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內經 >

《內經》外治12法

《內經》外治12法

《內經》治法豐富,概言之,可分為內治法和外治法兩大類。外治法種類繁多,如鍼灸、推拿、砭石等。《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古人早就感歎病雜術稀,況且有些臨牀診療技法隨着時代變遷而沉寂,外治諸法尤其如此。因此,有必要將中醫外治法進行充分挖掘整理。

《內經》外治法大體可分為藥物外治法、器械外治法和手法外治法。鍼灸屬於器械外治法,《內經》時期的鍼灸體系已基本成型;推拿屬於手法外治法,在現代臨牀中亦得到廣泛運用;而其他外治法則在外治理論及臨證方面相對不足。故本文所言《內經》外治法將不述及鍼灸、推拿。《內經》共載有12種外治法,藥物外治法7種,器械外治法5種。

《內經》中所載藥物外治法包括塗、熨、漬、浴、薰、吹耳、取嚏共7種。外治藥物既有固態劑型,又有非固態劑型;塗、熨之藥為固態劑型,漬、浴為藥液,薰法取藥之煙、汽,吹耳、取嚏之藥屬散劑。

塗法

《內經》記載,塗熨馬膏治療足陽明經筋拘急諸症,白酒、桂末塗治筋緩之症,塗抹豕膏治療米疽。全文共有2處記載,如下所述:

《靈樞·經筋》:“足陽明之筋……治之以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塗其緩者……以膏熨急頰。”此段引文明確指出“膏”具有緩解拘攣之功。《類經·十二經筋痺刺》:“馬膏,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潤,能養筋治痺,故可以膏其急者。”《太素·經筋》則從五行角度説明馬膏緩急之用:“馬為金畜,克木筋也,故馬膏療筋急病也。”熨,即將藥物加熱塗敷或貼烤患處,較塗法多温通之效。故膏熨借其温通之力治療面頰拘急,其效自捷。白酒和桂末塗於面肌遲緩一側,取兩者温通之效。

《靈樞·癰疽》:“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醫宗金鑑·腋疽》指出米疽病機為“肝、脾二經憂思恚怒,氣結血滯。”《內經知要·病能》釋:“砭石欲細者,恐傷肉也,欲長者,用在深也,故宜疏不宜密。勿裹之者,欲其氣疏泄也。豕膏者,即豬油煎當歸以蠟收者也。”即先以砭石疏通氣血,繼塗豕膏以濡潤。

熨法

《內經》中熨法記載甚細,有藥熨、膏熨、湯熨之分,其中又以藥熨記載最詳;膏熨上文已述,不再贅述。此外,熨法還常與其他臨牀技法聯合運用,《內經》中載有熨刺和熨引兩種。與現代熨法比較,《內經》熨法缺少摩法操作。

藥熨

藥熨,即用藥物温熨患處。《內經》中用於治療寒痺及骨病。全文共有2處記載,如下所述:

《靈樞·壽夭剛柔》:“刺寒痺內熱奈何……刺大人者,以藥熨之。”原文隨後還詳載製備藥熨的材料、流程以及注意事項。《內經素問吳注》:“藥熨者,以藥之辛熱者熨其處也。”説明熨藥辛熱之性,即藥熨具有温通之功。寒痺者,寒氣較盛,其治宜温,故辛熱之藥可熨治寒痺。此外,據“熨寒痺所刺之處”“每刺必熨”可知,寒痺治法為熨刺結合,先刺後熨。《內經》記載熨刺的'其餘篇章均出現在本篇之後,故熨刺為藥熨和刺法的可能性較大。

《素問·調經論》:“病在骨,焠針藥熨。”《類經·陰陽虛實寒熱隨而刺之》:“病在骨者其氣深,故必淬針刺之,及用辛熱之藥熨而散之。”同取藥熨温通之力。

湯熨

湯熨,即用熱水或熱藥汁裝在容器內貼於患處。《內經》中用於治療痺證。全文有1處記載,如下所述:

《素問·玉機真髒論》:“今風寒客於人……或痺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邪居肌表,衞氣不和則不仁,故先湯熨通表,後灸刺以除寒痺。

熨刺

熨刺指針刺和熨法。《內經》中用於治療痺證、厥病、癰、上寒下熱。全文共有6處記載,2處分別在藥熨和湯熨療痺中已作説明,不再贅述。熨刺又有先熨後刺和先刺後熨之分,如下所述:

《靈樞·周痺》:“故刺痺者,必先……熨而通之。”此處治痺先熨後刺。

《靈樞·刺節真邪》:“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後……刺而平之。”厥有寒熱之分,熨以温通取效,故此厥當為寒厥。《素問·厥論》:“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熨法即通過温通陽氣,理經通脈,繼以針刺調氣行血而治厥。

