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奇妙的克隆》教學案第二課時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奇妙的克隆》教學案第二課時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課型:精讀課設計:審核:主審核:

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説明順序2.分析文章運用的説明方法。

3、體會説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習重難點:

同上1、2、3、

學習方法: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閲讀中的疑難問題。

學習過程:

一、課堂研討

1、再讀課文,分析問題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説明“克隆是什麼”,作者運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後”採用了什麼樣的説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採用了什麼樣的説明順序?

5、比較鯽魚克隆與多利克隆的重大區別:

6、揣摩語言,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

2、探究活動

文章最後一段寫到:“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辯論主題:克隆人是福音,還是惡兆?辯論要求:(1)語言清晰、流暢,聲音洪亮;(2)觀點鮮明,論據充足;(3)駁斥對方觀點時既要有“理”,又要有“禮”)

二、鞏固延伸

1、試指出下列句子的説明方法。

①時至今日,“克隆”的含義已不僅僅是“無性繁殖”,凡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羣個體,也叫“克隆”。()

②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③我國著名學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進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試驗。()

④這種魚有“鬍鬚”,生長快,完全像鯉魚,但它的側線鱗片數和脊椎骨的數目與鯽魚相同,而且魚味鮮美不亞於鯽魚。()

2、(課內精讀)

1979年春,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學家,…………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這種鯽魚並沒有經過雌、雄細胞的結合,僅僅是給卵細胞換了個囊胚細胞的核,實際上是由換核卵產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魚。

在克隆鯽魚出現之前,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已經在1960年和1962年………並把這些細胞的核A地放進已被紫外線破壞了的細胞核的卵細胞內。經過B照料,這些換核卵中………所以也是克隆爪蟾。

對科學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魚類、兩棲類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學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類。…………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1、第1段中“一切準備就緒後”中的“一切準備”具體指什麼?

2.“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一句中的“難關”一詞如何理解?

3.為文中A、B處選擇恰當的詞語:精選;精確;精密;精心;精緻

4.第三段中的前兩句話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5.文中畫線句子的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它有什麼作用?

6.試概括三段的段落大意。

三、反饋檢測(讀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後題目。)

克隆技術

①“克隆”一詞是英語詞clone或cloning的音譯。我國以前曾將其譯為“無性生殖”或“無性繁殖”。什麼意思呢?“無性”,當然就是沒有陰陽結合的過程,而是由同一個“祖先細胞”通過分裂方式繁殖而形成純細胞系。這個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由於基因(遺傳信息)彼此是相同的,從而決定了每個細胞由基因所控制的性狀(例如細胞的個頭性狀)是彼此相同的。由於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遺傳信息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簡單地説,克隆是生命的全息複製。

②在動物方面一直採用卵細胞、受精卵細胞以及胚胎細胞來進行克隆,直至英國科學家維爾穆特博士採用羊的體細胞克隆成功。他培育成功的綿羊的細胞核來自一頭成年綿羊身上的乳腺細胞,這比胚胎細胞克隆更進了一大步。因為乳腺細胞作為一種體細胞已失去全能性,複製羊的科學意義正在於此。

③克隆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首先,它是種植業和畜牧業中選育遺傳性質穩定的優質品種的理想手段。

④其次,克隆技術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具有十分誘人的前景。目前,美國、瑞士等國已經能夠利用克隆技術培植的人體皮膚進行植皮手術。不久前,有一位美國婦女在一次煤氣爐意外爆炸中受傷,75%的身體被嚴重燒傷。醫生從她的身上取下一小塊未損壞的皮膚,送到一家生化科技公司。一個月後,該公司利用先進的克隆技術培植出了一大塊健康的皮膚,使患者迅速地痊癒了。這一新成就避免了異體植皮可能出現的排異反應,給病人帶來了福音。科學家預言,在不久的將來,他們還將藉助克隆技術“製造”出人的乳房、耳朵、軟骨、肝臟,甚至心臟、動脈等組織和器官,供應醫院臨牀使用。

⑤再次,克隆技術還可用來大量繁殖許多有價值的基因。例如,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科學家們為了讓細菌等微生物“生產”出名貴的藥品,分別將一些相應的人體基因轉移到不同的微生物細胞中,再設法使這些微生物細胞大量繁殖。與此同時,人體基因數目也隨着微生物的繁殖而增加。在人體基因被大量“克隆”時,微生物大量地“生產”出人們所需要的名貴藥品。

1.請用原文回答“克隆是生命的全息複製”的理由。

2.第②段“複製羊的科學意義正在於此”中的“此”具體指代什麼?

3.第④⑤段中,加粗的兩個詞語在文中的意思分別是

製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克隆技術廣泛應用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領域。

參考答案:

1、再讀課文,分析問題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着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後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説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説明“克隆是什麼”,運用了三種説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説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説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並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遊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羣猴子的故事,生動説明“克隆”是怎麼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採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後”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於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誌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後……然後……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複製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於第二部分的説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於“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麼,這樣安排有什麼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5、概括鯽魚的克隆過程:先取出一條鯽魚胚胎細胞的細胞核,再把該細胞核植入另一條鯽魚的無核卵細胞中,得到換核卵,經過人工培育,克隆鯽魚就出世了。

明確多利克隆過程:難能可貴之處在於換進去的是體細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細胞核。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

6、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後長成8釐米長的鯽魚。”

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後,白色小鼠終於生下了三隻小灰鼠。”

4:“經過247次失敗之後,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隻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2、探究活動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並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麪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後查找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二、鞏固延伸)1、①作詮釋②列數字③舉例子④作比較

2、1.指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後,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同時除去鯽魚卵細胞的核,讓卵細胞留出空間做好接納囊胚細胞核的準備。2.因為“得到了囊胚細胞核的卵細胞在人工培養下大部分都夭亡了”,這是189比2比1的比率,成活率極低。“難關”本義指不容易度過的時期,在這裏是指從換核卵細胞到成為一條幼魚的生死關口。3.A精確B精心4.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5.列數字;説明了實驗的艱難,表現了科學工作者面對困難不退縮,嚴謹求實、鍥而不捨的科學態度與精神。6.第一段:中國克隆魚的出世。第二段:英國科學家實驗成功克降兩棲動物--爪蟾。第三段:美國和瑞士科學家率先實驗克隆哺乳類動物--小灰鼠。

三、反饋檢測參考答案:1.上一代和下一代的遺傳信息是一致的。2.複製羊是用一種作為體細胞已失去全能性的乳腺細胞克隆成功的,這比胚胎細胞克隆更進了一步。(意思對即可)3.培植 繁殖4.種植業 畜牧業 醫學 基因工程

●板書設計

gjw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x4j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