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

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

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1

活動目標

1、初步探究發現桔子的特徵及桔子製品。

2、嘗試製作桔子製品,並對製作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實物桔子若干,榨汁機一台,杯子、吸管若干。

2、封閉的盒子一個(只可以一隻小手伸進去),裏面放一個桔子。

3、幼兒瞭解許多種水果的形狀及吃法。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1)第一次猜想:有一種圓圓的水果,它是誰?

讓孩子們將自己平時所認識的水果在頭腦中過濾一遍。

(2)第二次猜想,在第一次的基礎上縮小範圍 :有一種水果圓圓的,要剝開皮才能吃。

讓孩子們運用篩選和排除的方法努力去探訪答案。

2、動腦筋,想辦法

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封閉的盒子,只有一隻小手可以伸進去,要求在不用眼睛看的情況下,自己想辦法去獲得答案。(可以用鼻子聞、用手摸等)

3、玩一玩, 發現祕密

(1)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玩。(滾着玩、拋着玩、掛起來當繡球、當小丑的鼻子等等)

(2)幼兒討論:桔子可以怎樣吃。(剝開皮就吃、做成冰糖葫蘆、做成桔子罐頭、榨汁等等)

(3)幼兒討論:桔子皮有用嗎?(洗淨曬乾可以象茶葉一樣存放和衝飲,可做成糖桔絲、糖桔丁、桔皮醬、桔皮香、燒粥時放幾片桔子皮有開胃作用、燒肉或燒排骨時也放幾片,味道更美且不油膩)

4、做一做,嘗一嘗

老師和幼兒共同榨汁,並嘗一嘗其味道。

延伸:

1、做一做冰糖葫蘆、桔子罐頭。

2、將桔子皮洗淨曬乾備用。

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不斷地探索中感知空氣的存在、壓力、作用等,並在活動中滲透環保意識。

2、鼓勵幼兒質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培養幼兒嚴謹的科學態度,並在活動中讓他們推理、判斷,表達探索方法。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大水盆每組一個。

2、吸管、毛線、透明膠、塑料袋、泥工板

3、塑料杯、玻璃杯、火柴、蠟燭

活動過程:

㈠集中活動談話:空氣在那裏?

1、引題:老師出示透明塑料袋,請幼兒説説裏面有什麼?(幼兒回答:什麼也沒有)。老師把塑料袋隨意一裝,捏緊問幼兒?"鼓鼓的塑料袋裏有什麼?"(請幼兒回答並感知)。

2、引導:如果塑料袋裏沒有東西為什麼鼓鼓的?按不下去,裏面到底有什麼呢?為什麼有東西,我們看不見呢?塑料袋裏到底有什麼?

3、遊戲:找空氣

⑴老師:空氣看不見摸不着,就象一個隱身娃娃,在和小朋友們捉迷藏,它到底躲在哪裏?請小朋友們找一找。

⑵老師提出遊戲任務:用塑料袋裝空氣,並説説在哪裏找到的。

⑶幼兒遊戲

⑷交流發現,老師小結:"到處都有空氣。"

㈡分組探索:

1、老師:空氣到處都有,空氣還有許多祕密,誰知道?

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東西,有氣球、瓶子、杯子、手帕等等,我們一起動手找空氣有什麼祕密,好嗎?

2、分組探索:

⑴幼兒按意願自由分成二組,選擇喜歡的材料探索,説一説自己怎麼玩的,發現了什麼,把自己的發現記下來,等一下告訴小朋友和老師。

A組:提供蠟燭、玻璃杯、火柴、手帕、泥工板,

遊戲:《不吹自滅》、《泡泡出來了》、《不濕的手帕》

B組:提供毛線、吸管、氣球

遊戲:《氣球火箭》

⑵幼兒分組探索空氣的存在、作用。空氣動力等特性,可互相交流發現,由老師記錄。

⑶幼兒交換遊戲

鼓勵幼兒大膽發現問題,思考討論找出解決的辦法,鼓勵幼兒質疑,發現不同問題。

㈢幼兒交流發現,老師小結:

