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 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 教學設計(人教版九年級上冊)

《聞一多先生的説和做》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名人單元,課文的事蹟生動感人,廣為流傳。初一學生,正處於 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時期,應對他們進行理想教育,幫助他們確立人生目標 並擁有堅定的信念。學習本文可以讓學生認識到聞一多先生偉大的人格魅力, 以此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堅定自己的人生信念。 本文語言優美,語句精煉,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適合初一學生閲讀,教學 時應加強朗讀,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並在薰陶感染 中培養中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

學情分析

初一學生已經有初步的閲讀能力,可以通過預習領會課文內容,把握課文 大意。但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方法,攝入的信息量比較狹 窄,不能主動地、積極地合作探究學習。個別學生對語文缺乏興趣,依賴性較 強,學習較為被動。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通過朗讀, 理清課文結構, 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品味重點語句中的關鍵詞語,探究語句的內涵,體會語句飽含的感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質疑、互動合作、開展小組討論、信息整理歸 納的方法進行探究性學習。 自主蒐集、整理、交流課文有關的背景資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聞一多嚴謹、謙遜的治學態度,言行一致的做 人原則,建全自己的人格,做一個正直的人。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表達方式的運用及其作用,以及如何精選典型事例。

教學難點:品味生動形象的語言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瞭解

聞一多

 

 

重點研讀第一部分,賞析生動形象,精煉含蓄的語言。

課外拓展

聞一多(1899-1946) 1922 年赴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學習,後來研 究文學。1925 年回國,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詩集有《紅燭》 《死水》 ,表現出深沉的愛國激情。1943 年後,目睹蔣介石反動政府的腐 敗,奮然而起,積極參加反對獨裁、爭取民主的鬥爭。“一二一”慘案發 生後,他更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最後獻出寶貴的生命。集詩人、 學者、民主戰士“三重人格”於一身。郭沫若稱其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1 先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再講一講喜歡的理由。 (教師大 力鼓勵,引導,賞識評價) 2 學生圈點勾畫提出不懂的句子或詞語,討論解決。 3 教師提出如下句子或詞語讓學生討論: (説説下列句子的含義,注意其 中畫線部分的意思。 )

1. 學習本文後,聞一多的説和做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實,古人也認 為説和做對做人來説是很重要的,你能説出稱讚“説”或“做”的詞 語嗎? 一言九鼎 一諾千金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言出必行 言必行,行必果等 2. 聞一多先生的事蹟很多,試為本文補充一兩個事例 請你為自己寫一句有關説和做的座右銘。

 作為革命家的聞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麼? 明確:起稿政治傳單、羣眾大會演説、參加遊行示威 目的:爭取民主

 

 

 

 讓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再講一講喜歡的理由。(討論)

感悟聞一多先生作為卓越學者的精彩語言 和作為大勇的革命家的風範。

 瞭解聞一多

 

 

 

賞析生動形象,精煉含蓄的語言。

課外拓展:感悟聞一多先生作為卓越學者的精彩語言 和作為大勇的革命家的風範。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聞一多先生的            説和做   

        卓越的學者            做了再説,做了不説

      大勇的革命烈士        “説”了就“做”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 整個教學進程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者交錯使用, 融會貫通,滲透到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學生在自主的基礎上進行合作, 合作的同時又展開了探究。比如第三個環節中的拓展延伸“請你為自己寫 一句有關説和做的座右銘” ,先讓學生寫即是自主,後讓學生交流,交流 的過程中又啟發了思考,本身又是一種探究。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取 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課堂氣氛活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大膽參與課堂教學,使學 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能夠充分發揮老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 在探究學習中開展小組合作交流,實現共同達標。

 3. 課堂結構緊湊,能夠結合教材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 既使學生掌握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的情感。

教學反思

朗讀的效果較好,通過朗讀,讓學生很好的把握了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本文語言生動形象,精練含蓄,富於感情和音樂美。但對於初一的學生來 説,把握起來難度較大,所以本課設計了圈點批註的環節,讓學生自己去 感悟、品味,並通過討論、交流來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同時為學生留出 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和感受自己獨到的閲讀體驗的空間,有利於學生自主探 究,體現個性化閲讀。 在拓展延伸部分,安排了一道將課文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繫的討論題,目 的是鍛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學生髮言比想象中的還要踴 躍,不斷有新的亮點產生,把這堂課的氣氛推向高潮,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吳明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kyj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