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挑山工教案彙編八篇

挑山工教案彙編八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挑山工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挑山工教案彙編八篇

挑山工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溜、貨、奏、衡、誦、杖、過、肉、束、耽、誤、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重點:

聯繫課文對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講的意味深長的話的意思。

教學難點:

1.對挑山工的話的理解。

2.怎樣讓學生揣摩句子含有的意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初讀課文。

3.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我們遊覽名山,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的人,他們就是挑山工。(板書課題)

2.播放《挑山工》情景劇,大致瞭解泰山上挑山工的情況。

二、預習課文

1.讀讀課文,瞭解挑山工和遊人各是怎樣登山的,想想我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讀、想想。

3.學習生字新詞

三、交流預習

1.想想挑山工和遊人各是怎樣登山的。請學生把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或用自己的話説一説。你讀懂了什麼?

2.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讀給大家聽聽,同學間簡單交流各自的理解。

3.交流學習詞語的收穫。

(1)説出貨、奏、超三個字的部首。

(2)注意衡、拘、耽三個字的讀音。

(3)讀生字組詞。

(4)説説書寫中要注意的問題。

(5)組詞:

溜( )貨( )奏( )衡( )誦( )

留( )貿( )泰( )橫( )頌( )

杖( )肌( )耽( )誤( )哲( )

仗( )機( )枕( )娛( )折( )

4.讀課文。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本段。大家思考: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2.討論。

(1)這個自然段主要講什麼?(講挑山工登山的特點,板書登山二字)

(2)挑山工是怎樣登山?(先講挑山工的姿勢再講排山工登山的路線是摺尺形的。板書姿勢路線摺尺形)從文中找出講挑山工姿勢的話讀一讀。教師拿出摺尺給學生演示,什麼叫摺尺形。比較摺尺與直線的線段,從而讓學生明白,一是所走的路線,二是摺尺形比直線要長。

(3)挑山工為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 (一是東西木碰在台階上,二是還能節省些力氣。)

(4)挑山工走摺尺路線帶來什麼困難?(路程比遊人大約多一倍)

3.學生輕聲閲讀本段,邊讀邊想排山工當時登山的情形。作者為什麼要這樣詳細地描寫挑山工的登山特點呢?帶着這個問題繼續讀課文。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大家思考:

(1)作者對什麼感到奇怪?

(2)騰雲駕霧指什麼?

2.交流。

(1)雖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但是他們花的時間並不比遊人多。

(2)指傳説中利用法術乘着雲霧飛行。本課來形容看到挑山工突然趕到前面引起的聯想。

(3)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前兩個自然段,比一比,誰朗讀得好。

六、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

(1)在登山途中,我和同一位挑山工幾次相遇?分別在什麼地方?在什麼情況下相遇?

(2)攀談是什麼意思?作者為什麼要走過去跟他攀談?

2.先自己想一想,然後小組談一談。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一位挑山工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山下;第二次是在回馬嶺那條陡直的山道前;第三次是在半山的五鬆亭。這三次相遇,每一次都是開始時我們很快就超過了他,但結果總又是他走到了前面。(學生交流這個問題時,板書經歷山下回馬嶺五鬆亭。)

(2)攀談就是閒談,隨便聊聊。因為作者感到奇怪,很想解開心中的迷。

4.有感情地朗讀本自然段。(本自然段大部分用告訴別人事情的語氣讀,挑山工的話用解釋的語氣讀。)

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指名讀本段。想一想,本段主要講了什麼?(作者提出了心中的不解之迷)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1.指名讀本段。

2.討論:

(1)挑山工是怎樣為作者解開心中不解之謎的?用課文中的話説説,如果能用自己的話説更好。

(2)挑山工和遊人有什麼不一樣?

(3)為什麼挑山工和遊人有這麼多不一樣呢?

3.交流:

(1)略

(2)遊人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得停下來,高興怎樣就怎樣;挑山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

(3)遊人是來遊覽的,哪裏好玩就停在哪裏,目標散亂;挑山工有任務,目標專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包藴哲理分別是什麼意思。

(2)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包藴着什麼意味深長的哲理?