《靈樞·上膈》:“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微按其癰,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癰乃潰。”此癰之病機為膈下邪盛,內聚為癰,熨刺之後,氣温於內,邪氣衰而癰潰。

《靈樞·刺節真邪》:“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類經·解結推引》認為“上寒下熱”因於“陽虛於上而實於下”。已刺而熨,上下温通則愈。

熨引

熨引,即熱熨與導引。《類經·五方病治不同》:“導引,謂搖筋骨,動肢節,以行氣血也。”熨可温通,導引舒筋骨行氣血。《內經》記載熨引可治筋病。全文共有2處記載,如下所述:

《靈樞·經筋》:“足少陰之筋……病在此者主癇瘈及痙,在外者不能俯,在內者不能仰……在內者熨引飲藥。”內為陰,“在內者”即足少陰經筋病在腹陰部。《類經·十二經筋痺刺》:“熨引所以舒筋,飲藥所以養血。”

《素問·血氣形志》:“病生於筋,治之以熨引。”

漬法

漬,即浸潤,浸泡。《內經》中漬法可散表寒邪氣,調和營衞氣血。全文共有3處記載,如下所述: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少陽之政奈何……故歲宜鹹辛宜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類經·六十年運氣病治之紀》:“漬之發之,所以去腠理之邪也。”此為總論漬法可去肌腠邪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有邪”即表邪,湯浴可散。正如《聖濟總錄·漬浴》所載:“蓋邪之傷人,初在肌表,當以汗解……借湯浴,疏其汗孔,宣導外邪,乃可以汗。”

《素問·五常政大論》:“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病在中而不實不堅,且聚且散……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西北氣寒,肌腠緊密以禦寒,久則陽氣內鬱,故以湯液浸漬通陽達表。病在中,無常形,當為氣亂,湯漬通經而和內外。《類經·病之中外治有先後》:“行水漬之,通其經也。”

浴法

浴,即用藥煎水洗患部或全身。《內經》中用於治療脾風、五疫。全文共有2處記載,如下所述:

《素問·玉機真髒論》:“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類經·風傳五臟》記載,按、藥、浴法可“解其表裏之風熱”。

《素問·刺法論》:“五疫之至……於雨水日後,三浴以藥泄汗。”即藥浴使得邪隨汗出。

《説文解字》:“浴,灑身也”,即淋灑於身,以藥液淋灑或沖洗患部,非浸於其中,與藥液接觸時長較短;而“漬”是指將患處浸泡在藥液中,其時較久。可見,“漬”與“浴”含義有明顯差別。故將“漬”譯為“藥物湯液洗浴”恐有不妥。

薰法

薰法分煙燻和蒸氣薰兩種。薰法是利用藥力與熱能作用於肌膚患處、穴位及周身,使腠理疏通,氣血流暢,調整臟腑機能,温通營衞經絡而達到治病目的。《內經》雖無薰法之名,卻有煙燻和蒸汽薰之實。

煙燻法

《內經》中煙燻法用治上述足陽明筋脈拘急諸症。全文共有1處記載,如下所述:

《靈樞·經筋》:“足陽明之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醫述·方藥備考》載生桑灰“性鋭力足,通節竅,祛風痺”。此法以温通取效,復藉生桑灰之煙以增效。

蒸汽薰法

《內經》中蒸汽薰法用於治療敗疵。全文共有1處記載,如下所述:

《靈樞·癰疽》:“發於脅,名曰敗疵。敗疵者女子之病也……坐於釜上,令汗出至足已。”敗疵即發於脅部癰疽,因於肝鬱氣滯,蒸汽薰至汗出則鬱氣宣達而愈。

吹耳法

《內經》中吹耳法為治療屍厥手段之一。全文共有1處記載,如下所述:

《素問·繆刺論》:“屍厥……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類經·繆刺巨刺》指出吹耳法可“温助五絡,氣可復通也”。五絡指“手足少陰、太陰和足陽明之絡”,此五絡聚於耳中。邪客於此,五絡竭絕而發屍厥。

取嚏法

《內經》中取嚏法可用於治療呃逆。全文共有1處記載,如下所述:

《靈樞·雜病》:“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類經·刺諸病諸痛》指出:“噦,呃逆也……嚏則氣達而噦可已。”

器械外治法

《內經》所載器械外治法較多,包括砭石、牽引、放腹水、結紮、截趾共5種。外治器械明確載有砭石、桑鈎和筩針3種,結紮和截趾僅記載“束”“斬”之名,無相關器械記載。

標籤: 內經 外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neijing/j9jwd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