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百年孤獨(節選) 教案教學設計

百年孤獨(節選) 教案教學設計

                      文/李振林 

百年孤獨(節選) 教案教學設計

 

[導學新概念]

-20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小説創作中出現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流派。它的特點是在 反 映現實的敍事和描寫中,使用或者插入神奇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 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一部經典性作品。小説通過 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的命運,展示了拉丁美洲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進程,從政治、經濟、 文化等方面探討了拉美地區貧困落後的原因。課本節選的是小説的第一章,敍述了布恩地亞 和烏蘇拉夫婦在馬貢多創業時期的生活。

小説篇幅較長,要讓學生在反覆閲讀的基礎上熟悉故事情節。小説描寫的馬貢多的創業經歷 ,具有鮮明的現實性,這些描寫又被作者放置在一個精心營造的魔幻氛圍之中,從而展現了 一個真實與虛幻、現實與超現實並存的藝術世界。這一點是自讀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還要思 考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

-ぃ圩柿舷允酒粒

-1966年,馬爾克斯的長篇力作《百年孤獨》分別在拉美和歐洲的多家報刊上連載 ,引起強烈反響,從而為作家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

1982年,馬爾克斯由於在小説中“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把幻想與現實融為一體,勾畫出一個 豐富多彩的夢幻般的世界,反映了拉丁美洲大陸的生活和鬥爭”,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外國文學名著選讀(修訂本下)》,崔寶衡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3 19頁、320頁]

-ツЩ孟質抵饕灞揮τ糜誒丁美洲文學評論,則始於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 亞馬爾克斯於1967年出版的長篇小説《百年孤獨》。這部小説以虛構的小鎮馬貢多以及居住 在馬貢多的布恩地亞一家100年間的變遷,反映哥倫比亞的歷史。其中充滿離奇怪誕的情節 和人物,帶有濃烈的神話色彩和象徵意味。這種獨特的風格,引起讀書界和評論界強烈的興 趣,認為是現代小説創作中一種新流派的代表,因而借用美術上與此近似的新流派的名詞, 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

近年來,拉丁美洲文學評論界趨向於認為:魔幻現實主義已經成為當代拉丁美洲小説創作的主要潮流。[《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文學(一)》第723頁、724頁]

這手稿上所寫的事情過去不曾,將來也永遠不會重複,因為命中註定要一百年處於孤獨的世家決不會有出現在世上的第二次機會。(《百年孤獨》結尾)

《百年孤獨》故事梗概:

很久以前,布恩地亞和他的妻子烏蘇拉為了逃避厄運的糾纏,和朋友們一同來到一處渺無人 煙的地方,創建了馬貢多小村鎮。布恩地亞作為年輕的族長,跟大夥一塊勞動,為全村謀福 利。由於吉卜賽人的引誘,他迷上了磁鐵和天文探索,幻想採到金子和發現世界奇蹟。失敗 後,他又打算開闢一條道路,讓馬貢多和那些發明連接起來,結果又失敗了。他想離開這個 與世隔絕的小村鎮,但由於烏蘇拉的反對,也失敗了。從此他沉溺於幻想之中,不再理睬家 務和公益活動。

布恩地亞家族在烏蘇拉的主持下日益發展。他們蓋起了迷宮一樣的住宅,積聚了不少財產。

烏蘇拉堅持要尋找因與情婦皮拉有了孩子而隨吉卜賽人出走的大兒子阿卡迪奧,無意中打通 了馬貢多與外界的聯繫。馬貢多開始出現了機器、鎮長、教會、自動鋼琴……

由於布恩地亞的二兒子奧雷良諾在國內戰爭中成了自由派領袖,他在連綿不斷的戰爭中變得 殘酷、乖戾、衰老,在停火協議簽訂後,他開槍自殺未遂,從此蝸居小作坊。他的17個兒子 長大後均被敵人殺害。

