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案設計

《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案設計

《爬山虎的腳》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細節的順序,介紹了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的腳的形狀、特點以及是怎樣用腳在爬的,啟發人們留心和細緻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案設計,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爬山虎的腳》第二課時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瞭解爬山虎的特點,理清課文敍述順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複習導入

1.爬山虎的葉子是什麼樣兒的?

2.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山虎的腳的?指名讀。

(二)講讀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討論:

(1)用鉛筆畫出課文中描寫爬山虎腳的詞句。

(2)這一段講了爬山虎腳的幾個特點?每個特點是什麼?

(3)從哪一句可以發現作者是注意觀察的?

(三)講讀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

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它能夠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原因是什麼?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腳,想到了什麼?

3.小結: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葉子、腳會爬的特點,向我們介紹了爬山虎。作者細緻入微的描寫,在我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那滿牆的爬山虎。

(四)講讀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2.思考:這一自然段講了幾層意思,主要意思是什麼?

明確:

(1)觸着牆的爬山虎才能生存;

(2)爬山虎的腳能牢固地巴在牆上。

(五)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讀後思考:爬山虎的葉子為什麼能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

(六)指導背誦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並逐段背誦。

2.指名背誦。

(七)總結

這篇課文采用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向我們描繪了爬山虎會爬的祕密。

(八)佈置作業

1.用舒服、均勻造句

2.課後3、4題。

(九)板書設計

25

爬山虎的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4d7w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