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班社會教案找找好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找找好朋友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找找好朋友,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找找好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找找好朋友1

一、活動目標:

1、找出事物外形、顏色、功能等明顯特徵,發現相似之處,進行簡單的分類。

2、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感受獨立做事的快樂和滿足。

3、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能力。

4、通過調查、觀察、體驗、合作探究等活動,鍛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有初步的分類經驗。

2、材料準備:提供各種不同材質、不同顏色、不同樣式的小手套和小襪子;紅、綠兩個玩具筐;樂曲《找朋友》;

幼兒用書

三、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學會比較,找出物體的相同特徵。

2、活動難點:發現環境中物體、圖形的相似之處,進行初步而簡單的求同和分類。

四、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發現物體相似之處。

(1)創設問題情境。

利用娃娃家中混成一堆的小手套、小襪子的問題情境引發幼兒的關注:"小娃娃要出去玩遊戲,可是找不到一樣的襪子和手套了,誰能幫他找找呢?"

(2)找配對。

找出成雙成對的襪子、手套。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如拿出一雙襪子或手套中的一隻,請幼兒尋找另一隻。

(3)找錯誤。

創設有錯的問題情境,請幼兒找錯,觀察辨別手套、襪子的相同和不同。如:拿出兩隻不一樣的襪子,對幼兒説:"我覺得這兩種一樣,你們覺得對嗎?""你們説説它們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邊説邊指出不一樣的地方。

2、根據明顯特徵,進行簡單的求同和分類。

(1)襪子、手套送回家。

提示幼兒找一找、看一看、分一分。如:將小襪子放在紅筐裏,將小手套放在綠筐裏,在小筐上貼上相應的標誌。

(2)遊戲:找朋友幼兒聽着音樂,找找與自己某一特徵一樣的朋友。如:"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我們都是女孩子,你是我的好朋友。"或者:"我們都穿着紅色的衣服,你是我的好朋友。"

3、活動延伸:

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自始至終讓幼兒探索性發現問題,使幼兒一直處於活躍、積極的學習態度,通過遊戲化教學,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係,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幫助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快樂地學習、體驗、理解,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小班社會教案找找好朋友2

活動設計背景

做早操回來的路上,看到魚缸裏的魚兒,孩子們停下了腳步,細細的觀看,自言自語地説“魚兒的朋友是誰?”所以我就聯想到了這首《找朋友》的兒歌,它形式較比較單一,便於幼兒記憶和理解,通過學習能兒歌感知兩個事物之間存在關係,激發幼兒聯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是相互關聯的,擴散了幼兒的思維方式,特別是最後一句的問答是“鳥籠對小鳥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小鳥説:‘不對,我的朋友是森林、藍天、白雲,還有愛鳥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這是一個轉折的語句,打破了幼兒的慣性思維,引發幼兒重新思考,激發了幼兒熱愛和保護大自然的情懷。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使幼兒瞭解大自然,進而熱愛大自然,愛護鳥類。

2、情意目標:幼兒能複述兒歌內容,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技能目標:引導幼兒通過多種方法來了解大自然,從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擴展性思維的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大自然和我們生活是息息相關的。

教學難點:能夠與同伴大膽交流,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材料:茶壺、水杯,桌子、椅子,筆、紙,圍巾、手套,小鳥和鳥籠。

2.同操作材料相同的圖片5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將相應的圖片準備好,以供操作展示使用,以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和想法探索問題的方式來引發活動,靈活地調整授課內容,適當的延伸授課內容,擴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基本部分

教師以情境性的語言引入兒歌,出示水壺的圖片,展開互動。

聽,你們聽到沒有,有一對好朋友在説悄悄話,我聽到了,水壺對水杯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水杯説:“對。”

(幼兒被老師帶入了情景,專注的傾聽)

水壺對水杯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

那你們仔細看一看,想一想,有哪幾對好朋友也經常在一起,他們會説什麼呢?

幼兒1:圍巾和手套是朋友。

幼兒2:筆對紙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紙説:“對。”

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擴散性的想象,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經常在一起。(幼兒自由討論)

幼兒1:牙膏對牙刷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牙刷説:“對。”

幼兒2:太陽對天空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天空説:“對。”

在我們生活中的周圍有那麼多好朋友,小鳥也來找朋友,鳥籠對小鳥説:“我們是一對好朋友。”小鳥會説什麼呢?小鳥的朋友會是誰?(引發幼兒思考)

幼兒1:小鳥説對,因為我爺爺家的小鳥就在鳥籠裏。

幼兒2:小鳥説“不對。”因為小鳥不想在鳥籠裏,它喜歡飛。(教師:“那你認為小鳥的朋友是誰?”)