3.交流:

(1)包藴是包含的意思。哲理是有着普遍意義的、有深刻意義的話。

(2)只要認定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走長了,就能跑到前面;如果像遊人那樣東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來走得很快,結果反而比挑山工慢。

這個道理不僅適合於登山,而且具有普遍意義,做其他事情也是這樣,誰能聯繫生活實際舉例説明。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特別注意長句、破句的讀法)

五、學習第七自然段

1.齊讀本自然段。

2.討論:

(1)句中破折號的作用?破折號後面的話是什麼?

(2)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這裏的它從字面上講指什麼?實際指什麼?

3.交流:

(1)句中破折號是解釋説明,破折號後面的話是我畫的一幅畫的畫面。(看圖)。

(2)它字面上講指的是這幅畫,實際上是指畫中主人公那種認定目標、堅韌不拔、不斷攀登的可貴精神。

(3)這個句子是因果關係的句子。前半句講結果,後半句講原因,意在強調後者,即我需要挑山工這種精神,它將永遠激勵着我。(學生回答問題時,板書作者需要精神)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挑山工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3.瞭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説一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二、理解課文

1..帶着挑山工和遊人各是怎樣登山的問題默讀全文,畫出挑山工登攀的語句。

2.仔細閲讀第一自然段,畫出摺尺形的登山圖。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七單元13《挑山工》教學設計

3.把文中描寫挑山工登攀的語句連起來讀一讀,並對照課文插圖,頭腦裏要浮現出挑山工朝着一個目標艱難地不斷地奮力登攀的形象,聯繫自己的登山體驗及見過的登山的畫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艱辛、執着。

4.與同桌討論:挑山工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要從不同角度(如:目標明確、吃苦耐勞、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樂觀開朗的性格)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發表有創意的見解。

5.在課文插圖下面寫幾句最想説的話,可寫描述性格的話,體現挑山工的艱辛;可寫讚美性的話,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等。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3.使學生懂得課文內藴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執著追求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課文內藴的人生哲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知

説一説通過朗讀課文,你對挑山工有哪些深入的瞭解?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各小組自由選擇一句含義深刻的語句,共同討論其含着的意思。小組長要綜合組員的意見,不要忽略組內有創見的和不同的意見。

2.組織小組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彙報小組討論的結果。其他同學可以爭論、補充、修正、綜合,使各種看法更完整、更準確。

(1) “我”為什麼會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説法? 從課文中找出挑山工説的話,從遊人和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特點中,體會“快”與“慢”的關係;“我”真心實意地佩服(“誠服”)挑山工的什麼精神? 聯繫前面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體會他們朝着認定的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堅韌不拔、奮力攀登的精神。

(2) 聯繫前面挑山工的話所包藴的哲理及畫面的內容,體會其中含着的意思——“我”最需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即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堅持不懈地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3.質疑。

三、積累拓展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引導學生在課文插圖下寫幾句最想説的話。鼓勵學生説有創意的話,有哲理的話,也可寫讚美挑山工精神的話,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讓學生先寫後説,多元化表白情懷)。

板書設計:

13.挑山工

路程多一倍 時間卻不多

腳踏實地

奮力登攀

挑山工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挑山工》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挑山工登山,雖然身擔重物、走的路程比有人多一倍,但速度並不比遊人慢,揭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堅持不懈的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的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3課時)

二、教學要求:

1、從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極頂這件事中,使學生懂得幹什麼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標,腳踏實地,一個勁兒往前走,並學習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把段意連起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意味深長"、"騰雲駕霧"、"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誤"、"樸素"造句

4、能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幹什麼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學習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

難點:用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觀察演示法。

五、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六、使用媒體:

小黑板、掛圖、錄音機、投影、幻燈。

七、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泰山是一座中外聞名的山嶽,有許多人前來遊覽。在遊覽的同時我們會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在陡峭的山坡上奮力前行,他們就是挑山工。這些挑山工在登山時比遊人多走一倍的路程,而卻比遊人先達極頂,這是真的`嗎?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大家看書。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帶問題自由讀課文。

問題:①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遊人是怎樣登山的?結果怎樣?(用筆劃下有關語句。)②把挑山工講的話劃下來。

2、指名回答。

三、自學生字、新詞。

1、辨析多音字。

2、易錯的字。

四、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自由讀。

2、每人讀一句。

3、指名分段讀。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檢查學生認讀生字、新詞情況。

2、提問:這篇文章寫挑山工怎樣登山的?由此引發了一個什麼不解之謎?

