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7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7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7篇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1

【教學目的】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少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3、理解複式統計圖的實際意義,能從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儘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教學難重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條形統計圖。理解繪製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以及意義,能由複式條形統計圖儘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教學過程】

一、計錄數據。

教師在課前要將學生分成實驗小組,提前佈置學生栽蒜苗實驗,要求學生記錄好蒜苗15天的生長情況,教師在之前要適當作記錄指導

二、交流整理數據,並填表。

全班交流記錄數據的方法和形式,並説説從15天蒜苗生長的情況中,你發現了什麼?

小組活動交流,交流後,每小組記錄得數據填入統計表中。

三、製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第15天蒜苗生長情況統計圖,引導學生看圖並回答,從條形統計圖中你發現了什麼?討論得到條形統計圖的特徵和特點,激發學生學習統計圖的興趣、,

2、分小組討論製圖的注意事項,要求學生理解條形統計圖縱軸和橫軸各表示什麼,一格表示多少,格子不夠怎麼辦等,提問:你認為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將本組記錄整理的數據製成條形統計圖,並展開討論、誰的蒜苗長得快等。

4、教師出示課件:小亮、小麗栽的蒜苗半個月生長情況複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特徵,探索複式條形統計圖的製作方法。

四、鞏固與練習,

1、試一試第1、2題,先讓學生説一説,在説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據。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儘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先讓學生在已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交流,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3、調查雅典奧運會獲獎牌數前兩名國家獎牌情況,並繪製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4、記錄你和其他4名同動前後脈搏跳動的次數,並繪製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五、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應?請每個小組的同學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的數據在附頁4中製成條形統計圖。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少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4、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活動過程,體會條形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條形統計圖。

課前準備

提前14~20天讓學生在家栽種一盤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測量一次蒜苗的高度,並做好前14天的數據記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事先板書好課題:栽蒜苗。

師:同學們,前一階段我們對蒜苗的生長情況進行了觀察、記錄,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你們的數據並進行整理。

二、探索新知。

1、討論數據收集的方法。

在你觀察蒜苗的這些天裏,你有哪些體會或者發現嗎?

2、討論數據描述的方法。

(1)學生與小組成員交流各自蒜苗第十五天的生長高度,並把每個小組成員的蒜苗第十四天生長情況記錄在統計表內。

(每個小組一張學習卡,其中包括統計表和統計圖。)

小組彙報填表情況,從統計表中知道了什麼,集體交流。

(2)通過尋找所有小組成員中誰栽的蒜苗第十四天最高,誰其次,有什麼辦法能更直觀、一眼就能看出來呢?引出統計圖,體現統計圖的必要性。

提出要求:你們小組打算怎麼來繪製這幅統計圖,繪製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你又是怎麼解決的,把遇到的困難記錄到課堂練習本上。

小組合作根據統計表,製作條形統計圖。

(3)討論一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法。

學生會遇到一格表示幾個單位的問題,每個小組通過組內討論,確定自己小組的方法,把統計圖完成,師巡視進行適當的輔導。

(4)實物投影儀展示其中兩或三個一格表示不同釐米數的小組的統計圖。

展示時,讓展示的學生説説一格表示這個釐米數有什麼原因,有什麼好處。引導全班進行討論、交流。

讓學生説説自己是怎麼確定一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有什麼訣竅嗎?和小組的同學交流

(5)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

3、進一步瞭解統計圖。

每個小組看着自己小組的統計圖,説説自己小組哪個同學的蒜苗在第十四天時長得最高,誰第二,其次呢?你發現了統計圖的什麼優點了嗎?