到了布恩地亞家族第四代時,馬貢多來了許多外國人,他們殘酷剝削本地居民,激起了強烈 反抗,政府軍奉命鎮壓罷工者,馬貢多在天災人禍中蕭條得可怕。

布恩地亞家族的女兒阿瑪蘭塔在接受了外國文明的薰陶後,偕丈夫回到馬貢多,滿腔熱情地 要重建馬貢多,但她又墮入情網,與自己的外甥奧雷良諾發瘋似地相愛,並且生出了一個 帶着一條豬尾巴的兒子。阿瑪蘭塔因大出血喪命,嬰兒則被螞蟻咬死。小奧雷良諾在慘象 環生的刺激下,終於解讀了吉卜賽人在一百年前寫下的羊皮書,上邊記載着馬貢多和布恩 地亞家族的歷史,記載着這個家族每個人的歸宿。當他全部譯完的一瞬間,一陣颶風把馬貢 多從地面上一掃而光,遭受百年孤獨的家族,註定不會在大地上再出現第二次了。

《百年孤獨》以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的興衰過程為經線,濃縮了哥倫比亞乃至整個拉美大陸 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演變,以魔幻的方式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現實。

教學設計ABC]

-ド杓艫

-サ加鍔杓疲1966年,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出版,首印的8000冊僅在布宜諾 斯 艾利斯一 地半月內便搶購一空。隨後一版再版,拉美凡能看書的人差不多都讀過這部小説。小説很快 被譯成30多種文字,席捲歐美,轟動世界。

一部小説為什麼會產生這麼大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走進《百年孤獨》,去探求它的緣由。

-ソ萄Ч程

一、導入(見導語設計)

二、簡介作者及魔幻現實主義小説。

-ト、學生自讀小説,熟悉故事情節,編寫故事梗概。

四、把握布恩地亞怪誕、誇張的行為和烏蘇拉理智、堅定的表現,從而體會烏蘇拉在家庭中 所起的作用。

對布恩地亞來説,科學的探索曾經是高於一切的。他“想象力極其豐富”“想象常常超越大 自然的智慧,甚至比奇蹟和魔術走得更遠”。為了證明磁鐵的採金功能,“信不過吉卜賽人 的誠實”,用一頭騾子和一羣山羊從吉卜賽人墨爾基阿德斯手中換來兩塊磁鐵。他查遍了整 個 地區,只發掘出一副15世紀的盔甲。這騾子和山羊是烏蘇拉要振興家業的,“但她勸阻不 了他”。為了證明放大鏡的戰略威力,布恩地亞“以科學家的獻身精神”“不惜冒生命的危 險”“親自置身於太陽光的焦點之下,結果多處灼傷”。這放大鏡是用兩塊磁鐵和三塊殖民 地時期的金幣換的,為此烏蘇拉“傷心地哭了”,因為“金幣是她父親勞累一生積攢下來的 一盒金幣的一部分”,她是“等個良機作本錢用”的,她被布恩地亞“這危險的發明嚇壞了”。試驗失敗後,布恩地亞收下了誠實的吉卜賽人送來的地圖和航海儀器。他“長達數月的雨 季閉門不出”“當他能熟練地操作儀器時,他對空間有了認識”“他發着高燒,抖抖索索地 向他們透露了自己的發現:‘地球是圓的,像一個橘子一樣。’”。此時全村的人都以為他“已經精神失常”,烏蘇拉“再也忍不住了”,一氣之下把他的觀象儀摔碎。當吉卜賽人送 給布恩地亞一間鍊金試驗室並做了演示後,布恩地亞見鍊金術配方簡單,又被迷住了。本來 烏蘇拉對吉卜賽人沒什麼好印象,也不信那一套,但“拗不過丈夫,又讓了步”。結果,“烏蘇拉的這筆珍貴的祖產變成了一團粘在鍋底裏挖不下來的鍋巴”。當吉卜賽人把假牙的原 理告訴布恩地亞後,他的情緒又變壞了,他意識到“世界上正在發生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可我們還在過着毛驢似的生活”。長期以來,對馬貢多的社會創造精神,此時已“煙消 雲散”。原來的“富有闖蕩精神的、整潔的”布恩地亞,已經變成了“一個外表怠惰、衣着 馬虎的人”。他帶上了幾個人,為了“把馬貢多同偉大的發明聯繫起來”“輕率地開始了冒 險”。他設想出把馬貢多“遷移到更合適的地方去的計劃”。對此,烏蘇拉“搶了先”“像螞蟻似地通過祕密而又不懈的工作”“佈置好讓全村婦女反對男人們隨心所欲的計劃”“以一種局外人的態度觀察着他”“對他的遠見毫不動心”。小説細膩地表達出布恩地亞天才 的想象力已經超越了大自然的創造力和人類科學認識的極限,從而步入了高高在上的神祕的 無人之境。烏蘇拉始終理智地看待在丈夫身上發生的一切。她由“勸阻不了”“傷心地哭” “被這危險的發明嚇壞了”;進而“忍不住了”“吼叫着”“把觀象儀摔在地上打得粉碎”;繼而“對吉卜賽人沒好印象”“不理他那一套,帶孩子祈禱去了”,組織“全村人反對他 們(吉卜賽人)”;對布恩地亞的冒險,“佈置婦女反對”“以局外人的態度觀察”“柔中有 剛 地頂了他”。由於烏蘇拉的理智和堅定,最終挽救了布恩地亞家族。烏蘇拉在家庭中的地位 越來越重要,在烏蘇拉的主持下,布恩地亞家族才得以日益發展。