空氣無處不在,它有動力、壓力,幫助人們做許多事,人和動植物都離不開空氣。

活動反思:

《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於發現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積累經驗,並運用於新的學習活動,形成受益終身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葉子的主要特徵(葉脈、葉片、葉柄等),初步瞭解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2、能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葉子產生探究的興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家長事先和幼兒找一找關於葉子的資料,豐富幼兒的經驗。

材料準備:製作《各種各樣的葉子》PPT;各種各樣的葉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兩盆一樣的植物、記錄表。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葉子的主要特徵,初步瞭解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

難點:用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大樹的葉子。

1、觀察大樹的葉子

師:看!畫面上有棵大樹,這棵大樹上長滿了葉子,請你仔細的觀察一下這些葉子是什麼樣子的?

幼:綠綠的、葉子上面有一條一條的線。

2、師:這些葉子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呢?(葉脈、葉片、葉柄)這些樹葉都長在大樹的什麼地方?

幼1:葉子上有像樹枝一樣的小棒。

幼2:有的葉子長在樹枝上,有的長在樹幹上。

師:高高的大樹上長滿了葉子,這些葉子都長在大樹的樹枝樹幹上,雖然它們長得大小不一樣,但它們都是由葉脈、葉片、葉柄組成的。

(評析:樹葉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幫助幼兒清晰的觀察到樹葉的樣子,從而打開了幼兒的思維,也為下一個模仿環節做較好的鋪墊。)

二、觀察各種各樣的葉子,用身體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1、師:那除了大樹有葉子,還有什麼植物也有葉子呢?(幼兒交流討論)

幼1:花上面有葉子,小草上也有。

幼2:蘋果樹上有葉子。

幼3:芹菜上有葉子。

2、展示幼兒採集來的各種各樣葉子。

師:原來我們身邊各種各樣的植物都長着葉子,我們一起來觀察桌子上的的這些葉子,看看它們一樣嗎?它們長的什麼樣?像什麼?

幼1:它們不一樣,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黃色的。

幼2:這個葉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這個葉子小小的,有一點圓圓的像小葡萄。

師:你還知道有哪些植物的葉子長得很特別?(出示楓葉、杏葉)它們的特別之處在哪裏?

幼1:這個是楓葉,它的葉子分成好幾瓣,每個頭都是尖尖的。

幼2:這個杏葉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時候是紅色的,有的時候是黃色的,顏色會變的。

3、用身體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師:你們認識了這麼多種葉子,那你知道這些葉子是怎麼長大的嗎?(播放PPT中葉子生長的視頻)請你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它的生長過程。(幼兒分散均勻,用身體動作模仿葉子的生長過程)

(評析:通過觀察實物葉子和PPT中的葉子,豐富了幼兒的相關經驗,在觀看葉子的生長視頻時瞭解了葉子在植物生長過程中的作用,用身體動作表現葉子的生長過程,這給整個活動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過程中不僅用肢體動作表現了葉子的生長過程,更是表現了不同葉子的形態。)

三、多種形式瞭解葉子的多樣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師:葉子慢慢長大後都有不同的作用,我這裏還有一些特殊的葉子請你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説説這些葉子都有什麼用?(可以食用)

幼1:這個是白菜的葉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這個是青菜的葉子。

2、師:原來葉子還可以讓我們人類食用,那它還可以做成什麼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葉子製成的中藥藥材圖片)我們平日裏生病了會用到一些中藥,這些給我們人類治病的藥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葉子做成的。

(評析:本環節通過聯繫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在看一看、想一想、説一説中發現葉子的多樣性,從而引發幼兒的探究興趣,拓展幼兒的各種思維,豐富幼兒的知識面,也為幼兒的.自主發展開渠。)

四、集體實驗觀察討論葉子的作用。

1、師:葉子的用處可真多,那植物為什麼要長葉子呢?葉子對植物的生長有什麼用處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實驗。