二、細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據什麼分段?

2、討論分段。

本文開頭寫作者在泰山上碰到挑山工,並由此產生疑問;"有一次"寫出了作者的疑問,並用事實説明了疑問點;作者最後從這件事上受到啟發。這就是作者的寫作思路,即:

產生疑問→解決疑問→受到啟發

3、根據作者思路劃段,總結段意。

(1)學生劃段,討論段意。

(2)小結。

第一段(1、2自然段):講"我"登泰山時看見挑山工登山與遊人不一樣,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並不比遊人慢。

第二段(3~6自然段):講"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體經歷,證實他的速度果然不比遊人慢,和"我"從挑山工的話中受到啟發。

第三段(7自然段):講"我"畫了一幅挑山工的畫,用挑山工永遠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話激勵自己。

4、提問:我們是怎樣分段的?

先讀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再根據作者思路為課文分段。

三、歸納全文主要內容。

根據各段段意,把段意連起來説説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文記敍了"我"登泰山時,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遊人多一倍,但速度並不比遊人慢的情況,並從中受到啟發。

第三課時

一、複習引入。

提問:《挑山工》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

挑山工登山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好處?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

2、用自己的話説一説。

先寫挑山工的樣子:肩搭扁擔,挑着"沉甸甸的物品";接着寫他們的動作,一隻胳膊搭在扁擔上,另一隻胳膊有節奏地"一甩一甩",再寫他們登山的路線--摺尺形。

好處:不損壞東西,還可以省力氣。

追問:有什麼缺點嗎?

這樣登山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

3、讀第2自然段,説一説"我"的疑問是什麼?

挑山工走的路程遠,速度慢,反而領先於遊人。

4、讀文體會二者的不同之處。

三、學習第二段。

1、默讀思考:從這一段中找出"我"與挑山工登山的過程中,都是怎樣登的?挑山工在哪兒超過了"我"?

(學生邊讀邊勾劃書中有關的句子。)

2、指名讀,其餘同學再認真思考一次。

3、彙報。

"我"在山下遇到一位挑山工(一齊走)並很快超過了他。可是在"回馬嶺"和"五鬆亭"挑山工都走到了"我"前頭。最後,在極頂挑山工又走到了"我"的前頭。

(教師邊聽邊板書要點。)

4、追問:挑山工為什麼能走到"我"的前頭?從哪兒知道的?

①讀挑山工的話,考慮一下他講了幾個意思?

②分析。

(聯繫實際説説這些話的含義。)

挑山工 遊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標 不想目標

步步紮實 總停下來

一個勁兒往前走 東看西看,玩玩鬧鬧

作者用親身經歷解答了疑問。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思考:

"這幅畫一直掛在我的書桌前,因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2、彙報。

這幅畫體現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標,不停地前進的精神。作者需要的是用挑山工永遠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話激勵自己。

▲教學小結:

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要懂得幹什麼事只要一心向着目標,步步紮實,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 板書設計:

挑山工 遊 人

走得慢 走得快

一心向着目標 不想目標

步步紮實 總停下來

一個勁兒往前走 東看西看,玩玩鬧鬧

挑山工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課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課文記敍“我“登泰山時發現挑山工登山的路程,雖然比遊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遊人慢,經過交談得知他們速度不慢的原因在於專心登山,腳步踏實,説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課文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順序來寫。首先寫“我“登山時看見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遊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寫“我”與一位挑山工交談,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後寫下山後請人畫了一幅登山畫,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勵自己不斷向前。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借助字典、聯繫上下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寫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3、瞭解挑山工的話,從其登山中感受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的話所藴含的深刻哲理,並從中受到啟發。