幼兒2:小鳥的朋友是天空。

幼兒3:小鳥的朋友是樹上的鳥窩。(幼兒在自由的爭論)

小鳥説:“不對,我的朋友是森林、藍天、白雲,還有愛鳥的孩子也是我的好朋友。”

三.結束部分

把圖片放到黑板上,讓幼兒來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一組一組小朋友分別操作,考驗小朋友的記憶力,觀察力和動手力。教師一定要帶領小朋友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教育孩子要xx鳥的孩子,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小鳥和我們大家的家園,這樣,小鳥也會是我們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教師提供給幼兒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和動手動腦的機會,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以物品擬人化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動力。但幼兒對水壺、水杯等較感興趣,兩種事物之間存在什麼聯繫,對筆、紙、圍巾、手套不是很感興趣,我應該考慮到這個問題,準備一些較有新意的想法,激發幼兒的興趣。在學習兒歌內容中利用圖片加深幼兒的理解。在最後一段中以全球最關心的問題,環境保護為切入點,大自然是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大家一起行動起來保護大自然,同時句式的改變,拓展了幼兒的思維,並把語言的發展與時代的要求緊密結合,收集一些資料反映環境的已經遭到了破壞,讓幼兒深入的瞭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擴展了幼兒的知識範疇,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形成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的習慣。

小班社會教案找找好朋友3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認識自己的標記圖,難點是鼓勵幼兒大膽用普通話地説出毛巾、杯子的名稱,並能學説一句簡單的話“這是我的××。”

活動目標:

1、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標記圖、知道自己放毛巾、杯子的地方。

2、學習用普通話説出毛巾、杯子的名稱,並能學説一句簡單的話“這是我的××”。

3、教育幼兒講衞生、不亂用他人物品。

活動準備:

1、各種小動物形象標記圖,每人兩張(同樣的)

2、錄音機、磁帶(內錄“找朋友”音樂)

3、教師在貼標記圖處點一圓點,作為貼標記圖的位置。

活動過程:

一、認識標記圖

1、老師出示標記圖,請幼兒從中選一種動物做朋友(兩張)。老師説:“每個小朋友都找到一個小動物做朋友,告訴大家誰是你的好朋友?”請幾個幼兒舉圖説一説,並讓同組的幼兒互相看看、説説:“這是××,它是我的好朋友。”老師巡迴幫助指導。

2、分組遊戲:每人將標記放在桌子的中間,幼兒一邊繞本組桌子一邊隨音樂唱“找找找,找朋友,找到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歌唱完,每人找到自己的標記圖。(玩兩遍)。

二、確定毛巾、杯子位置

1、出示毛巾,問幼兒:“這是一塊什麼?毛巾有什麼作用”,(啟發幼兒説出:能擦手,能洗臉等)。

2、出示杯子,問幼兒:“這是一隻什麼,杯子有什麼用?”(啟發幼兒講出:可以喝水、喝牛奶等)

3、老師提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塊毛巾,一隻杯子,放在一起隨便拿用很不衞生,容易染病。誰有好辦法讓小朋友找到自己的毛巾、杯子?”(啟發幼兒説出把好朋友貼在旁邊作標記。)

4、請幼兒把兩張杯子標記圖分別貼在毛巾、杯子旁的圓點處。

5、請幾位幼兒説説自己的毛巾、杯子在哪裏?把好朋友貼在哪裏?並指給大家看。問和這些幼兒同組的小朋友,他説的對不對。

6、幼兒手指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説出:“這是我的毛巾”,“這是我的杯子”。

三、小結:以後小朋友要用毛巾、要喝水,就到你自己的好朋友這裏來。找好朋友時,注意要仔細看清楚,不要找錯了,要用自己的毛巾和杯子。

活動延伸:

遊戲活動。如“快快找到好朋友”。遊戲時比比誰最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在毛巾處,也可在杯子處。)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日常生活談話、請幼兒説説自己的動物朋友喜歡吃什麼,長得什麼樣等。

家園配合:

1、讓幼兒從動物標記圖中找到自己的動物朋友,並帶回家放在自己的毛巾、杯子處。

2、請家長向孩子介紹“動物朋友”的習慣或特徵。

3、在“家園聯繫欄”內談毛巾分杯杯必要性。

4、要求幼兒在家裏也能做到分巾、分杯。

創新教學方法與策略:

改變過去老師先貼好標記圖再按座位等順序分配給幼兒,然後教其認識的做法。採取“自選―練習―尋找”的方法,讓幼兒有更多的自主權。這種尊重幼兒的方法,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主動性,並使幼兒儘快熟悉了周圍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wlq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