幼1:它不長葉子就很難看。

2、出示兩盆一樣的植物和記錄表

師:這裏有兩盆一樣的植物,我們把其中一盆植物的葉子剪除,放置一邊,然後過兩天我們再來看一看這兩盆植物的變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葉子和以前有什麼區別,最後把它們記錄下來。

五、延伸活動:

引導幼兒每天觀察植物的變化,並將變化記錄下來。

(評析:本環節通過一個小實驗讓幼兒發現葉子在植物生長中的重要性,激發了幼兒的繼續探究的興趣,從而也進一步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

教學反思

《綱要》中的科學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可見科學領域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保持孩子們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強調幼兒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對探索的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

1、熟悉的材料

來自生活中常見的葉子成了孩子們探尋的主角,“葉子是由什麼組成的?”“葉子可以吃嗎?”在活動中,通過為幼兒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葉子讓幼兒去感知、去探索,從而發現了葉子的祕密,因為它是孩子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自然而然成為了孩子們最樂意探尋的目標,活動中多媒體的運用使科學活動增色不少,藉助現代教育媒體拓展幼兒思維,通過圖片、視頻的展示,孩子們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了各種各樣的葉子,他們對整個活動充滿了興趣。

2、真實的體驗

實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圖片展示,給了孩子們更直接的經驗,在平日裏孩子們都有食用過各種葉子,也都會有相關的經驗和體驗,活動中孩子們通過用手、胳膊等動作表現各種葉子,感受各種葉子的生長過程,在看、聞、摸中感知葉子的多樣性,在最後環節和延伸活動中,通過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輔助材料,讓幼兒在看一看、想一想中發現這些葉子的作用和變化,因為他們是直接參與者,所以能獲得了最真實的體驗。

中班科學教案桔子的祕密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氣體。

2、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理,培養幼兒發現事物、探索事物的習慣。在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空氣的存在和重要性。

3、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初步瞭解空氣污染的情況及其危害性,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難點: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培養幼兒關心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氣球、白色塑料袋、玻璃杯、紙、一盆水、蠟燭、打火機

2、自制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導入:氣球導入

教師出示氣球,請一位小朋友來把氣球吹起來。小朋友們現在看一下氣球鼓起來了,那哪位小朋友知道氣球裏面是什麼呀?(空氣)下面老師就和小朋友們一起看一看空氣的祕密。

(二)展開

1、實驗一:

杯子裏面放進去了一張紙,把杯子放進水裏紙卻不濕,為什麼?

老師找一位小朋友再將玻璃杯口傾斜,出現了氣泡,為什麼?

2、實驗二

教師把蠟燭點燃,然後找一位小朋友用玻璃杯把蠟燭罩上,看蠟燭怎麼了?並討論蠟燭為什麼會滅。

得出結論:火的燃燒需要空氣。

3、用各種感官感知空氣

教師用塑料袋變個魔術,讓塑料袋鼓起來,並討論鼓鼓的塑料袋裏有什麼?

請幼兒看一看塑料袋裏的空氣,摸一摸、聞一聞身體周圍的空氣,讓幼兒自主討論空氣是什麼樣的。

小結:空氣是看不見的、摸不着的、沒有顏色、沒有味道的。

4、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請幼兒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再請幼兒深呼吸,問幼兒有什麼感覺?為什麼?

小結:人離不開空氣,沒有空氣,人會死的,動物也一樣。

5、播放課件

討論:剛才我們看到了很多污染的空氣的事,這些事對人類有什麼危害?

小結:如果我們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得感冒、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對我們身體危害很大。

6、懂得保護我們的空氣

教師:小朋友們平時的時候要怎麼減少空氣污染,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呢?

小結:種植花草樹木、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不隨便亂扔垃圾、讓爸爸媽媽少開車、不要騎摩托車等等。

7、結束

鼓勵幼兒爭當“環保小衞士”,制止那些污染空氣的行為,讓空氣變得更潔淨。

(三)活動延伸

教師:現在每人拿一個塑料袋,咱們到外面找空氣去!(讓幼兒繼續玩塑料袋裝空氣的遊戲,以鞏固對空氣的認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37vwkw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