預習要求:

1、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2、再讀課文,圈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繫上下文或藉助查字典理解。

3、課文讀通順後,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問題,並試着回答課後問題。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泰、衡、黝、咧、唄、哲、憨”7個生字,正確讀寫並積累下面的詞語:節奏、平衡、飽覽、誦讀、不解之謎、耽誤、哲理、意味深長、心悦誠服。

3、理解課文內容和文章説明的道理。瞭解挑山工,感受其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學習課文通過寫事來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渲染、主題導入

從今天起我們學習新的單元《快與慢》。一提起快慢,老師就會想到《龜兔賽跑》的故事。這個故事對你有什麼啟發?(生説)

這節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與快慢有關的一篇課文:《挑山工》。

[設計思路:由單元主題為切入點,從學生熟悉的童話故事導入新課。]

二、交流資料,鏈接文本

課前佈置同學們上網或通過其他的渠道蒐集有關泰山和挑山工的資料,下面誰願意向大家彙報一下。(生彙報)

[設計思路:通過此環節讓學生對挑山工有個初步的瞭解,明白他們是怎樣一羣人,他們是幹什麼的。既考查了學生蒐集相關信息的能力,又為學習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三、初讀感知,自主質疑

1、讓學生帶着任務,充分地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打開智慧門,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憶字形。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3)對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質疑。

2、組織交流:

(1)説一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如果覺得自己説不好,也可以説一説你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麼或讀懂了什麼。

(2)小組討論解疑釋惑。各小組選擇出一個最有價值的問題準備在全班交流。

(3)組織全班交流,各小組彙報,師生共同提煉出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可能會有如下幾個:①“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挑山工和遊人有什麼不一樣?②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摺尺形路線,可速度為什麼不比遊人慢?③課文最後一句裏的“它”指什麼?……)

[設計思路:此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通過安排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習在探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也為後面以疑促讀,深入自學,自主解疑做好了準備。]

四、佈置作業,熟讀延伸

把課文多讀幾遍,直到能夠讀流利為止。

[設計思路:以學定教,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決定了後面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感悟人物精神品質的教學,所以此環節的設置並非可有可無,而是至關重要。]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開火車”讀課文。師生從正確、流利、朗讀習慣、技巧等方面進行評議。

二、以疑促讀,讀中感悟

1、按處理的次序出示上節課提煉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內容見前)

2、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挑山工和遊人的不同:

(1)各自默讀思考,然後填寫表格中概括差異的部分。

|___挑山工___|___遊___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比結果:

(2)在小組內分析交流,開展合作學習。

(3)全班交流,統一認識。

[設計思路:通過自學,學生認識到:遊人輕裝上山走直線,挑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摺尺形路線。遊人上山是玩賞,挑山工則是工作。]

3、挑山工的速度為什麼不比遊人慢呢?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個問句:“你看,是不是這個理?”挑山工是怎樣理解“這個理”的呢?請同學們勾畫出挑山工説的話,反覆朗讀,精讀細品,然後填寫表格中“對比結果”部分。

(1)放手讓學生自學。

(2)組織交流評議。

(3)通過朗讀,你覺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有一種不怕吃苦,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鼓勵學生讀出挑山工的精神。

4、組織學生討論:課文最後一句話“因為我需要它”裏面的“它”指的是什麼?

