仰止的心態向世界文豪學習,而學生則不然,雖心懷景仰,但還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進行了比較、選擇。從31名同學的發言可以看出,小到人物的一舉一動,大到人物的氣質品質,在比較中,學生對人物形象做了一次紮紮實實地探究,在選擇中,他們又融入了各人獨特的感受、價值判斷(這裏不乏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也參與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拉近了自我與文豪的空間距離和心理距離,這是個人自我生命的昇華與超越,是個人精神的解放。31名同學的發言,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態度端正。的確,在積極參與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向着積極健康的方向悄然地變化着。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由於各人的經歷、情感、知識儲備等的影響,各人的體驗也會有所不同,但這絲毫不妨礙它良好的教學效果,不但深入把握了教學重點,實現了三個維度的交融,使日常的語文教育上升到真正從心裏追求真善美的境界,而且學生的這種個人體驗,對於逐漸培養學科興趣、學科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孟瑞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pkwne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