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畢加索》教案設計

《畢加索》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本課取材於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第十三冊中的《畢加索》一課,使學生在欣賞畢加索作品後,發現大師獨特的人物表現方法,並能用這種新方法來創作一幅作品。

《畢加索》教案設計

 學情分析:許多學生都聽過畢加索的名字,但對大師及其作品瞭解甚少,因此對畢加索充滿了好奇心。尤其是對畢加索的作品,大都不會欣賞,本課讓學生學會欣賞並初步瞭解畢加索立體主義時期的人物繪畫風格,學習畢加索獨特的表現方法,完成一幅人物頭像畫。

 教學設計:在探究過程中,採用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欣賞畢加索作品以及回顧以前所學的人物頭像畫法,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自行發現畢加索畫人物的獨特表現風格。再借助多媒體的演示,幫助學生解決本課難點並激發其作畫慾望,更有利於學生掌握本課的知識點。在拓展過程中,讓學生欣賞畢加索不同時期的作品,不僅是讓學生進一步走近大師,更是讓其認識到繪畫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以此提升本課的價值觀。

教學目標

1 .以畫家畢加索為突破口,學習欣賞西方現代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特點。欣賞、體驗畢加索作品,拉近與大師的距離,激發學習大師作品的興趣;認識到繪畫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2 .欣賞大師作品,能表達自己對畢加索獨特的人物表現方法的感受和體會;開拓學生的審美視野,增長知識,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學生對西方現代繪畫作品的欣賞能力。能初步理解立體主義風格,創作一幅具有畢加索立體主義風格的作品。

3 .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並在此過程中掌握表現的方法與技能。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加強學生對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思考。

一、教學準備:

1 . ( ) 戰爭視頻片段、和平鴿圖片資料、多媒體

2 .學具準備:鉛筆、畫紙、彩色筆等。

二、教學重點:瞭解畢加索的'生平事蹟,欣賞畢加索的作品,理解畢加索的藝術主張。討論畢加索的藝術表現形式和特點。感受和理解畢加索畫人物獨特的表現風格。

三、教學難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西方現代繪畫的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培養學生對世界多元化寬容和尊重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激發學生對和平生活的熱愛之情。

(CAI :9.11事件場景及帶來的災難 )

2 .討論:用何種方式表達自己熱愛和平的情感。

( 自由發表自己的觀點,引導學生用正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 )

3、多媒體展示大師作品,提問:你看到了什麼?

欣賞:《和平鴿》、《格爾尼卡》;

提出問題:作者是誰?作品的名稱是什麼?你看見了什麼?

(二)、展開:

1、多媒體展示畢加索作品,要求學生認真“讀畫”。

提問:大師的作品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和體會?

大師畫人與我們有什麼不同?

與學生一起總結出大師作品的特點:各小組進行討論比較、交流、觀察

A、有多個視角。(多媒體演示)

B、形象重組。(多媒體演示)

介紹畫家畢加索: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

2、觀察:畢加索《格爾尼卡》、《和平鴿》

主題與形象的選擇有什麼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3、欣賞中注意理性的思考和分析

作品是怎麼組織起來的?你想從哪些方面着手深入瞭解作品?(提示:可從材料、構圖、色彩、線條、肌理等方面入手)

立體主義:是20世紀最重要的前衞運動,對後來的各種現代派藝術都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4、瞭解畢加索各個時期的作品表現形式

“藍色時期”、“玫瑰紅時期”、“黑人時期”、“立體主義時期”、“古典主義時期”、“超現實主義時期”、“抽象主義時期”。

(三)、教師歸納:

色彩為黑白灰,突出了恐怖氣氛。構圖飽滿,充滿動盪與不安,破碎的形式融於一體,打動每一個觀眾的心。

畫家採用半抽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富有象徵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髮指的暴行揭露出來。這些超時空的形象,藴涵了畫家憤滿的抗議,以一種史詩般的悲壯觸動着觀眾的視覺和心靈。因此,這幅畫成為20世紀美術史上最為重要的作品之一。

(四)、佈置作業,表現感受:

以9.11事件為題材,創作一幅畫,形式材料不限

學生創作,教師巡視指導

(五)、展示作品,學習評價

1、小組內展示作品,互評作業

2、選出典型作品,加以小結

提供評價意見:1、作品是否表現自己的表現

2、作品是否有創意,與眾不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m4kv7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