突出統計圖的直觀、簡便,凸現繪製統計圖的必要性。

4、生活中的統計。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用到條形統計圖,你們知道那些有用到它們的嗎?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P86頁“試一試”及“練一練”。

1、試一試。

這道題目的練習主要是鞏固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使學生能結合現實的背景,説出條形統計圖中數據的實際意義。

先讓學生説一説,在説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圖形或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據。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儘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

先讓學生通過數據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再在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説一説是怎麼樣畫條形統計圖的,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認識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同?今天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點?(讓學生自由回答)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繪製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2、理解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的實際意義,能從複式條形統計圖中儘可能多的獲取信息

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複式條形統計圖。

重點:理解複式條形統計圖的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出示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

到底誰的蒜苗長的高呢?

二、探索活動

解決辦法:

將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較了。

我們稱之為複式條形統計圖

問題:從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問題: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是?

三、畫複式條形統計圖的注意事項:

1、要有圖例

2、找好間距

3、一格表示的數量相同

4、製圖名稱

四、完成試一試

五、課堂小節

你有什麼收穫?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將一組相關的數據,繪製成單式折線統計圖。

4、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並進行簡單預測。

教材分析:

重點:能將一組相關的數據,繪製成單式折線統計圖。

難點:能從單式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並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我們學習了複式條形統計圖的優點是它能清楚地比較兩個數量。

我們想知道蒜苗生長的趨勢該用什麼辦法?

二、製作單式折線統計圖

1、先在格子圖中描點

2、然後連線

三、回答下列問題

1、觀察折線統計圖,你能發現哪幾天蒜苗生長得比較快?

2、估計蒜苗第10天大約長到多少釐米。

3、估計蒜苗第20天大約長到多少釐米。並説説你的想法。

4、把你栽的蒜苗生長情況在付頁5的格子紙中製成折線統計圖,並與同學進行交流。

四、完成練習。

練一練1、2、3

着重於説明變化趨勢的原因

五、課堂

你學了什麼?

課後反思: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八單元96~98頁栽蒜苗(二)。

教學目標:

1、經歷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瞭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根據一組相關的數據,繪製折線統計圖。

3、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並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學重點:

能將一組相關的數據繪製成折線統計圖。

教學難點:

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情況的信息,並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談話:同學們,前些日子我們學習了栽蒜苗(一),聽説你們都栽了蒜苗,老師把一名同學栽蒜苗的經過拍攝下來了,大家想看看嗎?(播放栽蒜苗視頻)你們為蒜苗做過生長記錄嗎?這名同學也做了記錄,(出示蒜苗生長情況統計表)不過他還想看出蒜苗的生長趨勢,所以又把這些數據製成了我們剛剛學過的條形統計圖,大家看看用條形統計圖記錄蒜苗的生長趨勢合適嗎?(出示蒜苗15天生長情況條形統計圖)

生可能彙報:1條形統計圖適合用於比較不同數據的多少,用它來記錄蒜苗的生長情況好象不太合適。2從條形圖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點一點長高的,而是一蹦一蹦長高的。

是啊,那用什麼方式記錄蒜苗的生長情況比較好呢?誰有辦法?

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把條形統計圖一點點變成折線統計圖,並板書:折線統計圖。

觀察折線統計圖,回答圖上問題。

二、探索方法,學習新知

同學們觀察的很仔細,所以問題回答的就很準確,那麼通過觀察這幅圖,你覺得折線統計圖與條形統計圖比有何特點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看來折線統計圖不但反映了統計表中的數據情況,而且還能更好地反映數據的升降變化情況,看出蒜苗的生長趨勢。板書:數據變化。這樣就更有利於我們對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和預測。那麼大家想不想也親手繪製一幅折線統計圖呢?下面同學們可以參照老師這張圖在小組內討論一下,折線統計圖該如何製作?

