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

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

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螺旋線表現出蝸牛的基本特徵。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並能豐富畫面。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蝸牛。

2、幼兒用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蝸牛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張很有趣的圖片,上面有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動物,你沒看!

圖片上的小動物是什麼

仔細看看蝸牛的身子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的外形特徵。

2、理解“螺旋線”

教師邊講邊做動作:蝸牛小時候也很小的,後來它一點一點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越長越大,後來就長成了一隻大蝸牛。

教師:你們説蝸牛的身子是怎樣長大的呢?

引導幼兒做書空練習。

3、幼兒繪畫,教師輔導。

教師:可愛的小蝸牛畫好以後,再給小蝸牛佈置一個漂亮的家好不好?

想一想,怎樣才能把小蝸牛的家佈置的漂亮一些呢?

啟發幼兒可添上些花、草。

繪畫要求

用好看的顏色給蝸牛畫出螺旋形的背殼,將蝸牛畫大。

引導幼兒多畫一些蝸牛,並能豐富畫面。

4、展示幼兒作品,集體欣賞。

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2

教學目標

1、認知幾對同類色: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

2、初步嘗試用漸變色印染。

3、啟發孩子對色彩的興致。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預備

1、認知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能準確叫出它們的名字。

2、色彩孩子小卡片8個;磁帶、錄音機。

3、孩子每人一個“色彩孩子”胸前飾配;每一組大紅與粉紅、桔黃與淡黃、深綠與淡綠、深藍與淡藍的顏料各1份;每人一支毛筆、一張紙巾。

教學過程

一、配同類色。

1、幼兒教師:今日很多色彩孩子到我們小(1)班,看,有哪一些色彩孩子,孩子集體念。

2、幼兒教師手裏拿一個“紅孩子”:“來了個紅孩子,它講:我的好夥伴同我長得非常像,看看,這兒誰與我長得最像,請你們來幫助我找找。”孩子找着粉紅。“好夥伴,手牽手,抱抱。”幼兒教師演示2個孩子的動作。

3、用相同的方式找着另三對同類色。

二、觀測和察看印染手絹的方式。

1、幼兒教師展示範例:看,色彩孩子跳到了手絹上,他們把手絹裝扮的多漂亮呀!它們是怎麼樣裝扮得哩?

2、幼兒教師演示印染手絹的方式。

幼兒教師:如此漂亮的手絹是怎樣裝扮出來的啊?我們來看看。

將正方形的餐巾紙對摺3次成三角形——將對摺好的餐巾紙的各個部位各自蘸一下色彩——悄悄地打開。

三、孩子集體回想印染的步驟,探討需留心的地方。

1、蘸顏料的時間不可以過長。

2、印染後打開時要悄悄地、慢慢地。

四、孩子染手絹,幼兒教師指導

1、勉勵孩子勇敢印染。

2、給能力弱的孩子適合的協助。

3、勉勵孩子在打開時不懼艱難,堅持做完1件事。

五、作品出示。

1、將孩子作品平放於桌上,孩子向小夥伴推薦自個兒的作品,並説一説喜愛哪1幅作品,為何?

2、為喜愛的作品獎一個獎牌。

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塗抹和勾畫的方法表現水母的身體,並用曲線添畫觸手。

2、通過欣賞和動作模仿,嘗試表現水母半圓形的身體和長長的會扭動的觸手。

3、樂意大膽地用身體動作表現水母扭動的樣子。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水母。

2、水母的圖片,圓形拓印玩具。

3、深藍色卡紙人手一張。

4、白色、粉色、黃色、黑色水粉顏料,水粉筆、棉籤若干。

5、音樂《水族館》。

活動過程:

1、出示水母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水母的外形特徵。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照片,你們看看,是誰呀?

(2)教師:哪裏是水母的身體?它的身體像什麼?哪裏是水母的觸手?它觸手是什麼樣子的?像在做什麼?我們用小手學一學它扭來扭去的樣子。

(3)教師總結:水母有一個大大的、像蘑菇一樣的身體,還有許多長長的會扭來扭去的觸手。

2、引導幼兒探索表現水母身體的不同畫法

(1)教師介紹繪畫材料。

(2)請個別幼兒繪畫水母的身體,教師反饋幼兒繪畫的方法。

教師:誰願意用水粉筆給大家畫一個水母的身體?

3、教師創設遊戲情境,示範添畫水母的觸手和表情。

(1)添畫觸手。

教師:這個水母寶寶的觸手扭來扭去的像在跳舞呢,一隻小手都舞到頭上去了!(教師一邊説一邊添畫觸手)

(2)添畫表情和背景。

教師:水母媽媽和水母寶寶們向你們打招呼呢!你看,眯着兩個小眼睛,還向你們頑皮地吐舌頭!(用棉籤蘸黑顏料添畫表情)這個水母寶寶的嘴巴圓圓的,它在做什麼呀?(教師用圓形的玩具拓印泡泡)

●在作畫的過程中,幼兒會使用到水粉筆、棉籤、玩具這三種作畫工具。為了讓幼兒能夠明確每種材料的方法及步驟,教師要清晰、簡要地介紹各種材料名稱及使用方法。或者可以通過逐步提供材料的方法,以減輕幼兒操作的負擔。

4、幼兒作畫,教師鼓勵幼兒表現不同造型、表情的`水母。

5、展覽幼兒作品,互相欣賞、評價。

教師:你喜歡哪個水母寶寶?它在做什麼呢?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師幼共同收集一次性的碗和軟點的線、毛根,嘗試用廢舊的材料製作水母娃娃。

環境創設:將幼兒繪畫的水母作品和收集的水母圖片張貼在一起,引導幼兒欣賞照片、繪畫作品的不同效果和情趣。

家園共育:

①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水母的圖片,讓幼兒充分了解水母的身體結構。

②幫助幼兒豐富有關水母的知識,例如水母的種類、水母的生活習性等。

小班美術教案水母教案4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貼、穿的方法來製作紅燈籠,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後要將剪刀、筆等放回原處。

3.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的小燈籠、自制燈籠的步驟圖。

2.紅色蠟光紙、剪刀、筆、綵線、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教師自制的小花燈。

指導語:元宵節到了,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花燈。今天,老師自己也做了一盞花燈,它是什麼樣子的?是用什麼來做的呢?

2.觀察操作材料和步驟圖,瞭解製作燈籠的方法。

(1)觀察材料,瞭解其用途。

(2)觀察步驟圖,瞭解製作燈籠的方法。

(3)討論活動規則。

3.嘗試用剪、貼、穿的方法來製作紅燈籠。

4.手提燈籠,相互欣賞。

延伸活動:

開展《聽鼓點玩燈》的遊戲,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m977p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