[設計思路:該環節是課文學習重點難點突破的關鍵所在,緊緊圍繞學生提出的疑點,引導學生精讀細品,感悟內容。]

三、再讀深思,學習表達

1、快速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是通過什麼方法來表現人物品質的。

2、組織交流,形成共識,指導習作。

[設計思路:使學生體會到寫人的文章可以通過寫事來表現人物的品質,使“讀”和“寫”有機地結合起來,以“讀”帶“寫”。]

四、情境交融,心靈互動

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認識了令人肅然起敬的挑山工。他們身上具有吃苦耐勞,腳踏實地,認定目標,勇往直前的可貴品質。假如有一天你有機會去登泰山,你會和挑山工進行一次怎樣的對話?(出示畫面《與挑山工“面對面”》)

[設計思路:創設具體生動的語言情境,喚起學生暢所欲言的願望,訓練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給了孩子一次觸動心靈的機會,深化了思想認識。]

五、賞讀品味,激發情感

同學們,在這篇課文的學習即將結束之時,你覺得哪些內容是自己最喜歡的,請你富有激情地讀一讀,再説一説理由。如果你心裏的想法一下子無法表達出來,那麼就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行嗎?

[設計思路:用品讀來結束教學,讓挑山工的具體言行去感染學生的心靈,激發起學生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又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了可供選擇的學習要求。]

挑山工教案 篇5

一、教學理念。

要卓有成效地進行合作學習,不僅要以突現自主為前提,而且要關注合作與探究同行。鼓勵學生感悟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發表個性化見解。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語,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與合作學習技巧;

2、通過討論探究,交流對話,合作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

3、使學生懂得課文內藴的人生哲理,培養學生執著追求的情感。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簡介:挑山工後,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並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在引發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於動腦,能提出有創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合作探究

1、朗讀感受形象。

①引導學生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的(學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第一部分,畫出挑山工“登攀”的語句,同桌交流)。

②讓學生把文中描寫挑山工登攀的語句連起來讀一讀,並對照課文插圖,想象挑山工朝着一個目標艱難地不斷地奮力登攀的形象(同桌互相朗讀、評價後,選代表在班內朗讀,感受挑山工的艱辛、執著)。

2、合作梳理“三遇三見”。

要求:在閲讀課文基礎上,以小組合作方式填寫下表規定的內容。教師要走進學生,巡查指導,確保有效學習(小組內先分工、互動、議論,然後在班內展示、評價)。

相遇次數相遇地點看見挑山工在幹什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3、合作感悟難句含義。

①學生自由讀課文,並整體思考“哲理”。

②用多媒體展示合作學習問題:

a、你認為山民走得很慢,反而常常跑在我們前頭的原因是什麼?

b、“我”為什麼會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説法?“我”真心實意地佩服(“誠服”)挑山工的什麼精神(突出“心悦誠服”理解)?

c、挑山工的話對我們有什麼啟示?“我”最需要的是什麼?

③合作學習要求:組長要合理分工,並在自讀自思的基礎上展開議論、爭辯,形成昇華性結論。

④教師要強化點撥,鼓勵學生髮表不同見解,形式“亮點”,並在展示、評價中及時引導整合,使學生感悟到位。

4、指導朗讀山民的話。要求突出重音,注意語速,語氣。可採取教師範讀、同桌試讀、個別展讀、民主評讀和全員美讀的步驟,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昇華其理其情。

(四)體驗整合。

先引導學生在課文插圖下寫幾句最想説的話,然後個性化展示。鼓勵學生説有創意的話,有哲理的話,也可寫讚美挑山工精神的話,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讓學生先寫後説,多元化表白情懷)。

以質疑啟感悟,以導讀促感悟,尤其是以合作達到領悟,在三位一體的有機整合過程中,張揚理解的個性,煥發主體的活力,是這一教學設計的特色。教者在激趣導入後,先以開放的魄力啟迪學生質疑,使之學習伊始就展示了自主感悟的丰姿;接着,又以導讀為感悟方式,於學生心靈深處塑起“挑山工”的可敬形象;隨之,教者精心設計了旨在梳理“三遇三見”與攻克感悟難點的兩輪有實效的合作學習,把教學一舉推向高潮;最後,又以學生髮表自主、多元的個性化感受與體驗,有效深化了情感與價值觀的教育。顯然,這個設計是頗有借鑑意義的。

挑山工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挑山工挑着重物,走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原因。

2、理解課文內容,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懂得只有認準目標、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理解挑山工話裏的深刻含義,能從中受到思想的啟迪、情感的薰陶。