小組討論後彙報,結合學生的彙報用課件分步演示繪製折線統計圖的方法。

同學們的學習效率真高,這麼快就掌握了製作折線統計圖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躍躍欲試了吧,想不想從這樣的`統計圖中看看自己的蒜苗的生長趨勢呀?下面同學們就在老師發的這張練習卡上用你自己記錄的數據製成一幅折線統計圖。

指生彙報自己的作品,其他學生針對同學的彙報,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使折線統計圖看起來更精確,更美觀。

三、實際應用,拓展新知

看來有關蒜苗生長情況的折線統計圖同學們掌握的非常好,老師很想知道除了反映蒜苗生長情況的折線統計圖之外,其它折線統計圖你會看嗎?

課件出示98頁2、99頁3題。

四、反思鞏固,發散延伸

通過這一節課的相處,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同學不但聰明,而且善於動腦,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老師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不知道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你有什麼收穫或還有什麼疑問呢?

老師還有一個問題:(課件出示實踐作業:生活中的哪些數據適合用折線統計圖來表示呢?)

同學們可以根據剛才大家介紹的數學信息,選擇你喜歡的收集數據,製成折線統計圖。

同學們,數學是無窮的科學,數學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除了我們學過的知道外,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好多與數學知道息息相關的事物等待我們去發現,希望大家今後多觀察、勤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6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課94~96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教學重點:

根據數據製作條形統計圖。

使學生在根據實驗數據設計條形統計圖時。

教學難點:體會統計圖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具準備:

投影儀、課件、空白統計表,空白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二、製作小組蒜苗種植高度統計表

1、出示數據,陽光小組蒜苗第15天生長情況

2、觀察數據,製作小組蒜苗種植高度統計表

請組長把你們的統計表拿出來。找到了嗎?那由小組長負責,小組同學一起來完成這張統計表,好嗎?開始吧!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深入小組,及時指導。

師:有些小組已經用行動告訴我他們已經完成任務了,那讓我們在心中期待其他小組趕快加油。我們在等着你們,加油啊!

3、彙報

師:現在大家都完成了,誰願意代表你們小組來介紹一下你們小組統計的情況呢?

師:通過觀察他們小組的統計表,你能看出他們小組中誰種的蒜苗長的最高,誰種的蒜苗長的最矮嗎?

指名説一説。

師:通過統計表的形式我們可以很容易看出他們這一小組誰種的蒜苗長的最高,誰種的蒜苗長的最矮。除了統計表,還有什麼形式可以很形象的表示出你們小組的蒜苗種植情況呢?

引導學生説出:統計圖

三、引出統計圖,並根據實驗數據製作條形統計圖

1、觀察空白統計圖,並提出問題

師:那正好在你們的桌面上老師給你們提前準備了一張統計圖,現在請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瞭解一下這張統計圖。

學生認真觀察,初步瞭解這張統計圖。

師:通過你們剛才初步瞭解這張統計圖,你們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問題? 引導學生髮現統計圖設計的格子有限,按照以前所學的統計形式,無法完整的統計出他們蒜苗成長的記錄。

2、小組討論,尋找解決策略

師:那既然大家都遇到了這個難題,那我們就在小組裏先商量一下,遇到的這個問題如何去解決?

小組討論,商量對策。

讓學生彙報一下他們小組商量的方法,教師簡單評價。

3、小組合作,繪製統計圖

剛才大家想了出了用1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好辦法,它解決格子不夠用的問題。那麼每張圖上的每一格表示幾個單位,還要與所畫條形的數據有關。如果數據很大,那麼每一格所表示的單位也多,數據小,那麼所表示的單位也小。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

小組商量一下,哪種辦法適合你們小組,你們就選擇哪種辦法來解決,好嗎?那開始繪製這張統計圖。

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利用統計表和方格圖,製作統計圖。

説説統計圖中的一格表示多少。

小組活動,教師加強巡視,及時發現同學們的問題和困惑,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

師:行動快的小組現在已經在心裏為你們加油了,加快速度。已經完成的小組可以再看看你們的統計圖。考慮一下一會介紹的時候怎麼説?

4、介紹小組繪製的統計圖

師: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師:現在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設計情況告訴我們?

