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佛學經文 >內經 >

《內經圖》練精化氣(小週天功)

《內經圖》練精化氣(小週天功)

內丹術中認為,人到成年,由於物慾耗損,先天之精已不足,必須用先天元氣温煦它,使之充實起來,重返先天精氣,這就是煉精化氣的內容和目的。由於這步功法是要使內氣沿督、任二脈的經絡路線在人體內作周流運行,故又稱小週天(這是對煉氣化神的大周天相對而言的)。

按丹書上説,完成這步功法就可以防病治病。

(一)小週天概説 1.周天與小週天

周天是古代天文學的術語,是觀測者眼睛所看到的天體上的大圓周。這大圓周稱為大圈,又稱黃道。黃道劃為360度,在其兩側的8度內即為黃道帶,佈列各星宿,並在其上運行。所以孔穎達《禮記?月令篇疏》中説:“凡二十八宿及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為一週天”。

內丹術中的煉精化氣,即是指內氣的感覺,從下丹田循督脈、任脈回至下丹田作循環走動,在此也借用了這個周天的名詞。正如《天仙正理》上説的:“小週天雲者,言取象於子、醜、寅十二時,如週一日之天地也”。

由於煉精化氣的內氣感覺只走督、任兩脈,而第二階段的煉氣化神要通達奇經八脈,所以稱前者為小週天,後者為大周天。

2.任督與奇經八脈

祖國醫學經絡學説,人身有正經十二條,奇經八條。八條奇經脈就是: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它們與內丹功夫有密切關係,因此明代李時珍著《奇經八脈考》加以論述。他指出:”八脈散在羣書者,略而不悉。醫不知此,罔探病機;仙(指長壽者)不知此,難安爐鼎(即不知丹田所在)。時珍不敏,參考諸説,萃集於左,以備仙、醫者籤蹄之用雲。”

至於奇經八脈的重要性,李時珍引託名張紫陽的《八脈經》中的話説:“……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而要打通八脈,首先要打開任、督兩脈。李時珍又指出:“任、督兩脈,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陽火陰符升降之道,坎離水火交媾之鄉……。”俞琰注《參同契》雲:“人身血氣,往來循環,晝夜不停,醫書有任、督,人能通此兩脈,則百脈皆通。”《黃庭經》言:“皆在心內運天經,晝夜存之,自長生。天經乃吾身之黃道,呼吸往來於此也。鹿運尾閭,能通督脈,龜納鼻息,能通任脈,故兩脈皆長壽。此數説皆丹家河車妙旨也。”據上所説,黃道、天經、河車都是任督脈這一循環的代名詞;因為人在後天,這條路線中斷了,所以要打通之,以求得長壽。

通了任督脈,其他六脈,乃至十二條正經都能隨之而通。固為根據經絡理淪,任督脈不但與其他各經脈都相溝通,而且“督脈起於會陰,循背行於身之後,為陽脈之總督,故曰陽脈之海,任脈起於會陰,循腹而行於身之前,為陰脈之承任,故曰陰脈之海。”所以任督脈一為統率全身諸陽脈,一為妊養全身之陰脈,都居主導地位。

3.小週天(子午周天)

宋代肖紫虛《金丹大成集》上説:“問曰:何謂子午?答曰:子午乃天地之中,在天為日月,在人為心腎,在時為子午,在卦為坎離,在方位為南北。”

根據後天八卦圖,子午與坎離相配合,而小週天正是採取坎離(心腎)交媾的方法進行鍛鍊,因此小週天也稱子午周天。

(二)煉精化氣功法

煉精化氣即小週天的功法,總的稱為“百日築基”。至於具體如何做,一般都是借物比喻,以致聞如射春燈謎,如墜五里霧。但總的來説,可以分為6個步驟,即煉已、調藥、產藥、採藥、封爐、煉藥。其簡要過程是:擺好姿勢,排除雜念,讓形神安靜,集中注意,即為煉己。然後一念歸中,凝神入氣穴,緩緩調息人細,引短令長,以後天呼吸接先天氣穴(丹田),這就是調藥。由於神返身中氣自回,這時散失在外的氣,即得重返於氣穴,而當靜極之時,正有動機,於恍惚杳冥之中,覺丹田氣動,這時是產藥。氣機即已發動,即為先天之精,並將可能變為後天交媾之精,練功者此時運用撮、抵、閉、吸四字訣,以火*金行,就是採藥。繼續用武火烹煉,就是封爐。而後使意氣相依,以意下引至尾閭,由尾閭、夾脊而上泥丸,此時進陽火;再使其由泥丸而前經絳宮復歸於氣穴,行退陰符,這就是借後天呼吸之文火,以烹煉藥物。

所説築基,就是指上述這段功夫,意謂可為後兩段功夫打下基礎。而“百日”者,乃是喻言,只是説這步功夫在整個三步功夫中相對較短而已。下面分述六步功法。

1.煉己

煉己是內丹術中最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功夫,也是整個大小週天過程中不可須臾棄離的功夫。

“煉”是從內丹術的角度要求排除外界的聯繫與愛好,要一心下苦功夫。按照《周易》十個天干所代表的含意,“己”納離卦,而離卦在人身為心,故“己”即指人心,即念頭。所以清?柳華陽《金仙證論》上説:“己即我心中之念耳。”可見煉已這部功夫,指的就是如何集中注意,排除雜念,所以又稱為修心、煉性。與煉己有關的.三個問題如下:

(1)煉己與念頭

煉已就是要求排除雜念,把念頭集中在練功上,也叫正念、真意。在程度上來説,真意較正念更為安靜,更為集中。所以內丹術中稱它為“土”,又稱“黃婆”,是媒介。凡建立不起真意者,就難以練功。

練功中的雜念稱為散亂,在丹書中還常用“心猿意馬”來形容。心猿就是心思雜亂,如在跳擲遊戲的猿猴;意馬是説意神不定,猶如狂奔飛馳的野馬。煉己就是要遂步地使心猿歸正,意馬收僵,把雜念控制起來。當然這要有一個鍛鍊過程和運用適當的方法。

(2)煉已的方法

煉己就是排除雜念,集中注意。而在丹書中一般只強調其重要性,而對如何煉己,大都略而不詳。煉己的關鍵是要排除雜念,因此,就得有一個東西去代替它,否則是不可能的。一般可選用下列方法:

凝神入氣穴。就是注意下丹田。這實際上已是第二步調藥功夫,兩者是可以結合起來的。

寄心於息。就是注意呼吸,或用數息法。

其他權法。所謂權法,就是權宜應用的方法,即臨時措施,如掐指、念字,也可以用一下采外景、存想等法。

(3)煉己不純

煉已功夫沒做好,稱之為煉己不純。一般的煉己不純,只是指雜念此起彼伏,排除不了,功夫上沒進步,或者因硬壓念頭,硬驅心猿,反至出現頭痛、頭脹等副作用。而最大的煉己不純,在丹書中稱為“入魔”,這是大偏差,不可忽視。

所謂魔,就是產生幻景。當然,這種魔主要在大周天過程中出現,但在小週天中有時也會出現。魔的情景是多樣化的,實際上並不是遇上了妖魔,是練功者自己平時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甚至期望的事物,到了練功中反映出來;或是在煉己階段,對這些腦中浮泛出來的雜念,沒能排除好,進入了以後的練功階段時,又反映了出來。所謂入魔,就是對這種幻景信以為真,而離開了所要進行的功夫,以致神昏錯亂,躁狂瘋癲。

標籤: 內經 精化 小週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foxuejingwen/neijing/83yrk0.html
專題