五、思考:作者如何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奇異的幻像的。

由於絕大多數學生第一次接觸魔幻現實主義作品,因此讓學生反覆品味,教師只稍加點撥 ,學生能理解就可以了。

明確:魔幻與現實相結合是這部作品最大的藝術特色。小説生動地描寫了 拉丁美洲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狀況以及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習俗,具有鮮明的現實性 。而這些描寫又被作者放置在一個精心營造的魔幻氛圍之中。荒誕不經的情節、撲朔迷離的 奇蹟,使小説籠罩着濃厚的魔幻氣氛,從而展現出一個真實與虛幻、現實與超現實並存的藝 術世界。

設計B

探究性學習:探討小説的主題。

小説為何定名為“孤獨”,造成馬貢多百年孤獨的原因是什麼?

方法:學生閲讀全文、討論,教師小結。

明確:小説寫了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經歷,以及馬 貢多的開拓、發展和毀滅。布恩地亞家族一代又一代所特有的,就是一種“孤獨”精神。在 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始終沒有推心置腹的切磋商 討,沒有心心相印的感情溝通,彼此之間缺乏信任和了解,缺乏關懷和支持。儘管也有許多 人為打破這種孤獨進行過種種艱苦的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各自分散的力 量統一起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作者用大量筆墨來描寫這種孤獨所造成的愚昧、落後、保 守、僵化的現象,是為了讓讀者感受到這種孤獨不僅瀰漫在布恩地亞家族和馬貢多鎮,而且 滲入了整個社會,成為民族發展和國家進步的一大包袱。作者以“百年孤獨”為題,意在引 起讀者思考:造成馬貢多--實際上是拉丁美洲的縮影--百年孤獨的原因,以及打破這種 狀態的根本途徑。“百年”表示年代久長,“孤獨”的反義是團結。

-ド杓艭

-ネ卣乖畝粒骸棟倌旯露饋返目頭,是作者精心構思的。它在整個作品的時空拓展、 情節安排、人物關係、氣氛營造等方面,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學生在反覆閲讀的基礎上, 引導他們具體分析這一開頭的語言結構和表達效果。

學生討論後,明確:這個開頭為全書定下了“基調”。敍述者站在某個不 確定的“現在”,講述“多年之後”的一個“將來”,然後又從這個“將來”回眸到“那久 遠的一天”的“過去”。一句話中包含了現在、將來、過去,形成了一個周而復始的時間圈 。這個由39個字組成的句子是作者在《百年孤獨》中處理時間的“綱領”。

-ゴ穎局噬轄玻那個“現在”,那“多年之後”,“那久遠的一天下午”三個時間段,只是事件先後的排列不同,但一切均已發生,均已存在,一切都屬於回憶。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oexye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