重點請學生説説是怎麼解決格子不夠這個問題的。

引導學生想出如果格子畫不滿或者突出一點的時候,可以在相應的條形上標出數據。

師:如果有哪個小組也遇到了格子畫不滿或者突出一點的情況,那就按照你們自己找的好辦法,把你們小組的統計圖稍微修改一下。

組內修改,教師巡視。

5小結,説一説你覺得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好處?(直觀,形象)

四、練習讀圖,獲取有用信息

五、小結

六、小調查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映,比如:一年中每個月的電費、水費等,請同學們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統計,並在附頁3中製成條形統計圖。

小學四年級數學《栽蒜苗》教案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P94~96。

【教材分析】

《栽蒜苗(一)》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時。首先,教材創設了“栽蒜苗”的實踐活動,學生在15天的觀察與記錄中經歷着數據收集的全過程,體驗着數據收集的方法,感受着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其次,教材提供了學習活動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數據描述的方法與過程,感受學習統計的必要性,感悟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最後,教材通過“試一試”與“練一練”的學習情景,促進學生學會讀條形統計圖,提高讀圖能力,發展統計觀念。

【學情分析】

在第一學段,學生經歷過統計的全過程,感受過“用一格表示一個單位”的統計方法,對象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有了初步的感受與體驗。在第二學段,當學生面對一個新的實踐情境(如:“栽蒜苗”)時,他們自然會運用已學的知識去觀察、記錄蒜苗的生長情況,感受統計的必要性,當學生髮現“格子不夠畫”的時候,自然會產生認知衝突,並嘗試着去解決問題。課堂上,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學生能比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驗記錄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表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必要性和靈活性。

2. 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 會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4、經歷收集、整理、分析數據的活動過程,體會條形統計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個單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製成條形統計圖。

【教學準備】

課件,方格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這節課來學習有關的統計知識。[板書: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 學習數據收集的方法。

師:同學們,怎樣觀察與記錄呢?我們來看看天才小學的小朋友們是怎樣做的。

2、 討論數據描述的方法。

師:請同學們看第一小組蒜苗第十五天生長情況統計表。(學生彙報,集體交流)師:通過統計表同學們都知道了誰的蒜苗長得高,誰的蒜苗長得矮。為了形象地反 映這些蒜苗生長的情況,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畫條形統計圖)

3、 製作條形統計圖

師:好,我們來在方格紙上塗蒜苗生長的條形。(教師給每個小組發兩張15×9的方 格紙。)

生:老師,這張方格紙的一格表示1釐米,格子數不夠塗怎麼辦?

師:這個問題提的好,有沒有辦法解決格子數不夠塗的問題呢?(再補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釐米)

師:請同學們看第二小組蒜苗第十五天生長情況統計圖。(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釐米)

師:剛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個單位的好辦法,它能解決格子不夠用的問題。那麼每張圖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幾個單位,還與所畫條形的數據有關。如果數據很大,那麼每一格所表示的單位就多,數據小,那麼所表示的單位就小。

4、 討論條形統計圖的特點。

師:觀察這些條形統計圖,你從中發現了什麼?

指名口答,通過交流,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用條形統計圖表示有關數量的關係比統計 表更加形象、具體,使人一目瞭然。

三、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P91頁“試一試”及P92頁“練一練”

1、 試一試

這兩道題目的練習主要是鞏固對條形統計圖的認識,使學生能結合現實的背景,説 出條形統計圖中數據的實際意義。

先讓學生説一説,在説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據。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儘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

先讓學生在已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展示交流,讓學生説一説是怎麼樣畫條形統計圖的,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認識的條形統計圖與以前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不同?今天認識的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點?(讓學生自由回答)

五、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應?請每個小組的同學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並將調查的數據在附頁2中製成條形統計圖。

板書設計:

栽蒜苗(一)

條形統計圖

2cm

3cm

一格表示 100個 多個單位

2人

形象直觀一目瞭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mr73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