教學方法:

1、以讀促思、以讀促解。

2、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下泰山的風景。有什麼感受?泰山雖然雄偉,但是我們遊人要想登上泰山,只有一條陡直的山路。

一、複習導入、引發質疑

1、談話激趣:同學們,泰山以它奇特的景象吸引着絡繹不絕的遊人,但是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來到泰山,更讓他難以忘懷的並不是那雄渾的景色,而是一位挑山工。

2、板書課題。

3、談談對挑山工和作者的瞭解。

4、對我心悦誠服地點着頭,感到這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似乎包藴着意味深長的哲理。這句話進行質疑。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對重點句的質疑,既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又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

二、品讀課文、感知不同

1、初讀挑山工説的話,談談讀懂了什麼?

2、學習挑山工和遊人的不同。

(1)上山時負重不同。

①體會沉甸甸。(播放課件)

②指導朗讀:他們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兩頭垂下幾根繩子,掛着沉甸甸的物品。

(2)上山時路線不同。

①什麼是摺尺形路線。

②動筆在書上畫一畫摺尺形路線圖。

③體會為什麼要走摺尺形路線?

(3)挑山工一個勁兒往前走,遊人走走停停。

3、引讀: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走着摺尺形的路線,不聲不響地從我們身旁走過,悄悄地走到我們前頭去了。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思、畫相結合的方法,感悟挑山工和遊人的不一樣,為下文悟理做好鋪墊。】

三、精讀課文,感悟道理

1、挑山工到底要告訴我們什麼理兒呢?請大家再讀挑山工的話,説説感受到的理兒。(全班交流)

2、理解它指的是什麼?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旨在運用知識遷移的原則,不僅讓學生理解挑山工樸素的話語,還要理解其文字背後的含義。】

四、聯繫生活、拓展昇華

1、挑山工的精神只有作者需要嗎?還有誰需要?

2、教師總結,希望大家能用挑山工的精神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教學設計旨在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將挑山工的精神內化並激勵自己前行,以達到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挑山工教案 篇7

《挑山工》的學習,老師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台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寫14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並能用語言簡單概括。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用語言簡單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課前體驗:挑點東西登十幾級台階,體驗一下生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板書課題、學生簡介對挑山工的瞭解。

多媒體展示挑山工奮力登攀的圖片,並引導學生觀察、聯想,在引發興趣的情境中,初步體驗: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往山上挑貨物,的確令人敬佩。

二、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看看自己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以開放的理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至少10人)。對認真讀書,善於動腦,能提出有創意問題的學生,及時予以表揚。

三、預習交流

1.同座相互檢查課文朗讀情況,要求正確、流利。

2.聽兩組(4人)讀課文,評價讀的情況,穿插正音。

3.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並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4.小組交流。

5.全班交流。

6.抄寫描寫挑山工外貌、衣着、神態和動作的句子。

四、學習生字

1.同桌交流識記字形並組詞。

2.彙報交流。

3.組內交流指導寫字,互評。

4.針對難點板書指導書寫。

五、初知內容

1.小組內輕聲朗讀課文。

2.説一説課文主要內容。

挑山工教案 篇8

一、教材説明

《挑山工》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挑山工登山,雖然身擔重物、走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但速度並不比遊人慢,揭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無論做什麼事,只要堅持不懈地朝着一個目標,腳踏實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課文先從泰山上的挑山工説起,提出疑問;接着通過敍述“我”的經歷解決疑問;最後講“我”從挑山工身上受到啟發。

全文包含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第一、二自然段)提出疑問:寫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但速度並不比遊人慢。第二層(第三—六自然段)親眼所見、解決疑問:用作者自己登泰山時親眼所見的事實,來證實挑山工的速度果然不慢,並在跟挑山工的談話中,通過挑山工的話來解開作者心中之“謎”,使原來的疑問找到了明確的答案。這一層是全文的重點。第三層意思(第七自然段)得到啟示:作者寫自己受到的啟發,並作畫掛在書桌邊,用以時時激勵自己。

