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飛檐走壁的虎將教案

飛檐走壁的虎將教案

教學目標

飛檐走壁的虎將教案

1. 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壁虎的特點及生活習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好。

3. 揣摩作者的寫作方法,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一、以題激趣,整體感知

1. 板書課題,齊讀。

2. 讀完這個題目,你瞭解到什麼?

3. 想知道這虎將是誰?它到底“虎”在哪兒?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1.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注意“蠅”、“蠍”、“縱”、“卒”的讀音。

2. 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讀準確、流利。

3. 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每段介紹了壁虎哪方面的知識?結合課後第一題用一個詞語概括。

4. 交流,板書。

三、細讀課文,瞭解特點

1. 齊讀第一段,用書上的一個詞概括一下它的樣子(虎將)。想象着它的樣子,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它的`平凡樣兒。一個“但”字,讓事情發生轉折,這個看似平凡的動物卻有着撼人的虎勁。

2. 它的“虎”勁表現在哪些地方?請自讀課文,思考:運用學過的批註法在文中批註。

3. 請學生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一處,並相機讀那一段,品那一段。

(1)第二段哪些詞語最能反映它的虎氣?理解“出其不意”的意思,感受他的快與機靈。體會“吞食”“百發百中”,感受它捕蟲的厲害。

(2)第三段: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它的“虎威”,讀後注重評價,在評價中加深感受。

(3)第四段:這裏作者用具體的數據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胃口之大。

(4)它還有哪些本領呢?用引讀的方式理解五、六段。相機完成課後第二題。

(5)壁虎也有靜的時候,請學生自讀後兩段,用自己的話介紹一下它的這兩項特點。全班讀這兩段。

參考資料

☆爬牆捕蟲話壁虎

壁虎在牆角捉蚊子,一條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它掙斷尾巴逃走後,到處借尾巴沒有借到,可是它自己卻長出了一條新尾巴。壁虎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壁虎的身體可分為頭、頸、尾、四肢、軀幹5部分,全身長着鱗片。壁虎有頸,所以頭能夠轉動,比蛙靈活。它有比蛙強壯的四肢,依靠四肢、腹部、尾部的彎曲擺動,貼地爬行。它的腳趾粗大,趾下的皮膚形成許多橫褶,起吸盤作用,因此能在牆壁上爬行而不掉下來。它的身上長着鱗片,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壁虎的這些外形特徵,能使它在乾燥的環境中生活。

壁虎有捕捉蟲子的本領。晚上,壁虎爬在牆壁上,靜靜地一動也不動,像貼着的一塊水泥。落在牆上的飛蟲在身旁來回爬着,它卻裝着沒有看見似的,等聚集在身邊的蚊子等飛蟲多起來,有的竟自己送到它的嘴邊時,它才用極快的動作把脖子一伸,把它們吃掉,然後又極快地縮回去。有時候壁虎的頭靈活地轉動着,朝四處看。它看見較大的飛蟲落在牆上,就用最快的速度爬過去,在距離飛蟲尺把遠的地方忽然停下來,然後慢慢地向前爬,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它在移動。過了好久,壁虎才爬到飛蟲跟前,猛地一躥,把飛蟲吞吃掉,接着又朝另一條飛蟲爬去。由於壁虎吃蚊子、蒼蠅、飛蛾等害蟲,我們應該保護它。

當壁虎的尾巴被敵害捉住時,它能夠立刻折斷。折斷的尾巴還能擺動一段時間,壁虎以此分散敵害的注意而乘機逃走。壁虎斷尾後,能再長出來。

壁虎在牆壁和櫥櫃背後以及其他隱蔽的地方產卵,每次產卵3~4粒,卵的外面有卵殼。它的身體外面覆蓋着鱗片,用肚皮貼地爬行,屬爬行動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p8wj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