選編本文的目的在於:1.使學生從平常小事中受到教育,瞭解做人的道理;2.培養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能力;3.訓練學生通過抓關鍵詞句理解文章內容,提高閲讀能力。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課文第二部分和理解重點句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學難點是理解挑山工的話和課文最後一句話。

二、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光溜溜、貨物、節奏、平衡、誦讀、超過、肌肉、拘束、耽誤、哲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遊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頂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是本組課文閲讀訓練的重點。

首先,要讓學生把課文讀熟,讓學生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並提出自己的疑問,或談談自己初步的看法。

其次,要注重利用插圖,強化學生對挑山工的感性認識,弄清楚挑山工是怎樣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的。可按下列步驟進行:1.學生帶着問題默讀全文,畫出挑山工登攀的語句;2.讓學生把文中描寫挑山工登攀的語句連起來讀一讀,並對照課文插圖,頭腦裏要浮現出挑山工朝着一個目標艱難地不斷地奮力登攀的形象,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登山體驗及見過的登山的畫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艱辛、執着;3.與同桌討論:挑山工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如:目標明確、吃苦耐勞、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樂觀開朗的性格)。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鼓勵學生髮表有創意的見解;4.讓學生在課文插圖下面寫幾句最想説的話,可寫描述性格的話,體現挑山工的艱辛;可寫讚美性的話,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懷等。

再次,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各小組自由選擇一句含義深刻的語句,共同討論其含着的意思。要求小組長要綜合組員的意見,不要忽略組內有創見的和不同的意見。

最後,組織小組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彙報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要鼓勵學生爭論、補充、修正、綜合,使各種看法更完整、更準確。

教師要抓住“山民的幾句樸素的話”,以山民的話為重點,在小組彙報時,突出“心悦誠服”“意味深長”兩個重點詞語,讓學生聯繫上下文再深思:“我”為什麼會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説法?“我”真心實意地佩服(“誠服”)挑山工的什麼精神?(“堅持不懈”“腳踏實地”是核心內容)挑山工的話對我們有什麼啟示?第三個問題與課文最後一句話聯繫起來,讓學生認識“我”最需要的是什麼,認識做人做事的道理。

課後“思考·練習”1要求帶着感情朗讀課文,在學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進行,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思考·練習”2是緊扣“體會句子含着的意思”這個重點訓練項目設計的。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聯繫上下文”這種方法體會兩句話中含着的意思。第一句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挑山工説的話,從遊人和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特點中,體會“快”與“慢”的關係;然後再聯繫前面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去體會他們朝着認定的目標,步步踩實,一個勁兒往前走的堅韌不拔、奮力攀登的精神。“這個理兒”就是挑山工的話所包藴的哲理。第二句可啟發學生聯繫前面挑山工的話所包藴的哲理及畫面的內容,去體會其中含着的意思。

“思考·練習”3是為了讓學生留意課文中人物描寫的方法和積累詞語。並能區分出哪些話是外貌、衣着描寫,哪些是神態、動作描寫,再抄寫下來。

四、參考資料

馮驥才當代作家。祖籍浙江慈溪,生於天津。1961年高中畢業後,當過專業籃球運動員,從事過繪畫工作。1974年任天津市工藝美術工人大學教師。1977年後在中國作家協會天津分會做專業作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著有長篇小説《義和拳》(與李定興合著)《神燈》,中篇小説《鋪花的歧路》《神鞭》《三寸金蓮》等。

泰山五嶽中的東嶽,又稱岱山、岱宗。泰山長約200公里,主峯玉皇頂海拔1524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以北。泰山突兀峻拔,雄偉壯麗。秦皇漢武等古代帝王均在此封禪,祭告天地。泰山是我國著名的山嶽公園。“旭日東昇”“晚霞西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為泰山四大奇觀。五鬆亭和回馬嶺都是泰山的遊覽點。泰山山路陡峭,車輛無法通行,山上的貨物大都靠人力運送。近來已有纜車,但仍有挑山工運送貨物于山路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gdqm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